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斯多葛派是最早较有系统的动机论与义务论者,斯多葛派的伦理学对西方人的生活观、甚至于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都有不可忽略的影响。犬儒派的“按自然生活”主张返回原始状态、个人放任自流,而斯多葛派的“按自然生活”则强调对普遍德的服从。  相似文献   

2.
斯多阿(又译斯多葛)学派是晚期希腊影响最大、历史最长、流传最广的哲学流派。它的出现大约是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和三世初纪,基本上与伊壁鸠鲁派同时。但这个学派的历史和变化却比伊壁鸠鲁派要长而复杂的多,大约一直延续到公元后二世纪末期。在西方伦理学史上,这两个流派以分别代表典型的感性主义伦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逻辑就是人们作为与宗教迷信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之一。古希腊唯物主义者伊壁鸠鲁关于“上帝并不干涉人的生活”的一个著名的四难推理的论证,即是一例。针对中世纪神学家们的“世界是由‘全能的上帝’创造的”这一谬论,有人提出了著名的“或者上帝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或者上帝不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总之,上帝不是全能的”这种二难推理的论证,又是一例。近读《文汇报》“文荟”专栏一短文,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一世纪有一座大理石的石碑上,刻着表述伊壁鸠鲁伦理思想的铭言:“死没有什么可怕,神没有什么可怕。能够忍受痛苦,就能得到幸福。”这几句铭言确实概括了伊壁鸠鲁的伦理思想。 伊壁鸠鲁继承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伦理思想,认为伦理学的目的是在理性指引下,求得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安宁。在伊壁鸠鲁看来,幸福或快乐则是伦理学的出发点。他说:“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67页)因为伊壁鸠鲁从幸福的角度去考察道德,把快乐作为最高的善和判断道德行  相似文献   

5.
(一)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已经出版的有下列各书: “孟德斯鸠选集”,其中包括有“罗马盛衰原因论”、“法意”等著作。“古希腊唯物主义者”的论文集,其中包括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哲学著作的断片。“逻辑学问题”论文集。在论文集中分析了关于逻辑正确性的本质、关于实践在逻辑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概念的内容和范围等问题。 (二)哲学研究所将要出版的有下列各书: “哲学史”第一卷第一部,该书是阐述古代东方、希腊和罗马奴隶社会中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斗争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叫伊壁鸠鲁。一次,他与几位神的信奉者谈论他的观点时雄辩地证明神的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的归纳逻辑李廉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哲学家早已运用归纳法了,并且建立了归纳法理论的雏型。苏格拉底的“反问法”()。叶与“助产术”(),柏拉图的‘“上升的辩证法”(),都是归纳法的理论,但系统地论述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的,则是被称为逻辑科学...  相似文献   

8.
概率逻辑的形成与提出是由现代科学技术和哲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培根对近代归纳方法与归纳逻辑的倡导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的社会性生产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成果有赖于经验知识的归纳。就认识过程而言,一般是只有在归纳方法与归纳推理提供出普遍性的判断之后,才能作为演绎推理的前提,进而逐步形成严格的科学理论的体系。由于演绎与归纳在认识过程与科学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哲学史上导致有关演绎与归纳、理性派与经验派之争。在争论中影响最大的是休谟,他站在唯心主义经验论立场上非难归纳,企图从根本上否认归纳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佛教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中道”进行了专门研究。重点考察了这一观念在早期佛教和大乘佛教中的表现形态。认为早期佛教虽讲“中道”,但在实际处理许多问题时往往不能把其作为原则较彻底地执行;大乘佛教的“中道”观念在早期大乘经、中观派、瑜伽行派中都有表现,但在理论上的发展高峰是在中观派中,“中道”在中观派中真正成为佛教学说中的核心观念。文章重点要表明的是:佛教的“中道”观念虽然是在否定或批驳与该教并行发展的其他派别的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形成的,但这一观念在思想渊源上又与其他派别(特别是婆罗门教)的哲学思想有关联。佛教在吸收吠陀及奥义书中婆罗门教有关思想的基础上,把与“中道”有关的思想材料加以归纳、提炼,使之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墨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它可以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相媲美。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阐述了丰富的逻辑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不可忽视的一笔财富。本文仅就《墨经》中的直接反驳逻辑方式“止”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留存下来的文献中,"摘录、笔记和批注"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其中有的基本上都是他人著述的摘录而几乎没有他本人的评论,且因语义晦涩、议题纷杂、思路难辨,被国内外研究者所忽略。借助所摘录的书中提供的比较视野,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把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感性知觉和人的思维各自的多重所指和相互间的复杂关系作了相当细致的梳理和甄别,并以此孕育了他最初理解世界的哲学意识,与其后思想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逐渐深化的逻辑序列。  相似文献   

12.
严复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也是对中西逻辑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代表。他翻译的《穆勒名学》是第一部传入我国的有关西方归纳逻辑的重要著作,也是最早向我国全面介绍西方传统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他的另一本逻辑译著《名学浅说》对在我国普及西方传统逻辑有重要作用。严复在对《穆勒名学》所加的按语中,对《名学浅说》的“更易”以及其它论著中,表述了关于正名的思想。本文将就严复的这一思想及其特点作些探讨,以期进一步认识严复的逻辑思想,以及西方逻辑思想的输入对中国逻辑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嫉妒就一直困扰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一大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以友为敌。对于什么是嫉妒,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希腊斯多葛派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哲学巨匠黑格尔指出:“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卓越才能的反感。”斯宾诺莎对嫉妒的本质作了更深入的探索后指出它实际上是“一种恨”。弗兰西斯·培根则认为:“嫉妒也是最卑劣、最堕落的情欲。所以嫉妒是魔鬼的本来特质。……”  相似文献   

14.
伊壁鸠鲁哲学因以幸福为旨归,也被称为幸福论哲学;但又由于他对幸福和快乐的特别解释,而被视为快乐主义,甚至背负享乐主义的恶名.然而,伊壁鸠鲁幸福观突出的特征却是“心神宁静”,快乐在他不过是“身体的无痛和精神的无扰”,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将人的心灵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因而,伊壁鸠鲁幸福论最深沉的内核是“自由”.正是在这一点上,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幸福观虽然充满实践和行动的激情,但伊壁鸠鲁挣脱必然性而终获自由的观念对他却不无影响.马克思在斗争中体味幸福,并为人类的幸福而创造,但根本目标始终是人的最终解放和自由.  相似文献   

15.
伊奥尼亚学派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什么是伊奥尼亚学派?我国的《辞典》及教科书均把伊奥尼亚学派解释为米利都派和爱非斯派。如《简明社会科学辞典》认为:“伊奥尼亚学派,一译“爱奥尼亚学派”,古希腊哲学学派,出现于小亚细亚西岸伊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和爱非斯这两个希腊殖民城邦,这两城邦当时都是希腊文化中心。该派的哲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因素。主要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他们的学派称为米利都学派,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由他创立的学派称为爱非斯学派。”(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6.
迈入中世纪的思想家:波依修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依修斯是第一个中世纪思想家。他对古希腊思想的抉择与继承 ,成为中世纪文化和思想建设的起点。他不是选取一家一派的教义 ,而是抉择了理性、逻辑和希腊思想中具普遍意义智慧。这种抉择影响了一整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中世纪的文化教育注重理性与逻辑的养成 ,在这基础上建设信仰的时代 ,最终发展为理性的时代。本文论述波依修斯的逻辑思想、神学思想并重点论述了对后世具有巨大影响的《哲学的安慰》  相似文献   

17.
逻辑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及其前景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人工智能科学诞生的逻辑渊源1 “思维与计算”同一的思想是人工智能科学兴起的重要的思想根源自从电子计算机面世 ,人工智能的研究就有了强力的支撑。追溯它的历史 ,我们发现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为今天人工智能的研究作了充分的准备。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开始采用符号组合的方法表示逻辑推演 ,并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1 2世纪末 1 3世纪初西班牙神学家和逻辑学家赖蒙德·卢里 (RaymondLull)试图得到一种逻辑演算 ,他设计了历史上第一台能把基本概念组合成各种命题的原始逻辑机。这种逻辑机是…  相似文献   

18.
阿多在《关于〈关怀自身〉的反思》中批评福柯混淆了斯多葛派快乐和喜悦的概念,并过多地关注了自我。福柯晚期思想受到西方古典哲学家阿多的深刻影响,但他是带着自己的视角,有选择性地误读斯多葛派哲学。福柯悬置了斯多葛哲学的超越层面,集中论述斯多葛派哲学家对个体行动性的坚持,从而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自我。福柯的观点反映了他对多元的坚持,对个体价值的捍卫。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救尊称为“逻辑之父”,因为他创立了以三段论为中心内容的传统逻辑,他的三段论是一个系统,“其严格性甚至超过了一门数学理论的严格性,而这就是它的不朽的价值。”[1]亚里士多德逻辑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其最大缺点之一就是“对单称命题的忽视”,[2]“单一词项和单称命题在其中没有地位”[3]亚里士多德虽然在《解释篇》中论述了单你肯定命题“苏格拉底是白的”与单称否定命题“苏格拉底不是白的”是一对矛盾命题,“必然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假的。”[4]但他没有进一步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在名噪一时的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家当中,米哈依洛·马尔科维奇是手屈一指的人物.他的思想涵概马克思主义、分析哲学以及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等领域。本文仅就他的“人是实践的存在”的思想作一扼要介绍。马尔科维奇等人所隶属的实践派是南斯夫国内不同于辩证法派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派别。因此,要介绍马尔科维奇的“人是实践的存在物”的思想,首先要涉及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