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1992,(8)
实相真理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佛法的根本契印,它形成了佛教同一切世间哲学、宗教及外道的根本区别。以“一切法皆佛法”故,我们现在所学的佛学(显教教理)都是释迦牟尼佛为随顺众生之机,巧善地以当时古印度哲学的文化背景而方便言示“离言”之佛法。末法时代,随着众生的根性渐浅而世间哲学(世智)的渐盛,多于甚深佛法上不生信解,反出疑谤,以是因缘,笔者力图随顺现代哲学之学识知见而方便浅释“实相真理”。  相似文献   

2.
佛言祖语     
复次,精进法是一切诸善法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诸道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于小利。如毗尼中说:一切诸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精进不放逸生。复次,精进能动发先世福德,如雨润种,能令必生。此亦如是,虽有先世福德因缘,若无精进,则不能生,乃至今世利尚不能得,何况佛道。复次,诸大菩萨荷负众生,受一切苦,乃至阿鼻泥犁中苦,心亦不懈,是为精进。复次,一切众事若无精进则不能成。譬如下药以巴豆为主,若除巴豆,则无下力;如是意止神足根力觉道必待精进,若无精进,则众事不办。如戒唯在八道,不在余处;信在…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获得所欲之一切者,还是尽揽天下之善?幸福究竟是人生可以获得的福分,还是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究竟是为了某种信仰即使战死在沙场亦算享受到了幸福,抑或是唯有在恬静安适中寿终正寝才堪称幸福?  相似文献   

4.
《法音》2005,(4):41-41
“生为一切物命之所爱.死为一切物命之所悲”,爱惜生命、救苦救难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邓小平同志的最根本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原则。他在1985年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就是要让事实说话,从…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 ,信被看做是做人的根本 ,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是社会秩序赖以建立、维持的根本 ,是有效治理国家、维护统治的保证。诚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根本 ,是道德修养的关键 ,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当前 ,诚信道德建设应从重信、守信入手 ,进而培育人们诚的品德 ,建立对诚信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7.
编后语     
《法音》1994,(6)
学修佛法者,当知教祖释尊所说佛法的根本大意。自释尊成道以来,转法轮四十五载,那时所说教法有华严、阿合、方等、般若、法华汉第五时,言教洁如烟海,为究其根本,给信众以学修之航向,吴信如大居士在《佛法之根本和教法之分类})一文中极为明晰地阐述了佛法的根本及其三重关系:佛法依四谛为根本;四谛又以三学为根本;而三学之根本,又在般若。佛法之根本虽同出一辙,但分演繁多,文中还就释尊所说的教法作了八大分类。这对学人在总体上对佛法有一明晰的把握,无疑具有极大的研益。我国的翻译事业,自翻译佛经始。从东汉至今,译经事…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释<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之"无我"义.分析如来藏与外道"我"见的根本区别及具体的理论体现,说明如来藏之"无我"须从诸法唯心所现这一角度来理解.如来藏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而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亦皆是心中之相,本自无我,众生有无明故于此心种种相执为实有,若无无明则知诸法唯心,体性如幻.此如幻之心相亦是诸法本真之相,属如来藏之有相的一面--此义在中国佛教中则被表述为"自心本自具足"、"一念三千"等.最后辨析如来藏"无我"义与"空无"的区别,说明如来藏之"无我"并非拨无本心,亦非断灭一切相,与"空无"之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宗晓健 《美与时代》2008,(1):142-144
诚信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人格品德,也是维系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社会公德,是一切道德之根本,是现代文明之基石.诚信教育是当代道德教育的新视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实施诚信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在辨析诚信与诚信教育的内涵、论证高等职业院校实施诚信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实施诚信教育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简论六祖坛经的无相忏悔兼谈唐代禅宗忏法体系的形成湛如一、序说KSAMA—意译为忏摩,略译为悔、忍恕。谓乞请他人宽恕自己之罪过,《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8上说:此之一人,于我等处,凡有所作,常为先首,我不相助,彼定生嗔。我等食竟从乞欢喜。食已,详至其...  相似文献   

11.
佛言祖语     
《法音》1998,(2)
佛言祖语·1·佛言祖语尔时佛姨母昙弥比丘尼,告一切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优婆夷及一切女人,而作是言:佛法大利,一切功德,三种果报,唯有如来佛法海中乃具有之。一切众生皆悉有分,而我等一切女人如来不听,以一切女人多诸疑惑,执著难舍。以执著故,使诸结...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宋明儒学思想发展动向的一个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对立的思考为本的世界观,来解释说明宇宙论、生成论、存在论、人生论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易经》吧!众所周知,《易经》总是根据也可以说是现象的根本资料的一气相反的两侧面,即阴和阳的对立、交错、往来、循环,即矛盾运动.而说明宇宙内的一切现象。但是,《易经》不以斗争为根本原理,而以调和为根本原理,即使从在卦交方面一直重视中之德之事也能看到这一点。在古代,虽出现了如同法家、兵家、纵横家(外交家)那样以斗争为根本原理的思想家,但作为传统思想之本的则是以调和为根本原理的中道。  相似文献   

13.
瑟南古《人的原始本质沉思录》是 19世纪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1] 。瑟南古在这本书里描绘了一幅符合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思想的世界图画。那是一幅机械力学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的图画 ,善恶之分在其中不再时兴。上帝根本不存在 ,世界也不是上帝创造的。瑟南古没有表示任何遗憾 :大自然中一切浑然无别 ,因为一切皆是必然 :一切皆美 ,因为一切皆有定。个人若是孤立的 ,就微不足道 :他的原因 ,他的目的皆在其身外。一切绝对单一地、不可战胜地存在着 ,除其自身之外不存在其他原因、其他目的 ,除了其本性的规律之外不存在其他规律 ,除了他的永恒…  相似文献   

14.
周贵华 《法音》2005,(12):10-19
一、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无为依唯识学[1]是在瑜伽行派根本唯识学发展时期由弥勒、世亲的著述(如《究竟一乘宝性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佛性论》等)提出的,与《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等提出的有为依唯识学构成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两支。“无为依唯识”作为一个概念描述范型,可以看成是用“无为依”对“唯识”的一个限定。“无为依”意为,无为法心性真如是一切法(万有)之根本所依,这主要从本体论意义上而言。“唯识”则指一切法的唯心(识)性,以及一切法以心为因而缘起,主要从识境论以及缘起论(…  相似文献   

15.
米开朗基罗说:"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原源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安格尔说:"素描是组成绘画因素的四分之三还是一半."巴切克也说:"素描--这是一种用之创作一切艺术的东西……"除去艺术家们对素描本身的偏爱成份,我们仍能从这些滚烫的话语中理解到素描对绘画艺术的至关重要性,也正基于此,我国的各大中专院校的美术专业都将素描训练作为重点科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马一浮向来因"六艺论"而颇受关注。在"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纲领下,他以人的道德本性为前提,以六艺与性德的根本关联为基础,试图取消古今中西的一切学术分科,以六艺为标准重建包含人类一切学术形态的学术体系。六艺论的理论目的,是要去除对本民族文化的偏见,使学者自觉承续民族文化的命脉,并以凸显价值理性的六艺之学对治工具理性主宰的现代学术,希望用六艺引领人类文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释苦     
《法音》1989,(5)
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的根本思想是什么?这个问题,肯定为一切学佛者所关心。透过经典的宣说和历代高僧大德的提示,我们知道,四圣谛与三法印,可以说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为大小二乘共同遵奉。一切佛典,如果其中宜说的道理违背了这一根本思想,即可断定非佛所说。将此立为判断佛说与非佛说的标准,其本身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领导,各位教友:为了一切众生利乐之本─—佛祖净饭王子所讲显密修证的大宝佛教,永远昌隆,为了辽阔的全世界都能受用,同享幸福之荣华,当前以三宝至尊之加持、国家所赐之盛思、诸胜上立夫之功业、诸僧伽言行一致的净律、一切众生业果的取舍、安住一切道德规范等之门,由精进促成两个文明建设等之努力,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宗教文化、人民生活、改革开放、国家实力和国民经济等等一切,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是故生活于此全国辽阔疆域的话众生,远离疾病、干戈和灾荒之厄运,全然自由地受用法财幸福荣华之时,来自全国各…  相似文献   

19.
一、中华文化是中医学的源头与根本 提及文化中医与中医文化可谓千头万绪。《礼记&#183;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必须要有本源,一切生命只有依靠本源才能繁育。即使到了今天,人类哪怕就是掌握了克隆生命的技术,也不能离开源初物种。当然,这不是笔者要说的主要问题,我要说的是中医文化的本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邓安庆:论价值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价值哲学的首要问题是要探究一切价值由之发源的基础是什么,一切价值判断的合理性依据何在。这是研究一切价值的最终基础和依据的学问,即为价值本体论。价值本体论承诺实质上是对价值本质的界定,是对万事万物中何者有价值的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