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1989,7(2):18-222
认知心理学理论假定人的思惟是基于一套复杂的信息加工规则。然而,这些规则是有限的,并且是完全可以确定的。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思惟过程,即采用描述法再现人所特有的信息加工方法。思惟的计算机模拟进程有赖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中,已成功地应用了基本信息过程这一概念,并表明计算机程序能在思惟的许多领域中模拟人的认知过程。但是,现在尚不能断定信息加工是从人脑的生理过程到达思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现在,心理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日趋广泛,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软件也正在不断地开发。在心理学中,心理测验作为客观、标准化的测量,为心理学、教育学、其他行为科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方便。在这方面如何应用计算机呢?本文试图通过用微机进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的研究,对应用计算机进行心理测验的可行性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软件的开发、推广等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二、方法 1.编程的材料: 编制测验程序的材料采用谢三才编《卡特尔十六项个性因素测验法》。卡特尔从个性特征理论出  相似文献   

3.
周工 《心理学报》1988,21(3):69-76
本文着重介绍了有关篮球运动员战术思维微机模拟的实验设计思想,对其合理性与可行性都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和实施办法。具体说,我们研制的篮球战术思维计算机模拟系统,是以IBM PC计算机(或兼容机)为硬件的一个用高级BASIC语言编写的系列程序,利用键盘模拟来测试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思维,它对被试的系列判断反应由“专家系统”软件即时打分,并记录和打印其动作轨迹和相应成绩。其实验设计手段,所采用的方法是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借用人工智能有关原理的一次尝试,是认知心理学在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里的具体运用,该研究的核心部分计算机程序完全是依据人工智能原理设计编制的。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是可以通过语言和外显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采用口述分析法以及辅以外显活动的分析,对62名被试的问题解决的基本思维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问题解决的三种策略:整体策略、单一策略与混乱策略和大、中、小学生问题解决时所采用不同策略的特点;并提出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计算机流程图,以便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本研究的方法是用我们设计的“卡片分类法”,它包括三种标准卡片和45张分类卡片(见表1).  相似文献   

5.
人工知能(AI)和大脑理论领域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其实由来以久,本章的目的是简短地展现其部分历史渊源.第一部分题为1943年以前的道路,追述发生在1943年前的事;就在这一年发表了三篇非同凡响的论文:McCulloch 和 Pitts 提出神经网络的一种逻辑理论;Rosenbleuth、Wiener 和 Bigelow 断言,带反馈的机器富于目的性;而 Craik 把大脑模拟外界的能力视为智能产生之关键.第二部分题为控制论的确立和解体,表明控制论怎样从上述这些研究中脱颍而出,却仅孕育了许多分立的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生物控制论、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模拟——它们各行其是;同时还表明大脑理论怎样崛起于此.第三部分随后描述 AI 与大脑理论的新联盟,它为解决四、五十年代控制论诸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我们首先概述在认知科学的旗帜下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薪联盟.尔后探看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研究者们对并行论的日益关注如何导致所谓“联结主义”或 PDP(并行分布处理)模式的发展.这种模式藉助大脑理论滋益了该联盟.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近年来西方归因理论日益受到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视。在心理学报刊和心理学教学工作中时而有人提出美国归因理论为什么只着重研究能力、努力(内部)和任务难度、运气(外部)等四个原因,并对美国当代著名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韦纳只研究这四个原因提出质疑。关于这个问题韦纳在其近著《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一书中已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田晓明  傅珏生 《心理科学》2005,28(1):164-165,163
对总体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是心理学研究经常涉及到的问题,在一些研究中,我们发现,研究者往往不加分析地假定∑=σ^2I,即样本呈正态分布、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且方差相等,因而分别使用方差分析和Scheffe方法来进行检验。但这一假定在实际中往往并不符合,因此说,这其实是统计方法的误用。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例证对多元Hotelling T^2统计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这是从教学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问题。我国许多心理学教科书都有关于想象是在劳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和想象也受实践的检验的论述。例如:曹日昌同志主编,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心理学》上册写道:“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人所特有的一种活动”(该书307页)。又说:“此外,想象还接受实践的考验”(该书308页)。此外,伍棠棣等主编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主编的心理学教科书都有基本相同的观点,全国五十  相似文献   

9.
试论理论心理学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论心理学是近20年来涌现出的新学科。这是一门以理论思维方法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已逐渐汇成为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应像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理论心理学并不是抽象的哲学建构,它也十分关注实践应用问题。当前理论心理学在西方已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行动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GPS 是 General Problem Solver(通用问题解决者)的缩写,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的名称。GPS 是用来探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它的各种变式也对人在解决问题时的思惟进行了模拟。GPS(以及在它之前的 Logic Thcory Machine,简称 LT 程序)的建立,标志着对思惟心理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跨入了信息加工的领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人的思惟行为。它为思惟心理学的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讨论 GPS 对人解决问题时的思惟行为的模拟,讨论人的思惟的心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贝叶斯统计方法是心理学数据分析的热门方法。研究全面论述贝叶斯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与方向。现阶段贝叶斯方法以模拟研究为主,应用方向为心理学研究常用的项目反应理论、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结构方程模型。同时,评述发现贝叶斯方法正逐步被国内心理学研究者所接受。最后,文章讨论了当下贝叶斯统计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的局限性及可能的原因,建议统计学者开发界面友好的贝叶斯软件,并在心理学课程中加入贝叶斯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模拟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与传统实验法相比,其历史还十分短暂。虽然在国外心理学研究已较大量地应用了这一方法,但回顾我国心理学发展历史,只“在六十年代有人曾提出过心理过程的模拟问题,后来并未深入。”①我们认为,从心理学研究对象来看,模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是可行的,从心理学发展趋势来看,引进模拟方法是必要的,从解决传统的控制实验法难以控制众多的变量的问题上讲,应用模拟方法也是急需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待理论和实际问题,是目前心理学讨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觉得这几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工作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需要明确的认识上的问題。下面提出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粗浅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中从学科出发和从实际出发的矛盾心理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中能发挥多大作用?常有人对这个问题提出疑问。我觉得,心理学是可以大有用处的,但也可以用处很小甚至没有用处,这主要看我们如何对待它。假使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贯彻科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心理学肯定是  相似文献   

14.
理论应当是任何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科的基础。相应的,理论心理学也应当是心理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下,心理学对于理论心理学缺乏重视,在这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的原因也有来自理论心理学本身的问题。但总而言之,无论具体是何种原因,实际上都对理论心理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即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理论心理学对于当下的介入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实时接收当代各思想话语的影响,用以武装整个心理学科并回应各思想话语提出的问题; 二是对当下心理学中的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层面的讨论,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理论心理学要想在未来心理学的发展中大放异彩首先应当保持对当下的介入,只有这样才能凸显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为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希尔加德(E·R·Hilgard)1980年在《心理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心理学中的意识问题》的重要文章。①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六十年代初,意识问题才重新进入美国心理学界”,“意识经由机器而回到心理学中”。我们知道,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出现在美国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一种用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原则说明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医此,希尔加德的上述观点实际上就是:由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才使得意识问题重又受到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心理学思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内容非常广阔、丰富。在这方面,苏联做过不少工作。本文是一篇短文,仅只涉及在作者本人看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某些苏联心理学理论著作中有关心理学全局的几个问题。辩证唯物的决定论七十年代,苏联陆续出版“心理学基础”丛书。丛书第二卷“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和现状”(1975,A.A斯米尔诺夫编)是一部最新、最有代表性的苏联心理学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璧如老先生,已86龄。仍孜孜不倦的在心理学这块土地中辛勤耕耘。最近给本刊编辑部寄来了一篇文《关于我国高等院校用普通心理学教材中对认识理论系统中的一些基本名词的使问题的研究——评心理学在认识理论系统中一些传统,规范基本名词改译模式(第次征求意见稿)》。本刊全文登刊,相信赵老先生的研究成果必将激发心理学界学者兴趣.也将推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鲁宾逊教授在给我们的一封来信中,谈到他对研究心理学的理论和历史问题的看法。现将信中有关内容摘译如下,供大家参考:我写这封信,因为我想讲明,我认为心理学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对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是重要的。中国没有必要重复西方心理学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出现过的混乱和争吵。然而,假如想要避免错误和杂乱无章,根本的一点在于年轻一代的心理学者们要充分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的和思想的基础,而不是仅仅了解它的(实在太多的)事实和(确实过于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二、某些新兴学科的影响五十年代之后,一些新兴学科的兴起,为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新兴学科是通讯工程、信息论、以及计算机科学。 (一)通讯工程和信息论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人类科学史上,出现过三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物质、能量、信息。前两个概念,尤其是第一个概念出现较早;信息的概念是在四十年代末由于通讯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才正式出现的。通常认为信息论的奠基人是数学家Clande E·Shannon,他在194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Shannon的目的在于回答当时通讯科学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即象电  相似文献   

20.
学习(潜能)和(行为水平)变化的多维Rasch模型(MRMLC)是一种常见的动态评估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本文根据该模型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次性估计和分步估计两种能力参数估计方法。并且采用蒙特卡罗计算机模拟研究对这两种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估计法比分步估计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