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双版纳的傣族穆斯林及其礼俗初探马荣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世代居住着勤劳朴实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彝族、拉祜族、瑶族、基诺族等13个民族,风俗习惯各具特色,尤其是作为主体民族的傣族,其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更具有代表性。从历史上看,...  相似文献   

2.
哈尼族的尼玛和尼玛里哈尼族)勒黑在哈尼族原始宗教求神、驱鬼、招魂等活动中,有一类专为他人占卜问病,走阴间招领他人失落之魂而不进行具体祭祀活动的女巫,哈尼族称作“尼玛”,其招魂表演活动称为“尼玛里”,意即女巫走阴招魂。据说,“尼玛”能通阴间的神界。她们...  相似文献   

3.
张世富 《心理学报》1984,17(4):101-108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富有成效。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在他们向成人过渡时期,本民族都认可他们的独立感和成人感,尊重和信任他们,并让他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他们的小团体或同辈集体符合青少年的归属需要。小团体在使其成员的品德和行为相符于本民族的行为准则方面,至为重要。 两个民族利用每一时机和各种方式帮助青少年发展良好的品德,教育他们向榜样学习并组织他们从直接经验学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汉语的“模糊性”:(1)汉语模糊性的分类:按表达形式、心理内容、表达感觉、表达判断、特定短语、科学内容、宗教教义和名实不符等分为八类。(2)汉语模糊性的应用:按用于生活、科学、文艺和宗教分为四类。(3)汉语模糊性的产生与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共分为语言本身、心理活动、习惯定势、神经系统的机能和结构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云南4个民族20年跨文化心理研究——议青少年品格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世富  阳少敏 《心理学报》2003,35(5):690-700
调查者于1980年惊奇地发现西双版纳的克木人、基诺族、哈尼族和拉祜族的青少年品德与个性非常良好,调查者关注的是在现代化的影响下,这些品德个性的变化。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青少年品德与个性发展的规律,同时,这对跨文化心理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访谈、个别接触、活动分析,甚至为了调查而几个月与青少年住在一起。2002年,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品德与个性已有很大变化,他们积极、自信、乐观和有竞争意识,他们的品格至今仍保持良好,犯罪率低,民族青少年的社会化在这变化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哈尼族中学生文化认同特点及其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问卷和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对621名哈尼族中学生施测。结果表明:(1)哈尼族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中族物喜好、民族接纳方面的认同较高,宗教信念、社会俗约的认同较低;在宗教信念、社会俗约、总问卷上,城乡学生的认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乡镇和农村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哈尼族中学生文化认同存在年级差异,随年级递升呈下降变化趋势,不同维度表现出非平衡性发展特点,呈分化发展趋势;(3)哈尼族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关联性,对学校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效用,其中民族接纳、社会俗约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活器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农耕文化、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内容的集合体。考察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探讨传统器具中所蕴含的节日习俗、生命礼仪习俗、婚恋习俗,揭示哈尼族民众的审美品格和民族特征,以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感,为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的当代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诞生仪式是人生仪式的起点,哈尼族诞生仪式包括降生仪式、保魂和处理衣胞仪式、命名仪式、见天仪式、认舅舅仪式、贺生仪式等程序.在哈尼族的诞生仪式中,蕴含着诸多的伦理文化内容.哈尼人通过婴儿的诞生仪式将追求幸福与生命价值、家族发达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们对人生幸福的理解;哈尼族的诞生仪式十分强调劳动的价值,劳动使得个人的生命获得意义;哈尼族诞生仪式中的认舅舅仪式是哈尼人尊敬母亲和重视舅权血缘伦理的集中体现,为哈尼族社会的有序运行奠定了血缘伦理的根基;哈尼人通过诞生仪式确认与婴儿的家庭(家族)伦理关系,而这样的家庭(家族)伦理关系又将在婴儿的未来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莫批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他们既是自然属性的人,又是人神交界的代言人;他们曾经是哈尼族社会政治领袖人物,又是宗教祭司。莫批作为哈尼人民为人处事的楷模,又是哈尼人人生价值的标榜。本文在分析莫批产生的历史演变基础上,阐述莫批在哈尼族社会中的功能和地位及其在哈尼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圣职按立     
《天风》2012,(6):63-63
江苏省基督教协会于2012年4月28日,在南京市莫愁路堂按立邓蓉(女)、樊蕾(女)、王雪峰(女)、刘晓莉(女)、尹林虎、单茜(女)、黄伟、李春兰(女)为牧师。浙江省基督教协会于2012年5月5日,按立徐建民同工为牧师。河南省基督教协会于2012年5月6日,按立孙睿豪、李金豹、王改霞(女)、李凯、梁玲(女)、陟昌红、杨慧珍(女)、袁媛(女)、葛春芳(女)同工为牧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实际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从记忆的载体:哈尼族口传记忆、借用汉文记忆、运用哈尼文与汉文及国际音标等综合记忆等三种方式,梳理和分析了哈尼族个人记忆、族类记忆和世界记忆等三类不同的记忆中祖先崇拜的目的与原因、结构形式、载体、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哈尼族祖先崇拜记忆方式在和谐社会中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12.
圣职按立     
《天风》2017,(3):61-61
湖北省基督教协会于2017年1月22日上午,在省基督教感恩堂举行圣职按立典礼,按立金玉善(女)、李莲朵(女)、杨松梅(女)、程素玲(女)、杨许同工为牧师。  相似文献   

13.
按立圣职     
《天风》2014,(2):62-62
河南省基督教协会于2013年12月29日上午.举行按立圣职典礼,按立黄初旭、高杰、王飞飞(女)、王娟(女)、王立萍(女)、麻以勒、职巧云(女)、罗国惠(女)、吕爱红(女)、张新立、郭国法、马仙芝(女)、朱曼(女)同工为牧师。  相似文献   

14.
按立     
《天风》2009,(8):35-35
2009年6月16日上午,辽宁省基督教协会在东关教会举行按立牧师典礼。按立吴桂云(女)、王林江、金永植(朝鲜族)、赵淑媛(女)、闫敬芬(女)、郭丽洁(女)、张云香(女)、白玉娥(女)、朴美庆(女,朝鲜族)、鲁龙洙(朝鲜族)、明大圣(朝鲜族)、张允生、曹丽(女)、姚佳伟、沈天华(女,满族)、金哲(朝鲜族)等16位同工为牧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实际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梳理和分析了哈尼族祖先崇拜在丧葬期间和节假日中的不同礼仪分类及其特点,探讨了哈尼族祖先崇拜在道德评价、行为约束、情感凝聚等三方面的调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圣职按立     
《天风》2017,(11):61-61
☆北京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于2017年9月17日.在海淀堂举行圣职按立典礼,按立韩玉芳(女)、王爱萍(女)、刘聪(女)、刘迎(女)、武金贞(女)、吴安娜(女)、申钟言、张斌、肖云北、郭强军、蔡永生、张军喜,李永方为牧师。  相似文献   

17.
圣职按立     
《天风》2012,(8)
云南省基督教协会于2012年7月11日,在楚雄州禄丰县城区基督教堂举行按牧典礼,按立张世永(彝族)、龙元明(苗族)、杨永富(彝族)三位同工为牧师。  相似文献   

18.
圣职按立     
《天风》2013,(2):62-62
2012年12月16日、26日,江苏省基督教协会分别在宿迁市基督教施恩堂、淮安市淮阴区基督教堂举行按立圣职典礼,按立郑玉梅(女)、章春、吴玉梅(女)、叶素菊(女)、丁风之、汪国夏、曹建(女)、丁建军同工为牧师。  相似文献   

19.
哈尼族传统村落是其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森林-村落-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景观所蕴含的生态哲理与美学内涵,高度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以收录于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癸能大寨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民族文化与村落实情,通过对村落内现有的哈尼族传统村落景观元素进行实地考察与量化统计,剖析该地区哈尼族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潜力、难点与痛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与详实的数据支撑,为癸能大寨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20.
按立     
赵秋芬 《天风》2009,(9):35-35
2009年7月26日下午,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假普陀区普安堂举行按牧圣典。按立张爱理(女)、范恩情(女)、张泽燕(女)三位同工为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