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幼儿园大、中、小12个自然班,共317名幼儿为被试,进行为期四周的观点采择合作认知故事及游戏形式的合作行为训练。结果表明:①合作认知故事及游戏形式的合作行为训练,对提高学前儿童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水平影响显著,两者结合的训练方式最有效。②合作认知故事的培养训练对不同年龄儿童合作认知水平的提高影响显著;合作游戏训练对中班儿童合作水平的提高影响显著。③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训练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选取两所幼儿园大、中、小班共155儿童为被试,采取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的设计,对实验班儿童进行为期四周的合作游戏训练,探讨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游戏形式的合作行为训练显著地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合作行为水平;不同年龄班、不同性别学前儿童合作行为训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通过对儿童2~4岁的抑制性发展类型与他们同陌生同伴交往特征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陌生情境中,稳定极端抑制儿童与陌生同伴的游戏活动的社交复杂程度是最低的.从非抑制发展到抑制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与稳定极端抑制的儿童没有明显差异.(2)从抑制发展到非抑制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的单独-被动行为是最多的;他们在介绍生日的同伴活动中的主动性是最好的;他们进行的社会性装扮游戏也是最多的.(3)稳定极端非抑制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与陌生同伴交往的社交复杂程度最高,他们进行的活动类型和活动频次最多,但他们可能有一些外显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纵向的研究设计,对上海市两所公办幼儿园192名学前儿童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追踪调查,探讨了家庭功能与学前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依恋回避、社交焦虑和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存在两两相关;(2)家庭功能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儿童行为问题;(3)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分别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家庭功能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纵向的研究设计,对上海市两所公办幼儿园192名学前儿童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追踪调查,探讨了家庭功能与学前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依恋回避、社交焦虑和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存在两两相关;(2)家庭功能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儿童行为问题;(3)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分别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家庭功能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
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行为观察(儿童与同伴的一对一游戏)、同伴提名和教师评估,探讨心理理论发展与儿童日常同伴交往之间的关系。52名4~5岁的学前儿童参与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4岁以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2)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儿童游戏情境中的同伴交往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不同的儿童在游戏中的“交往敏感”和“交往表达”两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3)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整体上与同伴提名、教师评估相关不显著,但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紧密的关系。我们推测,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通过影响亲社会行为间接指导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同伴交往与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康丹  李佳佳  蔡术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6):1270-1281
睡眠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学前期的睡眠问题可能会对儿童的行为、认知、语言和健康等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表明, 睡眠呼吸障碍、夜间睡眠不足以及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是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潜在威胁性因素。学者们提出了睡眠记忆巩固假说、警觉性假说和突触稳态假说来解释睡眠问题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些研究结果为语言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即通过行为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游戏干预等睡眠问题干预方式来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睡眠问题与语言障碍相关联的内在机制, 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睡眠问题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以及探究融合教育背景下有效的游戏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8.
面孔二态性是指成熟男性和女性经过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了面孔上的性别特征,男性化与女性化是这一维度的两个水平。本研究探索面孔二态性是否会对学龄前儿童信任行为产生影响,并从幼儿对二态性面孔的人格标签角度来解释。实验1修订信任博弈任务(Trust game),考察学前儿童信任行为是否会因搭档面孔的二态性(男性化和女性化)而不同,经历负性反馈后被试在下轮游戏中信任选择率是否会下降;实验2让学前儿童选择人格形容词来描述不同性别化的面孔,探讨幼儿对不同二态性面孔是否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对女性化面孔信任选择率最高;在遭遇负性反馈后的下一轮游戏中,幼儿对他人的信任率显著下降;学前儿童认为女性化面孔更具有积极人格,而更多将男性化面孔与消极人格词汇匹配。由此,二态性面孔影响学前儿童的信任行为,在于他们对二态性面孔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  相似文献   

9.
卿素兰 《心理学报》2007,39(6):1055-1062
采用结构式访谈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情景的动画方式,系统探查4~7岁儿童在目的指向性维度上的本体区分、因果认知发展模式以及在此维度上的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形成。结果表明:(1)4~7岁儿童在目的指向性维度上进行本体区分的认知发展模式,经历了从低到高的4个发展水平,即目的论模式——基于动物模式——基于生物模式——基于本体区分模式;(2)4~7岁儿童对目的指向性的因果认知与本体区分表现出一致性发展模式,表明学前儿童在目的指向性维度上逐渐形成了朴素生物学“理论”;(3)5~6岁是儿童对目的指向性认知的快速发展期,领域知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年龄和领域任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儿童期社交退缩的亚类型及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儿童期社交退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社交退缩的概念、研究方法、亚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社交退缩行为与儿童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对社交退缩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指出社交退缩包括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3种亚类型,其中安静退缩在儿童中后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较为紧密,活跃退缩在整个儿童期都与社会适应水平负向联系,而焦虑退缩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只有熟悉情境下的焦虑退缩行为才与社会适应具有负向联系。最后,文章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朱莉琪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00,32(2):177-182
从学前儿童对生物生长现象的认知入手探查了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探查了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和个体内部差异。研究发现:(1)学前儿童在生长维度上逐渐形成了朴素生物学理论;(2)不同教育条件下的儿童对生长的认知存在差异;学前早期儿童的认知成绩更多地受实验任务变式的影响,而学前晚期儿童的个体内部差异则较小。  相似文献   

12.
朱莉琪  刘光仪 《心理学报》2007,39(1):96-103
通过三个研究分别探查了教育条件不同的两组学前儿童能否以疾病这一生命现象为指标做出生物和非生物的本体区分;他们是否理解疾病的产生和康复不受心理意图控制;以及他们对疾病原因的认识。结果显示,3、4、5岁学前儿童在分类作业中的认知成绩随年龄逐渐提高,他们能够认识疾病不受意图控制。其对疾病原因的解释既不用意图也不用道德准则,而主要是从行为水平,表现出“朴素生物学”的认知,但其认知与成人的认知和科学的生物学概念有明显差距。教育条件影响儿童的疾病认知成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编制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家长评定问卷并对其结构进行验证。方法:在理论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家长评定问卷,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63名和387名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结构的探索与验证。结果: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由独立性、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迟满足五个维度构成;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结构在不同性别、城乡样本中具有稳定性。结论: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是一个五因素的结构,所编制的问卷可作为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家长评定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儿童2-4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陌生同伴交往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用纵向追踪的实验室观察研究了儿童2岁、4岁时的行为抑制性,及其4岁时与陌生同伴交往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2岁时的抑制性能预测其在4岁时的社交发起行为缺乏,但不能预测各种游戏活动类型。儿童4岁时的行为抑制性与其单独一被动活动、平行活动及社会互动活动呈显著负相关;与交往中的抑制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儿童4岁时的抑制性分数能预测儿童交往的主动性的缺乏。稳定极端抑制儿童和稳定极端非抑制儿童在抑制行为、平行游戏、社会互动游戏、社交发起和玩新奇玩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使用内隐、比较外显和独立外显三种方法考察学前儿童关于攻击和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信念及其发展特点。结果表明:①3岁儿童倾向于把身体攻击与男孩相联系、把亲社会行为与女孩相联系,且儿童的这些信念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3岁和4岁儿童并不把关系攻击与某一性别相联系,5岁儿童倾向于把关系攻击与男孩相联系;②三种测量结果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内隐测量更易于探查到年幼儿童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信念。  相似文献   

16.
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莉琪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05,37(3):335-340
按照“朴素理论”的要素设计研究任务,研究一探查学前儿童能否以衰老这一生命特征为标准做出生物和非生物的本体区分,以及能否对衰老做出生物性而非意图的因果解释;研究二进一步探查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特性(普遍性和不可逆性)的认知。结果显示,4、5、6岁学前儿童在分类作业中的认知成绩随年龄逐渐提高,而在因果解释中,各年龄组儿童都不用心理意图作为衰老的原因;他们对衰老的认知与其对生长的认知密不可分;学前儿童对衰老两个特性的认知不同步;由研究结果可以推论,6岁儿童在衰老维度上具有了较稳定的朴素生物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4岁儿童为被试.通过对30分钟自由游戏的观察,其中的68名被鉴别为行为退缩儿童。聚类分析后他们被区分为三个亚类型,分别被命名为“被拒绝型”、“弱社交型”和“矛盾型”。在这三种退缩亚类型中,弱社交型退缩儿童所占比例最多,被拒绝型退缩儿童所占比例最少。4岁退缩儿童在性别比例上不存在差异,三个退缩亚类型的划分也与性别没有关系,这三种退缩亚类型的情绪和社会行为特征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学前儿童对事实、信念、愿望和情绪间关系的认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小冬  方格 《心理学报》2005,37(5):606-612
76名3至5岁儿童接受了区分事实和信念、根据信念推测他人愿望、根据愿望推测他人情绪等实验任务,通过考查学前儿童对事实、信念、愿望和情绪间关系的认知,探察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特点。结果显示3岁儿童在区分信念和事实时,出现错报事实或错报信念两种错误,而不单纯是现实主义偏向错误;在推测他人愿望时,部分3岁和4岁儿童虽然能够正确报告他人的信念却不能正确推测他人愿望,愿望认知发展有其复杂性的一面。学前儿童主要依据愿望推测他人情绪,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的认知水平制约儿童对他人情绪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Porges基于自主神经进化观点提出的多迷走神经理论, 区分了无髓鞘迷走神经与髓鞘迷走神经的不同功能。认为对心脏等起调控作用的髓鞘迷走神经, 经由进化逐渐与调控头面部肌肉的脑神经之间产生了神经上的联系, 成为情绪和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表明, 髓鞘迷走神经与个体的情绪表达与调节、社会行为以及情绪与社会行为障碍密切相关。较低的迷走神经张力、较低的迷走抑制与较低的情绪调节能力相关; 迷走抑制较高的学前儿童有较少的行为问题以及较好的社交技能; 焦虑障碍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基线迷走张力以及较低的迷走抑制水平等。多迷走神经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结果, 对于推动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自主神经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欺负类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2所中学的380名初中生的欺负行为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受到家庭欺负,对学生自我报告的类别进行调整,然后考察欺负类儿童的自我概念。结果表明:(1)欺负类儿童与非卷入类儿童在自我概念的各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欺负/受害类儿童与非卷入类儿童除社交认知外,在学业认知、自尊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欺负/受害类儿童具有较低的学业认知和自尊。(2)欺负类儿童与欺负/受害类儿童在自我概念的各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欺负类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