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远来 《天风》2010,(8):11-14
目前,有些教会出现追求"灵恩"的现象,令负责同工感到困惑,为此,本期每月话题中,我们约请一些同工,从"灵恩运动"产生及现状等多个向度来讨论这一话题,旨在引导大家全面正确地认识圣经真理,使教会能在信仰上不偏左右。文中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的思想,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雷 《天风》2010,(8):14-16
<正>尽管在教会历史上时不时地有人(或教会)追求"灵恩",但把追求"灵恩"和推动"灵恩"成为一项运动并逐步推广,却始于二十世纪初。"灵恩运动"发轫于1901年的美国,先后经历三次浪潮。目前的"灵恩运动"还处于第三次  相似文献   

3.
属灵与否,一直是中国基督徒信仰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关于属灵问题的讨论也长期吸引着教会牧者的眼球。上世纪50年代,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以后,教会领袖、牧者同样将属灵问题的讨论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希望借助"神学三人行"这个平台,梳理中国教会关于属灵问题讨论的主要观点,供广大信徒和教牧同工参考。我们首先讨论什么是属灵?或者说属灵的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欧洲行     
欧洲,是一块美丽的土地。它有古老的文化,独特的传统,秀丽的风光,它还拥有先进的科技,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次我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受巴黎救恩堂的邀请,为教会做一些培训、培灵工作,同时去荷兰华人教会多处访问、证道,最后又作为私人旅游去了意大利等五个欧洲国家走马看花,在此很愿意和国内同工同道分享一些欧洲华人教会的情况和欧洲社会的风貌。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年来,不管信徒增加多少,不少教会基本上采取比较传统的以"讲台为主、探望为辅"牧养模式,对这种方式有人戏称为"圈养"。探望固然重要,但众多信徒仅靠一两个教牧同工岂不是"蜻蜒点水"?故目下一些信徒抱怨教会没有"家"之温暖感,教会的凝聚力随之下降。不时发现有信徒走失或离开,少数的甚至被异端邪教所引诱而误入歧途。为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和改进教会的牧养模式。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丰富教会牧养事工",相信会对有负担的同工同道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6.
《天风》1999,(9)
艾洁同工: 我们教会蒙圣灵大能亲自动工,在过去几年得救人数天天加增,教会也建造了一所规模不小的礼拜堂,但最近同工们感到教会除了日常事工外,还应做一些服侍人群的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传福音的行动,让人通过我们的行动听到救恩,相信耶稣这都是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11)
正不久前,有位同工把一段关于极端灵恩的现场视频发给我,视频中只见一位牧师在讲台上讲道,讲到一半时,突然提高音量,发出"哦哦哦……"的声音;接着,镜头扫至台下听众,听众在有意识的提示下也开始兴奋起来,有的大声尖叫,有的开始大笑,也有的拍手鼓掌,还有的同样发出"哦哦哦"的声音以示回应……没有规律、秩序可言。如此乱象,就是极端灵恩派所谓的"属灵"追求。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7,(12)
<正>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2017年9月12日,保山市基督教协会"重生园"福音自愿戒毒中心举行了搬迁仪式暨10周年庆典。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云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余文良牧师、保山市有关部门领导、滇西地区教会同工代表,以及保山本地教会信徒等共1 000多人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极端灵恩派的思想及其表现形式不同程度地在教会内存在,对此还在不少教会中引起了各种争论。本文作者以圣经为根基,对极端灵恩派的影响和危害进行剖析,帮助大家认清其本质,以免遭受其害。  相似文献   

10.
渊声 《天风》2012,(8):58
[问]最近,我们教会一些姊妹十分热衷于"灵恩"的活动。有人公开追求说方言、开医治大会,甚至搞赶鬼活动,着实吸引了不少信徒。不少人觉得这样的聚会似乎比平日里的崇拜更有"生气",或更显"灵验"。教会牧师劝阻他们,他们非但不听,反而说牧师"不属灵",我很纳闷,我是否也应当追求这样的属灵经历?信徒:小羊  相似文献   

11.
陈志民 《天风》2009,(1):18-20
神学思想建设对于造就信徒、建设教会、造福社会至关重要。这一点在上海基督教教牧同工中间早已形成共识。诚如许多同工们所体会的那样:当前我国正处于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时代.教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必须“与时俱进”.神学思想建设正是“与时俱进”的有力体现。大家认识到.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不仅使教会在属灵知识上有更多的充实、在发展上有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兰成 《天风》2009,(10):25-27
"和谐教堂的建设"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教堂与周围的协调关系等外部建设,也涉及到教会内的人事管理、议事制度及牧养事工等内部建设。创建和谐教堂不但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本期话题刊出几位同工结合自身教会工作经历的分享,盼望能给教会牧者的侍奉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王从友 《天风》2009,(10):28-29
"和谐教堂的建设"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教堂与周围的协调关系等外部建设,也涉及到教会内的人事管理、议事制度及牧养事工等内部建设。创建和谐教堂不但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本期话题刊出几位同工结合自身教会工作经历的分享,盼望能给教会牧者的侍奉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谢炳国 《天风》2009,(10):22-24
"和谐教堂的建设"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教堂与周围的协调关系等外部建设,也涉及到教会内的人事管理、议事制度及牧养事工等内部建设。创建和谐教堂不但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本期话题刊出几位同工结合自身教会工作经历的分享,盼望能给教会牧者的侍奉以启迪……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1,(5):38-38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是教会的希望,青年牧养事关教会的前途和社会的见证。所以,麦哲恩博士说:"牧者若不重视青年工作,那是对教会的亏欠,对圣工的失职。"本期每月话题讨论的是"关注教会青年牧养",希望能对各地教会牧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会恢复后的二十年来,出版了不少书籍,但论教会的书却不多见,教会是系统神学中的一个大题目,也是众信徒不可须臾离开的客观实际。如何正确认识教会,对神学思想建设,对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对带领信徒灵命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季剑虹同工的《荣耀的教会》(以下简称《荣耀》)是本好书,很值得同工同道认真阅读。此书很好地解决了五对矛盾: 一是救赎与创造。《荣耀》一开头从神永远的计划说起,把教会这个题目放在一个非常广阔的背景  相似文献   

17.
黄松岩 《天风》2001,(3):27
纵观教会历史,同工之间品格的优劣,往往关系圣工的成败和教会的兴衰,其中负责同工容纳一般同工胸襟的宽窄,负责同工的助手是否安于本位,尤其关键。摩西及其同工的品格可说是教会负责同工与其助手学习的最好榜样。  相似文献   

18.
以勒 《天风》2017,(7):49-52
正金陵协和神学院作为唯一的全国性神学院校,多年来,为中国教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爱国爱教的教牧同工,为中国教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6月6日,近千人一同数算主恩,见证了"金陵协和神学院建院65周年暨教堂落成感恩庆典"。在庆典之际,笔者采访了金陵协和神学院主要负责同工,请他们谈谈如何继续办好神学教育等话题。  相似文献   

19.
赵誌恩 《天风》2010,(4):46-46
<正>春节前后我有机会多次在城市、农村教会主讲培灵聚会。其间听到来自各地同工同道的种种声音,我想他们的问题正是我们各地基督教两会教牧同工及神学院校师生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此我略举一二,希望能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20.
麦子 《天风》2014,(6):24-25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教会负责人与其他专职同工之间的关系。教会里同工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会事工的开展,正确处理好教会负责人与其他同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