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我的个人成长经历、人生体验、处事态度、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品质等方面对自我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综合几个月来参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培训学习的体会,从职业动机、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职业期待等方面对自己的职业成长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素质、能力和期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心理咨询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自己非常喜欢心理咨询工作,愿意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工作当作个人修炼和做人的过程,更愿意享受心理咨询带给我助人自助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将我的个人成长经历分为三个部分,回顾了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的性格、行为模式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的人和事。了解自我个性形成的过程,明确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因,把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努力方向,坚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从呱呱坠地到快乐童年,再经过年少青叛,慢慢步入成年的过程中,让我不断地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感激之情。本文回顾了在我成长过程中影响我人格发展、成长成熟的一些人、一些事,阐述我与心理学的渊源,分析个人的性格特质,所具有成为咨询师的职业品格和职业素质等。在职业行为分析中,描述了我选择从事心理咨询职业的理由,我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我对心理咨询职业的理解和认识。经过自我成长分析和职业行为分析,我相信,我愿意并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我的成长历程以及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成长体会。回顾了我个人的成长和提升,综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学习的体会,个人修炼和做人的过程。我接受并感谢心理咨询带给我助人、自助的快乐和幸福。让我认识到自己非常喜欢心理咨询工作,视它为神圣的事业,并把心理咨询当作个人修炼和做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对个人的成长之路和心理历程进行自我分析,以达到对自己正确的认识。作为一名对心理咨询深深喜爱的追逐者,只有全面地认识自己及分析自己,才能在心理咨询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利。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对自我成长的回顾和描写,总结自身经历对个人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还阐释了作者与心理学结缘,如何认识心理咨询工作,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必备条件及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坚定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我的成长历程以及心理咨询职业成长体会。通过回顾我个人的成长和提升,并结合几年来的心理咨询体会,阐述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愿望和动机,以及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心灵的成长     
本文系统阐述了个人的成长经历,阐述了个人心理从幼稚到成熟的心理历程,认真回顾了生活中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同时详细阐述自己从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以来,深深的感受到了心理咨询在监狱工作中的重要性,于是我更加坚定了信念在教育改造岗位上,利用好自身专业知识,从而更好的完成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9.
"助人自助"是我大学第一堂心理咨询课老师对我们讲的,我个人比较赞同。"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而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自助是前提必须要有强大的理论作为基础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生活社会经历和经验。本文是一篇自我分析报告,从我的出生幼年童年青少年、求学阶段和工作阶段三个时期介绍了成长过程每个阶段的心理现象及这些心理现象对我以后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些波折,但我相信做什么事不要浅尝辄止,持之以恒和不断总结才是成功之道,而我更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谦和、踏实、好学才能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是我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回顾自我成长历程,深层次分析了我的心路历程及性格特征。接着通过职业行为分析,剖析了自己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及从事该工作的优势和不足,并对自己的心理咨询事业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自我成长和职业行为两个方面对自我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回顾三十多年的成长经历,阐述了自我乐观、坚强、自信的心路历程。其次,通过对成长、学习、工作经验的反思,分析了自我从事心理咨询所具备的条件和原因,表达了希望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内心追求和渴望。  相似文献   

12.
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发展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阳缺——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成长历程,远离亲人的幼年生活让我体会了亲情的重要,形成了我独立、倔强的性格;不服输、重拾自信的少年生活造就了我感性、坚强的个性;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青年使我感受快乐、走向自信。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更加坚强,我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与心理学的近距离接触,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工作当作个人修炼和做人的过程,我接受并感谢心理咨询带给我助人、自助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女大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恋爱心理偏差,成为影响个人发展的内在隐患。一旦出现不良诱因,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直接影响她们当前的学业与身心健康,并且对今后的个人发展带来诸多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人生体验、人格品质等方面对自我的成长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自己的职业成长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素质、能力和期望,坚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投射技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采取文献法梳理资料,案例分析法阐明实践操作。结果:心理投射技术能够降低学生的自我心理防御,减少他们的社交恐怖情绪,缓解他们的厌学心理,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学校心理咨询。结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将诸如罗夏墨迹测验、绘画投射测验、沙盘游戏疗法、意象对话等多种心理投射技术相结合,广泛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6.
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勉  江光荣 《心理学报》2007,39(5):892-900
在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框架下,探查处于第三阶段的被试的求助行为,侧重研究⑴对心理问题的归因、⑵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⑶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这三个变量对实际求助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这三个变量对求助行为均有预测作用。其中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除了对求助行为有直接作用外,还以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求助行为。整个模型对求助行为解释的变异量达到26%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国内掀起阵阵心理学学习热潮,大量学员走入各种各样的心理学课堂。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认证培训成为了大众普及心理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其中大多数人之后可能不会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实践,主要是为了自我成长、孩子教育、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夫妻相处、工作助力等等目的。只有一部分会慢慢地沉淀下来,坚韧而坚定地一步步走下去。但不管是为了个人生活幸福,还是为了心理  相似文献   

18.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我国关于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精神疾病的宣传长期缺失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存在歧视与偏见,部分心理工作者及心理障碍患者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存在过分夸大或贬低的倾向,而群众因担心他人误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等多方面原因往往不愿求助于专业性心理服务。从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出发,深入分析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相应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在校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因而朋辈心理辅导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以往学生只是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有少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才能开展助人活动的状况,让更多的学生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与原动力。朋辈辅导不仅是对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数量的必要补充,而且也是对专业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补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5,(6):175-178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存在来访率低和咨询效果差两个突出的问题。这与整个社会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存在认识偏见有关,与咨询师咨询观念陈旧、专业伦理欠缺和混乱有关。后现代叙事心理疗法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与人的关系、心理咨询任务、心理咨询效果的巩固、咨访伦理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叙事心理疗法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