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各类族裔的、种族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身份政治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人群之间进行各种利益争夺的重要形式。在这些利益争斗中,宗教政治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以及非理性和破坏力强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宗教极端主义尤其是政治性的宗教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对所在地区、各相关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法国境内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猖獗、暴恐频发,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在系统性分析法国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策层面分析法国政府对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治理教训以及当前的治理思路。研究发现,开放式移民政策、移民融入失败造成法国穆斯林族裔分裂思想加剧,同时法国政府因疏于排查外部势力渗透、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宗教治理不健全、青少年教育保护缺失等,导致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在法国本土持续扩散。近年来,法国政府在增加情报力量投入、加强政策实施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转向,着力保障未成年受教育、改善社区生活环境、解决伊斯兰政治化等“根源性”问题,并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法国治理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工作实践,对我国积极部署针对性预防措施、依法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宗教极端主义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极端主义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人们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何谓宗教极端主义会有不同的理解、认定和概括,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研究主体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本文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就伊斯兰世界宗教极端主义的形态、根源、危害以及我国应当如何应对宗教极端主义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分析。作者强调,宗教极端主义本质上是对宗教信仰、宗教思想文化的一种极端、片面、谬误和有害的曲解,是具有显著政治性和暴恐性的意识形态,它与宗教既有某些关联,又有本质区别。从世界范围看,反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是因为极端主义有其社会基础,而且因为各种复杂的诱因也在不断地制造新的宗教极端势力。  相似文献   

4.
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关于宗教极端主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学术界的一些分析,宗教极端主义有以下几个特点:1.宗教极端主义是与宗教有联系的极端主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佛教思想内部寻找宗教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的智慧,以便为当前文明对话提供思想资源。首先,佛教将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称为"外道",最后以真理观打破自他宗教的界限,充分表现了宗教多元主义的倾向;其次,二谛的思想模式具有终极实在与多元宗教的意义,而且二谛的相即、不二的关系,体现了宗教多元主义的真理观;最后,瑜伽行派的种姓各别与种子熏习思想,表达了宗教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在打击"三股势力"的斗争中,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宗教极端主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作者在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就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的三种基本形态作了理论上的阐述、事实上的认定,强调伊斯兰极端主义实际上是政治伊斯兰主义的一部分,与之"连体共生",因而不应孤立地看待伊斯兰极端主义,而应将其置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广阔背景下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作者坚持认为,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既有某些表面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因而不宜将二者"彻底切割";如果否认宗教与极端主义之间的联系,也就无法令人信服地揭示极端主义宗教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思想文化根源。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将是一个艰难、曲折、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互联网宗教信息,应推动互联网宗教信息治理体系由碎片化向网格化转型,建立互联网宗教信息预警体系。针对境外媒体涉华宗教议题,应精准分析其风险点位和关键问题,有理有据反驳其宗教叙事,全方位提升我国在宗教话语和宗教学话语方面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针对境外互联网宗教信息,在尊重网络主权的原则下,推动建立全球互联网宗教信息治理体系和对话机制,有效管控分歧,抵制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正冷战结束后,各类族裔的、种族的、宗教的和文化的身份政治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人群之间进行各种利益争夺的重要形式。在这些利益争斗中,宗教政治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以及非理性和破坏力强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宗教极端主义尤其是政治性的宗教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对所在地区、各相关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宗教极端主义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且联动国内、国际的多个主体,防范与铲除宗教极端主义,或者说"去极端化",需要我们从完善国内  相似文献   

9.
作为陆海丝绸之路的枢纽,伊朗无疑是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对伊朗的宗教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更好地认识伊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角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政教关系、宗教法治、宗教民族、宗教派别、极端主义、跨国宗教等多个维度出发,研究伊朗宗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伊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潜在的宗教风险,以利于我国把握和规避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民族地区的宗教慈善组织进行论述,以民族地区的广西佛教济善会为研究个案,对其价值承载、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发展困境等进行梳理分析,对比探讨了我国民族地区与沿海地区宗教慈善组织之间的外部支持环境、慈善行为的有效动员、社会服务领域拓展、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完善社会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深入探索了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发展路径,以期促进宗教慈善组织在民族地区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和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领域,以及在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上发挥更大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宗教影响力极大的国家,对意大利的研究不可避免涉及宗教问题,而对其可能存在的宗教风险的预估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梳理了意大利宗教历史的发展和现状,并对其在宗教治理和信仰格局、宗教对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外来宗教与主流社会的潜在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安全威胁等方面的宗教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2.
正"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正确辨明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剖析宗教极端主义利用宗教散播极端思想、从事政治鼓动、歪曲宗教教义、使用暴恐手段,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宗教极端主义集"宗教"与"极端主义"于一身,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现象。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一般经由初始的信仰极端化、行为狂热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的宗教工作思想不是孤立地对宗教予以考察,而是将宗教纳入"宗教、民族、国家安全"这张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之网中加以全新认识。习近平的宗教工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习近平的宗教工作思想可概括为八个要点:(1)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2)区分合法宗教活动与打着宗教旗号的违法犯罪活动;(3)构筑打击"三股势力"的"铜墙铁壁"与"战斗堡垒";(4)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团结;(5)构建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群众的"共有精神家园";(6)保障宗教组织领导权在爱国人士手中;(7)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8)强化边疆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释悟凡 《法音》2021,(4):18-20
坚持宗教中国化是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的前提下,我国宗教的发展方向。坚持宗教中国化是党的宗教政策在管理与落实中的具体体现。佛教中国化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一部分。佛教中国化是坚持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正信正行、清净庄严的佛教本色,是在适应时代进步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和创新佛教自身建设,持续推动中国佛教现代转型,不断增强佛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佛教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所趋。  相似文献   

15.
正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基础,可以帮助人们分辨和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歪理邪说,自觉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的错误思想,回归理性、正信、向善的宗教本身。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关于宗教极端主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学术界的一些分析,宗教极端主义有以下几个特点:1.宗教极端主义是与宗教有联系的极端主义,它影响特定的信教群体。但它不是宗教。2.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只与某一特定的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3,(5):30-33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是对客观存在的尊重,是对客观过程的尊重,是对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尊重。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是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实现民族振兴,共建美好世界。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中国历史上在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在信仰不同宗教者之间,很少因为宗教信仰而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有宪法和法律作保障。 ——面对宗教信仰自由被歪曲和践踏,我们主张:通过各国立法、司法和行政措施,更加卓有成效地实现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面对打着宗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猖撅与威胁,我们主张:国际社会共同反对破坏人类和平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面对有些国家利用宗教干涉别国内政和强权政治利用宗教问题对别国的欺压与干预,我们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以对话代替对抗。 ——面对冷战结束后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与危机,我们主张: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各宗教、各教派之间相互尊重和宽容。 ——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与融合,我们主张:求同存异,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池田大作的宗教对话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底蕴,这就是以大乘佛教传统为根基的东方佛学智慧。因此,本文在查阅相关日文原版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解析,旨在阐释池田大作宗教对话实践的出发点、思想特色及其"世界宗教精神",以期展现世界文明对话与东方佛学智慧交相辉映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宗教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独尊、封闭、排他、扩张、多变等特性。宗教的唯我独尊.目的在于诱导人们成为自己的信徒。此特性导致宗教对内封闭对外排他和扩张。宗教的自我封闭。主要是为了巩固自己.不使信徒流失,对信徒的约束和控制往往极其残酷,甚至血腥。宗教的排他.使宗教之间或教派之间,勾心斗角。抢地盘。争信徒,彼此力图把对方踩在脚下。宗教的对外扩张.是宗教教义的必然。因为佛教要普度众生。耶稣要门徒往普天下去传播福音。宗教的排他和扩张不可避免地会弓l起冲突或导致战争。宗教的多变,以不同面目处世,关于宗教的兴衰存亡。一切都是相关的人所为。宗教的神只不过是招牌、外衣和工具。  相似文献   

19.
《原道》2015,(2)
宗教极端主义是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学界不断加强对宗教极端主义的研究,为政府防范和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国家特别是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冯特的宗教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化论思想指导下,冯特从心理学角度对宗教的起源、发展、本质等诸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宗教起源于由死亡和疾病带来的恐惧;经历了魔鬼崇拜、图腾崇拜、英雄和诸神崇拜以及人性宗教四个发展阶段;宗教在本质上是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发展符合民族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宗教和其他文化现象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他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宗教人类学理论,而且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