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靖居丛录     
《法音》1989,(10)
中国佛教学院中国佛教学院于1940年一月开始筹备,二月正式成立,设有董事会,院长聘请周叔迦居士担任,下设教务、训育、事务三科主任及文犊、会计、庶务等职员。院址在北京德胜门内甘水桥瑞应寺。寺创始元代,至明成化三年(1467),万贵妃为宪宗祈福,颁帑金拓基重建,赐额“龙华”。迨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左都御史揆叙,宅于寺之西偏,睹金容晦暗,梵栋崩摧,乃布金祗园,更兴绀宇。明年工竣,适逢康熙帝六十寿辰,乃欣洒宸翰,敕名“瑞应”,并书“法云真际”匾额及七言联“花外梵音流慧日,阶前树色绕慈云”以显异之。寺中有文光果树,是年盛开,缀实累累,群臣撰诗歌颂,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4月11日上午,四川泸州方山云峰寺隆重举行智果法师荣升云峰寺第31代方丈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永寿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长顺法师,  相似文献   

3.
罗什寺位于陕西户县正南8里之罗什堡(堡因寺而名),创建年代不详。明成化二十年(1484)《重修罗什寺记》碑载:“地形雄丽,并于村端,纳圭峰之拱翠,映涝水之□兰。云□深处,有寺一区,题曰罗什寺者,乃鸠摩罗什游锡之所也,因建寺焉。”今考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秦主姚兴待以国师之礼,请入逍遥园(即今草堂寺)翻译佛经。来华时路经涝水之滨,有倾其履中土而生异木二株的传  相似文献   

4.
《法音》2004,(7):48-48
本刊讯山西省佛教协会顾问、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总会名誉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原副会长、五台山塔院寺退居方丈寂度法师,于2004年6月21日6时45分,在太原崇善寺安详示寂,世寿94岁,戒腊66夏。寂度法师生于1910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重庆市铜梁县平滩乡新华村人。1939年在峨眉山万佛顶依海静法师剃度出家,当年到成都近慈寺拜能海上人为师,受具足戒,随恩师在寺内修习佛法10年。新中国成立后,寂度法师追随能海上师驻锡四川省绵竹县云悟寺,1953年又随恩师登上五台山,驻锡清凉桥,先后任知客、都监。文化大革命期间回原籍务农,1978年重返五台山住十方…  相似文献   

5.
佛教新闻     
《法音》2005,(12)
中国佛教代表团赴印尼参加传授三坛大戒法会本刊讯11月16日至12月6日,为纪念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55周年,促进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扬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应印度尼西亚大乘僧伽会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前往印尼茂物市普门寺参加传授三坛大戒法会。这是印尼五百年来大乘佛教首次举行的传戒法会。此次传戒礼请本会一诚会长为名誉戒和尚,圣辉副会长为说戒和尚,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为得戒和尚,福建太姥山平兴寺界诠法师为羯磨师,印尼大丛山西禅寺慧雄法师为教授师,开堂为空…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甘肃省政协常委、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兰州市政协常委、兰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兰州五泉山浚源寺方丈融开法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10月日9时10分在兰州圆寂,世寿74岁,戒腊58夏。融开法师1928年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东镇乡。1941年随心道法师于民勤县金刚岭山法幢寺剃度出家,1943年在甘州大法幢寺受具足戒。先后在中国佛学院、银川佛学院学习深造。“文革”期间,法师被迫离开寺院,历经坎坷,仍心系佛教。改革开放后,法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兰州佛教事业上,1998年荣膺五泉山浚…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宁德地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俗称闽东,依山面海,北邻浙江省温州地区,南接福州地区,管辖九个县(市),人口近300万,由于历史上及自然环境等原因,该地区信仰佛教人数多,现存寺院780座,僧人5459人,在家居士18000余人,寺院及信教群众居全省各地(市)之冠,该地区佛教文物也颇具特色,现简介如下。最早的佛教寺院──霞浦建善寺南齐永明元年(483)在温麻县(县治在令沙江镇)创建“建福寺。”唐代置长溪县,迁县治于今松城镇,景云二年(711)寺随县治徙于今霞浦县松城镇东关华峰山麓。自始建至今已有151O年历史,是闽东历…  相似文献   

8.
《法音》1989,(2)
山因寺增辉,寺藉山生色。这是佛教名山与古刹相得益彰的一大特点。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约30公里处的云居山巅。背靠五老峰,面对匡庐。因其山顶常年云封雾锁,却有“天上云居”之称。真如寺的历史沿革,本刊1987年第四期刊有传印法师《云  相似文献   

9.
海河映明珠古刹缀津门———天津大悲院今昔□本刊通讯员陈耳东●天津佛教的传入,有典籍可考的,郊县可追溯到魏晋。据《蓟县志》记载:“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在盘山修建了法兴寺(俗称北少林寺)。”佛教传入天津城区,始于元代。据《天津县新志·寺观附篇》所记...  相似文献   

10.
日本名古屋七寺所藏一切经和“七寺古逸经典研究会”杨曾文中日两国的佛教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公元6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以后,随着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频繁进行,中国的大量佛经和佛教著作传入日本。中国古代是北传佛教的中心,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汉译佛经和佛教著述,...  相似文献   

11.
佛教新闻     
《法音》2001,(9):41-42
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  本刊讯 应斯里兰卡康提佛牙寺、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泰国“世佛联”主席的邀请,以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新成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45人,于7月30日至8月9日先后访问了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泰国,受到三国佛教界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7月30日,代表团抵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斯里兰卡佛教部埃迪里维拉部长和暹罗派佛教达玛帕拉大长老专程到机场迎接。在斯里兰卡访问期间,代表团访问了著名的佛教圣地西古城,参拜了斯里兰卡国宝--圣菩提树和法显大师当年参学过的无畏山寺等著名的佛教圣地,拜…  相似文献   

12.
应台湾光德寺住持净心长老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住持真禅法师,于1993年1月5日至15日首次到台湾进行弘法访问。在台期间,他主要是参加光德寺举行的传戒大法会,为新戒比丘讲戒,同时还参访了40余所寺院、精会和佛教团体,会见了许多佛门旧友,结交了一批新知,受到热烈的欢迎。6日上午,真禅法师随喜参加光德寺按佛制进行的托钻行化,在高雄市区接受善男信女和各界人士的布施。6日中午,真禅法师参加台湾各佛教团体为欢迎大陆佛教界人士举行的宴会,并在宴会上发表了大陆佛教现状的讲话。7日上午,真洋…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21,(5)
正佛教山名、寺名是佛教文化一扇重要窗口,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护国寺"是政教关系的体现,"观音院""弥陀寺"则反映了佛教信仰的流行情况。本文即以"灵鹫山""灵鹫寺"为例,通过对《高僧传》所载"虎市山"改名"灵鹫山",以及《灵隐寺志》所载"灵鹫寺"改名"兴圣寺"这两个事件的讨论,谈一点关于圣地搬迁与佛教中国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印淳 《法音》2002,(11):24-28
界诠法师,195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鼎市一个乡村的佛教家庭。1978年高中毕业后,于福鼎太姥山平兴寺从世行法师披剃出家。1981年在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1984年至1991年,被聘为福建佛学院教务长兼莆田广化寺监院,亲近圆拙老法师学律。1991年返回平兴寺,创办普隐学堂。1994年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同年当选为省政协委员。现驻锡平兴寺,带领僧青年学律。界诠法师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坚持弘扬律学,宣讲“南山三大部”,培育僧才,推动规范传戒,并曾多次应邀赴新加坡、台湾等地讲经弘…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1,(2)
四川佛学院院长、重庆佛学研究社社长佛源老法师(1853—1926),法名道德,四川涪陵县人。父早逝,母抚育成立,从县里名儒王渠龙、李东堂二师学习经史。宿植德本,自幼见佛必拜。1869年16岁时请于母出家,未允则独往县城万寿宫以示决心,父执周培元怜其志坚,介绍明家乡天宝寺(建于唐天宝年间故名,寺字巍峨壮观,尊像五百有余,塑造艺术上乘,环境森林茂密,是一丛林梵院,今已废)德全和尚座下披剃为僧。受比丘戒后,往江西庐山结茅回峰,修学数年,移住海会寺,从受戒者众多,结茅金山,又住海潮下院,主讲席者多年,此后往山西朝五台和遍参高僧大德,还居南海普陀下院。1895年,归任天宝寺住持,是年观月主持中国佛教总会,约佛源参与,因而再游江南闽越的绍兴、鼓山,创办佛教分会。随后溯江而归,在涪陵崇兴寺开办六合学堂,提  相似文献   

16.
位于五台山中台南20里的竹林寺,是五台山有名的古刹。它的出名,不仅因有唐法照入化竹林寺的佛教传说,也不仅因其为日本圆仁慈觉大师的卓锡之所,且因它有一龛玲珑小巧的佛像,名为“竹林小像”。《清凉山志》云:竹林寺“小像一龛,精巧入神。  相似文献   

17.
罗睺寺     
在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著名古刹显通寺东南侧,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黄庙,这就是罗睺寺。罗睺寺旧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现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院。寺内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月御制碑记云:“罗睺寺者,灵鹫之精蓝,祗园之名刹也。”可知它很早就是有名的寺院。它占地  相似文献   

18.
“以戒为师”,遵行佛祖与祖师留下的各种戒法与清规,是佛教僧团活动的根本指南。弘法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市,毗邻港澳,与全国各地和东南亚佛教联系密切,在本焕长老的指导下,其嗣法弟子印顺把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寺庙管理中,加强自身建设,以戒律为道风建设,提出了以法治寺,制订了《弘法规约》,使其更加适应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僧团发展,至今已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简讯一束     
安定洲 《法音》2002,(9):44-44
8月9日至15日,东方山弘化禅寺下院法藏寺结夏安居期间,邀请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监院明海法师讲授《梵网经》菩萨戒,黄石市各区县佛协、佛教居士林组织信众500余人齐集法藏寺听讲。法会第一天,明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89,(10)
麓山寺,又名慧光寺、岳麓山寺、鹿苑、万寿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之半山亭上,寺前为清风峡。山为南岳衡山延伸到长沙的山脚,所以叫做岳麓,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295.7米,从平地到山顶约七华里。麓山寺创始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为会稽剡县(今浙江省嵊县附近)到湘州来传播佛教的第一个僧人竺法崇所建,是湖南佛教的发源地。竺法崇以其师是天竺来的,按当时习惯以竺为姓,法崇是他的名字。《宋书》卷九十三《孔淳之传》有他和孔淳之交游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