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哲学史讲的是“中国”的哲学的历史,或“中国的”哲学的历史,不是“哲学在中国”。我们可以写一部《中国数学史》。这个史,实际上是“数学在中国”,或“数学在中国的发展”,因为“数学就是数学”,没有“中国的”数学。但哲学、文学,则不同。确实是有“中国的”哲学,“中国的”文学,或总称曰“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油画传入中国,其在中国的发展变化无处不受到中国文化元素的影响。油画艺术在中国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熔炉中壮大发展,具有崭新的气质与独特的中国化面貌。  相似文献   

3.
我国清朝出版的一些心理学书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嘉宁 《心理学报》1987,20(1):111-114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事业在中国的复苏,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史问题,逐渐受到心理学研究者们的重视。有些人认为,认识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是了解中国心理学今天状况,预测、描绘中国心理学明日蓝图的一条必然和可靠的途径。要了解心理学事业在中国的发展,首先必须对心理学在中国曾有过的存在状态有一  相似文献   

4.
阚保平 《天风》2014,(7):10-13
基督教要在中国扎根,并且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而不是在中国的基督教,就必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扎根,与中国文化结合,而教堂建筑风格是文化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5.
阚保平 《天风》2014,(7):10-13
基督教要在中国扎根,并且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而不是在中国的基督教,就必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扎根,与中国文化结合,而教堂建筑风格是文化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6.
主啊!和诸足神的美意,愿神成全在中国!和谐能给中国带来害烧,带来和平,带来康宁!和谐足发展中国光明的道路,求神引板中国!十三亿中国人是神儿女,五十六个民族是神栽培的花朵。求神用圣灵活水浇灌在中国,求神将慈爱、公义、宽容、怜恤成全在中国,‘让中国成为彼此相爱和谐的大中国。求神让中国天色常蓝、水长绿、草常青。哎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非常亲近、互不伤害的楷模。啊!你份将和谐恩肠在伊句园,神也肯将和谙恩踢在中国!求主将和谐成全在中国@李义贤!河北~~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传入中国的学说、主义,如果想在中国扎根、发芽,都存在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亦然。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其特有的问题域,即我们是在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引导作用的前提下,来谈其中国化的。从这个问题域出发,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能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中流砥柱,以及怎样承担起引领中国前进步伐的使命的问题。正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出于这样的考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成为10多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讨中,…  相似文献   

8.
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动,中国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大变革。毛泽东在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中,建立了丰功伟绩,这是人所共知的。在中国思维方式的大变革中,毛泽东也作出了最伟大的贡献。他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思维为指导,对中国思维方式进行了变革和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与中国优良思维传统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方式中国化和中国思维方式现代化。本文拟就毛泽东与中国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9.
徐以骅 《中国宗教》2018,(12):26-28
在此,我主要谈谈改革开放对中国基督教会的意义。首先,没有4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基督教的今天,而包括基督教界在内的中国宗教界的改革开放与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不仅密切相关,而且步调一致。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但1979年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这在中国当代基督教史上也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  相似文献   

10.
陈永涛 《天风》2018,(9):30-30
无论在历史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如何纠结,二者的相遇为何无法完成,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其优秀的一面,可以作为基督教在中国生长的土壤,也有益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但是,中国文化也有其不足甚至腐朽的因素,有其需要补足成全抑或更新的地方。中国文化可以成为基督教在中国生长的沃土,而基督教也正可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尽管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是异质的,但却并不必然是冲突的。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真善美部分,与基督教的真善美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中国要走向现代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宗教在中国还要长期存在,也有其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依据。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将进一步引起宗教的深刻变化。宗教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将起到应起的社会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能深化当代中国宗教的研究,在现实意义方面也有利于调动一亿多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投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陈永涛 《天风》2018,(10):33-33
如前所述,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基督教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以使在中国的基督教于形式与内容上都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这是基督教中国化努力的核心和根本。另一方面,一个真正的中国基督教可以像中国的佛教那样,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能更新中国文化,使其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因此,在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既不是单纯的求同,也不是单纯的求异。  相似文献   

13.
钢琴文化是伴随着钢琴进入中国,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拓展了中国传统乐曲的存在形式,丰富了钢琴演奏技巧和钢琴作曲技法,拓展了中国的音乐文化,中国钢琴文化具有中国民族性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艺术特点。钢琴文化在中国虽然一度发展缓慢,但是仍在曲折中渐进地往前发展,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中国钢琴文化一定能吸收各方文化的积极元素,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元素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中国古典元素的应用,虽然能够表达别样的中国餐饮文化,但是使用不当,则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设计师在餐饮空间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元素以及现代餐饮设计的基本需求。不仅表现在文字、色彩与图案三个方面,餐饮空间设计中所用的材料,亦是中国古典元素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之一。设计师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过程中,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面面俱到,才能创造完美的现代餐饮空间,体现完美的中国餐饮文化。  相似文献   

15.
韩星 《现代哲学》2016,(6):99-106
本文从经典诠释的视角,以儒家为中心,思考在中国传统经典诠释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化。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走上“以西释中”的西化误区。我们应在确立中国文化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立足于中国传统,以经学作为中国哲学建构的主体,在经学的基础上深化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以子学、玄学、道学、佛学作为多元辅助,借鉴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诠释和表述中国传统思想,使中国哲学史具有西方哲学的外貌而其实质却仍是中国传统思想本身,以实现经学模式向哲学模式的非断裂性转换,推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困难性。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研究视域上作出一个大的转换,即从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主潮之一,通过参与创造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与现代传统,通过与20世纪中国哲学诸思潮的相激互融,通过转化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哲学内核,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有机内容,并为广大中国人民所接受和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取得了作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笔者的这些思考与探索,得到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教授的鼓励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的向世界传播,来讨论宗教的普世性与地方化,对于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讨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即以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为视点,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相碰撞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中来回顾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2)探讨中国化的佛教如何既坚持佛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表现出了中国的特色,从而获得了在中土的成功传播与发展。(3)探讨基督教的普世化与本土化问题,认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处理好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天台宗与中国佛教任继愈佛教自印度次大陆传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交流融会过程,形成中国佛教。中国佛教有佛教外来文化因素,又有中国文化特色,它是中国化了的佛教,而不是“佛教在中国”。它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三...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国力显著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银幕上塑造中国大国形象,呈现中国精神、中国风范已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自我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由于中国电影“社会主义性”的独有发展历程,使得中国主流大片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存在一些固有的通病,比如部分主流大片中国家形象概念化,叙事时间设置非当下性等。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在银幕上成功创造出“美国梦”和韩国影视“韩流”汹涌席卷整个亚洲乃至世界,为中国电影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提供了可鉴之处:中国主流大片中的国家形象应润雨细无声,正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相似文献   

20.
张健明 《学海》2002,2(6):5-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是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主体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需要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人民要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 ,需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鸦片战争后 ,当时的中国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