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医学影像(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由于历史的原因 ,医学影像学教育形成一门独立且比较系统的学科 ,仅有 5 0多年的历史。纵观我国高等医学影像(技术 )教育发展 ,从 1984年开始至今已有近 4 0所高等院校开设医学影像学专业 ,为我国医学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不讳言 ,其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 中国、美国、日本各国医学影像学 (技术 )教育现状1.1 中国举办高等医学影像 (技术 )教育情况我国在 2 0世纪 5 0年代末至 6 0年代中叶及 70年代到90年代中叶 ,曾在中等卫生专业学校培养放射技术人才 ,90年代中叶 ,基本终止了这种培养模式。进…  相似文献   

2.
秦金亮 《心理科学》2001,24(1):117-117,103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以研究心理学发生、发展规律为目标的心理学史近几十年来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从20年代至90年代国内外出版的心理学史著作可渭汗牛充栋。这些心理学史著作是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其编纂的依据是什么?这就是心理学史编纂中的方法论问题。事实上心理学史家在编纂心理学史时,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其必有编纂的依据、编纂的立场方法。  相似文献   

3.
谢斌 《美与时代》2008,(5):42-43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文化史研究既要关注史学理论,也要重视文化理论,对于中国的当代史学特别是文化史学科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加强"文化研究"理论的引入,有益于文化史研究主题的拓展和研究重心的转移,有利于文化史研究者思维方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所谓当代中国(以下的论述内容不包括台港澳地区)哲学史学史,是把1949年至1999年50年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作为对象,从历史批评意识出发进行整体反思,分析其得失,厘定其价值,评判其贡献,超越其局限,推进其发展的一门学科.[1]  相似文献   

5.
胡适和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的开创者, 他们冲破了经学思维方式的限制, 以西方哲学的构架为参照系统, 运用历史主义和逻辑主义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学术, 分别于 20世纪 1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和上下册的《中国哲学史》 (以下简称《史》), 标志着中国哲学史研究现代化时代的到来。然而, 胡适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又有很多的不同, 本文在吸收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试图从文化立场、研究方法、论述结构、学说述评等方面系统阐释胡适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个性特征。一、文化立场的个性特…  相似文献   

6.
1976年以来,中国佛教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就中国佛教研究的基本状况、新的进展和特点概述如下。一、中国佛教研究的基本状况中国佛教是一门具体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若干学科互相渗透,密切联系。十多年来,广大学术工作者关于中国佛教的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论文集和资料书。1、专著方面:有关中国佛教通史的有吕澄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979)、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1981—1985)。  相似文献   

7.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西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但现在仍然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还处在"前学科"与"潜学科"阶段.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后,我国便有一些学者展开了对辩证逻辑的研究。7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了一些辩证逻辑的专著,研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辩证逻辑作为一门学科对象,在其定义、内容、范畴体系以及表述等方面,长期来见解纷纭,难于取得共识。诸葛殷同同志这篇文章,是对1989年出版的两本辩证逻辑教材,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侧重从思维形式角度进行讨论,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为推进辩证逻辑的深入研究,完善其学科体系,并使其获得科学的表述,我们欢迎关心这个问题的专家学者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下述四个方面来阐述生态伦理学研究的进展情况: 1 生态伦理学是本世纪诞生的一门新学科,它是由施韦策和奥利波德创立的。法国哲学家、神学家、教育家施韦策(以下简称施氏)在1923年出版的《文化哲学》中提出了一个涉及一切生物的道德原则——尊重生命,倡导一种“尊重生命的伦理学”。继施氏之后,英国哲学家利奥波德(以下简称利氏)在1949年出版的《陆地道德》(《大地伦理学》)中主张把良心、权利等概念扩大到自然界中去,倡导一种“完整形态的尊重存在的伦理学”。施利二氏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提出应将道德扩展到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也不在于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和评价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行为的指标,而在于开创了对作为一门学科的“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如: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和数学的传统主题到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等更加新近的学科,当代逻辑科学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众多的学科之中,这一结果的产生使逻辑这门古老的学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1997年荷兰克鲁尔出版公司出版的《应用逻辑系列丛书》,便是对上述观点的一个极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
学校心理学(School Pa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中各种成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服务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该学科19世纪末期在美国萌芽,20世纪40—50年代成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则尚未正式建立这门学科。本文拟对学校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学科体系以及在我国建立和建设这门学科的必要性、可能性进  相似文献   

12.
近日拜读邓绍秋先生的新著《道神生态美学智慧》(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深受启迪。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审美关系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的美学学科。邓先生将生态美学与道神美学思想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见邓先生在生态美学研究方面具有探索创新精  相似文献   

13.
江怡 《哲学动态》2006,(1):19-22
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训诂”被看做后人继承前人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历代统治者出于自身需要而提供大力支持,“训诂学”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尽管近代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日渐衰落。在西方思想史上,解释学也是一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早在中世纪就有了关于圣经典籍的解释学,到了近代有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解释学,到了现代又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我们今天把训诂学与解释学放到一起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哲学解释学的深刻影响,促使我们对自己文化解释的反思。我们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训诂与解释有着…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中国哲学史也像哲学其他学科一样 ,迎来了繁荣的局面。继 80年代思想解放、拨乱反正之后 ,90年代进入了多元发展、深化研究的阶段 ,不论在通论研究 ,还是在专论、个案研究上 ,都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 ,十年来出版中国哲学史著作两千多种 ,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千余篇。与 80年代主要以反思和译介为特点不同 ,90年代开始呈现出回归哲学自身并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展开对话和讨论的新气象。可以说 ,热点的层出不穷和思潮的汇聚更迭构成了 9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总体景观。一…  相似文献   

15.
陈人雄  谢冬华 《心理科学》2004,27(5):1155-1156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发展的历史并不长 ,因此 ,在我国反映该学科的辞书也实在不多 ,屈指可数。 1980年《辞海·教育心理》分册出版 ,作为心理学的辞目仅收 333条 ,但它开创了我国心理学辞书编纂的新篇章。之后 ,尽管有些零星的小型心理学辞典出版 ,但规模都不大 ,直到 1  相似文献   

16.
"文艺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学者在文艺理论研究领域里的独特贡献,其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则深深根植于整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史中。这门学科充分反映了新时期文艺学、美学的发展趋势,揭示了文学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日益为学界所接受。对文艺美学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论析,对文艺美学学科自身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出现了一本"奇书",就是<菜根谭>.此书在本土长时期湮灭不闻,而在东土日本却影响至深至广.有学者统计,从明治四十年(1907)到大正四年(1916)的9年间,此书就出版了25次之多.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更是催生了前所未有的<菜根谭>热.  相似文献   

18.
应用伦理学研究在中国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和2000年之后的深化阶段。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应用伦理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学科定位和学科性质不明确、本土化程度较低、实际应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科体系尚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9.
《世界哲学》2010,(1):F0004-F0004
从1981年开始,我馆编辑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亦译世界各国学术经典,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学科领域不限于一门,所列选的著作都是文明开启以来各个时代、不同民族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丛书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先后分辑编印,迄今为止,出版了十辑,400种,是我国自有现代出版以来最重大的学术翻译出版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是张恒寿先生从几十年来撰写的研究论文中精选编辑的。全书由十七篇正文和四篇附录组成。十七篇正文,大体可分为社会史和思想文化史两大部分。四篇附录,据张先生“自序”所言,是他在三十年代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时选修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