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攻击性驾驶行为的综合模型(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driver aggression)将“挫折-攻击”模型与一般攻击性模型相结合, 提出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对心理过程具有交互作用, 阐明了认知评估、情绪唤醒对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影响机制。该模型能很好解释在道路冲突中, 驾驶员的攻击性持续升级的原因, 以及为什么在道路攻击性驾驶行为事件中, “肇事者”和“受害者”的角色模糊不清, 这有助于更好地确定攻击性驾驶行为对交通事故和道路安全的影响, 对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竞赛压力及其引发的紧张焦虑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有重要影响。注意控制理论(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 ACT)从注意控制角度解释焦虑如何影响操作表现。阐述了ACT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基本假设, 梳理了ACT在运动领域的适用性检验和基于ACT的拓展研究, 引出了ACT的发展理论——运动注意控制理论, 进而分析了其与挑战-威胁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和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整合链接点, 提出了“压力-资源-注意控制整合模型”, 以更好地理解竞赛压力、注意控制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强、辛国芳在《“模型的构建”不是“科学的目的”》(见《医学与哲学》2 0 0 0年第 6期 )中对笔者提出的“模型论”与“原型论”是中西医学的本质区别的观点表示反对 ,其表层原因是王强等先生对笔者“模型”与“原型”说的曲解 ,而其深层原因则是彼此观点的迥然对立。他在《中国医药学报》上与笔者已有几次交锋 ,论争的焦点就在于以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来评判中医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医究竟该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王强以“科学”(实际上是现代自然科学 )的标准评判中医学 ,认为中医学有“科学成分” ,也有“不科学成分” ,因而主张“剥离” ,主张…  相似文献   

4.
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对于网络成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诊断量表,相应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也不够成熟,有关的理论解释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以众多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理”整合模型也许能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网络成瘾者的大脑活动变化规律,网络虚拟情境的特征及其与上网行为、个性特征等的交互影响,以及网络交互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识别等问题,将是今后网络成瘾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郑伟 《哲学研究》2022,(6):32-41
“塔克-伍德”命题的关键在于,它试图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内部建立一种阶段性的“正义评价模式”并认可其“历史合理性”。对于“正义评价模式”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问题的解答,强调“意识形态的规范性作用”或建构“生产正义”理论等诸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即无法真正解答“塔克-伍德”命题。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恩格斯阐释了价值观评价“元模式”的历史生成及其局限性,在资产阶级“正义观”问题上集中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揭示了马克思及他本人没有从“正义”视角进行资本主义批判的原因。恩格斯的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在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澄清“塔克-伍德”命题的“泛主体性”逻辑缺陷,摆脱价值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自从人类开始使用机械设备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实践以来,“人一机”模型(即人机系统)就一直存在着。长期以来,这种人机系统中人与机器的联系是单方向的,即要么是人适应机器的操作程序,要么改善机器的操作程序来适应人在操作上的需要。然而,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到上个世纪中后期,特别是后期,以计算机和电信技术为依托的网络的出现和普及,这种人与机器的单向性特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网使人们有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和形式。上网这种“人一机”形式改变了以往那种“人一机”模型的单向性,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机互动模型,即双向性的对话形式。说它是一种“对话”模型,是因为人们可以在网上工作、学习、沟通、娱乐和交谈等,宛如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谈话一般。笔者正是试图从上网这种人机互动性入手,从科技史的发展背景下分析网上生活的本质——“人一机对话”模型(这也是本文提出的新的视角和观点),分析“人一机对话”模型中“对话”的实质,以及进一步阐述这种“人一机对话”模型中的知觉系统和虚拟现实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工作压力的要求-控制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共同决定工作压力。大量的研究很好地支持了该模型,但对Karasek所假设的关于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之间的交互作用的验证结论也存在一些矛盾的方面。作者分析了工作要求-控制模型和其它工作压力模型之间的差异,对该模型以及正反两方面的研究证据作了详细地述评,并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归类的相似性对比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近期归类中的相似性对比模型的研究,首先介绍了相似性对比的空间模型、基于特征的对比模型以及最近提出的结构匹配模型,并且详细阐述结构匹配模型观点以及它的应用方面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人们来关注本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视角,采用本土化研究的思路,构建并检验中国文化下领导-部属关系的结构模型。研究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19人的访谈、284人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和1部文学著作的分析等3种途径,经3轮条目分类,建立了领导视角和部属视角各7个维度的领导-部属关系结构模型。研究2选取391人的领导样本和133人的领导-部属匹配样本,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领导-部属关系是一个双视角、二阶四因素的结构。双视角是指领导视角和部属视角,二阶因素是指领导-部属的积极关系和消极关系,4个因素分别为关心支持、控制划派、忠诚贡献、抵触反对。与西方LMX-7量表相比,本土化的领导-部属关系量表(LMR量表)在预测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指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该模型将西方研究对领导-部属“交换”的关注转换到对“关系”的关注上,把仅对积极关系的关注扩展到对消极关系的关注上,并发现了领导视角和部属视角各有不同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陈卫旗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7,30(4):979-981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检验了人与职务、组织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的效应,及“内部整合”与“人际预测”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人与职务、组织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内部整合”对这种效应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人际预测”仅对“人-职务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效应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为理解“人-环境匹配”对于员工工作态度的效应机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阅读障碍检测的“差异模型”因其操作性强的特点备受研究者喜爱且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中广为采用的检测模型,然而研究表明“差异模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诸多弊端;鉴于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基于阅读成分理论、以干预为导向、科学合理、简便易施的“成分模型”,从而避免了单一采用“差异模型”进行阅读障碍检测。研究表明“成分模型”在汉语阅读障碍检测和亚类型鉴定中同样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尝试采用“成分模型”实施阅读障碍检测可以避免汉语阅读障碍检测方面存在的混杂现象,进而促使我国阅读障碍检测及亚类型鉴定朝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2.
情绪智力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国瑞  何小蕾 《心理科学》2003,26(5):917-918
自从 1990年心理学家梅耶和萨拉维 (Mayer&Salovey)首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后 ,情绪智力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 ,其重点是情绪智力理论模型和量表的开发研究。至今已有 7本情绪智力专著出版 ,情绪智力量表已有近十个版本。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情绪智力模型以及基于这些模型所开发的情绪智力量表。1 “情绪智力”模型1.1 梅耶和萨拉维 (Mayer&Salovey) 1990模型1990年梅耶和萨拉维首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 ,指出情绪智力应包括区分和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其中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两…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许多心理学家从“厄运与苦难”视角研究人晚年遭遇的身体、认知和情绪衰老, 但是近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老化悖论”——老年人情绪加工的积极效应——视角挑战这一“定论”。积极效应指老年人认知加工过程中比年轻人更偏好正性而非负性材料的现象。第二代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包括积极效应理论、认知控制假说和强弱整合模型3个关于认知和情绪功能年龄差异的理论模型, 特别强调了认知控制在老年人积极情绪加工中的潜在作用, 而自动化加工与控制性加工的区分则取决于注意资源配置。因此, 认知控制在老年人对积极情绪的注意加工中起重要作用。此外, 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也是影响老年人情绪注意中积极效应的关键因素。最后, 综合以往研究构建出认知控制对老年人积极效应发生作用的注意阶段模型。未来研究可从中国老年人情绪注意加工模式、不同认知控制子成分的作用机制、提高研究生态学效度和注意的治疗品质几个方面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做决策时常常要受到时间或知识的限制,有时还要受到其双重限制。关于人们是如何进行风险决策,早期有期望效用理论对其加以解释,但Allais悖论对其标准化地位提出了挑战。Simon的“有限理性”观点提出后,一些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开发决策的“有限理性”模型。文章讨论并比较了无限理性的期望效用理论被Allais悖论杠杆撬动之后,有限理性的“占优启发式”和“齐当别”决策模型所能做的和所不能做的。两种模型的决策标准、计算策略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也一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达尔文模块"与认知的"瑞士军刀"模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熊哲宏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2,25(2):163-166
本文在描述“达尔文模块”的基本特征以及进化心理学家对这种模块的理论辩护的基础上,论证了所谓达尔文模块并不是真实的心理模块;由达尔文模块所构造的认知的“瑞士军力”模型也不具有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自我控制是人们克服冲动、习惯或自动化的反应,有意识地掌控自己行为方向的能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认为自我控制的执行会消耗有限的心理能量。力量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冲动行为、人际交互以及决策和判断等领域的研究,影响自我控制力量的因素包括人格和个体差异、情绪和动机以及自我控制训练等。自我损耗与疲劳感的区别、动机和信念在自我损耗中的作用以及力量模型的应用价值等是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现象越来越多的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主要介绍了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现象:“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并对其理论依据、测量方法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分别进行了介绍。最后,在对以往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运动视觉中计时行为的控制操作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视觉中的计时行为分为两类 :拦截行为和制动行为。“环境—活动者系统”(EAS)中的信息决定着计量行为的控制操作。本文阐明了信息和EAS的特性 ,通过对 tau-margin在拦截行为中的作用以及视觉变量τ对于制动操作重要性的分析 ,论述了运动视觉中计时行为的控制操作理论。  相似文献   

19.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苏  刘璐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905-915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现象, 对个体和社会有很大影响, 具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研究范式有拒绝范式、放逐范式、孤独终老范式及其他范式。其理论模型有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多元动机模型及情绪麻木和自我控制失败说。当前研究在社会排斥对基本需要、情绪和自尊有何影响上存在争议。未来需谨慎使用研究范式, 明确研究对象,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寻找社会排斥出现的原因, 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社会排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我控制指那些帮助人们克服思想和情绪, 进而依据实际情况调整自我行为的心理加工。虽然良好的自我控制对个体的成功与幸福非常重要, 但自我控制失败仍然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借助于序列任务范式, 研究者揭示了自我控制失败的认知机制并建构了多种理论, 包括能量模型、加工模型、中央管理器模型和前额叶−皮层下脑区的平衡模型。相关脑成像研究主要聚焦于额下回、杏仁核、眶额叶皮质等脑区。未来研究应侧重不同理论之间的融合与补充, 强化自我控制失败潜在神经机制的探索, 并推动自我控制与社会决策行为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