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焦虑心理与自杀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虑是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极其复杂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不恰当时,会对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危害作用,尤其是导致青少年的自杀行为,这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揭示青少年的焦虑心理并进行有效防范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有较高风险发展为危险行为青少年的高危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非常有价值的。本研究对青少年危险行为高危人群进行结构化的个体与团体心理干预,评估两种干预的即时效果和六个月的预后情况。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等量表对16所中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筛查,共555名学生参加本研究,被随机分为个体、团体和对照组并分别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干预后,个体心理干预组被试的危险行为水平、心理健康以及抑郁和焦虑情绪均获得显著改善,并且6个月的预后效果依然明显,而接受团体辅导干预组仅在抑郁指标上有所改善,在危险行为评分、焦虑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均没有明显的改善。研究认为,对危险行为易感青少年的心理干预应以经过良好设计的个体心理干预为主、团体干预为辅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采用逐日测量的短期纵向研究对7个高中班级107对亲密同伴在一周内的学业焦虑进行测量,利用HLM检验学业焦虑在亲密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测量时间层级、个体层级和同伴层级控制变量之后,同伴学业焦虑对个体随后一天的学业焦虑存在显著的正影响。因此,同伴学业焦虑既是刺激个体产生学业焦虑的诱因,个体学业焦虑反过来又能促进同伴学业焦虑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学业焦虑的人际成因和班级学业气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春燕  陈功香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0):1713-1725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互动障碍和重复刻板性行为。焦虑或焦虑障碍常被认为是自闭症个体最普遍的共病之一。焦虑与自闭症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自闭症个体的焦虑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杏仁核功能和体积、情绪调节策略、消极思维存在一定关联; 目前已经开发出专门用于自闭症个体焦虑的评估工具; 修订版认知行为疗法对自闭症个体焦虑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索自闭症个体焦虑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检验专用评估工具的有效性, 继续关注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对自闭症个体焦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女性高焦虑倾向原因初探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骆伯巍 《心理科学》1997,20(4):378-379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骆伯巍(310021浙江教育学院)联系.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障碍的威胁.臻使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对焦虑问题心理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尽管对焦虑产生的原因各派说法不尽一致,但对焦虑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问题,大家的回答似乎是一致的:就作为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或称心理障碍)一焦虑性神经症而言,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而就作为一种正常的焦虑──现实性焦虑而言,同样,女性焦虑的发生率也高于男性,如布…  相似文献   

6.
死亡提醒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晋斌  郭永玉 《心理科学》2011,34(2):461-464
死亡提醒效应是指个体在死亡提醒后会产生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心理机制是以死亡想法通达性为指标的潜在死亡焦虑,影响因素则包括年龄、宗教信仰、结构需求、自我控制、依恋类型等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情境启动。未来研究应解释与死亡无直接关联的刺激可引发类似效应的原因,进一步阐释与证实潜在的死亡焦虑,并明确自尊对死亡提醒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焦虑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情绪, 对人类的决策行为能够产生显著影响。探讨决策研究的重要领域--奖赏学习, 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焦虑情绪在决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过往研究者较少关注焦虑对奖赏学习的潜在影响, 而且已有研究在实验技术和任务范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奖赏学习概念的复杂性, 为了全面地考察个体焦虑水平与奖赏学习的关系, 本文作者建议设置不同类型的奖赏学习情境, 例如概率学习、联结学习、逆向学习和社会学习等。在上述各类不同任务中, 个体焦虑水平对奖赏学习能力的影响模式可能并不一致, 有待研究者们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考试焦虑对个体的身心具有严重危害。传统诊断考试焦虑的方法容易受到个体主观态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对个体考试焦虑的发现与及早干预。为了克服传统主观问卷对考试焦虑群体诊断的不足,本研究提出脑电神经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的客观综合诊断方法评估个体的考试焦虑水平。研究采用情绪Stroop范式,结合脑电技术测量个体对考试焦虑者的注意抑制功能,机器学习基于此前提,提取P1, P2, N2, P3和LPP五种事件相关电位(ERP)成分,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主采用7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对个体考试焦虑程度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结果表明CNN对考试焦虑诊断的准确率达86.5%,F1-score为0.911,显著高于其他6种常见算法。因此采用CNN对脑电信号进行深度学习得出的诊断模型能够有效地对个体的考试焦虑程度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人生了病住院或居家休养时,最明显的情绪反应是意识到有危险而产生焦虑性的心理障碍。任何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其程度决定于病人对疾病的了解与态度。焦虑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焦灼兼而有之的心理反应。病人的焦虑既可能来之对本身患病或入院的不安,也可能是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过分的焦虑不但导致心理平衡的破坏,而且会妨碍治疗的进程和身体的康复。那么,如何消除病人的焦虑心理反应呢?一般来说,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护理方法进  相似文献   

10.
接纳承诺疗法(ACT)是近20年新兴起的一种认知行为疗法,由接纳、认知解离、关注当下、以己为景、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六个核心过程组成,共同促进个体心理灵活性的提升。ACT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应激、抑郁、焦虑、神经性厌食症、慢性疼痛、危险行为、学习障碍等身心行为问题的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个体消极情绪、帮助个体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对ACT六大治疗过程的研究、试验方法和测评工具的发展、研究范围的扩大以及依据青少年特征对ACT进行适应性改编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考试焦虑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认知考试焦虑量表从550名高一学生中筛选出75名不同考试焦虑水平的学生,运用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DRM范式)诱发错误记忆,考察考试焦虑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1)DRM范式能有效诱发个体对未呈现的关键诱词产生错误记忆;(2)中等考试焦虑水平的学生产生的错误记忆最少;(3)高考试焦虑水平的学生在高唤醒情境下对关键诱词的再认错误率显著高于中、低唤醒情境下的个体。使学生保持中度考试焦虑能减少错误记忆,提高认知成绩。  相似文献   

12.
共同冗思指个体在双向关系中过度讨论个人问题的行为。共同冗思对个体产生适应权衡效应,即它不仅与积极的友谊属性有关,还与抑郁和焦虑等内化问题相关。以往研究主要分析共同冗思的性别差异、发展特点及其在不同亲密关系中的表现。结果发现共同冗思的适应权衡效应在女性群体中比在男性群体中更为突出,在青少年群体中比在儿童群体中更为突出。研究者主要从同伴传染、压力生成、共情痛苦以及生理机制等角度解释共同冗思与内化问题的关系。友谊等亲密关系中的共同冗思对个体适应的负面影响难以察觉,它可以作为个体抑郁和焦虑等内化问题的危险信号。后续研究可以从考察共同冗思的人格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等角度深化对该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将图片按照威胁性分为高威胁性和一般威胁性,探讨焦虑程度不同的个体对不同威胁性刺激的注意特点。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从265个大学生中选取了33名高焦虑被试和31名对照组被试。结果发现:(1)高焦虑组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刺激有显著注意偏向,对高威胁性刺激有注意回避趋势;(2)对照组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刺激没有表现出注意偏向,对高威胁刺激有注意偏向趋势。结论:(1)即使是一般威胁性图片也能引起高焦虑被试的注意偏向 (2)高威胁性图片才能引起对照组个体产生注意偏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化学派的主要代表,她把神经症置于化和心理的二维视野,认为神经症的动力结构是基本焦虑,对基本焦虑的不恰当的防御方式使得个体与他人和自我关系的失调,并最终年致神经症的产生。基于对人性和神经症的理解,霍妮提出了自己的治疗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焦虑和紧张,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引起焦虑的常见诱因是导致冲突的情境和事件。当个体感到自己的应对能力不能适应客观现实的要求时,焦虑就相应产生了。焦虑表现在身体方面的障碍有呼吸急促、心慌、胸闷、肌肉痉挛、头痛、失眠、两手湿冷、多尿等;表现在心理方面的障碍有注意涣散、肾张不安、精神恍惚、踌躇不决、抑郁多梦等。有的人焦虑可自行缓解,即当导致内心矛盾冲突的事件过后,心理紧张与不适等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分别在短时(60ms)和长时(无时间限制)条件下呈现匹配的正性和中性面孔,要求高、低社交焦虑被试选择更具威胁性的面孔,以验证两者对正性刺激是否存在主观解释偏差,并考察该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结果发现,长时条件下,高焦虑组选择正性面孔的比例显著高于低焦虑组;短时条件下无显著差异。提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存在主观、外显的解释偏差,他们更倾向于对正性刺激做出消极解释,并且这种偏差产生于认知加工的后期。  相似文献   

17.
线上社交焦虑指个体在社交媒体交往情境中感知到的紧张和恐惧等人际负性体验,包含隐私担忧、交往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三个方面。线上社交焦虑可以通过质性分析法、实验诱发法和问卷测量法进行研究。线上社交焦虑既会受到社交媒体自身特点、个体特征因素、网络欺凌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还会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后效。未来研究者需要开发有效的本土化测量工具、探索其形成和作用机制、关注线上社交焦虑悖论以及推动对其干预。  相似文献   

18.
儿童早期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影响个体中央执行功能的发展, 而个体中央执行功能所表现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通常反映出个体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 探讨了学步期儿童焦虑对其学龄前期创造力的长时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来自北京的96个家庭(男孩42名, 女孩54名)参与了本研究。在儿童1岁和2岁时, 母亲填写中国版《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和家庭基本信息调查表。在儿童2岁时, 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幼儿的一般认知能力; 在儿童3岁时, 母亲报告儿童掌握动机情况; 在儿童5岁时, 采用托兰斯活动与动作创造性思维测验评估儿童的创造力。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学步期焦虑(广泛性焦虑和分离焦虑)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5岁时的创造力; (2)一般认知能力和掌握动机在儿童学步期焦虑(广泛性焦虑和分离焦虑)和学前期创造力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 (3)儿童学步期广泛性焦虑还可以通过直接负向预测掌握动机, 从而对其5岁创造力的表现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陶沙 《心理科学》2003,26(5):908-909
1 问题提出  生命全程发展观的兴起促使人们日益重视从转折期适应的角度探讨个体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强调在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在个体与环境关系的变化中理解个体的发展。进入大学正是发生在青年期的一项重要转折 ,既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也带来新的挑战 ,使个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反应 ,并在学业适应、人际适应、环境认同等方面产生新的个体分化。在影响个体转折期适应的诸因素中 ,社会支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 ,在个体的适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指出 ,在进入大学的转折期中 ,个体的社会关系环境也会…  相似文献   

20.
广泛性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智辉  王建平 《心理学报》2011,43(2):164-174
探讨广泛性焦虑个体在一般情境和不确定性情境下注意偏向的特点。采用点探测注意搜索任务研究了在一般情境下和不确定性情境下广泛性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 结果表明高广泛性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以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转移困难为主, 不确定性情境会让广泛性焦虑个体更容易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当中, 从而对情绪性刺激尤其是消极刺激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偏向和对情绪性刺激直接的注意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