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汉字读音声旁一致性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舒华  武宁宁  周晓林 《心理学报》2000,32(2):164-169
采用同音判断的方法,考察儿童对汉字读音声旁一致性意识的发展。一个熟悉字和一个不熟悉字共用同一个声旁,该声旁在提示整字发音时可以是一致的,即包含此声旁的所有汉字都发音相同,也可以是不一致的。要求儿童猜测不熟悉字的读音,作出它与熟悉字“是”、“否”同音的判断。结果发现,儿童很早就意识到汉字的结构以及声旁和形旁在表音、表义功能上的分工。随着年级的升高,声旁一致性对猜测不熟悉汉字读音的影响增强。小学四年级语文能力较高的儿童已经开始意识到声旁的一致性;六年级儿童总体上说来已发展了一致性意识。初二年级的学生发展了声旁一致性意识,且没有能力差异。大学生的声旁一致性意识最强。  相似文献   

2.
义符的类别一致性和家族大小影响形声字的语义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6,48(11):1390-1400
采用行为实验和眼动技术考察义符的类别一致性和家族大小对形声字语义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1) 在一致性判断和视觉选择中均存在着字词水平的类别一致性效应, 义符同整字类别一致的字容易认知。(2) 义符的家族大小影响形声字的语义加工, 义符家族大, 汉语母语者对形声字的加工更容易采用形旁推理策略。(3) 义符家族的类别一致性影响形声字的语义加工。(4) 义符家族的类别一致性和家族大小效应受义符与整字的类别一致性调节。  相似文献   

3.
儿童性别意识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儿童的性别意识什么时候产生?如何发展?是发展心理学家和性别差异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在儿童性别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儿童的性别自认和性别偏好是性别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一般认为儿童性别自认(即知道自己的性别)的开始年龄是3岁。布朗(1957)对儿童性别偏好的研表明,从幼儿团到小学五年级,男孩表现了偏爱男性的物体和职业的一致模式,而女孩在幼儿园年龄并不表现任何性别偏爱,接着突然转向偏爱男性,到五年级,  相似文献   

4.
采用义符启动范式,考察不同加工深度任务中家族大小和类别一致性对义符语义激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词汇判断中,家族大小影响义符的语义激活,大家族义符的语义不容易激活,小家族义符的语义容易激活。在语义相关判断中,类别一致性影响义符的语义激活,类别一致性高的义符的语义容易激活,并且在错误率上,这一影响受义符的家族大小调节。义符类别一致性影响义符家族效应的作用方向:当类别一致性低时,出现抑制的家族效应;当类别一致性高时,家族效应无影响或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汉语儿童正字法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74个幼儿园中、大班和小学一到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0个线条图、位置错误非字、部件错误非字、假字和真字进行字典判断,探讨汉语儿童正字法意识的萌芽、发展及其与识字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汉语儿童正字法意识是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学前处于萌芽状态,一年级儿童则已具备了一定的正字法意识,并随着年级增加而不断发展。(2)正字法意识分为多个层次,学前阶段只能发展区分汉字和线条图的基本能力,位置意识和部件意识要在入学后才能逐步发展,并且前者的获得比后者容易。(3)正字法意识的发展要以一定的识字量为基础,阅读能力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与正字法意识的不同层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义符启动范式,考察任务性质、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实验1通过词汇判断任务和词性判断任务的比较,发现义符的语法信息激活具有任务特定性:只有在直接针对词类的词性判断任务中,义符的语法信息才比较容易显现。实验1的结果为实验2的任务选择奠定了基础。实验2考察在词性判断任务中,义符的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发现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都是影响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重要变量,具体表现为大家族义符和高词类一致性义符在语法信息激活上具有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注意线索范式对小学生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被试为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研究主要考察分心物数量、线索有效性和目标新异性对小学生注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三年级(8~9岁)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注意阶段性波动,该结果与国外研究有一定的一致性,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2)小学阶段儿童在相同任务上的选择注意加工速度比成人慢300~1100ms;(3)分心物数量、线索有效性和目标新异性对儿童选择注意发展的影响与成人的结论一致,而且呈现持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汉语儿童的语音意识特点及阅读能力高低读者的差异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姜涛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99,32(1):60-68
选取小学3,4,5年级儿童各20名作为被试,系统探讨了儿童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意识、首音韵脚意识和音位意识的特点及发展,根据老师的评价把被试分为好的读者和差的读者。研究结果表明,语音意识测验成绩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音节意识与首音一韵脚意识先于音位意识而发展;好、差读者在语音意识测验成绩上差异显著,而且,年级差异与好、差读者差异的程度和趋势是一致的,好、差读者在语音意识发展的速度上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书写是小学阶段书面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受到多种认知技能的影响。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7名小学五年级儿童的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对其五、六年级时的汉字听写和抄写的影响。控制了非言语智力、语音意识后,结果发现:(1)儿童汉字听写和抄写能力随时间发展均有显著增长;(2)五年级语素意识显著预测了五、六年级两个时间点的听写,五年级快速命名仅显著预测了五年级听写;(3)五年级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预测了五年级抄写。研究表明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对汉字听写和抄写存在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英  程亚华  伍新春  阮氏芳 《心理学报》2016,(11):1434-1444
以399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通过分层回归,系统考察了汉语儿童同音、同形和复合三类语素意识与词汇知识的双向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语素意识和词汇知识随时间均有显著增长;(2)控制词汇知识的自回归效应后,一年级儿童的同音和复合语素意识对其二年级的词汇知识、三年级儿童的复合语素意识对其四年级的词汇知识、五年级儿童的同形和复合语素意识对其六年级的词汇知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分别控制三类语素意识的自回归效应后,一年级和五年级儿童的词汇知识可以显著预测其二年级和六年级的三类语素意识,三年级儿童的词汇知识对其四年级的同形和复合语素意识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汉语儿童语素意识与词汇知识存在双向关系,且不同类型的语素意识与词汇知识的关系随年级的升高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考察了英语语音意识在小学汉语儿童英语单词读写学习中的作用。对189名小学儿童的研究表明:(1)一、二、五年级在首音和韵脚意识上差异显著;在音位意识上,一、二年级差异不显著,五年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2)各年级儿童的语音意识与其英语单词读写均存在显著相关;(3)控制英语口语词汇量后,一年级的首音意识显著解释其单词读写的变异,二年级的首音意识显著解释其单词拼写的变异,五年级的音位意识显著解释其单词读写的变异;(4)各年级的语音意识对单词拼写较之于阅读都具有更强的变异解释力。可见,小学汉语儿童的英语语音意识与其单词读写存在密切联系,语音意识与拼写的关系相对更为紧密;首音意识对早期读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音位意识在后期读写学习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汉语儿童早期语音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四类语音意识任务(音节、首音、韵脚、声调)考察了幼儿园小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已经开始发展,其中音节意识发展最早,其次是韵脚意识,声调意识和首音意识的发展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13.
小学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徐芬  董奇  杨洁  王卫星 《心理科学》2004,27(1):18-20
运用纵向与横向研究探讨了小学一年级儿童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过程和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汉语语音意识的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在汉语语音意识各任务上,刚入学儿童的反应都处于随机的水平,其后声调意识先于其他语音意识而发展,其次为首音-韵脚意识,音位意识发展得最迟。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视频信息加工任务.考察在无指导的自然阅读状态下.字幕在小学一,三年级儿童伴随学习中词汇获得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蒯读有字幕视频材料任务中.一、三年级儿童均可伴随学习到字幕中的生字,并且在高生字密度条件下习得的生字量要显著多于低生字密度条件;(2)一年级低阅读水平儿童在全文注音字幕条件习得的生字量与高阅读水平一致,但在无注音条件则显著低于高阅读水平;(3)三年级儿童在有拼音与无拼音字幕条件习得的生字量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利用字幕伴随学习,是一种适于儿童获得词汇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简称DSCAC)是编制来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一个认知能力测验。它由三个分测验和八个项目组成。我们在1986年建立了DSCAC的杭州市一、二年级的年级常模。结果表明;1)本量表能反映出年级间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势;2)量表的重测信度一、二年级均在0.81以上,说明量表是可靠且稳定的;3)通过因素分析,量表内部一致性分析和DSCAC与WISC—R相关分析来评价本量表的效度。结果发现,DSCAC具有较好的构思效度和内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以146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试, 考察小学生从一到三年级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之间发展关系的变化。在控制了语音意识、快速命名、正字法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后, 结果发现:(1)一年级时的汉字识别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 (2)一年级时的词汇知识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复合语素意识和汉字识别; (3)二年级时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三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4)二年级时的同形语素意识对三年级的词汇知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 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语素意识具有预测作用; 三种语素意识对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预测作用中, 只有同形语素意识能够显著预测词汇知识; 三种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存在变化且具有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李晓东  林崇德 《心理科学》2002,25(3):270-274
本研究对465名小学3—6年级学生解决不同类型的比较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解决比较问题的成绩受问题类型及年级的交互影响。儿童在一致算术问题上的成绩都很好,且显著优于不一致算术问题。在不一致算术问题、一致代数问题及不一致代数问题上,存在年级差异。5、6年级学生优于4年级学生。(2)小学生在算术问题上的通过率高于代数问题,5、6年级学生的通过率高于3、4年级。除一致算术问题外,其它类型比较问题的通过率较低。(3)小学生解决比较问题的成绩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形声字心理词典中义符和音符线索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实验采用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判断法,用形声字的义符或音符作为启动刺激,对形声字心理词典中义符和音符线索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义符线索比音符线索的作用更大;义符、音符对低频字的影响比对高频字的影响更大;当义符、音符与字义、字音一致和不一致时,又符线索和音符线索的作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167名三到六年级的汉语儿童进行了英语拼写测验和英语正字法规则意识测验,结果发现:(1)汉语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的英语拼写能力都基本处于字母名称拼写策略阶段,在四年级到五年级期间,其整体拼写水平有较显著提高;(2)汉语小学儿童的英语拼写水平与其正字法规则意识显著相关,四、五、六年级儿童的英语字母可双写位置规则对其英语拼写能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采用交叉滞后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在小学1~3年级间有显著增长;(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后,口语词汇知识在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与后期的阅读能力之间起跨时间点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水平能够提高词汇知识获得的效率,进而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