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丰 《学海》2023,(3):63-72
青年人口就业一直是衡量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高校扩招的带动下,高校学生在青年人口中的比例持续增长。本文针对近年来青年人口失业率大幅增长的问题,使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对高校学生的就业预期进行分析,关注学校-工作转折点,并结合宏观的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和青年人口变动等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发现,高校学生在学校-工作转折点上出现了择业大于就业的特点,就业积极性整体不高,就业选择更加青睐体制内单位和一二线城市,选择继续升学的人数更多,这些因素都成为推动16—24岁青年人口失业率偏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崔岩 《学海》2023,(3):51-62
本文对我国当前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进行研究,聚焦近年来影响就业质量的几大宏观背景,即“就业去工业化”趋势显著、劳动力供给进入“刘易斯区间”、机器替代浪潮对低技能就业造成冲击,以及平台经济模式快速扩张,并讨论了宏观因素影响下的劳动技能分化、劳动收入分化以及劳动关系分化的现象。针对当前劳动力市场就业质量出现的“技能降级化”“收入两极化”“过度零工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探讨如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力供需形势分析及就业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彩凤 《学海》2006,(5):143-149
在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民工荒的出现似乎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劳动力供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紧张。然而,我国就业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城镇失业人数上升的趋势没有得到抑制。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使我国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本文通过预测我国劳动力供给,分析我国劳动力需求面临的挑战,对我国就业问题进行了战略性思考,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成斌  刘露 《学海》2023,(3):73-87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就业场域的分析发现,农民工群体中出现的短期行为取向与就业场域的结构性压力息息相关。农民工就业场域的时间形态、规制约束、情感卷入和生活基础会引发该群体时间视野的断裂性、注意力分配的当下性及未来发展的不可知性,从而导致短期行为取向的形成。由于这些因素生成于外部劳动力市场结构,而农民工群体在就业场域中的社会地位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因此短期行为取向会重复发生从而被农民工内化为惯习。从理论脉络上看,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对农民工未成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所导致的短期行为取向理论进行拓展,农民工成年后的就业过程所形塑的短期行为取向也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5,(6):94-97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尽管GDP增速下降,但劳动力市场中的新增就业却稳中有升;与之伴生的是互联网经济条件下、创业就业浪潮中,云工作大量出现。从常规就业到云端工作可以理解为一次新的产业分离和劳动方式变革,也是企业在市场压力下、技术变革中实施弹性的业务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市场劳动力需求也将随之变化。就目前来看,社会更需要应用型人才,所以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也越发严峻。面对这种情况,高校还应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就业形势展开了研究,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解放生产力的关键是解放劳动力。劳动力具有三个属性:劳动力的自主能动性、价值创造性和个体性。在传统的体制下,劳动力的个性被否定,劳动力的地位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劳动力不能自由合理流动,挫伤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造成了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要使生产力解放,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体制,解放劳动力。为此,要解放思想,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改革现行的就业、人事、分配等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允许高素质脑力劳动者先富起来;要积极推进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长三角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境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而长三角却长期以制造业为吸纳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最近,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绝对数值不断增加,有学者认为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正在取代制造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本文分析指出:在长三角,制造业仍在就业比重中占主导地位;服务业已经连续7年占GDP的比重几乎不变,这是服务业发展停滞、遇到障碍的信号.本文认为这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而造成的结构性问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就业率之良策,从而,此举还有扩大长三角内需之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我国弱势群体社区就业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 《学海》2002,(5):106-110
弱势群体中下岗、失业人员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分化的产物 ,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各地加大了扶持力度 ,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来促进再就业。针对目前弱势群体就业存在着体制、机制、政策、心理意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本文提出要建立区域性就业服务体系、开展职业培训、加强就业指导、倡导非正规就业、推进多样化就业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8,(2):140-146
社会部门是以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的重要部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增加社会部门的投入对产业部门的溢出效应,包括投资溢出效应和就业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投资溢出效应显著,社会部门每亿元投入对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作用;就业溢出效应在42个部门中居前列,社会部门每亿元投入所直接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居第二位,每亿元投入所间接吸纳的产业部门劳动力数量居第四位。因此增加社会部门的投入,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且对产业部门的发展和全社会的就业有积极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肖敏 《学海》2006,(2):129-133
本文从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职业持续状况、职业获得渠道、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就业现状特征,揭示了流动人口就业对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双重影响,分析了其正反功能,并从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区域协调、统筹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加强技能培训、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35岁是最能体现女人魅力的时候,35岁的女性大多已经完成结婚、生育的过程。她们家庭稳定,心态成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然而,现在的失业人员,年龄大多数都在35岁以上,她们将直接走入劳动力市场求职谋生。但在劳动力市场里,我们却看到大多数单位的招聘简章上写着年龄要求“35岁以上者免谈。”面对如今众多企业设置的这道就业门槛,正值35岁的女性感到迷茫,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也开始担心  相似文献   

13.
企业富余职工初论张卫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及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兴起,为广大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条件。但同时出现了空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企业效益下滑,企业亏损面加大,失业人数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外来劳动人口与下岗职工就业政策环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大用 《学海》2001,(3):65-71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深入分析政府针对下岗职工的"保护--激励性"就业政策及外来劳动人口的"限制--歧视性"就业政策的具体内涵与实际效果,认为这种区别性就业政策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进程是相抵触的,并且与正在起作用的市场机制相悖,因而其正面效果十分有限,而长期负面效果却非常值得注意.作者指出,在统一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过程中,促进公平就业应当成为政策制定的基本目标,必须在促进整个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前提下考虑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27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势必也会产生一些复杂的变化。本文从当前“就业难”的背景出发,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点,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各种人才的重要来源.现在的就业形势中,这类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甚至比一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要好。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选择和热捧。那么市场营销专业的未来发展也成为更多人关心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困中西部农村和农业取得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由于我国中西部农业发展,使许多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丞需向其他行业和地疗转移,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和户籍政策改革也加快了剩余劳动力转化的进程,但全国没有形成有效的、有序的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机制和方式,劳动力转移缓慢和不、产衡,不利于中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进程,不利于安定团结,中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当前农村主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民的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手段,以浙江省本地和来自外省的503名农民为样本,对农民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农民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模式,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于农民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农民的择业心理和就业行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的扩招规模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日渐的严峻,这就使得我国的中职生在进行就业的过程之中面临着太多的心理压力。因此我国相关的就业指导部门应该认识到当前我国中职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中职生在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困惑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进行调适的建议,对相关的中职生消除心理焦虑的情绪,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佩倩 《学海》2003,(5):54-57
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大大加快。但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 ,存在的障碍和制约因素 ,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