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庄严瑰丽的灵山胜境,共同见证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揭牌仪式。这是世界佛教论坛创办以来,载入论坛史册的一次重要活动,因缘殊胜,意义深远。世界佛教论坛由两岸三地佛教界共同发起,始终坚持以追求和谐境界为目标,以促进两岸四地佛教  相似文献   

2.
心态与命运     
有一个人,他22岁做生意失败;23岁竞选议员失败;24岁重入商海再次失败,而且 赔得一无所得;29岁再次竞选国会议员又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 总统失败;49岁再次竞选参议员又再次失败。而他的生活信念是:永不言败。他始终相 信他终有一天会成功的。最终,他在51岁时竞选总统成功,干成了一番永垂史册的伟 业,成为美国历史上与开国元首华盛顿齐名的伟大的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有一个人,立志献身科学,一生专心致志在实验室工作,试验了千百次,也失败了 千百次,她用了20多年时间,坚定不移地探索下去,终于发现了镭,为人类作出了划时 代的贡献。她,就是约里奥·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3.
场川秀树(1907—1981)是日本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因提出了介子场理论而对现代物理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获得了194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日本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人。他的主要著作有《论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等。现在,汤川秀树已作为本世纪一位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而载入世界科学的史册。美国著名科学家韦斯科夫(V.F.Weisskof)曾将汤川秀树和爱因斯坦、玻尔并列在一起,称他为“科学大师”。的确,汤川秀树就是东方的爱因斯坦、玻尔,在他身上,不仅可以发现那些伟…  相似文献   

4.
齐乃重仁尚德之地 ,《山海经·大荒东经》云 :“东方有君子之国……其人好让不争”。长期的重德传统 ,积淀了丰富的道德思想财富。其中 ,商业道德思想 ,虽因商业当时被列为末业而少载史册 ,但从零散的资料记述或折射中 ,尚可见其轮廓之一二。本文拟就此浅论其大概 ,意在寻求其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 ,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姜太公入齐之后 ,施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把商业列为国家经济主体部分 ,他说 :“大农、大工、大商为之三宝……三宝完国乃安。” (《六韬·六守》)齐国继承发展了他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 ,至战国间称 :“商不出…  相似文献   

5.
本雅明源自于1936年的对于叙事者的观察是通过尼古拉·列斯科夫的例子得以展现的。不过这位俄国叙事文学作家的作品对于本雅明来说,倒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而仅仅是点燃他的思想的契机。约翰·彼得·赫贝尔,他的《莱茵区的家庭常客的小宝匣》曾被本雅明在他文章的第十一节中详细地引用过,他要更适合作例子。他  相似文献   

6.
彭加勒的科学伦理观析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加勒的科学伦理观析要伍玉林朱尔·昂利·彭加勒(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囊括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等学科,而且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他的科学哲学思想自成一体,其中关于伦理与科学的关系,重点阐述了科学在道德教育中的作...  相似文献   

7.
彭加勒科学方法论的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尔·昂利·彭加勒(Jules Henri Poincaré,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不仅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的众多分支有开创性的贡献,而且在科学哲学上也有重要建树。在本世纪初,彭加勒先后出版了几本科学哲学著作:《科学与假设》(1902年)、《科学的价值》(1905年)、《科学与方法》(1908年)和《最后的沉思》(1912年),广泛地探讨了有关科  相似文献   

8.
进化伦理学的新基础帕特里克·托尔特著萧俊明译当代生物伦理学与古老的自然科学有着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面对着一种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挑逗,它们都行使了一种机会主义的功能,亦即适应性地挽救精神价值观这一功能。生物伦理学人道主义只存在于这种永久的重新占...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和哲学家”(G·H·R·帕金森)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研究,而在他的理论生涯中最引起争议的就是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有人把它称为“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梅洛·庞  相似文献   

10.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误认为作为科学常用的数学逻辑方法就是科学发现的方法,作者通过列举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不足,指出它们的错误,提出科学发现的真正方法应该是怀疑论和逆推论。认为科学家要像一位神秘的侦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地进行质疑和反思;持有怀疑态度的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他们不应该迷信任何人,而应该大胆怀疑,敢于创新。他还从科学史角度列举了很多科学发现的事例,无不说明批判性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科学家并不是坐在实验室里对乌鸦的颜色、太阳明天升起、每天都将喂养火鸡等进行归纳概括。——伯顿·S·格特…  相似文献   

11.
科西切夫·阿纳托利·达尼洛维奇是功勋科学工作者、教授、哲学科学博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主任、全苏理论性杂志《科学共产主义》主编。科西切夫是苏联著名哲学家,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和科学共产主义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发表了二百多篇学术著作,其中十二篇为专著。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列宁对辩  相似文献   

12.
导言———百科全书梦的起源克里斯蒂安·雅科布著陆象译百科全书学说具有一部自己的历史,它不能完全归结为科学和知识史。重新勾画这部历史,将使我们发现人类社会在其不同的历史时代是如何组织自己的知识库,如何将知识库载入物质载体,如何保证其有序和传递。百科全...  相似文献   

13.
1953年在通用电气公司作报告的时候,诺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尔文·朗缪尔率先提出“病态科学”的概念。按他的话说,“‘病态科学’是打着科学旗号的非科学。”他当年举的例子有对N射线和基因分裂辐射的发现。1981年,俄勒冈大学心理学教授雷·海曼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大会上,作了题为“‘病态科学’及其对治”的报告。海曼认为“病态科学”的定义应该加以扩展,应包括科学家对错误观念和错误理论的顽固坚持,包括作  相似文献   

14.
一本书是由苏联心理学科学博士瓦季姆·安德烈耶维奇·克鲁捷茨基教授编写,经苏联教育部批准,供师范学校学生用的心理学教科书。本书作者克鲁捷茨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儿童  相似文献   

15.
1492年10月12日,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并不知道自己踏上了新大陆。他和他的船员们以为,已经跨越了横隔于西欧和东亚之间的大洋,或者至少已靠近马可·波罗描写的那充满财富的土地。对于马可·波罗的著作,哥伦布这个热那亚人早已拜读,而他的船员们虽然一知半解,却跃跃欲试,反应热烈。总之,哥伦布踏上了这片土地,但初登岸时对其认识,比之费尔瑙·杜尔莫(即为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效力的船长一亚速尔群岛的特塞拉岛受赠人弗拉芒·费迪南·万·奥尔门)曾在若昂二世面前提出过的想法更  相似文献   

16.
沈有鼎(1908-1989)是我国现代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他学贯古今中西,在数理逻辑、中国逻辑史、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诸领域都取得了流芳百世的成果,特别是他发现的几个集合论悻论和语义悸论已被国际逻辑界命名为“沈有鼎悸论”而载入世界逻辑史册。今年是有鼎师诞辰90周年,谨撰此文以表深切的怀念之情。一、“两个公孙龙”假说的由来“两个公孙龙”的假说同“先秦的公孙龙有两个”是两个既有联系而又根本不同的问题。“两个公孙龙”假说是沈有鼎于1978年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在中国学术界提出的科学假说。他根据一些材料提出:“《庄子…  相似文献   

17.
反思有益甲愉桩—复刊十二年来的回 / 顾和展望·········……本刊编辑部(1 03、203、303入子具有战略意义的劣朽亘任务—谈谈自然 科学和社会俐举的联盟…本刊评论员(5·3)口 关于盆立自然科学和 杜会科学联里(笔谈)科学与实践发展的藉要·“···……朱德生(6·6)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朋豹需要二仔L凯飞(6·9) 辫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哲学研究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 系...···························……夏甄陶(1·15)本体论批判的辩征法—探索辩证法理 论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杰出科学贡献奖杰出科学贡献奖由美国科学奖委员会主席埃德温·埃·弗利雪曼(Edwin·A·Fleishman)等人于1956年创立。此奖设一千美元奖金和印有荣获者贡献的嘉奖状。每年在学会的年会上由学会嘉奖当年心理科学上获得重大科学成果的人。获奖者依据学会规定需在下一届年会上对自己研究现状进行演讲。丹尼尔·凯内曼(Danial Kahneman)和艾里斯·特弗斯基(Alos Tversky),沃尔特·米斯基尔(Walter Mischel),马克·阿·罗泽茨威(Mark·R·Rosenzweig)分别获得1982年度杰出科学贡献奖。  相似文献   

19.
伊·米·谢切诺夫(1829·8·1——1905·11·2)是俄国的大生理学家,也曾被誉为俄国的“唯物主义生理学和心理学之父和奠基人”。他的一生对生理学与心理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谢·列·鲁宾斯坦、斯·阿·彼得鲁舍夫斯基的意见,他的贡献主要是:(1)在生理学领域中是中枢的发现,(2)在心理学领域中是心理的反射本质。(3)他给生理学与心理学提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即客观研究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阿拉玛·托布托巴易(又译塔巴塔巴仪),全名阿拉玛·赛义德·穆罕默德·侯赛因·托布托巴易(AllamahSayyidMuhammadHusaynTabatabai)1903年(伊历1321年)出生在伊朗大不里士(Tabriz)一圣裔家庭,该家庭系圣族,14代皆出著名伊斯兰学者。托布托巴易从小在家乡接受初等教育,掌握了阿拉伯语和基本的宗教知识。大约20岁时赴伊拉克纳贾夫(Najaf)著名的什叶派大学继续攻读,在宗教大学里许多学生盲从“传播科学”的分支,特别热衷于神圣法律(divinelaw真主的沙里亚大法)、伊斯兰法理学和判决原则,而托布托巴易则寻求传统科学的两个分支,继承科学和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