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的合唱艺术,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从单声部进入复调音乐时期,再进入主调音乐时期;从纯声乐合唱形式发展到用钢琴或乐队伴奏.主调音乐因素与复调音乐因素,相互渗透、交替;声乐与器乐有机结合,形成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音乐历史长廊.  相似文献   

2.
钢琴以其演奏效果的交响化特征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自1404年古钢琴的发明(1)和1711年近代钢琴的诞生(2)以来的几百年中,钢琴艺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为推动人类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董箫 《美与时代》2003,(8):59-60
钢琴是“乐器之王”,当然要让学生学得好,必须在教学中抓好“狠抓基本功训练”,“注重音乐表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钢琴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种重要乐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在家庭中普及开来。而钢琴特殊的构造要求它在音律的准确性方面必须每年进行专业的调律。为了培养更多业务素质过硬的钢琴调律师,对钢琴调律艺术进行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乐 《美与时代》2004,(10):60-61
任何艺术都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并生动地表现着人类的情感.人们从不同的视野探索情感开发与培养的奥秘,其中艺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钢琴音乐也是如此.钢琴演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它以特定的艺术符号及音响结构的运动形式直接展示着人的内心情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审美和情感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姚晓泉 《美与时代》2003,(12):26-28
人类进步,科技发展,钢琴学习中已可以使用大量的音响资料,辅助钢琴音乐的学习。本文旨在提高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钢琴音乐音响资料,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众多的音响资料的选择;二.风格流派的辨别;三.录音技术乐器与实际演奏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钢琴是一种常见的乐器,也是音乐专业的人最常接触的一种乐器。在高校的音乐专业中,钢琴课被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无论从专业课的角度,还是从音乐类基础课、共同课的角度来说,都需要掌握钢琴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钢琴的学习和训练,对于高校的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必不可少。结合六盘水师范学院2019级音乐专业新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同以及学生学习钢琴的自身条件等,提出相应的钢琴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案。  相似文献   

8.
肖邦的音乐是钢琴音乐王国的珍品.他的音乐以诗性著称,在19世纪,肖邦就被称为"钢琴诗人"了,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的孕育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成就了钢琴的黄金时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他的音乐与波兰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生活的灵魂,是灵魂的呵护者。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对审美享受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对音乐艺术情有独钟,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自然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钢琴演奏作为一门技术,它可以成为谋生的职业,作为一种艺术,它又能增强人的气质修养,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和生活质量,于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温度很高的“钢琴热”,许多儿童开始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领略钢琴的独特魅力,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谈到钢琴演奏时认为:"最重要和首先考虑的是所发出的声音,技巧和其他问题是次要的.首先是色彩!色彩!色彩!"[1]拉赫玛尼诺夫所强调的"色彩"即指钢琴音色.音色是钢琴描绘意境、塑造形象、体现音乐风格以及展示不同流派与学派的重要途径,也是演奏者理解表达能力及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钢琴艺术伴随着音乐发展,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几个代表时期,各个时期的音乐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本文针对不同的音乐发展时期,从作品风格、触键方法、踏板运用三个方面,探讨钢琴弹奏中对音乐的把握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古典钢琴音乐[1]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而深刻的艺术内涵.在流行音乐充斥乐坛的今天,"新民乐"的发展为传统民族音乐传承打开了希望之门.古典钢琴音乐也应利用现代多媒体传播手段,走"视听"结合、"音画"结合的路线.  相似文献   

12.
李红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51-151
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合唱训练能发展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科学的、高位置的发声方法以及各种歌唱技能技巧;通过合唱,加强对学生集体观、群体意识的教育等等,尤其可培养学生的和声感觉。演唱合唱歌曲不但要做到节奏整齐,音调准确,还要做到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感受“轻、柔、美、高”的合唱表现力和艺术的感染力。我在实际工作当中从以下四个阶段来进行合唱教学,和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3.
法国的浪漫派著名音乐家比才在论艺术巨擘时说:"我把贝多芬置于最伟大之上,最富盛名.带合唱的交响曲对我来说是我们艺术的颠峰.但丁,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荷马,贝多芬,摩西!在我看来,无论是创造了神圣形式的莫扎特;强有力宏伟而独特的韦伯;还是气势磅礴的戏剧天才迈耶贝尔,都无权争夺那'巨人泰坦'('音乐普罗米修斯')的王冠."[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的音乐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九首交响乐作品,是世界各大著名乐团的常演曲目,也被爱好古典音乐的人们所喜爱.他的有些钢琴作品被现代的钢琴演奏家全新演绎之后,连普通的老百姓也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4.
“伴奏”意为“伴随而奏之”,常常是由一件或多件乐器由于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以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与色彩性。然而伴奏又是音乐结构中的一部分,用于衬托和补充富有表情的歌唱和乐器。用绿叶衬托红花比喻伴奏的地位再恰当不过了。而为歌曲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又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但其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伴奏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有着自己独特内容、规律、逻辑和特点的技术性很强的艺术。一个好的伴奏者不仅能使听众享受到合作者演唱的美好音乐,而且可以激发  相似文献   

15.
钢琴文化是伴随着钢琴进入中国,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西文化的融合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拓展了中国传统乐曲的存在形式,丰富了钢琴演奏技巧和钢琴作曲技法,拓展了中国的音乐文化,中国钢琴文化具有中国民族性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艺术特点。钢琴文化在中国虽然一度发展缓慢,但是仍在曲折中渐进地往前发展,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中国钢琴文化一定能吸收各方文化的积极元素,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当下,音乐作为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普及非常迅速,喜欢、学习音乐的人不计其数。而学习音乐对中小学生智力开发、陶冶性情很有益处,对其审美观念甚至人生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堂音乐教学之余,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孩子的音乐素养,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培养孩子的良好气质,许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钢琴、古筝、小提琴等乐器,学习一门乐器已成为家长们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必选。而对于选择什么乐器,中还是西,传统还是现代,其所做的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效果又如何?对于这些看似平常问题的探讨,实际上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当前中小学学生乐器学习之类型选择倾向,以及这样的倾向所反映出的大众对待中西音乐的心理趋向、对中西乐器的认识状况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岳晓云 《美与时代》2007,(6):96-101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音乐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怒吼吧,黄河》是该作品中艺术成就极高的一个乐章,研究它的音乐特征、指挥与合唱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童声合唱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并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之一。童声那特有的清脆、甜美、稚嫩、委婉的音色,不知打动了多少听众的心,从而使童声合唱艺术在诸多音乐表演艺术形式里面,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童声合唱又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当今美育教育开始逐渐被社会所重视,这无疑给童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乐律学、音程和弦调式、音乐发展、乐器造型、乐器的音律定律、乐器的表现性能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音乐的各方面与黄金分割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真正感受到正是冥冥之中的黄金分割,才使我们创造出无比美妙动听的音乐。  相似文献   

20.
歌唱性就是人们在歌唱时、演奏时体会到的乐感、美感、情感和情绪,是音乐作品中表现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在钢琴艺术中,演奏者用内在的歌唱感觉来弹钢琴,并且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手指转变为相应的琴声旋律.可见,歌唱性处理是钢琴演奏者在学习与实践中要解决的难点,也是钢琴演奏者所追求的最完美的艺术境界与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