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暗示性测试,14名高暗示性被试与10名低暗示性被试,接受三位数连加的心算任务。两组在心算期指温都有明显的下降。虽然两组在5分钟末的变率温度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意义上的差异,但结果显示,后一组的指温下降反应有较大的习惯性。在心算结束之后的10分钟休息期,两组指温的上升都比较缓慢,前一组至第7分钟后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后一组至第10分钟才有明显变化;但是两组在第10分钟时的变率温度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似乎意味着前一组的交感神经活动的灵活转变程度大于后一组。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源对血压、心率影响的差异。被试为本科生48人,采取干预方式、应激源、实验间期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干预方式为放松训练和预知,应激源为心算和恐怖影片。实验间期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应激期、恢复期。实验的因变量为每个实验间期的血压和心率。结果显示,心算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升高显著高于恐怖影片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升高;放松训练组和预知组其干预期的血压和心率值都低于基线期;干预方式和应激源在血压和心率两个指标上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与恐怖情绪引起的紧张相比较,智力操作紧张更容易影响血压和心率;放松训练和预知对于对抗应激时血压和心率升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同干预方式对于不同性质的应激源作用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3.
工作记忆训练能够提高智力获得了若干研究结果的支持,但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质疑智力的提高可能是"安慰剂"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对安慰剂效应在工作记忆训练中的作用进行了检验。实验一中采用公开/不公开实验预期的方式招募被试。对两组被试进行单次训练,考察了被试前测、后测作业成绩的变化。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延长训练时间进一步考察了被试的作业成绩是否受到招募方式或训练次数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前后测作业成绩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训练次数对被试作业成绩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招募方式对工作记忆训练结果无显著影响,没有表现出安慰剂效应。  相似文献   

4.
放松训练和腹式呼吸对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探讨腹式呼吸和放松训练对应激引起的T波幅度降低和心率升高的对抗作用。被试为 3组 38名女大学生。结果表明 :(1)放松训练和腹式呼吸均能显著促进T波幅度升高和对抗应激时T波幅度的降低 ,但腹式呼吸的效果优于放松训练。 (2 )应激会引起心率的显著上升和T波幅度的显著降低。 (3)心率不是测量放松训练和腹式呼吸效果的敏感指标。结论 :腹式呼吸和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个体二语语音辨别能力的差异来源。以母语为粤语(L1)的粤语-普通话双语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被试的普通话二语(L2)的辨音能力,将其分为二语辨音强组(GP)和二语辨音弱组(PP),以失匹配负波(MMN)为电生理指标通过ERP实验分别考察了两组被试对语音和一般声音(复合音)的辨别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对母语语音辨别还是对跨语系第三种语言的语音辨别,二语辨音强组的被试诱发的MMN波幅都显著大于二语辨音弱组的被试;进一步,对一般复合音的辨别,二语辨音强组的被试诱发的MMN波幅也显著大于二语辨音弱组的被试。研究结果表明:二语语音辨别的个体差异不仅可以追溯到一般语音层面的辨音能力差异,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一般声音层面的复合音辨音能力差异。  相似文献   

6.
应激干预对不同行为类型大学生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应激干预对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及不同行为类型的差异。被试为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72人(A、B型各36人),应激干预为音乐放松、腹式呼吸和静坐休息,实验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应激期-恢复期四个阶段,在观看紧张性影片前进行应激前干预,记录被试的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结果发现,就缓解应激所产生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来说,音乐放松效果较好,腹式呼吸也明显优于自然休息;行为类型(A、B)和应激干预大多表现出来交互作用;个体生理反应的性别差异与生理指标有关,基线值的性别差异较大时,男女生的生理数据不宜混合在一起,基线值相差不大时,可以用相对值(如变化值或变化率)进行统计处理。说明行为类型(A、B)对于应激而言是一种微调变量,在自然休息状态或者低应激水平下作用更明显,应激水平较高时,行为类型的调节作用会显著降低;不同应激干预适用不同行为类型个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考察不同心理弹性水平大学生在有或无应激情景下的注意偏向特点。采用中国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从450名被试中筛选出19名高分组被试和20名低分组被试,将被试随机分入有应激情景或无应激情景两种实验情景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高心理弹性组被试的注意偏向分显著高于低心理弹性组;(2)高心理弹性组被试在无应激情景下对低应激词表现出注意警觉,低心理弹性组被试在无应激情景下对高应激词表现出注意回避。  相似文献   

8.
放松训练对心率、T波幅度、心算成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放松训练对正常状态和心算应激时心率、T波幅度的影响。实验组接受放松训练,控制组不接受放松训练。结果发现:放松训练使身体常态时的心率显著降低,对心算应激时的心率和T波无显著影响;放松训练降低了心算时心率和心算错误率的方差;实验组的心算速度快,与控制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美被试概率判断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关于决策论中的概率判断的实经研究.两项研究表明,中国被试和美国被试的判断准确性基本相似。然而,两组被试达到其准确性的水平的方式是不同的,中国被试有较好的分辨,而美国被试有较好的校准.  相似文献   

10.
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19名考试焦虑初中生为被试,运用等组前后测实验方法,考察团体箱庭疗法干预考试焦虑的效果,并与放松训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团体箱庭疗法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干预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团体箱庭疗法干预效果的保持性优于放松训练。  相似文献   

11.
余嘉元 《心理学报》2002,34(5):80-86
运用联结主义中的级连相关模型对于小样本条件下的连续记分项目反应理论 (IRT)模型的项目参数和被试能力进行了估计。一组被试对于一组项目的反应矩阵作为级连相关模型的输入 ,这组被试的能力θ或该组项目的参数a、b和c作为该模型的输出 ,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之具备了估计θ,a ,b或c的能力。计算机模拟的实验表明 ,如果测验中有少量项目取自于题库 ,就可以运用联结主义方法对IRT参数和被试能力进行较好的估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验METT对中国被试的有效性。方法:通过使用METT软件对63名中国大学生进行训练,比较训练前后微表情识别能力的差异。结果:被试使用METT进行训练后,其微表情识别能力提高非常显著(t=8.577,p0.001),后测较前测得分提高14%;女生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提高程度要大于男生(p0.05)。结论:微表情训练工具(METT)对中国被试的训练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应激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分别以放松训练和静坐两种干预方式对抗心算对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以及正常人、单纯抑郁症患者和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在心率变异性上的差异.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兴奋性高于另外两组;放松训练可以缓解交感神经的紧张程度,并能够较静坐更好得对抗应激引起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静坐对单纯抑郁症患者和对照组有放松作用,但引起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4.
两种竞赛状态焦虑调控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碧艳  祝蓓里 《心理科学》1999,22(3):233-236
本研究以上海市射击队部分射击运动员为被试,对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法(BFB—R)和认知情感应激调控法(SMT)两种竞赛焦虑调控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实验室条件下,SMT和BFB—R都能帮助射击运动员提高包括放松和想象能力在内的心理控制能力;(2)实验组被试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较低的身体状态焦虑水平,较高的状态自信心水平;(3)SMT组被试的比赛成绩优于BFB—R组被试。  相似文献   

15.
肌电生物反馈术与自我松弛法对解除产妇焦虑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焦虑状态的三个实验组孕妇分别接受肌电生物反馈、自我松弛、与肌电生物反馈加自我松弛三种训练。控制组被试只要求她们放松而不教给任何松弛方法。每一组都进行了每次30分钟共六次训练(或测定)。EMG、GSR的变化平均数和特质焦虑问卷分的变化说明三实验组训练前后有显著差异,但是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控制组的这些指标显示焦虑状态没有缓解。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待产室和分娩时的主观焦虑感觉有显著差异。笔者建议在产妇中作集体自我松弛训练,以降低孕产期焦虑。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汉语拼音和128个汉字的特别语音辨析或常规教学对40名普通话儿童和40名福州话-普通话双语儿童进行了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训练并且观测其对词汇阅读能力的影响.两类被试各分为两组,每组20人, 一组接受特别训练,另一组接受常规教学式训练,为期24天,每天30分钟.结果显示,两种不同训练对两类被试产生不同效应:两种不同训练对普通话被试没有显著的效果差异,而对方言被试却有显著差异.特别训练对方言被试的语音意识和词汇阅读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常规训练没有这种促进作用.文章对这种训练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前测-训练-后测的实验程序,对22名五年级小学生和2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不同测查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可塑性情况进行了考察和比较。两个年龄阶段被试在前后测中均接受纯听、视听一致、视听不一致和纯视条件下的测查,训练时两个年龄阶段被试中分别有一半接受纯听训练,另一半接受视听训练,训练时间历时10天,每天30分钟左右。对训练效果的分析发现:(1)接受纯听和视听训练的五年级学生在纯视测查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提高率有显著差异,视听训练被试显著高于纯听训练被试,在其他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2)接受两种训练的大学生在所有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提高率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儿童表现出了更强的视听双通道语音知觉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8.
心算对内外倾者的心率、T波幅度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该文旨在探讨内、外倾者在三种不同难度心算时,心率、T波幅度、呼吸频率变化的差异。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筛选出15名内倾者和15名外倾者作为被试,让其完成三种不同难度的心算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心算时两组被试心率均显著上升,内倾组上升幅度大于外倾组;T波幅度显著降低,内倾组降低幅度大于外倾组但差异不显著;呼吸频率显著上升,但两组上升幅度差异不显著。此外,从心率变化上看,两组被试对心算均表现出适应,内倾组的适应速度比外倾组慢。本实验表明,焦虑性精神紧张比智力操作性精神紧张对心率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验高中生中高焦虑被试的注意偏向特点,并对66名高焦虑被试进行注意偏向训练,结果发现:(1)高焦虑被试经过训练之后,训练组与安慰剂组在注意偏向得分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在SCARED焦虑量表得分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2)注意偏向与SCARED量表中分离焦虑维度的关联较大,以分离焦虑为依据划分高低焦虑被试时,两组被试在注意偏向得分上差异接近显著。(3)经过训练之后,训练组在分离焦虑上有降低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负性情绪注意偏向有可能是产生焦虑的原因,注意偏向训练对改善高中生焦虑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顺森  徐洁  张日昇 《心理科学》2006,29(5):1186-1189,1177
以18名考试焦虑初中生为被试,采用等组前后测设计,以考察箱庭疗法缓解考试焦虑的效果,并与放松训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箱庭疗法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缓解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但其干预效果的保持性要优于放松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