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从友 《天风》2011,(5):49-51
2008年9月,在刚刚顺利举办完奥运盛会的北京,在亮马河联合国驻华机构总部,联合国驻华机构项目协调员马和励先生向一位普通女性--一个名字叫王芳的人颁发了"服务残疾人事业杰出人士奖",以表彰她对脑瘫儿童康复事业的"长期的投身、服务和奉献"。当时获得这一殊荣的,全中国只有五个人。可是,你知道吗?王芳是一位我们主内的姊妹!  相似文献   

2.
社区康复对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WHO首次提出了社区康复的理念[1]。为了解上海城区残疾人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状况,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达标评审中有关“社区康复”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1资料来源与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见《政策环境对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影响》一文。本报告数据源于该指标体系中“社区康复”部分,该一级指标包括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开展情况、用品用具供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率和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助残员康复服务开展情况等4项二级指标,以及相关的10个三级指标。2结果2.1 6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总体实现情况6区社…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康复治疗在国内发展速度较快,是医疗康复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立足于当下脑瘫儿童机构康复治疗的社会背景和相对优势,从"最新技术康复治疗"、"传统康复治疗"以及"社会力量康复治疗"三个基本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在总结现有康复治疗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希望对中国康复医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并为未来更好的建设、完善机构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通过3项系统实验探讨了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儿童视野、掌握和应用“零”概念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儿童对“零”概念的理解、应用“零”进行加减运算、乘除运算的能力都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对于把“零”作为除数或被除数的理解要落后于将其作为乘数或被乘数使用的理解。最后,综合三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体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照组和干预组前测、后测设计,对80名脑瘫儿童的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心理干预对脑瘫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组脑瘫儿童后测综合功能评定效果存在显著差异。(2)生活质量问卷中,在使用特殊器具感觉维度上,四个组别间的追踪水平逐级显著递增;在对疼痛和困扰感觉维度上,四个组别间的后测水平、追踪水平均逐级显著递减;在其它四个维度上,四个组别间的后测水平、追踪水平均逐级显著递增。(3)在使用特殊器具感觉维度上,三个干预组内的追踪水平显著高于前测和后测水平;在对疼痛和困扰感觉维度上,三个干预组内的前测、后测和追踪水平均呈逐级显著递减趋势;在其它四个维度上,三个干预组内的前测、后测和追踪水平均逐级显著递增。干预组比对照组能显著提升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儿童的艺术表现是极端个人化的没有任何两个儿童的艺术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儿童美术教育有两种功效:一是让孩子表达自我,二是作为调整自我的工具.在美术教育中,我们鼓励孩子自由地表现大胆地创造.美术活动可以和谐地统整儿童的思想、情感、感受力(视觉触觉等),使儿童和谐地成长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比完成品(作品)更重要.我们所说的自然竞争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比较、研究、启发、激励等策略,激发儿童表现自我、感受生活,认识世界、主动思考、积极上进的内驱力,使儿童做得越来越好,各方面越来越统整、和谐,达到一个健康成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儿童自闭症的患病率已经逐年上升至我国精神类疾病的首位.研究人员在描述时使用了不同的标签如堪纳综合征、婴幼儿自闭症、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精神病等.儿童自闭症临床表现为生理、行为、认知、情绪等诸多方面;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手段的改进,人们则多从生理因素方面来解释自闭症儿童的成因应该与儿童的中枢神经、神经传导、遗传基因、病毒感染、代谢异常等生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还和环境、养育方式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因而,治疗和干预应该采用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红  高雪梅  郑持军 《心理科学》2002,25(2):234-235,230
1927年Luquet提出了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理论.阐释儿童绘画的所知所见,是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方式:幼儿的绘画因“理智的写实性”画所知的多,到8、9岁因“视觉的写实性”开始画所见。这一理论的提出.突出了儿童绘画的“知”“见”矛盾,从此引发了研究者们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一个康复"缺憾"个案看科学思维方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一例截瘫患者从因分娩诱发患病,误诊误治到康复治疗实施的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在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失误与经验,讨论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如何正确建立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利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动物辅助治疗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物辅助治疗是以动物为媒介,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而使病弱或残疾个体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或者使个体的心理状况通过有动物参与的活动,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进而能适应社会的、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干预方法。动物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儿童的焦虑,促进儿童社会化过程。尤其是可减少情绪问题、注意缺陷和行为障碍、自闭症及脑瘫儿童的问题行为,并促进他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儿童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卿素兰  罗杰  方富熹 《心理科学》2005,28(2):497-500
核心领域朴素“理论”是目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之一。学前儿童已获得丰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且大量的实验证明4岁儿童已经拥有心理理论,但是他们是否还具有其他核心领域朴素“理论”,这些朴素“理论”的发展是否具有同步性等问题,仍然是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争论的焦点。该文介绍了核心领域朴素“理论”的研究新进展,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贾红亭 《天风》2014,(1):28-31
<正>"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为各类特殊儿童及他们的父母带来希望!让每只鸟儿都歌唱,让每朵花儿都开放。"这是宣言,是责任,更是使命。他们奉献爱心,创造智慧,缔造梦想。他们为一群特殊儿童建起了快乐家园,孩子们经过康复治疗与特殊教育,重新融入家庭,融入学校,重建梦想,放飞  相似文献   

13.
"儿童性虐待"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儿童性虐待的概念不同国家或不同学者对儿童性虐待的定义有不同界定。美国是儿童性虐待案件发生较高的国家 ,这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深入。美国国家虐待和歧视儿童中心对儿童性虐待的定义为 :成年人对儿童施以性刺激以满足自己性冲动的行为。包括 :带有性刺激目的的亲吻、拥抱、调戏儿童身体 ;玩弄儿童性器官 ;其中最严重的强迫性交、乱伦和逼迫儿童卖淫[1 ] 。这个定义概念清晰、具体 ,便于司法操作。为了有利于临床分析和治疗 ,我国有学者[2 ] 提出了儿童性虐待界定应包括这样两个层次 :一是接触性性侵害 ,包括抚摸、亲吻和生殖器接触及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大陆16个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的278名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探讨自闭症儿童的依恋及其与功能领域的关系。结果发现:(1)自闭症儿童依恋总体水平偏低;(2)自闭症儿童依恋与各个功能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3)影响自闭症儿童总体依恋发展水平的因素是儿童自身的障碍程度,具体取决于交往、认知、感觉、生活自理等功能领域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学习培训     
《天风》2017,(8):59-60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督教两会于2017年6月11日至21日.在南宁市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师资培训班,来自全区32间基层教会近90名同工参加了培训.课程旨在推进积极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的事工。  相似文献   

16.
马艳  寇彧 《心理科学》2007,30(2):447-449,473
用假设情境问卷测量亲社会、一般、攻击性三组儿童在两类假设情境中的社会信息加工(SIP)特点,用累加法形成“SIP合成分数”作为儿童在假设情境中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综合指标,用2×3两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分组和情境对儿童SIP的影响。研究表明“SIP合成分数”作为假设情境中一组SIP变量的综合指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和适用性,分组和情境对儿童SIP适应性的影响具有交互性。  相似文献   

17.
儿童攻击行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评定177名3—4岁儿童的攻击行为。以攻击行为平均分为指标从被观察儿童中选取93名为被试.采用“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种实验任务,比较各类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总体而言.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各类儿童的表征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提出的攻击行为“类型特殊性”假说。  相似文献   

18.
"沙盘游戏"的理论分析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受荣格积极想象技术及其理论的启发 ,吸收了威尔斯 (H .G .Wells)、玛格丽特·洛温菲尔德 (MargaretLowenfeld)等人有关儿童游戏理论与操作之精要 ,多拉·卡尔夫 (DoraKallf)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创设了“沙盘游戏”理论。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有效而独特的挖掘人类潜意识的技术 ,在国外的发展非常成熟 ,应用十分广泛 ;而国内缺乏对该理论的引介与探讨 ,我们结合正在广州育才幼儿园所做的个案研究 ,概要介绍沙盘游戏的理论与操作 ,进而探索“沙盘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蒋涵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8):1747-175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性障碍。当前用于儿童ADHD的传统(线下)教育康复模式存在缺少学业实效、教师低参与、学校管理经验不足以及遇到特殊情况(如疫情)无法服务等问题。本研究在脑电生物反馈认知训练的基础上, 以解决问题和循证研究为设计思路, 为中国ADHD患儿构建教育康复线上模式并进行初步应用。本研究分为3个子研究:研究1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中国儿童ADHD教育康复的现状调查并分析患儿及关键相关人(家长和教师)需求; 研究2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为50人), 评价基于脑电生物反馈认知训练(NCT)的教育康复线上模式的有效性; 研究3采用一个更大被试样本量(每组n = 100)的(家长为中介人干预组/教师为中介人干预组/对照组)×(诊断组/亚诊断组)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由干预中介人(家长或教师)参与的线上模式的有效性, 以及一个纵向质性研究发现关键相关人对于线上模式的接受情况。研究旨在为中国ADHD患儿提供一个有效且好用的教育康复形式。  相似文献   

20.
“大/小”隐喻是空间隐喻的一种.本研究设置了两项绘画主题, “警察抓小偷”和“园长和老师”,考察了5-7岁儿童在两项绘画任务中对“社会地位”这一抽象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结果发现:(1)儿童将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画得较大,将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物画得较小,表明5-7岁儿童的概念体系中已经建立了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2)不同绘画主题下,儿童绘画中的“高社会地位”与“低社会地位”人物大小差异的年龄变化趋势不同, “警察抓小偷”主题绘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警察”和“小偷”二者的大小差异逐渐缩小,但“园长和老师”主题绘画中却未发现这种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儿童的社会地位概念隐喻系统还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