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原,由此至东晋十六国早期,传法译经僧主要是外国人,东晋之前外僧的汉语名号采取"以国为姓,音译或意译其名"的方式;东晋之后随着"佛法僧"三宝思想的深入,外僧大多以佛法僧为姓,音译其名.后赵政权允许汉人出家为僧后,汉僧规模大幅增加,在僧姓统一为"释"之前,汉僧主要以师为姓,采用三宝"佛法僧"或三学"戒定...  相似文献   

2.
张琴 《中国宗教》2020,(4):64-65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面向。至晚唐五代,以教外别传的南禅宗奇崛突起,此时的佛教中国化则呈现出十六罗汉信仰流行、禅宗门风多样及禅教圆融的特点,这些在诗僧兼画僧的贯休(832-912)及其罗汉画中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3.
《佛教文化》2010,(2):98-103
<正> 我国的佛教文化艺术有逾千年的灿烂历史,佛教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其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之一的绘画,自然受之影响。中国的佛教绘画按题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绘画中题材为佛教故事;第二类为画中题材为佛教人物。  相似文献   

4.
僧职是办理具体寺务的职能机构,在丛林中起着辅助住持、服务僧众、维持共住秩序的重要作用。僧职的组织结构、运作机制以及权责关系可以统称为僧职制度。明清丛林僧职制度承继宋元制度文化传统,组织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局面,在中国寺院制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担当是明末清初云南的一位画僧,他精研禅学,擅长作诗,亦擅书画。担当以对禅宗的深刻体悟来观照书画艺术创作,并作有大量富有禅学思想意蕴的题画诗和禅意画。禅画相通是推崇水墨山水、追求空灵境界,游戏翰墨也是以禅入画,不拘形色,画风萧简疏淡,境界荒寒冷寂,极富禅学意趣。担当和尚以禅论画,主张画禅合一,深具禅学哲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佛教自从东汉时期传入,便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唐代,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倡导、社会财力的富足等原因,使寺院数量极多且规模宏丽。在这样的背景下,图壁刻塑等佛教美术活动成为唐代民间绘画的主要内容。佛教美术促进了民间画工美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以画样、粉本为主要教育媒介,以合作画壁为主要手段的师徒传带教育形式,并初步发展为中国古代民间绘画教育的基本形态。正是这种教育模式孕育出了盛极一时的唐代绘画,造就了唐代美术辉煌灿烂的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纯空法师是一位画僧兼书法家,非常勤奋,这是与他相识以来给我的印象。他的书画作品很有新意,画面恬淡,风格自然,很能让人体会出一种禅意。法师作画署名云居山人,钤上平常心的印章,这署名和印章都很别致,我很想就此说几句,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下纯空法  相似文献   

8.
孙旭 《法音》2012,(6):36-39
两宋是中国佛教转折的重要时期,僧官制、度牒制、敕额制日渐完备,佛教管理完全纳入国家政权控制之下,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特点。关于宋代佛教政策,前贤多有研究,并取得了较多成果①,但对部分问题的分析仍有待深入。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竺沙雅章便注意到了宋代寺院的赐额、改额情况,并对《咸淳临安志》、《嘉泰吴兴志》、  相似文献   

9.
妙老在僧教育的重要性、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僧教育改革等方面有诸多见解,这些见解今天仍能带给我们以启迪。学僧教育,以佛学院为载体。早在1940年,妙湛老和尚到青岛湛山寺佛学院亲近虚老法师求学时,老法师就曾交代妙老:将来有条件、有能力,一定要办佛学院,为佛教培养人才。对此,妙老念念不忘。1981年春天,妙老即着手复办了由弘一律师和瑞今法师创办的佛教养正院  相似文献   

10.
结识印严法师,是在云南省大姚县妙峰山德云寺38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中。他一袭粗布纳衣,隐没于活动现场来住的车辆和人群中,让初识他的人无法将“画僧印严”与之联系起来。其后,在德云寺的很多白璧上,看到了印严法师做的画。那些“脱俗超然,纯任天趣”的画作让我在一瞬间想起了先前听闻的关于画僧印严的传说——  相似文献   

11.
惟善 《中国宗教》2006,(7):62-62
惟善在2006年第2期《世界宗教文化》上发表文章《当代中国佛教留学僧运动——以斯里兰卡国留学僧为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掀起出国留学的热潮,中国佛教界也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僧人出国留学潮。斯里兰卡是亚洲的佛教留学中心,为中国培养了不少佛教优秀人才。作者是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佛学博士,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当代在斯里兰卡的中国学僧的留学情况。主要包括7个方面:留学僧的类别、学校的选择、留学生活、所学的课程、留学僧的数目和名单、留学僧在斯里兰卡的影响、留学僧的去向和留学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
钱慧 《佛教文化》2007,(6):76-78
两晋时期,名僧倍出。在汉族僧人与西域僧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佛教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佛教音乐的本土化也被大大推进,使得这一时期成为汉魏六朝佛教音乐本土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时的许多名僧都为佛教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以下择取梁  相似文献   

13.
能超 《中国宗教》2018,(4):43-45
开展僧才的培养、僧团的管理一商是佛教界永恒的课题。干百年来,历代佛门大德高僧始终将僧才教育、僧团管理作为佛教之根本,从隋唐的丛林管理至近现代的新式佛教学院教育,无不倾注着一代代佛门大德对僧宝建设管理的心血与期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22,(4):96-96
隐元禅师是我国明末清初高僧、日本佛教黄檗宗开山祖师、中日佛教和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习近平主席曾于2019年4月在给日本长崎县知事中村法道回信中指出:“隐元禅师,在中国是很受尊崇的高僧大德,他为两国人民文化交流互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368年前,隐元禅师东渡日本,谱写出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互鉴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0,(7):F0003-F0003
作者乃江西新喻人,中国画坛巨匠傅抱石之女。197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绘画创作。1979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日本画系,取得硕士学位。后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平山郁夫研究室,师从平山郁夫。她致力于弘扬中国水墨画,获奖无数。障壁画、民间祭组画和诗意画是她的主要创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如觉 《法音》2003,(2):12-16
佛教传入中国后,除了在教理思想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各大宗派的理论体系外,在制度建设上也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特征的佛教制度,而僧制在中国的形成与演变应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那么,僧制在中国成立及延续的过程中,祖师们是如何处理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怎样依凭戒律的精神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僧制等,便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我认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佛教如何因应当今社会提供思想上的指导。本文拟以道宣律师为中心,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中国僧制的形成及处罚制度的特点1、中国僧制的形成僧制作为规范僧众…  相似文献   

17.
佛陀跋陀罗在晋宋佛教转向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东来先到长安,后去庐山,最后终老于建康,将中国佛教带上了解行相资的道路。他所译经典,以《禅经》《摩诃僧祇律》《泥洹经》和《华严经》影响最大,但由于所据底本都不够完备,后来《泥洹经》和《华严经》分别进行了重译,《摩诃僧祇律》也没有得到佛教界普遍的尊用,使他的功绩被掩盖了起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但他所译的经典,却在晋宋之际中国佛教的发展转向中打上了深刻的印痕,这在义理、修持、戒律以及造寺度僧、凿窟塑像等多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他亦僧亦道,亦诗亦画,狂放孤傲,冷漠怪诞.清苦多舛、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绝顶惊人的绘画艺术."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这句话既可以看作是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绘画乃是一种用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正> 慈悲济世,弘法利生,是佛教根本精神的体现,也是佛教适应社会需要、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立足点。中国佛教以大乘为旗帜,强调自度度人、普度众生、报恩奉献、积极入世,自古以来就流行植树造林、开荒辟田、修桥补路、扶贫济困、治病救灾,有着做慈善功德的优良传统。自南北朝以来,汉地佛教就曾设有"僧祗户"、 "僧祗粟"、 "寺库"、 "长生库"、 "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就当代台湾佛教文学研究的几个主要诠释建构者及其相关论述,提出学术史视野下的简明考察,和有关彼等研究特色及其深具学术突破性观点的扼要解说。敦煌学、禅与诗、僧传和经典文学四者,就是本文解说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