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3月,一场名为大小的确重要的当代艺术展在纽约艺术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由纽约艺术团体Flag Art基金会举办,旨在为非洲儿童募集教育资金。展览利用室内外空间陈列出多种类型的作品,如雕塑、摄影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后的中国,雕塑创作随着当代社会、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变革。在借鉴了类似城市雕塑热潮之类的市场经验教训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应该会越来越规范化,资金投入也将会越来越理性,只有向这趋势发展雕塑家们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在大众眼前。在这样的大潮流中,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在不断地"进化",可能会随着中国的发展走向一个本土创作理念越来越强的方向,也可能因为全球化程度地加深、文化与民族地融合,创作理念突破本土意识而深入到世界的各个方面去。  相似文献   

3.
艺术市场主要由艺术生产方和艺术收藏方组成,艺术家、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和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三者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规则。艺术家、美术馆、艺廊和拍卖行等艺术机构,艺术评论家、收藏家和艺术媒体之间保持健康的互动。在西方,艺术市场的中心是商业性画廊,一件艺术作品转变为商品必须遵循一个约定俗成的流程。如今的中国艺术市场,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市场200年的进程。随着全球艺术博览会的崛起和艺术品网上销售的普及,西方画廊模式的可持续性被质疑,我们无法从西方找到解药,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在不断地创新自己、突破自己,这是艺术的根本规律,摄影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摄影时代的影像创新意识,要求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求现代摄影艺术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技巧的创新。首先是创新探索的方法,这要求摄影从形象、题材、意蕴等方面体现出新颖。其次是要注意创新的主旨在于新与深的统一。最后是创新思维,它是摄影艺术的灵魂所在。因此,新时代的摄影者,要用创新的精神创作出更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收藏热、鉴宝热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都要有完善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规范的市场不仅是一个有病的市场,更是不能健康发展的市场。当前我国艺术品市场就是这样一个病态的市场。有病切忌讳疾忌医,当前有很多领域的成熟制度值得借鉴。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借鉴注册会计师、不动产交易等制度,提出艺术品市场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从各个侧面展示佛教文化的大型艺术展览︽佛教文化艺术展︾2月23日至3月5日在上海朱屺瞻纪念馆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展览题写了展名这是上海首次举办的大型佛教艺术展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历代佛教绘画书法碑拓作品当代名家手书的佛教嘉言书法作品有关祖国各地著名寺塔石窟的雕塑绘画摄影作品等共一百五十五件其中由当代名家临摹的宋元明清宫廷所藏的罗汉像观音像佛像及堪称稀世珍宝的北方名刹毗卢寺大幅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次展览是由中国…  相似文献   

7.
"千里之行"系列展览是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中国古谚为寓意,它是中国艺术院校最重要的推介年轻艺术家的平台阵地之一,在北京、广州、天津等地都已展出。这次由四川美术学院展出的作品体现了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艺术方式与这个世界发生视角多元关系,观念和艺术形式多样,架上作品、装置、影像等丰富地表现了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对待传统、本土、当代、国际文化的态度和语言探索。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普及促进了电子商务飞速的发展,网络营销已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艺术品市场同样早已被卷入其中。本文总结了互联网中的艺术品销售市场的两大类,并举实例说明。同时对艺术品市场的网络销售中中低档次的艺术品占其中绝对主角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孙炜 《中国道教》2004,(2):39-39
一位多年从事文物鉴定的专家,近日走马灯似地在欧洲逛了十天,居然撞上两次有关中国道教的文物展览。他的惊讶,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西方国家对中国道教文物的重视,也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对道教文物的冷落。其实,早在2001年的2月21日至5月13日,在著名的美国旧金山市金门公园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内,就曾举办过以中国道教艺术为主题的大型国际特展,展期长达三个月,可谓罕见。这次展览的展品共151件之多,分别借自亚洲、欧洲及美国的公私收藏。借展单位包括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石刻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油画作为一种舶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经历了艰辛的引进和坎坷的发展。在艺术市场的环境下,油画市场的发展对艺术家的审美趋向和艺术思潮的走向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油画市场在近三十年迅速发展,取得瞩目成就,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结合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和中国油画艺术品市场的梳理划分,探讨如何保持中国油画的艺术主体性,对中国油画的创作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美术发展至今,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术作品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观念,艺术观念也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艺术观念决定了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创作的思想基础,美术作品是艺术家艺术观念的外在物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通过作品的创作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符号,并通过自己的艺术观念表达出来,让观者感受到画面所带来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2.
刘添 《美与时代》2014,(4):106-106
美术馆也称为艺术博物馆,是专门负责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文化机构。它基本的职能是展示视觉艺术作品,如摄影、雕塑、插画、装置艺术、工艺美术等。其展示的目的是服务公众,丰富广大民众生活,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与求知理想。但是,在当代社会,美术馆也面临了很艰巨的问题,即美术馆的展示手段与欣赏群体存在着相应的缺位,作为这样一个公众的展示平台,如何让公众与展览缩短认知距离,如何让更多的公众走入美术馆,这就需要美术馆在职能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3.
魏红钢 《美与时代》2007,(5):118-121
陆元敏,作为中国都市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海内外媒体和评论者的关注越来越多[1].陆元敏以上海为拍摄对象的摄影作品,以其呈现的大都市影像,而在影响力日益趋强的城市摄影中[2],显示出了自己的关注所在,以及照相机取景框背后观看者所独具的慧眼.  相似文献   

14.
摄影是艺术门类之一,陶瓷工艺摄影则是摄影美学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陶瓷作品借助于网络、书刊等传播途径得到广泛关注。陶瓷摄影对陶瓷作品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陶瓷摄影的理论研究却比较缺乏,这与迅猛发展的陶瓷市场不相适应,因此,陶瓷工艺摄影的课题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当代油画创作离不开油画艺术的观念性。油画艺术的观念性是在油画的发展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家凭借自己的观念创作了艺术作品并赋予其内涵。艺术家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借助艺术作品向观赏者呈现自身的思想观念,引发观赏者的共鸣。油画艺术的观念性和油画创作互相影响,相得益彰。油画创作不是纯技艺的艺术创作,艺术的观念性对当代油画创作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其对油画作品内在理念的支撑上,这种支撑尤为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沉淀的艺术文化质朴古拙、源远流长,其中摄影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独具特色。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前,三峡地区摄影家们关注点更多的是放在自然风景方面。随着三峡大坝的筑成,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三峡地区摄影文化的关注点由自然风光向人文纪实的转变。宜昌以三峡大学、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为主,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摄影家,拍摄出了许多富有独特人文思想的摄影作品。研究三峡地区摄影文化,不仅有助于探寻三峡地区民俗文化渊源,更有助于深入了解当地摄影艺术风格的形成机制以及本土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西方的异化消费的腐朽观念影响到了中国艺术品的生产,异化了的当代艺术品一反人之诚挚、和悦的审美心理,而表现出了作品审美上的颓废、阴暗与扭曲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是价值导向之错误,而次贷金融风暴也再次证实了,真善美之和谐的艺术是我们所应探索与追求的。  相似文献   

18.
蔡国强是我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他的火药爆破艺术和装置艺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而这位在美国长居的艺术家的作品中,无一不包含着中国传统元素的存在。他的代表作是"中国梦"系列的装置作品,如《草船借箭》等都是以中国古典文化元素为基本素材,融入现代的思想,创作出具有新的意味的装置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传承着中国的文化,并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推动并强烈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前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总 《法音》2013,(1):40-42,73,76
2012年11月2日,由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所和云南省佛教协会主办,云南省博物馆协办的"中国首届当代佛教造像艺术暨佛教雕塑艺术展"在云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当代中国佛教艺术展览,展期虽然只有7天,但却是盛况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发展带动艺术的发展,经济始终与艺术相联系,并反映出艺术的多样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也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街头艺术作为当代中国艺术中的一个新兴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渐渐地渗入大众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