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忠华 《学海》2023,(1):42-53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构建了一套表征自由、平等、正义的政治话语体系。在反思东方主义的基础上,以公民话语作为抓手,艾辛提出了西方政治话语构建的“他异性”范式。它表明,西方政治话语构建以群体区隔作为基础,通过团结、竞争和疏离策略而建立起有关自身统治的话语。“他异性”范式尽管把西方政治话语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与东方主义一样,它忽略了欧洲近代早期的“正面他异性”策略。这种策略体现在对东方的理想化上,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表现得较为典型,它为欧洲现代话语建构提供了参照标准。内部“他异性”策略与正反两种外部“他异性”策略结合在一起,构成西方政治话语建构的三种策略。它们表明,以自由、平等、正义自居的西方政治建立在群体区隔和不平等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张文涛 《现代哲学》2006,(3):122-128
尼采的很多言词都容易被误解,尤其他笔下的创造、自由、上帝死了这些启蒙话语;其实,这些话语在尼采的思想整体中有特殊含义。尼采对这些话语的使用,是一种挪用;通过将其作为自己的修辞面具,尼采一方面隐微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启蒙知识人的特定态度。  相似文献   

3.
姚国宏 《学海》2003,(4):184-190
近年来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三农”问题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 ,现代性发展主义话语几乎是诸多研究惟一援引的思想资源 ,其核心内容是单线发展观 ,但这一话语已引起人们深深的质疑。通过对支配“三农”问题研究的现代性发展主义话语的批判与反思。摒弃单线的发展主义立场 ,立足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形成对“三农”问题的另一种理解 ,并为“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必要的思想语境  相似文献   

4.
东亚文化的特质及其作用与变革胡宁生一、“族──群主义”与东亚文化的特质“族──群主义”是一种力量极强的主体文化与潜在文化观念。它崇尚以家族为圆心、以同宗、同乡、同学为吸附层的群团,它所主张的是一种介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伦理价值取向。“族──群主...  相似文献   

5.
文化相对主义萌芽于18世纪文化哲学思潮兴起的欧洲,其借鉴了当时的历史哲学和生命哲学的理论资源,创造了新的哲学传统,坚持从人的创造活动出发,来构建历史本体论,并开启了与近代理性主义相对立的哲学传统。之后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文化相对主义”学派,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对西方话语霸权的有力思想武器。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是具有积极性与局限性的“双重”面向。我们在尊重、理解、平等看待各种文化时就要发挥这一思想的积极性,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繁荣。当然,对于一种思想理论而言,难免会有其不足的方面,我们应在一定程度上以其积极的方面来促进自身文化发展中的不足,同时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方面我们也要加以批评地吸收,达到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激进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文华 《现代哲学》2004,1(2):65-71
“文化自由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在内涵外延上有诸多交叉重叠,因此可以合并为一个概念。中国近现代语境中的“文化激进主义”主要指“西化主义”和“反传统主义”,但由于西化和反传统的程度不同,又可以区分为“萌芽的文化激进主义”、“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和“典型的文化激进主义”。本文尝试对这些不同层面或类型的文化激进主义进行爬梳和厘析。  相似文献   

7.
评张东荪的文化主义逻辑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逻辑在文化中具有双重身份:对人类文化的总体而言,它属于文化;对各个民族的文化而言,它是超文化的。与逻辑具有超文化身份的观点相反,张东荪的文化主义逻辑观的基本主张是文化决定逻辑,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逻辑。它包括三个错误理论:1.“四种不同的逻辑”论:把逻辑泛化为思维方式。2.语言决定逻辑论:把逻辑的载体当作逻辑的本体。3.逻辑“跟着文化走”论:从主观主义走到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8.
胡大平 《现代哲学》2007,2(2):16-23
鲍德里亚批评马克思的逻辑有一个递进过程,从最初借助于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发展出一种以符号(或形式)分析为核心的消费社会观,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批评,最后以“象征交换”理论替代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在这一过程中,他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的失败原因追溯到马克思主义起点上,并借助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相关人类学成果构建了一种从象征关系入手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话语,但是在根本上“象征之镜”却是资本主义“生产之镜”话语之外的另一种非历史话语,批判本身成为与历史生成具体情境无关的一种话语反对另一种话语的斗争。在直接的意义上,鲍德里亚式的批评是当代左派激进文化批判的困境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考古学》中 ,福柯通过把“话语事件”作为他的考古学描述的对象 ,把“主体”视为话语所提供的一种位置 ,实现了对中心化的主体的解构 ;把“历史”分解为话语的多种系列和层面 ,实现了对连续性的历史的解构。一、主体的非中心化福柯把自己的工作确定为“知识考古学” ,也就是要揭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各种具体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考古学要“发掘”的东西 ,就是“话语的构成规则 (rulesofdiscursiveformation)”。海登·怀特认为 ,在福柯那里 ,“话语”构成了一般的文化实践的基础部分 ,“在话语这个概念下 …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人类学最具“反思”精神,20世纪人类学的总特征是“我”和“他者”之间观察关系的改造.中医药文化的现代研究应当引入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自觉”概念,应当在对中医历史传统回溯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的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认同.而文化人类学中“他者”对中医药文化研究提供的是另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包括人的他者、文化的他者和历史的他者.现代中医文化研究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自我和他者的理念和方法,思考中医学现代性中的定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熊曌荫 《美与时代》2013,(11):88-88
近些年,随着我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承载和守护传统文化、民族艺术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再加上各种美术交流、创作、展览的增多,体现本民族自身的美术理论体系和话语形态,增加我国当代美术理论的文化参与,加强把“为中国美术立言”纳入文化强国战略思维认识,成为当代艺术家、理论家在进行美术发展思考和国家形象塑造的一种视角、维度,甚至是一种担当。  相似文献   

12.
这是古棣、周英合著《法和法学发生学》的“前言”。这本书在对法和法学的发生过程及其规律性进行阐述时,广泛地涉及到齐文化。如探讨“法起于兵”时,考证了禹征有苗、相当数量的蚩尤族人留在齐地,并对齐文化发生了影响;在探讨中国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时,论证了春秋齐国的社会变革;在探讨战国东方一系法学时,着重阐述了齐国稷下宋钘、尹文、田骈、慎到的法学思想;在探讨孟子的德治主义和荀子的礼治主义时,着重阐述了稷下学者对他们所起的决定的影响。凡此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这本书即将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刊提前把该书的前言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东方学是在近代西方产生发展起来的学科建制与话语方式。而自20世纪70年代萨义德《东方学》一书问世以来,东方学话语建构中隐蔽的权力关系,其殖民主义与文化霸权的底色被遭到了全面的清理和批判。萨义德关心的问题,是西方的东方再现,即西方对东方的想象性建构,而不是东方的"纯粹存在"(萨义德语)。正是这种东方化东方的话语建构,使东方作为西方的他者而被指认,并进而确立了东西方的本体论差异与认识论差异,完成了西方的自我确证。因此东方学与其说与东方有关,还不如说与西方有关。至于东方的"纯粹存在",虽然萨义德并没有否认,"东方曾经有——现在仍然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他们的生活、历史和  相似文献   

14.
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马克思主义”与新葛兰西主义是两项互相联系而又不同的理论规划。葛兰西主义不仅是“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而且它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沉积到“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造之中。新葛兰西主义的“接合理论”本身潜伏着解除“接合”的外在限制的离散力,而接合概念的“后马克思主义化”就是这种离散力的直接后果;葛兰西把霸权视为一种接合过程,已经预示了一种语言政治学的新视域,而后马克思义的话语政治不过是葛兰西式的语言政治学的后结构主义处理;葛兰西一直强调霸权是对其它集团的意识形态原素的接合,在他看来,成功的政治是一种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政治,它能够从异己的、反己的力量中吸收增益性的成分从而大大拓展自己的存在空间,葛兰西这种观念被拉克劳与莫菲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接合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东方哲学与文化”研讨会综述周月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为纪念东方哲学研究室成立十周年(1984~1994),于1994年8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东方哲学与文化”研讨会。与会者就以卜几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东方哲学研究十年回顾会上,东方室的科研人...  相似文献   

16.
丁立群 《哲学研究》2022,(1):30-40+125-126
无论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乎不约而同地都把目光聚于文化,强调文化在批判发达资本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这意味着提出了一种新的实践形态和实践领域——文化实践。本文论述了早期文化研究思潮的“文化实践”理论并把它安置在实践哲学的谱系中,认为亚里士多德“伦理-政治”实践哲学已经蕴含了实践与文化关系的某些线索,但是这一线索并未彰显出来,其实践哲学主要存在于政治领域。马克思“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把实践置于社会领域,社会包含了文化,然而出于现实的需要,马克思主要强调了社会的制度和组织方面。为了理解无产阶级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动力问题,早期文化研究思潮挖掘和彰显了马克思社会实践的文化内涵,系统论述了文化实践理论,构建了文化实践的新模式。这是在当代全球化时代,适应时代发展的实践形式;它有力地批判了单一的经济决定论,为实践哲学开辟了可能性;它使马克思的“劳动-社会”实践哲学潜在的文化意义彰显出来,使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理论更加完整;它关注大众文化实践,加强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反精英主义。  相似文献   

17.
“日益巧妙地伪造馬克思主义,日益巧妙地把各种反唯物主义的学說装扮成馬克思主义,这就是現代修正主义在政治經济学上、策略問题上和一般哲学(认識論和社会学)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列宁的这段話,一针見血地指明了瘋狂地进攻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者所慣用的手法。在哲学上,老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之流追随在资产阶级哲学教授的屁股后面,主張“回到康德去”,主張把馬克思主义和康德主义結合起来,用康德主义来“补充”馬克思主义。俄国的修正主义者波格丹诺夫之流則主張把馬克思主义和馬赫主义結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和宗教結合起来,用馬赫主义来“补充”馬克思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建构中国观的背后,呈现着多元复杂的文化心态,蕴含着"东方主义"思维模式下将中西文化作二元对立的视界分野;在西方殖民主义全球扩张浪潮下的文化霸权心态;基督教"普世主义"思想与实践过程中的"救世主"心态以及为了国内舆论宣传鼓噪而建构"异教"形象的思想动因等,深刻反映近代中国在西人思想观念与文化语境中被肆意"他者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以英国脱欧和美国川普主义为标志的后全球化时代的启动,似乎突然之间将中国推向一个经济全球化引领者的位置。与这一经济角色相应,中国适时提出"文化自信"的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当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但由于所有的"自性"都是从与"他性"的关系中产生的,因而"文化自信"就一定是一种以主体间性为哲学基础的文化间性,而不是中国威胁论者如亨廷顿所担忧的那种"亚洲普世主义"。"文化自信"的底蕴是儒家的"和而不同",意在达成一个文化的星丛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现象的客观存在,不仅仅只是法律制度不健全或个体道德修养不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司法共同体没有构建符合自身的价值话语系统,从而未能在规则失范或空场的情景中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一种宰制性的约束与威慑力量,究其原因,则是建构司法共同体价值话语系统的进程中,我们失去了一种文化的自觉性,而是在“激进主义”的导向下践行了“拿来主义”,失去了“自我”,也陷进了“无我”的精神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