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CR技术应用的辩证启示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南总研究生(上海210000)王祥和导师徐建国聚合酶联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1985年由KaryMillis等首先成功的。其本质是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异DNA片段的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PCR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发明、改进及不断完善的过程进行了回顾研究,结合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认为社会需求是PCR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是进一步推动PCR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是进一步推动PCR技术发展的又一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穆利斯与PCR技术南昌铁路中心医院(330003)赵家业1991年2月底,美国旧金山地方法院裁决,分子生物学领域内的一项革命性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发明权,它当归属于塞图斯公司及其发明者穆利斯博士。接着,瑞典皇家科学院在1993年10...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创造需要什么———从Mulis的诺贝尔奖演讲谈起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78)吕祁峰专业导师夏家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一种用引物进行DNA体外快速扩增的技术,它是1...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技术中,Patchclamp和基因克隆技术,尤其是PCR技术被认为是当代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巨大前进动力的两大科学技术。两项技术的发明者分别于1991年获生理学和诺贝尔奖医学[1],1993诺贝尔化学奖[2]。两项技术在不同领域的获奖,即表明了这二项技术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它对世界的影响。而在这二项技术的基础上,有机地将这二大技术相结合而建立的单细胞RT-PCR技术,则更能看出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1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对立统一是单细胞RT-PCR技术产生的直接动力1976年由Neher和S…  相似文献   

6.
PCD研究的兴起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D研究的兴起及启示白求恩医科大学博士生(长春130021)王艳华导师杨贵贞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ammedcelldeath,PCD;又称生理性细胞死亡physiologicalcelldeath,PCD)或细胞调亡(apoptosis)是当今...  相似文献   

7.
S-R相容性:概念、分类、理论假设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R相容性:概念、分类、理论假设及应用刘艳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引言刺激一反应相容性(stimulus-responsecompatibility)的研究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空军对显示屏的研究,而真正使S-R相容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的...  相似文献   

8.
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medicine ,EBM )是临床流行病学和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 ,其含义为 :有目的、正确地运用现有最好的科学依据来指导对每位病人的治疗 ,其核心思想是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当代证据 (资料 ) ,对个体病人医疗作出决策[1] ,而其中最佳证据主要是指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 ,RCT)及针对特定疾病综合所有RCT所作出的系统评价 (systematicre view ,SR) [2 ] 。循证医学是 2 1世纪的临床医学 ,也为 2 1世纪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S-R相容性的最新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芳 《心理科学》1998,21(6):562-563
1引言刺激一反应相容性(StimulusResponseCompati-bility,SRC)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世纪五十年代,Fitts等发表了SRC的两篇经典文章,他们发现,在知觉刺激进行动作反应的任务中,操作成绩并不是由刺激信号或反应行为所单独决定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他们把能产生较快较好结果的刺激与反应的匹配关系,称为相容。从此,心理学界开始了近半个世纪有关SRC的研究。工程心理学首先将这一规律运用于人机系统的设计,使刺激信号的显示与操作器的安排尽可能达…  相似文献   

10.
PCR技术的传奇诞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介绍PCR技术富有传奇色彩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它对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界产生的巨大作用,可以看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进步时刻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其中的每一项新发明和新理论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外现或物化,充分体现出它是科学技术革命的先导。作为分子生物学工作者,对现阶段的专业理论和技术不能盲从,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富于创新,才能在分子生物学这片创造性思维的沃土上实现人生价值,迎接新的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罗劲  林仲贤 《心理学报》2000,32(1):25-29
这项研究探讨元记忆判断对情节记忆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和PRS(perceptualrepresentation)系统的监测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元记忆对情节记忆的监测好于对语义记忆的监测。这项研究在深度加工和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进一步比较了R反应(Rresponses)项目、K反应(Kresponses)项目以及成功补笔项目的FOK幅度(MFOK,magnitudeofFOK)。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深度加工的条件下,还是在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R项目的MFOK明最高于K项目和成功补笔项目。这说明元记忆系统的监测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不受记忆痕迹的性质与元记忆判断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身麻醉与意识[美]DrakonNikolinakos当代麻醉学员迫切的关注之一涉及到澄清麻醉学实践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全身麻醉的性质。这种关注常常采取为全身麻醉的概念提供定义的形式。例如,J·F,Nunn,J·E,Utting和B·R·Brown把全身...  相似文献   

13.
人文老年学:对老年意义的追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学研究所ThomasR,Cole在16世纪至20世纪中后期,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西方关于老年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根本性变迁。将老年视为水恒秩序中的一个神秘部分的老年理念逐渐让位于现代的俗世、科学和...  相似文献   

14.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科学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狭窄(Restenosis,RS)是随着经皮腔内窥状动脉成形术(PTCA)等介入治疗技术于治疗冠心病而带来的一个新的临床问题,严重影响了PTCA这一有效治疗方面的远期疗效。为认识了解再狭窄的发生与发展,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过去十余年各国医学界,特别是国管病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过程、发生机制到临床对策都取得了明显了成果。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这一认识过程有着鲜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在艺术、宗教和科学中传统的启示:历史和生命周期ThomasR.ColeandMaryG.Winkler胡义祥译生命周期的知识对医学来说是重要的,因为健康和疾病按照它的生命阶段而变化。对于人类,没有弄明白生命周期是我们一般作为人类以及特别地作为个人...  相似文献   

16.
从1980年起,美国心理学者R.B.Zajonc和R.S.Lazarus就有关情绪历程中情感首因和认知首因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前者认为,情感独立于认知,情感和认知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强调情感是第一性的。后者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先决条件,是所有情绪状态的构成基础和组成特征。这场争论历时5年,并且,许多美国心理学者也卷入其中,例如,A.Eilis,P.R.Kleinginna,T.J.Scbeff等人。本文旨在综述这场争论中各种可以为国内同行参考的有关情绪历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高空间分辨率脑成像技术的语言认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脑成像技术包括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ainn,fMRI)等。事件相关电位(ERP)是发展较早的一种脑成像技术,它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但由于受到人体内生物电磁的干扰,空间分辨率较低,不能满足认知研究的要求。而PET与fM.RI是近一、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脑成像技术,它…  相似文献   

18.
药物流产的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流产的是与非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2011)孙晓兰,南景一西安医科大学杜稚一、药物流产——生育控制的新领域近年研制的流产药物中以米非司酮(Mifeprixtone或简称RU486)最具代表性,该药是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1982...  相似文献   

19.
进入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的知识在病理学中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给病理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1 雌激素受体(EstrinReceptor,ER)检测法的建立ER检测...  相似文献   

20.
循证医学——现代医学的方法论与实践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循证医学产生的实践和理论基础1.1 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纵观医学的发展 ,从总体上说 ,经历了原始医学时代和经验医学时代 ,已经进入科学的医学时代。现代医学科学脱离了神学和宗教的束缚 ,在继承传统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基础上 ,依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而不断发展 ,人类对自身生命现象和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一方面 ,在微观世界 ,继显微镜发现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X衍射技术证实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之后 ,人们又利用PCR、生物芯片和纳米技术从分子和原子水平深入探讨生命和疾病过程。另一方面 ,X线、B超、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