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翻译工作者,经近10年查考中外辞书、习语、谚语等,我发现:原来英语世界并无“顾客是上帝”之说,只有“顾客是国王”(CustomeristheKing)和“顾客至上”(Customerisalwaysright)的表述。可见我国商场上所谓“顾客是上帝”,实在是哗众取宠,值得商榷。第一,它不利于人民团结,因为我国是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在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国家。第二,它不利于对外交往,因为世界上信仰上帝者至少约占全人口的75%以上。第三,民族宗教无小事,因为凡涉及民族宗教的方方面面都有其敏感性,甚至会…  相似文献   

2.
看了《天风》第5期刊登的曹圣洁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不妥”文章后,本人也有同感——上帝岂能是顾客! 这个书面发言很好、很及时。真正反映和代表了我们基督教信徒的正义呼声及要求!引起教会内外的高度重视及关注。  相似文献   

3.
恩惠 《天风》2009,(6):64-64
不少商家在店铺门口或在其他显眼之处,每每贴上"顾客就是上帝"或"上帝,请进"等字幅,不知出于信仰感情还是其他缘故,每次走过这样的店铺时,我的孩子总是在嘀咕:"嘿,我偏不进去!"  相似文献   

4.
在以竞争和“消费者统治”为根本特征的买方市场,“游戏规则”赋予消费者天然的自由选择权,顾客就是上帝,这是任何暴力也无法制服的,惟有运用“心理战术”这只“看不见的手”才能牢牢地“牵着上帝的鼻子跟我走。”因此,心理营销成为继定制营销、网络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之后日益崛起的市场手段。在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日益细分、消费者越来越难以“伺侯”的今天,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袁世国 《天风》2004,(1):36-37
人可以向上帝祷告,因为三位一体的上帝是一个有位格的上帝,他自我的启示指出,按他形象造出的男女都可以与他沟通。又因为上帝是圣洁的,人的罪恶中断了人与上帝之间的交通。然而,上帝是一位满有恩典和怜悯的上帝,通过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重建并更新人与上帝交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独一上帝”开始,随即以“全能的父”形容这位独一上帝。我们所信靠的上帝, 既是大有能力的主宰,也是慈爱的天父。人类的父我们说上帝是“父”,有三个主要意思:上帝是创造主、上帝是信徒的父、上帝是耶稣基督的父。第一, 上帝是“父”是指他是创造主,是生命的根源,正如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丁主教的上帝观的形成及其内容的分析,指出丁主教的上帝观的核心内容是"上帝是爱",上帝是一位眷爱人类世界的上帝。这样的上帝观为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8.
据说美国又出版了一本引起轰动效应的书《上帝的传记》。我没有机会阅读这本书,只是听了别人的介绍,作者是新闻工作者,以文学的形式根据《新旧约全书》的事例写了这本书。我想作者最大的难处是如何使旧约的上帝与新约的上帝同一,使摩西的上帝过渡到耶稣的上帝,使犹太教的上帝与基督教的上帝一致起来。既然是一位上帝,上帝与上帝之间不能相距太大。这个使解经家望而生畏的难题,企望这样一本书就解决,当然不可能。对于这类美国式的噱头、一种微妙的玩笑,其实不必太认  相似文献   

9.
王海东 《天风》2003,(8):29-29
诫命的第三条“不可妄称上帝的名”。上帝的名是神圣的,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尊上帝的名为圣是对上帝的崇敬,是一个到上帝面前来的人首先当有的态度。与此相反的是人要  相似文献   

10.
徐萍 《天风》2003,(1):22-22
人处于罪恶之中,却无法自救,而上帝是爱,上帝是全能的,人只有依靠上帝才能得救。上帝在对人的拯救中走上了十字架,这是拯救的遭遇,更是上帝之爱与上帝大能的显现,所以耶稣被钉十字架正是上帝拯救世人的方法。 上帝拯救人的方式是上帝首先走向人,指引人重回上帝的怀抱,其中人的信也很重要。真正的信,不是迷信。基督教的信首先是听到道,然后信道,遵行道,使信者跟从上帝回归到真正的家园。这样一种回归,是通过耶稣的启示,上帝之光对黑暗的照亮。“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1:9)耶稣又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12:46)  相似文献   

11.
亚伯拉罕的上帝作为超验的神圣位格,是在历史中自我启示的上帝,是立约、呼召与拣选的上帝;笛卡尔发动了一场以上帝为对象的哲学-神学领域里的“君主立宪”式的革命,上帝这个名称和位置依然保留着,也就是说,上帝依然是完美、绝对、无限等,并且上帝依然通过它象征性的最高权力,维持着笛卡尔整个形上体系的完整和统一,但是,上帝和人都要受到逻辑必然性这一“宪法”的束缚.这一笛卡尔革命对于造成“上帝之死”这一现代性事件是不无干系的.  相似文献   

12.
爱的上帝     
刘雪松 《天风》2003,(8):44-45
上帝的爱与人的爱之间必当有所交流,不然所有有关上帝爱的思想与言论,都将是空洞的。 上帝是爱,此爱不受时空的限制,乃在时空之上,从永世降下而进入上帝儿女的心中。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在商业经营中如何能打动顾客这个“上帝”,是一门艺术。打 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人家谈论他最感兴趣的、最珍爱的事物,即投其所好。经营者必须首先了解顾客的爱好,说他喜欢听的话,如若这样了,顺利和成功就很可能会光顾你。在美国,有一位老妇人向史蒂夫·哈维推销保险业务。她以一个深入人心的微笑和温暖的握手解除了哈维的“武装”,使他成为一个“心甘情愿的受害者”。这位推销员带来了一份全年的哈维主编的杂志《希尔的黄金定律》,滔滔不绝地谈她读杂志的感受,赞誉他“所从事的,是今天世界上任何人都比不上的最美好…  相似文献   

14.
卡尔·拉纳先验形而上学的鹄的,在于奠定启示神学的知识论根基和真理规范。卡尔·拉纳确证,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上帝的先验把握,揭示着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在此在意识中的临在。先验形而上学所论证的此在的普世而先验的上帝知识,是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认识论表述,毋宁说,是以形而上学的先验认识论术语表述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上帝的先验把握,作为上帝普世而先验的启示,是上帝在历史中作为神圣逻各斯-言辞形式的特殊的范畴启示的形而上学根基。一方面,托马斯·席瀚对卡尔·拉纳的哲学诠释是值得商榷的,但另一方面,拉纳关于上帝存在本体论的证明面对托马斯和康德的高尼罗式的诘问也依然是无力还击的。  相似文献   

15.
基督徒的家     
提摩太前书3章4—5节“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 “家”是上帝的创作,也是上帝的祝福。上帝  相似文献   

16.
沈承恩 《天风》2003,(1):4-6
经文 太5:17-18 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因为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创造主。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用的是现在式,而不是过去式。如果我们把上帝的创造仅仅限制在创世记第一第二章所记的一些事,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只能用过去式。这样,我们就不能说“上帝是创新的主”,也就不能说“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创新必须不断创造。我们往往会把上帝的创造与救赎割裂开来。以为创世记第一第二章记了上帝所有的创造工作,在这两章  相似文献   

17.
上帝的看法     
邓灵勇 《天风》2012,(5):18-20
上帝是全能者,人是上帝所造的,人的视野往往是片面的。因此,有时我们对上帝的作为感到迷惑不解,这只能说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因为上帝看法的标准与人的标准完全不一样。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赛55:8)以下三个方面,显明上帝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代女性主义神学家把上帝建构为母亲或其他女性形象的现实,本文对上帝的性别给予了新的反思。论文基于"父亲"和"母亲"这两个用来形容上帝的隐喻,首先梳理当代主要女性主义神学家对上帝性别的建构,然后回到圣经,发掘圣经对上帝之性别的描述。最后得出结论,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的隐喻,都是在刻画上帝的气质而非其性别,上帝是超越性别的。单纯地从女性经验,或单纯地从男性经验出发来建构上帝的性别,二者均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斐洛的划时代贡献在于用柏拉图哲学阐释圣经神学,将希腊的逻各斯精神注入希伯莱的上帝信仰,提出关于作为上帝与世界之中介的神圣逻各斯的学说,成为基督教神学的奠基人。神圣逻各斯作为上帝的自我显现,是上帝的创世之道,同时是上帝的救赎之道,因而是全部基督教神学的...  相似文献   

20.
康德持一种人格上帝的观念,即主张上帝是一个具有知性与意志的存在者。这是一种经院哲学式的观念,是古罗马文化与基督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深受以西塞罗为代表的斯多亚派思想的影响。康德与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等经院学者一样,把上帝的知性看作一种直观的与创造性的知性,把上帝的意志看作一种知性的与创造性的意志,把人格上帝看作纯然理性的与非感性的存在者。从人格上帝的逻辑可能性出发,康德否定了斯宾诺莎式的泛神论上帝与最极端的自然神论的上帝,这对于他的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