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国翔 《现代哲学》2004,2(1):59-66
对《大学》中“格物”观念的不同理解与诠释,可以反映朱子学与阳明学这理学传统两大典范的基本差异。但中晚明阳明学“格物”观念的发展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由中晚明不同阳明学者的格物之辩可见,中晚明阳明学的“格物”观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以聂双江、王宗沐、王艮以及刘蕺山等人为代表,将“格物”完全收缩到自我意识的领域,不免取消了“格物”这一经典用语本身所具有的面对客观事物的致思方向。另一种以王龙溪、周海门、欧阳南野、王塘南等人为代表,通过将“物”理解为意向性中的对象或者作为各种实际生活行为的“事”,使“格物”工夫不再是一种单纯自我意识的孤立活动,而是展开于自我与外界事物的关系结构与互动过程。在后者看来,如果说朱子学的“格物”“忘内求外”而不免“逐物”的话,前者则又“务内遗外”而不免“绝物”。作为一种既不“逐物”又不“绝物”的“合内外”工夫,后者其实是阳明晚年成熟“格物”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反映了阳明学在与朱子学互动过程中由反对到吸收的动向。并且,这一动向在中晚明一些朱子学者的“格物”观处也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把学先进模范人物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项新,王云齐,张清玲,王琳近一时期,天津市群众性学先进模范人物活动,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欢迎。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事迹生动,感染力强,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如何把群众性学先进活动继续引向深入?就此,我们邀请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方针,是把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以来,广东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创建精神文明城镇为龙头,以创建文明村户、文明单位为基础,以创建文明路段为纽带,以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为动力的  相似文献   

4.
庙学作为儒学、经学与道统的物质载体,作为古代教育、科举制度、祭孔讲经和礼乐教化之所,作为政统与道统、学统与从祀制度交汇之地,其历史意义重大。“庙学”这一概念由“庙”和“学”构成,实即古代孔庙和官学的一体化。唐代儒学制度化,孔庙由国子学、太学逐渐推广至全国州、县学,“庙学合一”教育规制正式形成,并为宋元明清沿袭。“儒学”在近现代百年中经历了由古代学校“国学”到现代儒家学术思想义理的变化。古代“儒学”与“庙学”是一体的,“庙学”亦可称“儒学”,即作为实体存在的“儒学”,二者关系密切。庙学与儒家道统亦紧密相关,因孔庙本身就是儒家道统谱系的实体承载。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为进一步推动宗教界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把宗教活动场所建成引导教育信教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文明场所,促进全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决定从2004年第四季度起每三年一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明宗教活动场所”评比表彰活动,在宗教界营造一个“比、学、赶”争创“文明活动场所”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我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明城市是在特定区域内“两个文明”建设处于领先地位的城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综合竞赛,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社会经济、城市精神、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治安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建设。长期以来,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载体,在优化社会风气、优化市民素质、美化环境的等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并不同程度地显示了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现代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通常所说的“实践哲学”有两种含义, 即“具有实践性质的哲学”和“关于实践的哲学”, 前者包括伦理学、道德学、政治学、法学以及各种行为学科, 后者是把实践本身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一般来说, 在这两种实践哲学中, “关于实践的哲学”是“具有实践性质的哲学”即各种规范人类行为和关于人类行为的学科之基本原理和形上根据, 而“具有实践性质的哲学”则是“关于实践的哲学”的体现者。我们所说的实践哲学主要侧重于后者。实践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源远流长, 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西方哲学的开端———古希腊哲学。实践概念虽然在…  相似文献   

8.
先性后命与先命后性——道教南北宗内丹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道教学界一直有一个传统的说法 :道教内丹学北宗丹法次序是“先性后命” ,南宗则是“先命后性”。本文通过比较辨析南北二宗代表性丹经后认为 :所谓“先性后命”和“先命后性”的差异是由于人们混淆了两宗丹经中的术语概念而造成的误解 ,其实并非两宗丹法本身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和佛山市委的有关指示精神,近年来,南海市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实行由点到面、分批铺开的做法,抓好“镇、村、户、路”四个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践,逐步探索了“以城镇为龙头,以村、户为基础,以道路为纽带,城乡一体,共建文明”的这样一条工作路子,从农村到城镇,初步形成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活动. 1992年,省委先后两次在南海市召开了农村和城镇的文明建设会议,这是对我们工作极大的  相似文献   

10.
李晓宇 《宗教学研究》2006,5(4):202-206
“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是后人对蒙文通先生佛学研究的一条概括,为充分理解这句话背后所包含的意义,本文从蒙先生为何“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和如何“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这两个问题入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蒙先生到支那内学院问学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南走吴越”的真实意图;从学术的角度考察了蒙先生与廖平的师承,以及他们同章太炎、刘师培等人的学术差异,指出了蒙先生“治经之法”具体内容,揭示了其思想渊源和学术旨趣。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宗教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教问题篇。“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立论基础,就是充分认识和深刻分析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并正确估计宗教的这三个特点带来的影响。这三个特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根本是长期性,关键是群众性,特殊的复杂性。“根本是长期性”,所以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群众性”,所以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特殊的复杂性”,所以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试论“增上缘”与“自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识学在大乘佛学中有其独特思维方式。对于法的生成关系,唯识学虽然也采用了佛教传统的“四缘”生诸法的说法,但是唯识学于诸法生起别立“种子”义,“种子”学说应该说是唯识哲学的一大理论特质。“种子”义实质就是承认诸法有其自性存在,虽然这个自性是有内在的刹那灭、果俱有、待众缘、引自果、性决定、恒随转之义,但自性是存在的。这就是唯识学的自性观。与唯识学不同的中观学则主张无自性,故说诸法生时不立种子义。我们知道大乘佛学有两大支:一是唯识学,二是中观学,史称中观学为空宗,称唯识学为有宗。所谓空宗就是无自性宗,所谓有宗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 ,对宋元时期道教南宗的代表人物张伯端、白玉蟾、李道纯等的老学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他们把内丹心性与《老子》之道论互相贯通 ,借《老子》而发挥道教性命之学 ,此种解释不仅反映了宋元老学新的时代特点 ,而且使我们了解到南宗对内丹理论的独特贡献以及宋元道教哲学在义理上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4.
王正安 《美与时代》2014,(6):111-111
舞蹈的群众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从远古至今,舞蹈可以说是所有艺术门类的先驱。到了当代,群众性舞蹈更是成为广大民众娱乐、健身、陶冶情操的优先之选。如今,只有要群众文化活动,就有群众舞蹈,就有大众喜闻乐观的舞蹈样式。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与幼儿一起成长,是新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该既有较高专业素养又有很好的教育技能。师幼互动被视为幼儿园教育的最基本要素,而教师则是促进师幼互动行为的支点.案例一:这是小班下午的体育活动《小鸟学本领》的时间。活动一开始,老师扮成“鸟妈妈”,带着“小鸟们”来到了“大树林”。老师说:“今天,鸟妈妈要带小鸟一起来学本领,孩子们,你们饿吗?”由于这时幼儿午睡起床后刚吃过点心,有不少孩子回答说:“不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陈致虚道教易学的内丹学思想的理论特色。陈致虚以《周易》之理来建构其内丹学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易只阴阳两件物事”、“易之道道数也”、“易之道统乎天心”等三条道教内丹学的原则。认为道教内丹修炼是法天地阴阳造化生生之理而进行的,天地造化就是太极或道的展开过程,修道即是要回复到道本身。而天地造化之功不离阴阳两件物事,所以,内丹修炼不离阴阳。“阴阳”为道之纲纪,向道复归的路径为“逆”,“天心”即天地造化生生的节度和有序性,内丹修炼通过调和“阴阳”,以“逆”的方式法“天心”而施功,便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以论还丹。陈致虚通过“援易入道”,在对本体之道的理解、修持的原理、证道的方法等内丹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上作出了具有特色的阐述,为宋元时期成熟的道教内丹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共同体主义对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作为西方主流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不断地受到挑战。滥觞于近代的自由主义,本身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危机,日益丧失了对西方政治现实的解释能力。六、七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与自由主义几乎分庭抗礼。随着法兰克福学派末流向自由主义立场倒退,形成两股思潮合流的局面,其地位日渐被对自由主义采取批判态度的共同体主义所取代。 一、共同体与个人 共同体主义英文为“communitarianism”,国内和港台一些学者也有译为“社群主义”的,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两种译法各有所长。用“共同体”的译法,更直接地表达了commun…  相似文献   

18.
毛澤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这本著作中全面地总結了我国几年来的革命实践,又把“矛盾論”的哲学思想大大地發展了一步,对于今后的革命斗爭和建設事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們研究这本著作,不但要研究著作本身,更需要根据著作發表后的各种革命实践,从各个方面来体会著作的精神实質。因它涉及的問題很多,现在只想从馬克思主义国家学說方面谈一談自己对这一著作关于两类矛盾学说的一点体会。馬克思主义国家学說問題是过渡时期的重要問題,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中心問題。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說,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闡明国家是阶級社会的历史产物,是阶級  相似文献   

19.
政治家的责任伦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伦理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本身的伦理;一是制度中人的伦理。所谓制度,也可以说就是有一套实力和观念支持的持久的、不断在重复实践的、人们可以对之有合理预期的规则。这些规则本身可以具有道德涵义。政治制度是所有制度中最重要的,构成社会基本结构的主轴。制度固然也是由人的活动构成,但“制度本身的伦理”强调的是对制度的总体判断,是综合了所有人的活动的,  相似文献   

20.
黄少微 《现代哲学》2017,(1):150-155
朱子以文王之化解说“二南”,又以淫诗说审视“郑卫之风”,其背后均通向圣人之学。具体而言,朱子通过“生有圣德”、后人追述称王、以“理”解“天”回应文王受命说等方式,在其诗经学体系中塑造了文王的圣人形象,并作为学之典范,且认为文王之化使“二南”之人均得性情之正。相较之下,未被文王之化的“郑卫”,旧俗未革,故多淫诗。朱子分别从作者定位、“止乎礼义”之义及雅郑邪正之辨等方面审视淫诗于学者之影响,其批驳之旨乃为使读者保持对淫诗的警省,从而得以端正性情,并通向圣人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