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应香港"2015首届观音文化日"筹委会主席释宽运及香海正觉莲社社长释宏明邀请,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率团赴港出席相关活动。由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主办,香港孔教学院、香港佛教联合会、香港道教联合会等共同支持的"2015首届观音文化日"系列活动,于10月30日至31日在香港举行。10月30日上午,首先举行观音文化论坛开幕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7,(11)
<正>本刊讯应香港"此岸-彼岸"弘法会邀请,中国佛教协会作为内地支持单位,派出以副会长觉醒法师为团长、副秘书长全柏音为副团长兼秘书长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于2017年11月6日至9日赴港出席2017观音文化节——世界和平祈福法会暨观音文化论坛活动。11月7日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当天上午,2017观音文化节——世界和平祈福法会暨观音文化论坛开幕式在香港观音讲堂举行。中  相似文献   

3.
王小明 《法音》2004,(1):36-37
本刊讯2003年12月4日下午,由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办的“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央统战部二局蒋坚永副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明生法师、觉醒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杨曾文所长,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教授,台湾法鼓山佛学研究所李志夫所长,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净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港澳台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普正法师,中国佛学院常务副教务长向学法师,以及来自“两岸四地”的法师、学者、居…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3日至7日,由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办、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协办的“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会展中心和香港大学隆重举行,有来自两岸四地的法师、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大会共收到论文38篇。代表们围绕着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新世纪的人间佛教、佛教伦理、佛教教育及佛教制度、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张开勤 《法音》2007,(12):52-52
本刊讯11月17日至19日,应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的邀请,一诚会长率团赴港出席"香港回归十周年万众供佛斋天祈福胜会"等活动。此次祈福活动以"感恩神州、祈福中华"为主题,由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中国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及"重走唐僧西行路"组委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2,(3):68
本刊讯空林佛学院是由成都文殊院主办,以佛学为基本学科的汉语系佛教院校,旨在培养爱国爱教、信仰虔诚的佛教弘法人才、佛学专业教学人才、佛学学术研究人才、国际佛学交流人才和各地寺院的高级管理人才。现招收三年制大专生,其中佛学专科班55名,律学专科班40名,居士进修班20名。  相似文献   

7.
“波罗蜜多”是到彼岸。此岸即沉沦,彼岸即解脱。以心而论,“有挂碍之心”即是此岸,“无挂碍之心”即是彼岸。佛法超越于世间法,不坏世间法。为了修行了生脱死,必须去掉分别之心;但是,为了生存发展、进行劳动实践,叉必须运用分别之心,这就构成了一种形式上的悖论。如何恰当地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就需要佛法的般若妙智。为了在人间弘扬光大佛法,使佛教所主张并孜孜以求的无挂碍心、大清净心、大智慧心、大慈悲心深入人心,就成了佛教信众神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2,(5):38
本刊讯法门寺佛学院是由陕西省佛教协会主办的西北地区唯一一座汉传佛教高级佛学院,以培养"政治上靠得住,佛学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具有讲经弘法、领众修学、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普正 《法音》2004,(1):31-33
本刊讯应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弘法寺住持净雄法师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圣辉副会长为团长、明生副会长为副团长的6人代表团,参加了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的成立庆典和两岸四地“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同时,受宝莲禅寺住持初慧大和尚和监院智慧法师的邀请,参加了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00,(5)
4月15日至16日,以“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这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全国佛教界首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就自身建设、弘法利生、佛教教育、慈善救济、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等佛教界及社会人士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展开演说,探讨佛教在新世纪的神圣使命。参加演讲的14名选手既有在佛教界担任重要职务的中年法师,也有佛学院的年青学僧,既会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居士,堪称国内佛教界弘法人才的一次检阅。在中国佛教协会和厦门南普陀寺的精心组织下,本次演讲活动获得圆满成功,为佛教界今…  相似文献   

11.
从报刊编辑学角度对印光法师《与佛学报馆书》(含节录与补遗)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分析,发现法师所提涉及报刊定位、方针及传播策略、编辑修养与意识、编排业务、印刷出版等多方面内容,称得上是微型“佛教报刊编辑学”,或者“佛教报刊编辑学”之雏形,其观点和建议契理契机,彰显了法理智慧与方便善巧,既蕴含着浓厚的“弘法利生”心怀,又与当代新闻传播规律及理念相吻合,对于当前佛教媒体的发展及弘法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建明 《法音》2009,(12):46-55
在近代影响甚大的观宗弘法研究社.是观宗弘法社与观宗研究社合并后的称呼,其前身,或最早的形态,实是民国初期成立的观宗研究社。而观宗研究社的成立.也不象后人所说的那样是谛闲一开始接掌观堂时就拟定好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成的:一、中华民国成立伊始,佛教界和社会有识之士就强烈地感受到只有振兴佛学、培养佛教人才,才能振兴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13.
国内新闻     
两地高僧座谈“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7月16日,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活佛高僧与香港的佛教高僧、佛学研究者,就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汉藏佛教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等话题在香港召开研讨会。汉藏佛教界人士、佛教信众等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香港石詹玉卿居士、石炳基居士夫妇,显密佛学会郭兆明居士、刘耀平居士等一行10人于今年2月14日由香港抵京。他们在参观了北京、承德的名胜古迹之后,前往五台山、普陀山等佛教名山道场朝拜,于3月6日由杭州返回香港。  相似文献   

15.
冷子安虎生 《中国宗教》2006,(10):I0004-I0004
9月28至10月4日,由上海玉佛寺主办的第五届觉群文化周隆重举行。本届文化周内容丰富,除“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专题学术研讨会外,还举办了“蓝天下的至爱——觉群之光”慈善晚会、“佛教文化与时代精神”专题演讲、“觉群杯”获奖征文颁奖活动,佛教艺术摄影展、佛教书画艺术展、清凉素食晚宴、抄经、祥修、放生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济群 《法音》2013,(6):9-15
济群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著名中青年法师。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曾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院生活。1979年从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1年于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处参学任教。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三十多年来,法师积极从事弘法事业,除在闽南佛学院和戒幢佛学研究所定期授课以外,还时常应邀在欧洲、澳洲、港台及大陆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寺院演讲,同时进行网络弘法。法师在修学和弘法的过程中,对于佛教的传统与现实的许多重大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佛学论文,并著有《心经的人生智慧》、《菩提路漫漫》、《认识与存在》、《济群法师谈人生》等人生佛教系列丛书,影响广泛。近年来,法师还创立了菩提书院,按照三级修学体系推动居士教育,成效显著。最近,济群法师应本刊的约请,为我们选送了他的十余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从本期开始,兹予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生活禅浅识     
生活禅浅识陈兵近几十年来,面对种种挑战和社会人心的种种问题,不少大德在探索应机弘法的路途中,共同认识到浓缩了印度佛学精髓、最具中华文化风格的祖师禅,是最当现代人机宜的法门,佛教振兴之机,端在禅宗。太虚大师曾说过:“中国佛教之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  相似文献   

18.
能超 《中国宗教》2018,(8):42-43
2017年初,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结合大数据时代佛教弘法的特点,创新建设了江苏佛教弘法大数据系统,对全省所有的佛教类网站、佛教论坛以及QQ群、微信群等进行整合,建成了一个覆盖全省佛教弘法资源的大数据系统,让全省佛教四众弟子以及省外乃至全球的佛教弟子均能参与到江苏佛教的各类弘法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初,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结合大数据时代佛教弘法的特点,创新建设了江苏佛教弘法大数据系统,对全省所有的佛教类网站、佛教论坛以及QQ群、微信群等进行整合,建成了一个覆盖全省佛教弘法资源的大数据系统,让全省佛教四众弟子以及省外乃至全球的佛教弟子均能参与到江苏佛教的各类弘法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星云 《法音》1988,(12)
星云法师及其弟子数十年来弘法不倦,在发扬佛教精神,培养佛教人材,创建弘法道场,出版佛教书刊,编纂出版藏经,兴办慈善事业,促进国际佛教团结等方面,积极努力,贡献良多。最近,香港佛香精舍依如法师寄来其师星云法师所撰文稿,本刊将分期刊布,以飨读者。云天在望,法海同心。我们希望藉此文字因缘,增进相互了解,共赴弘法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