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世界处处有圆,自然界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圆组成的:从大处说,地球是圆的,太阳是圆的,星星、月亮是圆的;从小处说,眼球是圆的,珍珠是圆的,西瓜、小米粒、黄豆是圆的。而方多是人工特意为之。圆的大凡都是自然的,方的大多都是人工的:院子、房子、书本、报刊、照片、手机、电脑、电视机多是方的。人工的不一定都是方的,也有许多圆的:车轮是圆的,皮球  相似文献   

2.
主赐清明     
人间的清明,是主赐予的。清如水,明如镜,是清明。清如风,明如月,也是清明。社会清,政治明,是清明的延伸。主赐予的清明,是阳光和煦、鲜花盛开,是春日融融、百鸟啼鸣,是柳丝轻飘絮、芳草碧连天。主赐予的清明,是让我们人类进入精神领域的高层次、高境界。主告诉我们,有清就明,是明便清;有清就好,是明便美。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是涵括人的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精神,表现为人对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核心是进行人性教育,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概而言之既是涵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社会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历史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科学时代人必备的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需要让学生在感悟中变得成熟、丰富、热情、善良、富有情感和人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文明的窗口”,这说明体育与文明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明是开化、进步的意思,其对立面是蒙昧、野蛮、落后、病弱。体育活动使人健康、活泼、机智、勇敢。从人类文明的演变来看,确是文明孕育了体育,体育又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有强壮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一个国家如果体育不振兴,人民的体质病弱,就不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强国。因此我们说发展体育运动是很重要的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婚姻是人生大事。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因此婚姻的含义不仅是指男女双方结合成为合法的夫妻,更是一件崇高和神圣的事情。基督教认为,上帝设立婚姻礼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 使人得伴侣;二、养育下一代;三、培育敬虔的后裔;四、防止淫乱;五、使身心得满足。基督教的婚姻以两性相爱为基础,以一夫一妻为形式,以美满的家庭生活为内容。两性相爱是基督教婚姻的基础。两性在生理、心理、性情上是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所谓五行是指水、火、木、金、土。这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朴素观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关于世界物质学说的基本框架。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五行的生克变化,是五行内部矛盾的实际内容,也是万物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 五行学说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五行在中国命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八字推命术,五行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演算内容。所谓看八字,其实主要是看八字的五行生克制化情况。五行  相似文献   

7.
信仰语丝     
正镜子是磨出来的,功夫是练出来的,智慧是悟出来的,本事是逼出来的,胜利是争出来的,德性是修出来的。学习只是模仿别人,创新才是最重要的。而人类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天主的启示,祂才是真正唯一的创造主。世上再好的医生、再好的药物,说到底都是耶稣的手段和工具。他可以用常规的方法为你驱疾,也可以用超常的手段为你治病,并且是全方位的治疗:生理的、精神的、灵魂的、生命的。挣钱要有道,花钱要有度。这中间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8.
说“飘逸”     
"飘逸"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概念。"飘逸"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一种审美境界。"飘逸",是超迈潇洒,悠闲自如,远出尘外的一种神韵风貌,犹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犹如鸿鹄翱翔,飘飘袅袅;犹如轻燕受风,翩翩绵绵。"飘逸"的审美特征是:轻盈、舒展、悠游、曼妙、舒婉、飞动、浪漫、潇洒、自由、自在、自如、自然、轻灵、轻柔,等等。"飘逸"的审美意蕴是自由。"飘逸"的文化内涵是庄子的逍遥、悠游和列子的"贵虚""御风"。飘逸美体现的美学精神就是超脱精神、超旷精神、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其主要是佛教文化,核心是文殊信仰。文殊是般若智慧的化身。般若智慧是一种圆满的彻底的辩证的理性的自我超越思想,是中国人民乃至东方人的一种生存智慧和高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一个法宝。因此说,文殊精神就是大智无我、平等自由、圆融和谐、创新发展。简言之,就是智慧、和谐、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色彩的心理效应与服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是大脑活动的产物。由于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至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人们对色彩的喜好也不尽相同。然而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是共有的,是客观存在的。色彩在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中占第一位,其次才是款式和面料。色彩比款式、面料的影响力更为强烈,它往往是感性的、直接的、不加分析的,而款式、面料的影响力则是理性的,是要经过分析、反复琢磨这样一个过程的。在色彩中,红色、  相似文献   

11.
报刊文摘     
什么是无产阶级的集中? 什么是无产阶级的集中?人们往往只把领导的意见、指示理解为集中,这是很不完整、很不全面的。无产阶级的集中是人民共同利益、共同要求、共同意志的体现,集中的形式包括纪律、秩序、法律、规章、决议,等等。这些在民主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准则,是人们共同愿望的凝聚和结晶,也就是集中。民主与法制、  相似文献   

12.
差异是一个关系性范畴,它指称的是存在者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存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群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差异是儒学的核心信念,以差异为基础的秩序、统一、和谐是儒学在伦理、政治、自然观上的根本追求。历代儒家学者通过对差异性的不断论证,把它上升到宇宙本然的层面,丰富了儒学自身的理论体系。一、差异和谐的人伦观儒学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人伦关系的。儒学史上所讨论的人伦关系十分丰富,比如,孔子谈论过父子、君臣、长幼、师生关系,也提到自我与弱者、陌生人以至夷狄…  相似文献   

13.
谈以俭养德     
俭,即节省、俭约之意,与勤劳、朴实、克己修身、忘怀得失、志存高远、增毅力、长锐气相一致,与铺张浪费、奢侈享乐、贪婪放纵、追名逐利、腐化堕落相对立。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美德之母,不仅是一种价值取向,而且是一种崇高境界。它体现的是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谦虚谨慎、清正廉洁、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行“俭”,对国、对家、对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是三代领导人共同的理论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主观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两者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就是统一于与时俱进中。与时俱进是适应新世纪、新形势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要求、新体现。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实践不断的与时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坦白地说,很难给幽默下一个贴切的定义。它与诙谐、滑稽、机智、嘲讽、风趣、搞笑等纠缠不清。一般说来,某人仪态自然、谈吐不俗、说话风趣,引人发笑。我们都会说他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幽默是一种主观上的认定,并无固定的准绳可循。就幽默的展观而言,轻松滑稽、逗人开怀是幽默;才智机敏、妙语解颐(即机智),也是幽默。就幽默的对象而言,幽自己一默(即自嘲),是幽默;幽别人一默(即调侃),也是幽默。就幽默的效果而言,露出会心的微笑(即莞尔),是幽默。忍不住哄堂大笑(即捧腹),也是幽默。就幽默的意境而言,有趣风雅、耐…  相似文献   

16.
无神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它的对象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有神论,弄清信神、宗教、有神论、唯心论这四者的区别和联系。第一,信神、宗教和有神论、唯心论是有区别的。四者都是观念形态,都是社会意识,这是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但是它们的具体形态不同。信神和宗教这二者是信仰形态,有神论和唯心论这二者是理论形态。信神和宗教表现为感性直觉,表现为心理情绪,而有神论和唯心论表现为抽象思维,表现为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7.
效法圣母     
圣母玛利亚是天主之母,也是我们的母亲。她的圣德超群出众、诸德全备,是我们生活的光辉典范。我们当恭敬、爱慕圣母,效法、学习圣母,做圣母的孝子孝女。也许我们已把圣母看成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的圣者。是的,圣母是天主特选之人,自有天主所赏种种特恩,这是我们所不能比拟的。但圣母也如同我们一样是一个人,,她在世时曾过着平凡的、甚至是痛苦的生活;她之所以成为至大的圣者,也是通过努力修德而成  相似文献   

18.
同工们,爱国主义是历史形成的热爱和忠诚自己祖国的高尚感情、思想和自觉行为。在我国,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爱国主义也是基督教圣经、教义的一贯要求,是中国基督徒应继承的优良传统。今天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中心课题,就是建设一个什  相似文献   

19.
乔清举 《周易研究》2007,2(6):76-83
隐遁或归隐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奇葩。通常都是把隐遁与老庄联系在一起,其实,隐遁行为产生于儒、道思想形成之前,无所谓属于道家或者儒家。传说的最早的隐遁者是许由、务光、巢父,乃是庄子的创造;有明文记载的最早的隐遁者是稍晚的有殷周之际的箕子、微子、伯夷、叔齐等人。对于他们的归隐思想,儒家和道家各自作了不同的解释。儒家的归隐思想有三个要素:守志、待时、致命,其必要条件是与政治的联系。守道而不惜其身是儒家的重要特征;道家的归隐思想则是守身,坚守心灵的自由。道家主要是以庄子论,老子与庄子又有不同。《周易》经传中的归隐思想是儒家性质的。  相似文献   

20.
人的尊严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和内在价值,它在哲学上具有两个向度,即人的尊严一方面是普遍性的,这是确保人的生存地位的基本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作为普遍性的人的尊严是授予性的,是平等的、客观的,这是人所共有的生物性使然。另一方面,人的尊严又是独特性的,是我之为我的特殊符号,这是由于每个人在后天的自我发展中都会凸显个我性。作为独特性的人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是差异的、主观的、相对的,这是人所区别的社会性使然。作为独特性的尊严,既可获得,使之丰厚、高尚,也可丧失,使之薄寡、卑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