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LASY教育,在大庆市幼教中心东方智能亲子园接受过学习的孩子和家长朋友都会竖起拇指,称赞这项课程的精美绝伦,但是对于没有接受过此项活动的孩子和家长朋友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课题,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分享这项课程所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幸福     
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在食品杂货店排队购物的时候,我告诉她我的孩子们是多么多么的懒惰。那天早上我下班回到家,和以往一样,房间里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3.
    
假期里,在网上约了几个志趣相投的“驴友”,一起去做香格里拉的大环线的旅行,走到中旬的时候,一个朋友得知在小中旬的藏区里,有一个人迹罕至、风景纯美的地方——千湖山,问大家愿不愿意到那里去走走。  相似文献   

4.
国庆假期,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外游玩。在一个农家乐,我们先是喝茶,然后就是打牌,再然后,有人提议去爬山。不远处,就有一座山,看上去挺高,山的路是一级一级的石阶,山上还有一座小小的寺院,逢年过节,山上会有很多人。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阿凡提正在熬鱼汤,来了一位朋友。阿凡提就请他一起喝鱼汤。喝完以后,朋友高高兴兴地离去了。第二天,来了一位陌生人,自称是阿凡提朋友的朋友,听说这里有美味的鱼汤,特地赶来品尝。阿凡提就把昨天剩下的鱼汤加工成鱼汤的鱼汤,请他喝了。他照样满意地走了。  相似文献   

6.
“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去他那里,给他说:朋友,借给我三个饼吧!因为我的朋友行路到了我这里,我没有什么款待他。那人从里面答说:不要烦扰我了!已经关上,我的孩子们同我一起在床上,我不能起来给你。我告诉你们,他纵然不为了他是朋友的原故,而起来给他,也要因他恬不知耻地求而起来,给他所需要的一切。”(路11:518) 这是一个有关恒心祈求的比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则比喻的前后背景。按路加福音的记载,这则比喻是耶稣教门徒如何向天父祈祷(即天主经)之后接着说出的,因此与祈祷有密切的关系。再者,这则比…  相似文献   

7.
记得那年出去旅行,和朋友一起逛街。我看中了一款风衣,试穿上,朋友两眼放光:“太漂亮了,显得又飘逸又洒脱,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然后悄悄对我说:“砍砍价,不管多少钱也要买下来。”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正强化,就是指给予愉快刺激,促进行为频率增加。它倡导的是在积极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拥有正确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正强化第一招:追根溯源,知己知彼再行动我们班有一个姓管的同学,平时随心所欲,不服管教。她经常离家出走,爱和所谓的“朋友”一起出入酒吧、迪厅、宾馆,不穿校服,中午就餐喜欢跟高年级的同学而不跟自己班的同学一起吃,被学校领导逮住了也一点不惧,还嘴顶嘴毫不客气;  相似文献   

9.
一个年轻人和他的六个朋友一起打牌。他身上没带多少钱,但他又不能不打。开始发牌了,不幸的是,他发现自己拿一张最坏的牌。他并不想输钱。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在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你等着。”  相似文献   

11.
一朋友为人不错,也有才气,文章、书法、口才都非常好,我们都很愿意跟他一起玩,但此君有个毛病,就是忧患心特别强。他在一个效益很好的企业工作,月薪将近4000元,又兼职做律师,一年另外赚个两三万块钱不成问题,却时常为那套150平方米的按揭房和正上大学的儿子的学费担心,生怕未来出点什么状况,挣的钱不够花销,整天愁眉苫脸。  相似文献   

12.
除垢     
从乡下调到县上工作,一时找不到住房,住在一个朋友家里。他的房子很小,也是个单身汉,两个人挤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但几天后,朋友就把做饭、洗碗、扫地等家务事全推给我,而且一副颐指气使的口气:“嘿,肥碗洗了,地板那么脏,也不扫一扫,邋里邋遢的!” “为什么该我扫?你自己咋不扫?” “当然该你做嘛!你想唐僧取经时,先是孙悟空挑行李,猪八戒来后,孙悟空就不用管了,这多明显的道理!”朋友半认真地说。 我心里很不舒服,气鼓鼓地回答:“别狂,我人在矮檐下,就是不低头,我又不是来当佣人的!”我只是忍着没说“你以前下…  相似文献   

13.
死亡的名字     
有这么一则英文故事。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三位中一位年龄最小的人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外号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咱们一起去找他,为咱们的朋友报仇!“  相似文献   

14.
仲春时节,几位搞美术的老少朋友又来相邀:这回到龙洞箐耍去。正好手头没有什么紧要事,便放下闲笔,背起锅,同他们一起奔向那方野地。  相似文献   

15.
汪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初三生。以前,我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孩,可进入初三后,我却变得性格内向,越来越自卑了。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喜欢和那些优秀的人交往,我的朋友每一个都很优秀。但在他们面前,我总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行,所以就越来越不愿意说话,渐渐地就越来越不爱说话了。直到现在,我心里很想和他们在一起,却又怕和他们在一起,面对充满自信的朋友.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心里总是很紧张。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很优秀,但更多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不知怎样克服我的自卑感?  相似文献   

16.
正1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怪人。他们说我不合群,没趣……但我认为"话不投机半句多"。我很享受独来独往的日子,宁愿孤单,也不愿意"凑合"。我知道朋友很重要,但我从不认为整天嘻嘻哈哈玩在一块儿就叫朋友,更不认为一块儿逃学、一起上网吧就是"铁兄弟"。我眼中的朋友是能够互相帮助、扶持,共同进步的,就像电影《中国合伙人》那样,他们有共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梁启超,一生拥有很多朋友,在这些朋友中,有一个朋友很特别,就是周善培。周善培作为朋友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他总是及时指出梁启超的缺点,很少说夸奖奉承的话,从而成为梁启超名副其实的净友。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作家约翰·戈特曼被誉为"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在很多次演讲中,他都提到过关于自己的一个故事。约翰·戈特曼有一个关系密切的异性朋友琳达,他们是邻居,从小在一起长大,他们互相了解,志趣相投。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19.
一有一个段子,我每见了新朋友都要给他们讲一遍。还别说,总是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家里很穷,自己却又不肯面对现实,出去以后总爱充富。一天跟朋友在街上见面,朋友问,你今天吃的什么饭?其实他早晨吃的是糠菜团子,但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噢,我吃的是狗肉。中午和朋友一起会馆子,这位喝多了,吐了一地。别人问,你不是吃的狗肉吗?怎么吐出来的都是糠啊?他倒也机智,回答道,可能那狗吃得是慷吧!虚荣心让他遭遇了一个小小的尴尬,不过这倒也没什么,充其量给别人带来一个笑料。我始终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  相似文献   

20.
上帝的道路     
正(一)朋友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十多年来我们几个朋友常常会一起在他家查经分享。他的妻子琳热情好客且做得一手好菜,常常邀请我们在他家用餐,但每次我们用餐完毕开始查经时,她便退到另外一个房间或出去忙自己的事。我们多次邀请她参加我们的团契,可每次她都会以听不懂或者不太感兴趣而婉拒。朋友数年如一日为妻子皈依基督而恳切祷告,而琳似乎并无什么改变,多年来依然徘徊在恩门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