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学者荆学民副教授著《人类信仰论》最近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列入“万物之灵”丛书出版。该书以“信仰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永恒方式、是相对区别于人类精神意识之知、情、意三大领域的第四领域”为学术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市场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与此同时,反映在“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之中,是“社会哲学”的兴起与成长。“社会哲学”在中国的引人注目,当以“社会哲学研究丛书”第一批著作的出版及社会哲学两次大型的学术研讨会为标志。现在,“社会哲学研究丛书”第二批著作又出版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二批著作其鲜明的特征,是由第一批著作所相对侧重的“观念”向具体“问题”深入,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荆学民博士撰著的《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我们不妨以其为典型,在评介这本书的同时,品察一…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范正义博士的《保生大帝信仰与闽台社会》。该书是著者在其博士论文《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闽台保生大帝信仰的个案考察》的基础上,增删润色而成的,其行文流畅、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是民间信仰研究领域中的一部佳作。据我所见,该书的特色可归纳为如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丁光 《伦理学研究》2005,(6):107-107
在当代社会里,科学技术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世界的能力,市场经济又使人类得到了充分的物欲满足,多元化则使人类实现了心灵的解放。在此条件下,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相对主义必定会大行其道,并对具有普遍性、崇高性的道德提出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和道德权威的失落,明智的人们殚精竭虑地寻求拯救道德以提高人类素质和建设美好社会的良方。针对人们普遍认为建立道德规范是当前道德建设的有效方式的观点的偏失,任建东同志撰写了学术专《道德信仰论》(该书已于2004年由宗教化出版社出版),提出了从确立道德信仰来重建道德的新思路。该书另辟蹊径,对新形势下的道德建设作了深入的探索,是一部具有相当理论深度和重大实践价值的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5.
北方民族大学回族学研究院马建福博士所著《在场的信仰》一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列入《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出版。该书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香港的几个清真寺等宗教场所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信仰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代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学界对个人信仰问题已有诸多研究,而对社会信仰问题的研究则比较薄弱。从社会认识论相关理论来看,信仰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而且也包括社会。社会信仰论是关于社会信仰的形成、发展、冲突、危机与建构的基本理论。社会信仰研究力求探讨社会信仰发展的一般历程,从而确立建构当代社会信仰体系的基本原则。社会信仰研究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 以社会信仰作为研究主题,克服把信仰研究等同于个人信仰研究的局限,把信仰研究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在道教信仰中 ,神仙信仰是其核心内容。因为修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目标 ,神仙是道教徒修道成仙的榜样 ,神仙事迹是道教徒实现成仙的楷模。由此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有利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劝善、济世、稳定社会、民俗文化等方面。一、道教神仙信仰的劝善功能劝善是一切宗教的积极因素之一 ,它广泛而深入地融汇在神仙信仰之中。在道教神仙信仰里 ,劝善始终是其重要内容和精神旨趣。如果我们对由神仙信仰而引起的神话进行根本剖析 ,便会发现其真正的内在价值———社会伦理教化功能。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 ,…  相似文献   

8.
信仰的失落 ,无论在当代世界 ,还是在当代中国 ,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方不少学者试图通过重新唤起人们的宗教情绪来重建信仰 ,一些人更因此而陷入邪教的痴迷。显然 ,这都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信仰 ,更与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背道而驰。重建正确而高尚的信仰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 ,也是伦理学研究者责无旁贷的理论使命。任建东同志新近出版的学术专著《道德信仰论》(宗教文化出版社 2 0 0 4年版 ) ,通过回应现时代道德信仰的各种问题以及深入探索道德信仰的重建之道 ,成为一…  相似文献   

9.
吕庙军 《管子学刊》2008,(4):127-128
张荣明教授的新著《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以下简称张著)于2008年2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洋洋25万余言,是研究中国宗教思想史的又一部力作。张荣明教授几十年来一直潜心于思想史研究领域,该书乃是张荣明先生学术积累的成果。通读此书,有以下心得。  相似文献   

10.
<正>王露璐著《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于2016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乡土社会",今天,乡村仍然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所在。因此,回归"乡土"、面向乡村,是中国伦理学实践性乃至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该书从转型期中国乡村伦理的"问题"出发,立足于对"什么问题"、"问题何以产生"、"问题如何解决"的思考和分析,较为深人地探讨了转型期中国乡村伦理的若干热点问题,如乡村伦理共同体的式微与重建、农民行为选择的伦理冲突与化解、乡村分配伦理问题、人际信任问题、道  相似文献   

11.
文昌信仰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了两宋时期,文昌信仰承载了孝道的思想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文昌信仰所承载的孝道思想内涵愈加丰富。其中,《梓潼帝君化书》与《文昌孝经》堪称代表作。文昌信仰之所以承载孝道,这既有悠久的文化渊源,也有特定的社会背景。从身心疗养与社会救治角度来评估,文昌信仰与孝道的结合,正如中药配伍,两药合力,必然比起单方更为有效。在今天看来,文昌信仰所承载的孝道文化对于移风易俗、消除精神病毒、端正人心、激发正能量,依然具有独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机文化通过网络的连接贯穿全球之际,《数字化生存》、《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数字化犯罪》等一批书籍悄然出现了。它们从人类现实的诸多方面揭示出这样一条信息:因为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纵深发展,我们的生活将因此经历一番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绝不亚于机器大生产技术对工业社会曾施加的影响。美国作家杰夫·扎列斯基1997年的近作《数字化信仰》(The Soul of Cyberspace,直译为“网络空间之灵魂”)一书接续了这一主题,但又触及到了前面这些书未曾涉及之领域:即人类精神和宗教生活在网络新技术冲击下已然产生和将要产生…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的人学研究中,有些学者注重从社会的视角研究,有些学者着重从劳动的视角研究,而李淑梅博士则着重从需要的视角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出版了《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一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该书把人的发展问题纳入社会哲学的研究视野,使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了庞卫国教授的新著《转型期农村道德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规划项目,海天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答《转型》)。感受到该书的最大特色可用一个“新”字来概括:所涉领域新,研讨视角新,探索方法新,彰显了作者理论研究的创新品格。  相似文献   

15.
黄富峰博士的《德育思维论》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该书凝结着著者几年精研和苦思的辛劳。该书的主要成果包括:(一)转换了透视德育低效问题的视角,突出了道德思维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二)根据道德思维的特殊性要求,重新审视了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三)拓展和深化了德育研究领域,如详细探讨了道德直觉与道德信仰培养的内在关系,从道德思维的角度研究了道德评价问题,突出了道德语言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特别能激起我内心共鸣的是该书关于道德智慧的论述。著者探讨了古今中外关于智慧的观点,认为人的智慧是智…  相似文献   

16.
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真理,靠的是坚守无神论,靠的是人民,靠的是为人民服务。面对经济转型期出现的复杂情势有人惊呼"信仰危机",接着有人鼓吹恭请宗教来"帮忙"治理社会,不能不说这是动摇共产党执政根基的危险倾向。我发现,社会对"信仰"一词过分宽泛的随意使用,隐藏着更深的危机。我以为,惊呼"信仰危机"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究其实,"信仰"危机是一种"心智问题"。心智学研究发现信念与信仰是分道扬镳的认知过程,是性质迥异的模式解释和模式行为。共产主义不是宗教,知识不需要信仰。法律不具备信仰的基本属性。"让宪法成为信仰"是一个十分有害的伪命题。对宪法必须服从,必须执行,不需要信仰!  相似文献   

17.
<正>赵建敏先生的论文集《二思集——基督信仰与中国现代文化的相遇》出版了。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先睹为快,受益匪浅。特别是该书中的自序,作者不仅介绍了该书的基本内容,而且用"善真美"三个字来抒发其信仰的真谛,读起来更让人心旷神怡。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2012年6月,袁名泽博士的新著《道教农学思想发凡》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盖建民先生主编的"道教科技研究丛书"之一.该书从纵横两个方面剖析了道教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关系,理清了道教农学思想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教授在书的序言中高度评价了此项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认为,此书是道教科技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是国内外第一部以道教农学思想为主题的专著,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道教科技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信仰就是赞同地思考———奥古斯丁论信仰●张荣作为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他首先指出,信仰是人类通往上帝之路的起点,也是人类理解的向导。在《论自由意志》一书中他说:“我们为何要作恶的问题曾使我苦恼,……上帝要帮助我们,并使我们了解我们所信的,我们也...  相似文献   

20.
<正> 刘厚琴同志多年致力于儒学与汉代社会史研究,她撰写的《儒学与汉代社会》一书(齐鲁书社2001年出版),是其长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本书将儒家文化与汉代社会结合起来,从“作为思想体系的儒学”和“作为实际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儒学”两个观察角度入手,对儒家思想与汉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汉代社会文明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视野开阔,颇多创见,是汉史研究领域的新创获。该书的学术价值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