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九成提出"念动于中,事形于外",认为内心念虑能够影响外界事物,造成祥瑞灾异及种种自然现象。与汉代天人感应说相比,张九成思想一方面消解了"天"的人格神意味,一方面把灾异的根源归诸人心念虑,从而将天人感应融入到心学体系中。张九成基于心学的天人感应论以气论为基础,认为天地之间一气流行,人内心的念虑会形成和气或恶气,进而影响万物。通过内心—气—事物的结构,他将自然界纳入到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之中,人是世界变化运动的枢纽。这一建构,使天人感应在宋代心学思想中获得了新的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管子》天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子》“天”的含义有至上神、自然神以及运行变化有自身规律的自然之天。基于这种认识,天人关系表现为一是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直接的因果关系的“天人感应”;二是人效法、顺从“天道”,利用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宰自然,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它在先秦的天论思想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界多把刘歆和刘向的易学放在一起研究,这样很难揭示二人的易学特色和贡献。与刘向相比,刘歆对易学有系统的构建,这主要表现在“《易》为之原”和“天人之道”方面。在“《易》为之原”思想的指导下,刘歆对“五经”的顺序作了调整,把《周易》置于首位。刘歆提出“《易》为之原”的思想,与其认为《周易》是一部关于“天人之道”的著作有关。在“天人之道”思想的指导下,刘歆创作了“三统历”,其目的是以天统指导人统。刘歆创建的以“三统历”为核心的系统,不仅体现了其律历学思想,而且反映了其对宇宙万物、社会历史的形而上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管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管子》的生态哲学,认为:《管子》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以“道”根据和调节机制的和谐平衡的有机整体系统,认为天地生态系统遵循着基本的生态法则,阐述了“人与天调”、“天人相因”的内在统一的生态存在论和实践观。《管子》以“道为物要”的生态价值观为基础,把自然现象道德化,把人类的道德推广到自然万物,提出“德润万物”生态伦理命题。《管子》从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观点,揭示了自然现象的属性与人的能力品质的内在一致性。《管子》主张遵循天人感应之“时德”的农业生态伦理与政治生态伦理。《管子》把生态伦理法律化、行政伦理化。  相似文献   

5.
任剑涛 《孔子研究》2023,(5):5-20+157
儒家人学旨在对“人是什么”做出回答。这一回答,循宗教与世俗两个向度展开。以前者论,神(天)人关系构成一条主轴;以后者言,人的德性本质构成另一条主线。理解儒家人学,需要同时沿循双线索进行交错观察。从总体上讲,儒家人学起自宗教溃败与政治勃兴之际的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危机。因此,神(天)人关系成为儒家人学的一贯主题。由于儒家人学形成于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让其成为政治失序的一种人学反应结果。儒家人学由此充分呈现出积极作为的人,如何应对“天不言”情况下的行为主动性建构的特质。直到政治失序危机过去,神(天)人关系再次成为关于人是什么的平衡性主题的时候,儒家人学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方才水落石出。如此,儒家人学在天何言哉、天人相分与天人之际的三个复调主题上,呈现其完整结构。  相似文献   

6.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基本主题。天主要指自然之天,人主要指人类及其所创造的文明。天人学探讨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思想家们一致坚持天人相别说。孔子罕言天道、远离鬼神,从而倡导人道。孟子以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天然之天取代自然之天,回避天道。荀子明确提出天人相分。《老子》以为天道无亲,以区别于亲亲之仁道。《庄子》提出天人不相胜,以为天人之道不同,主张存天道而灭人道。墨家将世间分为天、鬼与人三等,在区别天人的同时,力图将人道输入天道,看似统一二者,实则弘扬人道。这便是先秦儒墨思想家们别天人的目的:通过分别天人,削减天道对人道的影响力,以突出人道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乐晓旭 《周易研究》2022,(4):58-67+111
余英时把“轴心突破”归于“内向超越”,肯定“轴心时代”带来了个人精神的觉醒,但他忽视了神圣超凡存在者“天”或“帝”失落所造成的理性的僭妄。在超越观念上,“轴心时代”表现为“外在超越”逐渐转向“内在超越”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称为中国哲学的“轴心转向”。“轴心转向”在中国早期《周易》哲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易经》中的形上神圣超凡存在者是作为至上人格神的“帝”或“天”,天人通过祭祀、帝享、天祐的方式沟通,此时“外在超越”仍占主导地位。经过了春秋时期易学的伦理化演进,《易传》中作为人格神的“帝”或“天”的地位明显下降。在形上外在超凡观念层面,《易传》建构了一套以“天地”“乾坤”“阴阳”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在内在超验观念层面,《易传》在继承重“德”传统的同时,通过心性关系的建构解决天人之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易传》非一人一时所作,因此其“天”“人”概念的意涵不一;即便是出自一人之口或一人之手的篇目,由于语境等方面的原因,其含义也不是单一的.《易传》对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有明确的划界,“天人之分”是其天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地合德”的“天人合一”说,是《易传》所预设的一种理想的天人境界.  相似文献   

9.
上古“鬼”“神”的分别是:“鬼”指人鬼,其他为“神”。《易经》有“鬼”字无“神”字,并非没有神的观念,而是没有“神”的概念。《易经》的“天”“帝”即神。“天”是至上神,即超凡存在者;“帝”与“天”同义,同位同格。“天”“帝”不仅是至上神,而且是唯一神。蓍筮不是超凡的,而是超验的,即人的一种超越经验世界而通达超凡者的努力。《易经》的超越观念存在矛盾:一方面肯定帝王的超验性、神圣性,另一方面又解构帝王的超验性,否定帝王的神圣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释张载的本一论与合一论,王船山辩证地考察了天人之间的分合异同关系,其论析蕴含着未分-分-合的时间维度和逻辑环节,包含有事实与价值、内在关系和外在关系等不同识度,体现出船山既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的辩证思维和既以人合天又以天合人的中道思维。他所区分出的天之天、人之天、物之天等既新颖别致又意涵丰富。他提出要“以天为宗,以人为归”、“化天之天为人之天”,从中或可看出其综合理学三大派的努力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荀子的"天人之分"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荀子天论思想中的“天人之分”指的是天与人各自的职分、名分,并不含有“天人相分”之义。在荀子的理论体系中,天虽然并没有绝对摒弃自然属性,但是这种自然属性却淹没在它的神的属性之中。荀子正是利用了关于天的粗糙表象阐述天的神秘属性的。荀子虽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但他又对“制”的范围做了很多限制,像孙悟空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心一样,荀子的天道观也没有摆脱天命论的羁绊。他所说的“制天命而用之”并不能引申出“人定胜天”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梁朴 《天风》2002,(4):18-19
代祷(intercession)一词源于拉丁文inter(意指“之间”)及cedere(意指“前去”),所以代祷就是“去到破口之间或站在破口之内”之意。代祷与祷告,二者是何关系呢?祷告就是“向神说话”,而代祷是为了另一个人的益处而来到神面前求告。更准确地说“代祷是由一个在神眼光中看为有此权利的人去为另一个有需要的人向神恳求,使他能得着神恩惠的举  相似文献   

13.
<正> 天人感应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不仅持续时间很长,而且其影响普及于群众。这种思想的最一般的涵义是:天与人相通,天可根据人的行为的善恶作出不同的反应。从总体上看,它具有神学色彩。然而,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思想家的体系中,天人感应思想又有不少特异之处,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对此,迄今似还缺乏较系统的研究。我以为,从对于“天”的不同理解和“感应”的不同方式等方面看,中国历史上的天人感应思想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14.
“明于天人之分”是苟子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所谓分,是区分、区别或界别,它连带着的另一意思指“明”“分”的天、人范域(“份”)。所谓“明”,是内心对天人关系的澈悟,其目的是把天、人范域从幽暗中彰显出来,达到深刻而真正的区分。在苟子看来,“明”“分”实与主体的心性结构密切相关,这即是说只有从心注的了解和修养中才能达到对天人之“分”的根本洞察。因此,心吐论仍然是苛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由此,可以把礼义之统融贯、组织起来。一、明于天人之分与天道的下落在《天论》开篇,苟子就认为“天行有常”①。俞钱释“行”为“…  相似文献   

15.
《管子》生态伦理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的天人观,“道为物要”与“德润万物”的伦理观,“人君天地”与“人与天调”的实践观。其深刻的精神理念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启示我们应从强化生态意识、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实施行为生态化建设、坚持生态化修养建设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传统哲学可以概括为“天人之学”。“心性之学”是“天人之学”的重要内容或主要发展趋向。“心性之学”的内容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殊性质,也反映了不同学派和思想家之间的重要分歧。《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些都是先秦时期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心性”思想。儒家“心性”思想的实质是要为伦理  相似文献   

17.
李健 《哲学动态》2022,(12):62-69
对老子的“自然”概念可作两层分疏:“法自然”与“辅自然”。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言,从文法修辞上可以还原为“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人法地、天、道也就是人“法自然”(自然是地、天、道的本质),人“法自然”的诠释路线可以克服“道法自然”的诠释困境。就“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而言,讲的是圣人“辅自然”,意在君王应顺辅百姓之自然。其他关于“自然”的原文及思想,均可统摄在“法自然”与“辅自然”的两层义涵之中。人“法自然”是在天人(天道与人道)关系里讨论修身智慧,是向上法(人取法地、天、道之自然),凸显天道的本原地位;圣人“辅自然”是在君民关系里讨论治国智慧,是向下辅(圣人辅百姓之自然),凸显民的自主性地位。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丰富多元的环境伦理学理论,相应于现实生活中每个行为主体多以强烈的人类 中心主义为基本价值而抉择与行动,有着明显落差。而要使主体能有意识地将行为与环 境问题联结,做出有益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抉择,需处理的便是“唤醒”主体的环境关 怀意识。在此层面,程明道以“仁”为整体存在界之万事万物共通/共同之处而言“天人 无间、天人无二”,回到人之主体透过“识仁”工夫体贴天理而能共通/共同,是为可发 展的方向。在形上层面,程明道由天人合一与一体之仁充实了环境伦理的原则,其理论 内涵同时关涉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理论面向的特质:就生态中心主义面向,人与天 地万物同为一本,同具有内在价值;就人类中心主义面向,人又“能推”而不同且高于 万物。程明道的体证/体仁之路在此双向特征中展开并贴切主体生命实感,正是我们借以 唤醒主体环境关怀意识,建构主体核心价值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占据着几近神化的地位。人们视“玉”为瑞宝,认为它可以趋吉避凶,带来吉祥福祉。人们为了朝礼神明祖先,敬畏诸神,用玉献祭,把它作为沟通人世间生灵与神灵的法物。《礼记·月令》:“仲春三月,祀用圭璧。”《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玉”祭神、通神,发展到以“玉”喻神、称神特别是天神),从而使玉与神仙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从一些称谓天帝诸神的词语上就可窥见一斑,如人们称至高无上的天之主宰为“玉帝”和“玉皇”;称玉帝的居处为“玉虚”;称天神的居所为“玉台…  相似文献   

20.
道教辞典     
神(1)指鬼神或天神。有神论者认为,鬼神或天神是流行于天地之间具有人格的精气和元气,或人死后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意识。《管子·内业》:“凡物之精,此(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行天地之间,谓之鬼神;……是故民(名)气。”意谓鬼神也是一种精气。《周氏冥通记》:“夫生为人,实依依世上;死为神,则恋恋于幽冥。”《混元皇帝圣纪》:“老君者,乃元气。”老君,是道教所信奉的最高天神。作为天神之“神”,如老君等,为道教气功的意想对象,名之曰“存思”或“存神”。(2)指“道”或“一”。邵雍《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