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同志! 伦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李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今年,我们喜逢李奇同志八十寿辰和从事伦理研究三十八周年。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庆贺的。但我们认为,向一位著名学者祝贺的最好方式,是研讨和发扬他的学术思想。为此,今天我们和伦理学界的同志欢聚一堂,共同举行“李奇同志道德思想研讨会”,对她表示热烈庆贺,同时也利用这一  相似文献   

2.
庆祝李奇80寿辰,探讨当前道德建设问题本刊记者1993年7月9日至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为庆祝李奇80岁寿辰召开当前道德建设研讨会。首都部分学者、专家及湖南、四川、陕西、山东、江苏等省伦理学界的学者约60人与会。一李奇是我国著名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她从事伦理学研究38年。1935年入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赴延安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担任过很多重要的领导职务。1955年到哲学所工作。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新建设》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伦理学论文,充分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以后编辑成《道德科学初学集》出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在哲学所创建了伦理学研究室;并与一些同志一起积极筹备,组织成立了中国伦理学会;又写出《道德与社会生活》一书,深刻而透彻地阐明了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并对道德与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文化、教育等的关系,作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是一部很有份量的力作。后来,她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道德学说》。这是一部有关道德学说的基础理论著作,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  相似文献   

3.
听到恩师病危的恶讯时 ,心情万分悲痛。赶忙跪于祖师圣像前 ,为恩师祈祷。愿天降吉祥 ,护佑恩师永年。从九宫山连夜直往武当山 ,恩师疗病之所 ,冲进病房。在病榻前 ,见恩师一向健壮的身体被病魔折磨的已非人形 ,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恩师见我流泪 ,吃力的对我说 :“你来了 ,最近还好吧 ?九宫山那里情况怎么样 ?你们不用伤心 ,我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恩师说到后面时 ,有些激动 ,我见他的眼睛是湿润的 ,显然是流泪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见他流泪。后来得知恩师病入膏肓 ,悲痛万分 ,恩师还是跨鹤仙去与世长辞。恩师的仙去 ,更使我们…  相似文献   

4.
欣逢李奇同志八十华诞,我非常高兴。三十多年来,在伦理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在协助她处理中国伦理学会的一些具体工作期间,我深深感到,李奇同志不论在学术理论上,还是在个人品德上,都堪称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学习。 从事伦理学工作后,如何使做学问和做人统一起来,是我经常考虑的一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伦理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李奇同志,于2009年11月17日19时在北京协和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6岁.李奇同志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955年调入北京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改革开放后,李奇同志积极筹备建立了中国伦理学会,被推举为中国伦理学会第一届会长,积极推动学会会刊<道德与文明>的筹备创刊,并任<道德与文明>第一任主编.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 ,一座标志着世界先进水平的道教学术丰碑奇迹般地出现在东方的学苑之中 ,在灿烂的晨曦里 ,这座丰碑显得是那样的高大和巍峨。而率领同事和弟子披荆斩棘、筚路褴缕、用心血铸就的这座丰碑的是德高望重的恩师卿希泰先生。从 92年开始 ,我在恩师身边整整学习了三年。三年中 ,我不仅从恩师那里获得了宝贵的知识 ,更感受到了恩师的崇高人格。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恩师那海洋般的博大胸怀。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方面 ,还是在为人处事方面 ,恩师都是以极为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一切。我…  相似文献   

7.
李奇是新中国伦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她对伦理学所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从而使道德研究科学化.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并且进一步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道德理论科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在这篇拙文里,我打算首先概观美国伦理学的主要趋势,其次列举有关这些趋势的主要文献。在谈到这两个问题以前,让我来说明在美国偷理学中特别用来指出伦理学特定领域的术语吧。这是因为,我打算通过这种说明,使人们清楚地知道;美国伦理学的总趋势正在关注哪个领域的问题,而且正在朝着哪个领域开拓新园地。在讨论伦理学的著作里,我们常常看到这些术语:(一)moral(道德);(二)mores(道德习惯);(三)normative ethics(规范伦理学)—reflectivemoral judgments(内省的道德判断);(四)meta-ethics(元伦理学)—theories about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伦理学学会于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召开成立大会。到会代表八十余人,提交论文二十余篇。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权时向到会代表报告市伦理学会筹备经过和今后的工作任务。全国伦理学会会长李奇、秘书长刘启林,《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魏久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主任王锐  相似文献   

10.
书讯     
看到郭照江教授主编的《医学伦理学新编》一书,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几年前的一些往事:1997年1月,受有关部门委托,我和几位在京工作的教育界同行专程赴第四军医大学,对该校一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鉴定。其间,长期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的郭照江教授曾登门造访,同我谈了许多关于本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的想法,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1998年,他又将《简明医学伦理学》的部分书稿送我审阅,并请我为之作序。在阅读所送书稿的基础上,我为该书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序言,不仅仅是对那本书做出自己的评价,同时也阐发了自己对医学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些认识。时隔6年,郭照江教授又在人民军医出版社推出了《医学伦理学新编》,我由衷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