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晶 《天风》2011,(8):52-53
像"窃书不算偷"一样,古代有人曾以"读书"来掩盖"偷"的本质。今日社会也有这种现象,如盗版的出现。有些人在追求"知识"时忽视了他人的"产权",而不少基督徒也认为,所有"知识"都来自神,哪有个人的"产权"?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支持"盗版"行为。对此我们究竟如何看待?本期中两位同工的文章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诗僧皎然有“偷诗”一说,方法有偷语、偷意、偷势三种。李嘉裙之“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王维将其改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此为偷语,只在字面上玩花样。韦应物之“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句,白居易将其换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为偷意,有脱胎换骨的手段。偷势是最难的,神而化之,不知不觉,所谓妙不可言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国家不断强化对个体工商户税收的征收管理,虽然偷抗税现象有所减少,但目前这种现象还仍然严重存在,个别地方甚至还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造成偷抗税行为并屡禁不止,首先直接取决于纳税人的心理动机。因此,认真研究分析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偷抗税心理,对于寻求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体工商户偷抗税心理分析人的心理动机必然导致自觉的行为。个体工  相似文献   

4.
疑还是信     
正《列子·说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邻居家的儿子偷走了斧子,便去观察那人。看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他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再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积蓄     
伏永红 《天风》2006,(16):2-3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经文:太6:19-21马太福音中主耶稣在论天上的财宝时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  相似文献   

6.
我们厂某车间一个主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白水泥在一个月里竟超过核定数五千公斤。“超单耗”是常有的,但超过的幅度这样大却是不常见的。我是厂里的成本会计,对自己主管的产品出现如此严重的“超单耗”现象当然有责任进行分析。由于我正在学习逻辑,在分析过程中自觉运用有关的逻辑知识,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车间主任为“超单耗”现象百般辩解。一会儿说白水泥被人偷了;一会儿说设备有“跑、漏”现象,造成白水泥  相似文献   

7.
    
人有量,实是天赐造化,非学所能及也。南朝宋名臣褚彦回,有个门生偷了他的衣服,被他发觉了,门生吓得要死,褚彦回却安慰对方:"赶紧藏起来,不要让人发现。"门生羞愧地走了。后来门生有了出息,读书做官,来见褚彦回,褚彦回就像没发生过什么事儿一样,"待之如初"。南朝宋人何点,才高性率,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逃跑了,不想做。他坐车在街上走,有人在车后偷他的衣服。旁边人看见,大呼小叫地把贼抓住了,扭送到何  相似文献   

8.
《鬼谷子》作为先秦纵横家唯一的一部子书,许多教育思想在其中鲜活地存在。研究《鬼谷子》的教育思想和他对"生命自觉"的重视,这既是服务教育学研究中国性的需要,也有益于在教育实践中"育生命自觉"之人。其育"生命自觉"之"圣人"的教育目标、育"生命自觉"的教育内容、育"生命自觉"的教育方式,对理解"教育关系"中的生命自觉、《鬼谷子》教育思想的核心:生命自觉的价值取向、教育要满足个体生命自觉的正当需求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知识建构为首要主张的正义理论,属于"知识正义"一类。对于各个知识领域来说,其所建构的正义理论,更倾向于某种标准化的知识表述,其注重"正义之前"的知识形构,忽略了"正义之内"的伦理反思,同时更缺乏对人类现象世界的关注和考量。加之知识领域的不同,造成了正义表述模式的不同,由此导致了正义归属之阐释的多元化和歧义化困境。由此,有必要在知识正义之外,自觉探寻一种从抽象理论到现象世界的审美正义,前者是朝向整体社会的规范正义,后者是面向个体情境的诗性正义。正视现象世界的审美正义,即是抛开知识正义对于理论概念的单向建构,从整体人类情境转向流动个体的道德省思,其最终目的是要经由文学艺术的"以美之审"来认识现象世界的"不美之事",通过"大审美"的德性想象来培育有正义感的"好人"。  相似文献   

10.
有天,邻居老刘带着他的妹妹和他妹妹 13岁的女孩来到我家,说有件难以启齿的事 向我请教,因我曾在武汉市综合畸型病医院 当过几年的心理医生,看我能不能给他侄女 指点迷津,病因是:偷癖。 这是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孩,从她脸 上,看不到因有人说她"偷癖"两个字后人们 惯常表现出来的那种愧色和畏惧,她将一双 大大的眼睛投向我,很天真的样子。 她母亲开始对我慢慢道来: 我这女儿很聪明,成绩非常好,只是有 个很大的毛病,从小就很喜欢偷东西,到了 什么程度呢?她偷家里的钱偷得我们防不胜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中国基督教两会发行工作会议及中国基督教出版委员会会议于7月1日至4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上,7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两会发行点代表和出版委员会成员统一了对基督教盗版出版物现状和危害性的认识。随着中国基督徒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基督教出版物的需求日益增加,基督教出版物市场更加繁荣。随之而来基督教出版物盗版现象也日趋严重。作为不法商家牟取暴利的便捷手段,盗版出版物粗制滥造,内容良莠不齐。盗版出版物的泛滥,不仅危害到国家正常的管理和税收行为,妨碍了正版基督教出版物的市场运作和不断创新,影响到读者对基督教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盗版行为和销售盗版出版物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腐蚀着社会诚信的道德基石,冲击着基督徒荣神益人、追求真善美的纯正信仰观。  相似文献   

12.
政权内卷化及其影响下的农业经济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国礼 《学海》2001,(1):132-135
本文以"政权内卷化"这一概念为分析工具,讨论了在政治内卷化的制度安排之下,政权在集体化时期对土地产权的入侵所导致的产权悖论,进而导致的经济绩效低下的问题.同时,集体化的土地制度安排本身必然包含着制度创新的动力,也预示着由国家纯粹按照自己利益一手安排产权时代的结束,产权逻辑的变迁同时也预示着国家将向对社会有效服务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3.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本质上体现了文化自觉。宗教中国化既是特殊问题,又是普遍问题。费孝通提出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三个维度,在探索"宗教中国化"时非常有启发性。文化自觉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既是一种意识更是一个进程。通过集体的自觉与行动,使我国宗教在政治认同、文化整合与社会适应三个维度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用人当用长     
正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却都无计可施。这时,那位被待为上宾的"神偷"向子发请战。他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  相似文献   

15.
在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草原生态治理的脉络里,作为草原生活者的牧民背负着草原破坏者的标签并处于边缘化的失语地位.本文认为干旱区、半干旱区草原作为气候变异率高、自然资源极不确定的非平衡生态系统,"专家技术知识体系"对其管理并不利于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以与"不确定性"共存为主旨的本土生态知识是不可忽视的地方智慧.本文结合档案文本资料与田野调查经验,重构了游牧本土生态知识作为"知识-实践一信仰"复合体的整体性涵义.游牧本土生态知识不仅是以"风险感知"为中心的"关系性"的知识分类系统和以"流动性"为中心的放牧技术,更是一套以牧民自主决策、互惠合作为基础的富于弹性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以"神圣自然"观念为基础的自觉保护自然的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16.
就像徐怀钰一直唱得"有怪兽、有怪兽"一样,我觉得老年人周围,一直潜伏着各式各样"惦记"着他们的"商人"。"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认识的老年人,大面积地中招,几乎很少幸免。有一个朋友前一段时间很烦,原来他妈妈最近被一个"体验中心"给缠住了,"买什么东西都不如买健康,买健康就是为儿女好",非要花几千块钱买一个包  相似文献   

17.
谢炳国 《天风》2022,(10):60-60
据《山西晚报》8月25日报道:近日,湖北武汉一女子曝光的"老人组团偷南瓜"一事备受网友关注.据了解,该女子是一名回乡创业的90后女孩,她在当地投资了 100多万,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南瓜种植园,眼看到了南瓜收获的季节,附近村庄的老人却组团到南瓜园里偷南瓜.这些老人平均年龄已超过70岁,他们有徒手抱南瓜的、有拿麻袋装南瓜的,还有用板车拖南瓜的……在被田主抓到后,有些不知羞耻的老人谎称自己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甚至躺在地上,以死相威胁.据不完全估计,该女子的瓜田被附近村民偷走了近千斤南瓜.  相似文献   

18.
对《楞伽经》如来藏思想的系统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富,然目前之研究仍多只重于从"藏"而非"如来"的视角来解读。新近的研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并一定程度上开始转换视角。本文延续这一思路,从"如来"的角度解读《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认为其与"自觉圣智境界"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楞伽经》构造了"自觉圣智境界"和"凡夫境界"的双重模式,并以修行解脱将二者贯穿会通,这既是经中如来藏与识藏交涉的表征,体现如来藏与真常唯识融合的特点,也是如来藏为垢所覆的另一种表达,进而体现"空如来藏"的特性。另一方面,"自觉圣智境界"与"不空如来藏"又有内在一致的联系,其归结点便在于殊胜功德的具备。  相似文献   

19.
知识的源泉,是人们的生产劳动;而人类知识,也就是倚靠人们世世代代不断进行社会性的生产劳动,而积累起来的。每人都有一双手,一个脑袋;手的不断劳动,势必会使脑袋里的知识不断增加;结果脑袋也就越来越灵敏,反过去也就使手的劳动越来越精巧了。不过从前,劳动使手和脑袋产生这样的相互影响,是既不顺利的,又不迅速的;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虽然辛苦劳动,然而享受不到劳动的果实,所以对劳动往往是心灰意懒的,劲头不大,劲头大的只能是少数人临时的现象。劳动人民在生产中的被动而不自觉,生活的穷困和没有光明的前途,使劳动人民虽从早到晚在创造知识,但不能有对知识的强烈要求,有了要求也无法实现。这样,  相似文献   

20.
王海洋 《学海》2023,(5):146-155
工具理性的知识移植与抽离的知识实践窄化了社会工作实践者的行动空间,使得身处复杂社会现场的实践者难以“自觉觉他”,陷入社会工作实践的知识困境。社会工作的实践自觉成为摆脱知识困境的有效处方。社会工作实践自觉是社会工作实践者与研究者在社会工作实践(行动研究)过程中对服务人群生命细致变化的辨识能力,以及对实践场景探究的自觉性,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实践者与研究者具有主体能动性的社会探索过程,以及对实践的经验审视与实践知识生产的历程。社会工作实践自觉承载了理论与实践之间来回修正的辩证关系,是一个循环往复、求真求实的辩证过程。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自觉应以西方经验为他山之石,以中国本土经验为土壤,立足本土社会历史情境及实践者的主体性,遵循实践取向的知识发展路径,迈向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实践知识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