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伊斯兰世界或伊斯兰国家,存在着一种游离于主流政治之外的势力。这种势力的组成人员主要是各国的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打着伊斯兰教旗帜、或以维护伊斯兰教面目出现的人员或组织,他们打着正统宗教信仰的旗帜,以维护、纯洁信仰的面目而出现,以种种方式,广泛参与有关国家的社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内一些思维极端化的人,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西方霸权主义极右势力妖魔化伊斯兰教、侮辱穆斯林的图片、消息和文章,表面上打着反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旗帜,实质上却把仇恨矛头集中指向整个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他们用极端敌对的言词,称伊斯兰教为“绿教”,鼓吹“绿色威胁论”,否定它是和平的宗教,把恐怖主义造成平民死伤的罪过转嫁在穆斯林头上,鼓吹与“伊斯兰法西斯恐怖主义”作战。  相似文献   

3.
平凉市召开伊斯兰教 第五次代表会议 甘肃省平凉市伊斯兰教第五次代表会议,于 2000年 8月 22日至 23日在金牛饭店召开。 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届委员会以来的工作报告和今后工作规划,酝酿审定了《平凉市伊斯兰教协会章程》、《平凉市伊斯兰教清真寺管理实施办法》等;选举产生了市第五届伊斯兰教委员会和常委会的组成人员。贾谦三当选为会长,王富德、马福良、毕文学 、兰文杰、白廉当选为副会长,杨斌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向各清真寺、宗教界人士及全体回族发出了以“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倡仪书。 市委…  相似文献   

4.
一、名称: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   二、宗旨:本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依据伊斯兰教经典及其内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穆斯林群众中宣传伊斯兰教正道,反对利用伊斯兰教搞极端主义,维护伊斯兰教信仰的纯洁性,坚持团结办教,独立自主,自办教务,促进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任务:指导国内伊斯兰教教务活动,包括组织、推动和指导《古兰经》诵读比赛、“卧尔兹”演讲比赛等活动;根据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这不仅是经过千年历史证明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有识之士广泛认同的基本结论。但西方总有人把伊斯兰教与“武力”、“宝剑”、“威胁”、“恐怖”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散布“伊斯兰威胁论”,甚至玄虚所谓“恐怖主义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伊斯兰教”的假想怪论,歪曲事实、混淆视听,这不仅严重地歪曲了伊斯兰文化的真精神,在国际上败坏了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的光辉形象,损害了广大穆斯林的民族感情,而且,还人为地制造国际紧张局势,不利于新世纪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因此,追根溯源,从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和“…  相似文献   

6.
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是阿拉伯文Bahaiyah的音译,意为光辉、容光焕发、美丽、漂亮等。该教的得名,源自创始人伊朗的米尔扎·侯赛因·阿里·努里(Mirza Husayn Ali Nuri1817-1892)被称为“巴哈欧拉”(Bahai Alla 的音译,意为“安拉的光辉”)。该教是一种新兴宗教,它源于伊斯兰教,但又不是伊斯兰教,因为该教不仅公开宣布彻底脱离伊斯兰教,而且伊斯兰教世界也不承认它是伊斯兰教中的一个教派。 巴哈伊教是在伊斯兰教十叶派之一巴布教派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独立而成的。巴布教派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Sayyid Ali Muhammad1819-…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本文仅就伊斯兰教常见的教职称谓作一简介。这些称谓,已在穆斯林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且一直作为教内人的专门称谓。阿訇“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之一,系波斯语音译,意即“教师”、“学者”等。从明代后期,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伊斯兰教经文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现代主义者利用“创制”原则重新解释伊斯兰教,试图给伊斯兰教注入科学理性,并以此为指导思想,积极投身于穆斯林社会的改革实践,进而形成了现代主义的“注入理性”的内在实质与“社会改革”的历史特征。其历史功绩,在于提出了伊斯兰教对科学理性的内在需求,为伊斯兰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取向,同时以社会改革方式力促伊斯兰教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尽管现代主义者的现实力量比较弱小,但其社会影响却很深远。  相似文献   

9.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宛耀宾副会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第五次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名各位代表,各位来宾:色兰!今天,我们有幸来到银川,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第五次代表会议,感到非常高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伊...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伊斯兰教所要求的“念”、“礼”、“斋”、“课”、“朝”这五项功修,去理解伊斯兰教人性化的内容。通过哲学的思考,在发展的今天重新认识伊斯兰教,以生活化的思想,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挖掘伊斯兰教的积极思想,以期对当代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研究》课题组和伊斯兰教研究室共同举办的《世纪之交的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昌平举行。来自北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和其他有关单位的学者专家约20多人参加了会议。金宜久、秦惠彬、周燮藩和李兴华研究员分别主持了这次学术研讨会。各与会代表围绕着“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十年回顾”、“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十年展望”、“中国伊斯兰教现状分析”、“中国伊斯兰教的多角度定位”、“中国伊斯兰教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世纪之交国际…  相似文献   

12.
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接受“天启”,博大精深的《古兰经》便作为一面旗帜,使伊斯兰教迅速传向亚非欧三大洲及世界各地,迄今为止,这一历史行程已延续了1400多年。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伊斯兰国家,其中包括22个阿拉伯国家,全世界有13亿左右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那么,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伊斯兰婚姻状况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这不仅是伦理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研究的问题,也是人类学必须加以研究的问题。本文试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伊斯兰婚姻重视人类的繁衍发展人类社会要延续发展,首先必须通过人口的繁衍来实现。人…  相似文献   

13.
漫谈伊斯兰教的“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已经成为时下大众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诚信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最多的社会问题。那么,伊斯兰教中诚信的含义是什么?对诚信的要求有哪些?穆斯林应该怎样解读“诚信”?怎样具有诚信?这些都是穆斯林应该了解的。“诚信”即阿拉伯语“”的意译,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道德要素,所以“诚信”在伊斯兰教中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人们达到某种功利的工具,诚信应该有其完整的内涵。首先,诚信是信仰的一种表现。伊斯兰教信仰———“伊玛尼”的含盖面很广,体现在宗教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伊斯兰教的“伊玛尼”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孝道观与中国传统孝道观的互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人类诞生以来父母与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在中国传统社会被推崇为“德之本”、“仁之本”,是“众善之首”、“人伦之始”,成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伊斯兰教中,孝是主命善行,人道之首,与天道一起成为伊斯兰教不可缺少的两大基础之一。从文化类别来看,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但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在关于孝道的规范方面,却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体现了不同文化关于人类基本问题思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既然如此重视孝道,那么,其伦理内涵究竟在…  相似文献   

15.
浅谈伊斯兰教的团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伊斯兰教的团结观戴俊峰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精诚团结”是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和重要特征之一,它倡导消除人类的一切隔阂,最终建立一个平等团结、合作互助的社会大家庭。正如《古兰经》所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进入和平之中”(2:208)。所谓“团...  相似文献   

16.
清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清真”这一特有宗教概念的出现,使伊斯兰教跨越了一个久远而巨大的历史文化门槛,由“他在”变为“我在”。“清真”标示着一种特殊的宗教语言、民族饮食和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展示着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本质属性。一、“清真”宗教哲学概念的历史文化溯源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大食法”、“大食教度”、“西域教门”、“穆罕默德教”、“回回教门”、“回回教”、“天方教”、“回教”等。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被称为“清真教”,其宗教活动场所的称谓亦开始…  相似文献   

17.
<正>伊斯兰教自唐初传入中国,到了明代,中国穆斯林从语言、服饰、宗教建筑等方面开启中国化进程,其文化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变迁的历史积淀发展到明清两代,遂出现“经堂教育”和“伊儒会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清真女寺”这一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独特现象,这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01年12月30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组织部分在京的中国伊协常委、委员,以及伊协各部室负责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伊斯兰教经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江泽民主席、朱基总理在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大家回顾了自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伊斯兰教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致认为,过去的十年是我国伊斯兰教历史上难忘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们以江主席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为指导,确定了伊协工作的基本方向,在弘扬伊斯兰教的伦…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界所开展的“解经”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全新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提高穆斯林的整体素质,弘扬伊斯兰教所提倡的爱国爱教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追求两世吉庆,在谨守善功,追求后世荣耀的同时,抓住现世机遇,积极投身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努力实现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伊斯兰教能够与当代社会同步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编辑先生: 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和一名宗教艺术的爱好者,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为什么伊斯兰教不像基督教、佛教等宗教一样,有绘制的圣像? 山东 小林小林读者: 信使者是伊斯兰教基本信仰之一,但又严禁绘制、塑造任何一位使者(又称“先知”、“圣人”)的圣像,常令教外人困惑不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即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的核心信仰是那句著名的“清真言”:“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句话,具有极为深刻的信仰内涵。 “万物非主,惟有安拉”,强调安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