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简《系年》第四章称周成王、周公"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有学者据此以为康叔的始封地在殷,是邶鄘卫之"卫"的一部分,不久又徙封于卫。然三监之乱平定后康叔得封于卫,殷与卫实相邻近,合则一城,分则两地,周公没有必要再慎重其事地对康叔进行徙封。推测简文"卫叔"之后应有脱文,可重新句读为:"乃先建卫叔,(卫封)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意即首先封建卫叔,卫叔始封于康丘,为了统治殷余民,此时由康丘迁往淇卫。如此理解方与史实相合。前贤以为康叔始封于康,其地在成周东南即今禹州与汝州之间、颖水之北,看来仍是最合理的推测。  相似文献   

2.
王恩田 《管子学刊》2016,(4):125-128
山东招远曲城遗址出土的齐仲簋,是姜齐太公之子丁公吕伋作器。齐仲簋的年代应属周昭王时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西周齐国铜器。《晏子春秋》有"丁公伐曲城"的记载。齐仲簋在招远曲城出土,与齐丁公伐曲城有关。《晏子春秋》的记载多属寓言故事,学界一般并不作为史料引用。曲城出土丁公所作的齐仲簋与《晏子春秋》的"丁公伐曲城"的记载暗合,证明《晏子春秋》一书并非都是向壁虚造,也应折射出一定的史影。包括齐仲簋在内的西周齐国铜器,既少又小,与宋代临淄出土的大气磅礴具有四五百字铭文的叔夷钟、镈,无疑有着天壤之别。主要原因是由于西周齐国铜资源匮乏。临朐泉头村春秋墓的发现证实临朐嵩山七宝山是齐国拥有最早的铜原料产地,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国时代齐国灭莒并占领莱芜,又把这两大铜产地揽入怀中,为战国时代齐国称"雄",甚或一度称"帝",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珏 《管子学刊》2010,(4):34-37
春秋时期齐鲁交兵的情况常常能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清人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专辟一章《春秋齐鲁交兵表》详加论列。然仔细对照相关史料,发现顾氏对齐桓公之前的齐鲁关系没有溯本求源,仅从春秋争霸之局的角度囫囵论之,所言不够详备,春秋初期齐鲁交兵问题背后尚存未发之覆。本文认为,"鲁与齐不平"之现象在西周鲁徙封后已形成,并对春秋初期的齐鲁关系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4.
太公望吕尚为西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师,并尊之为“圣人”,又是西周齐国的始封君主(侯爵)。世传太公望所著的《六韬六卷》,史家称之为中国兵书之祖,所创立的《九府圆法》,视之为中国早期的财政典籍。太公望在中国历史上是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神话般的传奇故事。太公望的出生地点在那里,历来众说不一,其中比较有影响的说法,主要有四种:  相似文献   

5.
颍考叔事迹仅见于《左传》。《左传》未称许颍考叔为"忠",颍考叔的"孝"显示出的"亲亲"之义,在后代经学话语体系里被"尊尊"之义压抑了。史传人物颍考叔在后世民间文学中逐步向"忠孝"两全形象发展。明代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设置"携鸮进谏"的情节,深化了颍考叔的"孝",而且肯定、褒扬了颍考叔的"忠",但受经学话语的影响,颍考叔的"忠"并不纯粹。现代戏曲《牛脾山》通过改编、虚构,摆脱了不利指责,完全肯定了颍考叔的"忠孝"。"忠孝"两全的颍考叔体现了民间价值观。引导颍考叔由史传人物形象向忠孝两全的民间崇拜偶像转变的关键是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颍考叔在民间受到广泛推崇,祭祀不断,一定程度上帮助史传人物形象向民间传播。  相似文献   

6.
要刹住滥建庙宇之风──两封读者来信摘登安徽读者石炎生在来信中说:滥建庙堂之风,在农村一天天增多,浪费了百姓多少血汗钱?庙建的粗俗、低劣,根本没有文化价值不说,大多是搞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给社会造成极不良的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科学发达...  相似文献   

7.
据《左传》、《史记》等文献记载,孔子是子姓殷人的后裔,其先世为宋国贵族,传数世而奔鲁,后为鲁人而有孔子。可是,由孔子而上溯的世系中,还有一些问题各书记载不一。下面拈出其中的三个来加以讨论。一、始祖问题今天的孔氏族人皆奉孔子为始祖,那末,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又应泰谁为始祖呢?换言之,孔子的先世若按宗法计算应上溯到何人为止呢?综合各种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先世原属宋国公族,后来乃从中分裂出来,别为一族,以孔为氏。按照当时盛行的宗族制度,这时的孔氏虽然只是从属于公族的一个小宗,可是它在许多方面又…  相似文献   

8.
崔海鹰 《现代哲学》2014,(3):98-103
《成之闻之》是郭店儒简中的重要一篇。该篇的作者问题,关系到文本的时空定位和主体定位,以及对该篇乃至整部郭店儒简思想内涵的探讨。在战国儒学传播背景下,系统考察郭店儒简与《子思子》的关系、《子思子》成书过程,以及子思为人与《成之闻之》文本特征之关系,可知子思与该篇作者颇为密合。本文进而对该篇简制问题及"闻之曰"问题加以探讨,从而据多个角度推定《成之闻之》作者应为子思。  相似文献   

9.
《叔向贺贫》选自《国语》,近年来又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第六册选用此文)。《叔》文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围绕“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进行论述,列举栾、卻两家事例,并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告诉人们“富则失德受殃,贫则建德扬名”的道理。笔者认为《叔》文的逻辑论证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姜太公封齐是在周武王建政之初还是周公东征之后,是否先封于吕、后封于齐,是否就国,学界对此一直聚讼不已。周武王大封诸侯,首封齐鲁,旨在监视东夷,屏护周室,此乃周王朝建政之初巩固统治之亟需,不可能晚至成王之时始封齐鲁。武王先封太公于齐之营丘,周公东征后又将薄姑加封于太公,太公“遂有全齐”。《史记》多次记载太公封齐就国之事,与《晏子春秋》《汉书》的相关记载并不矛盾。后人仅凭个别史书的片言只语,以及新发现之断编残简,或曲解,或猜测,试图推翻《史记》等权威史籍的记载,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封禅泰山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禅泰山起于何时何人 ,至今尚无定论。据《庄子》、《墨子》、《史记》、《论衡》、《韩诗外传》等典籍关于炎帝以来七十二王封泰山的记载 ,基本上可以说 ,它是远古时代活动在泰山周围氏族部落的原始祭天仪式 ,是自然崇拜的结果。至春秋时代 ,封禅泰山开始成为士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所行的国家大典。即代周而帝的统治者必须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方可得到天帝的认可 ,成为天下的君主。“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欲行封禅之礼 ,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未得到天帝承认而阻止 ;鲁之季孙氏亦有泰山之旅 ,结果被孔子所讥 ,理由是资格不够…  相似文献   

12.
“恕”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二次。《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周易》经文中"天""地""再""户""禽""高尚""富""童""莫""快""帝""履""时"等字词进行了深入考释,并对它们在殷甲骨文、西周金文、《尚书》、《诗经》等西周文献中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证明它们在《周易》经文中的用法为西周晚期使用的词义,证明《周易》经文为西周晚期写成。  相似文献   

14.
从先秦恋俗看孔子的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种风俗最初产生时是一种婚俗 ,那么 ,到西周、春秋时 ,已经不是婚俗而是恋俗了。《行露》的第一章应该是回忆男女双方野合时的情景 ,因为诉讼是由此引起的 ,所以要加以回忆。《周礼·地官·媒氏》 :“听男女之阴讼” ,《小序》在《王风·大车》中说 :“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 ,媒氏的职责之一 ,就是解决男女间的这种争端 ,可见这种争端在当时并不少见 ,由此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野合在当时的普遍性。根据《孔子家语》的记载 :“梁纥娶鲁之施氏 ,生九女。其妾生孟皮 ,孟皮病足 ,乃求婚于颜氏征在” ,说明叔梁纥在与孔子的母亲结合以前 ,已经…  相似文献   

15.
<正>姜广辉讲演,吴国龙、普庆玲整理,中华书局2013年7月出版,全书共296页,22万字。本书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开头语,系作者之易学观。此部分从《易经》之定位、近代研究《易经》之弯路和解读《易经》之方法论三个层次分别推进,陈述了自己的易学观。对于《易经》之定位,他认为《易经》创作之本义虽难知,但其成书时间却非当前学界所说的西周早期,而是西周晚期。接着他论述了历代易学家从象数和义理  相似文献   

16.
《禹贡》成书西周中期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红琴 《学海》2006,(2):188-193
《禹贡》成书时代是《禹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和首要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冀州在《禹贡》中的重要位置和周人尊夏的史实,推断《禹贡》主要内容成于西周。进而由古人关于铁的认识和使用及梁州贡“铁”的记载,推断《禹贡》成书应在西周中期。公盨及其铭文为《禹贡》主要内容成于西周中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关键词《禹贡》成书时代西周中期  相似文献   

17.
齐国国土面积广大,耕地资源丰富,自太公封齐至于汉,经许多代统治者的积极倡导,民众的奋发开垦,终成司马迁所谓“齐自泰山之属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之形势。一、太公封齐之初,所据国土很狭隘。《孟子·告子》中所谓“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其范围...  相似文献   

18.
陈庄西周城与齐国早期都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成敏 《管子学刊》2010,(3):106-110,114
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许多学者推论陈庄西周城或为太公封齐始都营丘、或为胡公迁都之薄姑。本文根据考古发现并结合文献,从城的年代、规模、使用功能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别进行考察,认为陈庄城既非齐国早期都城营丘,也非胡公所建薄古,陈庄西周城有可能为西周早期周公东征斩灭薄古封建齐国所建立的军事城堡。  相似文献   

19.
今年《佛教文化》第二期“菩提一叶”主持人寄语谈到交友的问题,诠释了佛祖在“李经”内对交友的训示,许多读过的人称赞“讲得好”!不过,也有人认为“在与人交往中人我下二没有分别心”这点太难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欢喜赞叹之余,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问题集中在大乘行人对于善友恶友应取的态度卜。这使我联想到幼时读《论语》子夏子张论交的一段话,原文如下:“于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于夏云何?对日,于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于张日: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软!于人何所不容?我…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周易》研究颇盛,出版专著5种,发表论文50余篇,作者中既有老专家,也有中青年学者,现把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分述于后。一、《周易》成书年代。关于《易经》成书年代问题历来有争论,主要有四种观点:1、殷末周初说;2、西周前期说;3、西周末年说;4、春秋战国说。从目前论著看,研究在深入,赞成西周前期说的较多,持这种观点的有张立文、张岱年、居乃鹏等人。此外,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