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运用“活动—因素分析法”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广州市小学生289人作为被试,施行语文阅读水平成就测验,用斜交旋转的方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6个主要因素,然后用活动鉴制法与鉴别测验插入法对分析出来的因素进行鉴别,揭示其心理实质。这6个因素分别是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联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贮存能力,语感能力与阅读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活动—因素分析法”对高中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广州市中学高三级学生290人作为被试,施行语文阅读成就测验,用斜交旋转的方法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10个主要因素;然后用活动鉴别法与鉴别性测验插入法对分析出来的因素进行鉴别,揭示其心理实质。这10个因素分别是组织联贯能力,语言解码能力,语义情境推断能力;模式辨别能力,词义理解能力,筛选贮存能力,概括能力,语感能力,评价能力与阅读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阅读理解分测验考查何种能力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一首先通过文献法初步概括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的能力考查体系,进而使用出声思维的方法对该考查体系进行验证和补充,最后通过专家调查论证方法对其进行最终确定.结果表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考查了6种能力,分别是提取信息能力、理解意义能力、理解细节能力、分析结构能力、概括能力及推断能力,其中提取信息能力和理解意义能力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二使用该能力框架选取合适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题目,组成一套阅读理解测验,并借助认知诊断方法,通过专家标定测验的Q矩阵,利用实测数据对研究一构建的能力考查体系的完备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结构的探索及修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浙江省8个城市的6所高中和6所初中,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初一到高三600名学生,用修改后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了测查,着重检验该测验的结构。结果发现,因素分析所获取的因素与原测验相一致,但对原测验的项目进行了一些删减。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以及内部一致性系数显示,修改后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其效度也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衡量其阅读能力的指标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概括段落大意和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水平;分析文章结构(分段、分层,鉴别文体等)的技能等等。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还需在揭示学生上述阅读理解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察影响学生阅读过程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6.
能力结构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雷 《心理学报》1988,21(3):83-89
能力结构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以西方为代表的因素分析法及以苏联为代表的活动分析法。西方典型的因素分析法是先设计测验,然后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能力因素。其中英国传统运用的是正交旋转的技术,注重对一般因素的分析;美国传统则运用斜交旋转的技术,注重对组因素的分析。西方的研究方法未能解决测验设计与结果解释的客观性问题。苏联的活动分析法则先假定能力结构的因素,然后通过对个体的活动作定性分析以证实假设。这种方法是直觉的、经验的,也难以保证能力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中因素组合的合理性。自七十年代后,对能力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莫雷 《心理学报》1992,25(4):12-20
本研究对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三个年龄切面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构成进行分析,揭示该能力结构的发统特点。结果表明,语文阅读能力结构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因素的数量逐步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比较复杂、层次较高的因素在整个结构中的相对地位不断增强。研究结果进一步指出,该能力结构因素增加的实现方式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界所认为的分解模式,而是表现为“接替”模式,亦即通过“基础能力因素”对活动的影响作用为新的因素所接替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冯廷勇  苏缇  胡兴旺  李红 《心理学报》2006,38(5):762-769
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并编制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对四类院校918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等5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5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9.
中文读写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祥芝  周晓林  孔瑞芬 《心理科学》2002,25(5):544-547,572
使用5点量表,本研究在北京地区调查了2187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的中文读写能力及其相关因素。因素分析抽取了8个因素:书面语意义理解、基本知觉能力、书写技能、家庭阅读背景、动作技能、口语能力、朗读和听写、书面表达。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各种读写能力内部相关显著。基本知觉能力、口语能力、家庭阅读背景和动作技能分别对中文读写能力的不同成分有显著解释作用。这个结果对于理解阅读能力发展及其与家庭阅读背景、口语、基本知觉一动作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阅读障碍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简称DSCAC)是编制来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一个认知能力测验。它由三个分测验和八个项目组成。我们在1986年建立了DSCAC的杭州市一、二年级的年级常模。结果表明;1)本量表能反映出年级间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势;2)量表的重测信度一、二年级均在0.81以上,说明量表是可靠且稳定的;3)通过因素分析,量表内部一致性分析和DSCAC与WISC—R相关分析来评价本量表的效度。结果发现,DSCAC具有较好的构思效度和内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旨在加深对心理咨询含义的理解。首先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做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咨询助人的含义,分别从心理咨询助人的基础,助人的方式,助人的目标做了阐释。最后探讨了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对心理咨询可能产生的影响。心理咨询是心灵层面的沟通,通过体验关怀,达到来访者的心灵成长。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解以及不同的咨询价值观和方法论都对心理咨询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自我描述问卷上海常模的修订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鹏  朱晓岚 《心理科学》1997,20(6):499-503
自我描述问卷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的自我概念测量量表,为了使我国的教育和医务工作者也能使用这种测量工具.我们对其进行了引进和修订.并初步制定出上海常模,从试用的结果来看.对我国6-12年级的初高中学生非常适用。分数的分布里常态.对测验结果作各种心理测量学的分析,信度指标:a.全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各年级在.92-.96之间,各分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在.66-.9文之间。b.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56-.75.效度指标:a.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较低,b.同质性很好,C.三个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与学习成绩间有很高的正相关,鉴于以上这些结果,该量表在中国中学生中使用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考察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探讨了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部件识别类似,笔画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字劣效应:识别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单独呈现的笔画反应时明显地长,错误率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汉字整体对笔画认知的抑制性影响。(2)识别汉字中的笔画的反应时也受背景汉字笔画多少的影响。识别少笔画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多笔画汉字中的笔画容易。(3)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也有重要影响,频率高的笔画比频率低的笔画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19.
笔画复杂性和重复性对笔画和汉字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笔画识别和词汇决定的方法 ,对汉字笔画认知和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作了考察。实验一探讨了汉字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无显著影响 ,识别简单笔画和识别复杂笔画的反应时与错误率无显著差异。实验二考察了笔画的重复性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汉字认知中存在笔画重复性效应。笔画重复较多的汉字比笔画较少重复的汉字识别时间短 ,错误率亦低。整个实验结果支持笔画是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的假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