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年人充满热情和活力,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梦想成真。然而,要迈向成功,走向辉煌,达到人生的顶峰,每位青年都应该懂得,在面对人生路途时,所抱持的态度,所具有的自我形象,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不具备良好自我形象、缺乏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坚毅不拔地努力奋斗,成就大事业的。那么,什么是自我成功形象?青年应该怎样提升自我成功的形象呢? 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 所谓“自我形象”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性格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他的事业是否成功?他的人生是否幸福?大凡性情粗暴或抑郁或脆弱或怪癖的人都难以渡过人生的难关,而无法成就事业、失去人生的乐趣;相反性情或温和或开朗或坚强或豁达的人,却能把人生的难题酿造为调味品,并在体验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地过着高品质的人生,似乎他们的生活就是比别人过的好。而又有许多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  相似文献   

4.
人生目的是一种个体想要完成的,首先是对自我有意义,进而是对超越个人之外的世界有影响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意图。它有着与意义、目标不同的内涵。人生目的是能够预示健康、成功和幸福等积极发展结果的更高层级的心理结构。它能给个体带来更多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消极状态和消极发展结果具有抵御作用;能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有利于个体取得更高的成就。人生目的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个体早期参与的一些潜在的目的性的活动、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文化会影响人生目的的形成和发展。未来研究需要更深入探讨人生目的的测量、发展规律、功能、作用机制及培养,并基于特定的文化情境进行文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梵高和徐渭都是在中西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他们共同的画家身份和相似的传奇性的人生经历,使得研究艺术史的学者经常将他们放在一起,其因此成为中西艺术比较的经典案例。文章着重从他们的性情、经历与其画风的同一性关系,探索他们在各自绘画上对表现"自我"的革新性成就,并以此展现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艺术家突破传统、推进艺术进步的难处和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徐悲鸿、韦江凡、宫春虎在马画艺术中都有很高的成就。他们不但在马画的形式美上有所继承,而且在创作技法上也有所发展。在透视、姿态、造型、笔法、墨色等等方面,他们的马画各有不同,但都代表了一个时代马画很高的成就。尤为重要的是,他们都继承了中国绘画中的精华,并在自己的事业中尽情挥洒。中国画的真意在他们的马画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到远方去     
诗人汪国真曾写道:到远方去,到远方去……其实人生就是一次远行,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找寻着属于自己的远方。提到行走,自然就会提到脚。可是,世上有很多有脚却不能行走的人,比如张海迪、史铁生、霍金……但他们比常人走得更有力,更遥远。他们所走的路都是艰辛的路,成功的路,路的长度就是他们生命的高度,那是常人不能企及的。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历史悠久,文学大家辈出,他们为我们留下许多优秀的、经典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中,名著便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阅读名著,就是与这些有着至高文学成就的大师在心灵上进行沟通,这能够开发我们的智力,拓宽我们的视野,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三国演义》便如此,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也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人生感悟,帮助我们健全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指出:但凡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句话的确道出了成功中的某些不被人看到的因素。如果一个人想要取得卓越的成就,想要变得与众不同,那么他一定不会落入俗套去随大流,做他人都愿意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任务繁重是个负担,总想着要逃避,但他们不知道这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每一次挑战都将挖掘出你更大的潜能,并  相似文献   

10.
人生断想     
人生好像在演电影,命运是编剧,自己是演员,有演喜剧的,有演悲剧的,也有在演闹剧和丑剧的。 人生应当有四气:志气——勤奋刻苦的充电站;勇气——披荆斩棘的开山斧;正气——令人敬畏的向心力;才气——成就大厦的脚手架。 人生有四大选择:学校、职业、朋友和伴侣。选择可以看出你眼光的高远与短浅。可以反映你思想的幼稚与成熟,可以决定你事业的成功与平庸,可以导致你生活的幸福与不幸。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个青年,满怀壮志,想要成就人生的辉煌,却穷得连一件像样的西服都买不起。但是,即使身上穿着地摊上买来的廉价的处理品,他依然不改初衷,他想成为一名影星。当时好莱坞有500家电影公司,这使他看到了希望。他想:"只要有一家公司肯给我演戏的机会,我就成功了。"就这样,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熟人与关系的他,手拿着专门为自己打造的剧本一一前  相似文献   

12.
充满爱的的童年,理想的青春,成就满足的成年。注重自我实现,喜欢不停地给自己设立目标,感悟到人生就像登山,山在你的心里,每个明天都是一座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希望能为监狱里的服刑人员提供一些心理援助,舒缓心理压力,帮他们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三题     
辛帆 《思维与智慧》2006,(10):12-12
低谷低谷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步入低谷,不是耻辱,也不是失败,这只是人生的一种正常的状态。可能只有一种人不会经历低谷,那便是一生平庸的人,他们没有做过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没有取得过任何成就,自然无低谷可言。  相似文献   

14.
何谓成功     
每个成功人士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每一段痛苦经历都有个成功的结局,所以我们要坦然地接受磨难,并迎接成功。没有人能回到过去改变一个糟糕的开局,但是任何人都能够从现在开始,创造一个成功的结局。错误往往伴随痛苦,但常年  相似文献   

15.
少年时代的我们——一个脆弱的、爬行的小生灵,曾经千百次地摔倒、千百次地爬起,精疲力竭仍继续努力。然而,正是这千百次摔倒,千百次爬起的磨炼、锤打,造就了我们的铮铮铁骨,使我们终于站立起来,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有了未来人生的发展。 而长大了的我们却往往忘记、忽视了这一切,遇到挫折灰心丧气,摔倒后等待别人扶起。结果使许多智力非凡者成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可悲者。他们在成功的路上夭折,半途而废。他们害怕失败,失败后没有勇气重新开始。他们羡慕成功者,因为他们不能,准确地说他们认为自己不能成功。他们无法忍受痛苦的磨炼,害怕寂寞的攀登,最后只能为别人加油、呐喊、助威了。  相似文献   

16.
情感智力论     
一、成功的因素世界上的人生活着,努力着,拼搏着。有的成功,有的无成。有的失败。成功的因素在哪里呢?有人说,在机遇、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找到了机遇,而有的人没有碰到呢?为什么有的人遇到了也没有成功呢?有人说,这全在于智力不同。聪明的人成功.不聪明的人没有成功。对此,美国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长达三十年的高智商学生跟踪实验。他们选定了1000名左右智商在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逐年了解他们的人生进展、事业成败。许多年以后,发现这些同样聪明的孩子渐渐地拉开了距离,有的成了教授、学者、企业家、科学家、记者、法官、有了…  相似文献   

17.
客栈CSSCISSCI     
人生就像一所客栈, 每个早晨都有新的旅客光临。 欢愉、沮丧、卑鄙 这些不速之客, 随时都有可能会登门。 欢迎并且礼遇他们!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传讨论“B级人生”的文章,引述日本经济专家森永卓郎的论述,把人生分为三级:A级人生是“有钱没闲”,B级人生是“钱少一点点,但是有闲”,C级人生则是“因为缺钱而生活质量很差,有没有时间都已经没有意义。”他所指的“B级人生”,并非“Bad”,而是“Better”,主张降低对物质欲望及社会成就的追求,给自己更多休闲时问,享受生活,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人都有成就自己的渴望,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快速成长的阶段.企盼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引人注目:这种强烈的心理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前十几、二十年就被广泛的表现在“追星”上.他们对影星、歌星、球星等痴迷地追逐.其实心底里是希望自己能够像明星那样有才华.那样被人关注。而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他们不再用明星的光环照耀自己.已经开始勇敢地走上前台来,直接向公众展现自己的才华。应该说中学生的这种积极参与精神是时代的进步,显示出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外美术艺术史上,明代的徐渭和荷兰的凡高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大师,因为他们超凡的艺术成就和坎坷悲苦的人生显得尤为与众不同,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数以万计的人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墨葡萄》和《向日葵》,通过这两幅画的研究,更能对他们的艺术风格,艺术思想以及情感表现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与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