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奶三事     
“念天佛” 在我记忆中,奶奶瘦高个,慈眉善眼,缠着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虽说目不识丁,也没有名字,只知她姓戴。我18岁当兵离家,后来退伍分配在外地,就很少回家了。有一年,我带了妻子(当时是刚认识不久的女朋友),回家去看奶奶与父母亲。那时,我们家住的是茅蓬,奶奶正坐在自己房间的小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串念珠,嘴里不停地念着我从小到大听见的那四个字“阿弥陀佛”。妈走过去,把妻介绍给奶奶:“这是你孙子的朋友”。她八十多岁的人,竟反应很快,马上就明白了妈的意思,即时放下念珠,拉着妻的手说:“这么远的…  相似文献   

2.
意雯 《天风》2015,(3):39
<正>[新华网]浙江温州有一群大妈,平均年龄超过50岁,其中好多人早已做了奶奶、外婆,但从去年4月以来,经常聚在一起吸毒,直至被便衣民警在酒店KTV里当场抓获。据悉,这群中年妇女多是相识多年的街坊邻居、老朋友,经常在一起聚会。她们基本上是家庭妇女,很多人平日除了带带孙子孙女,就以追韩剧、做美容、唱卡拉OK、喝酒打牌度日。  相似文献   

3.
许文霞 《天风》2022,(10):43-44
电影《别告诉她》1是根据真实的家庭故事改编.影片主人公比莉出生在美国,当她得知深爱的奶奶身患绝症时,她发现一家人的一个秘密,那就是大家怕奶奶受不了打击,都决定向奶奶隐瞒真实病情.比莉想以美国式的思维告诉还蒙在鼓里的奶奶,让她知晓病情,坦然地走完最后一程,但父辈的家人却坚决不同意,他们坚持以中国式的思维,善意隐瞒病情,直到送走奶奶.一家人甚至为突如其来的大团聚编了一个谎言——为奶奶在日本的大孙子在家乡办一场风光的婚礼.影片体现了中西文化在处理具体问题上的差异.那么,善意的谎言是谎言吗?  相似文献   

4.
柔弱的力量     
一位年长的女士,有个极调皮的孙儿,但在她面前,孙儿乖巧.和她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孙儿第一次到她那儿小住,见面的那一刻,她以赞誉的口吻说,你的长相很有雕塑感,当模特非常合适,能不能坐在院子里让奶奶做个雕塑呢?调皮的孩子听了奶奶的赞誉,心里甜滋滋的,乖乖地静坐了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九月的一天,我下班回家,刚走出电梯,就听见家里嚷声很高.进了家门,看见母亲、爱人和小儿子正在吵. 小儿子在洗脚,地上到处是水.奶奶批评孙子弄一地水,把水流到了冰箱底下.孙子坚决不承认是自己弄撒了水,而一口咬定水是奶奶不小心倒撒的.一句话气得奶奶直哆嗦,“我这么大年纪能说假话,赖你!?”爱人看见儿子气了奶奶,就上前打了儿子一  相似文献   

6.
正秦怡是"岁月从不败美人"的电影传奇,更是一位亲切可人的邻家奶奶。90后这个词,还是秦怡老师自己主动提起的,在她得知我是1992年生人的时候,她说,"你看你是90后,我也是90后,我94啦。你写的文章可以叫,当90后遇见90后。"开始我觉得她就代表了"岁月从不败美人",是电影圈的传奇,后来发现她更像一位亲切可人的邻家奶奶,人缘好,不大会拒绝别人。2015年9月,第一次见到秦怡老师。在此之前三个月,  相似文献   

7.
忆外婆     
正记不清楚是哪一年了,总之我才几岁大。在一条老巷连溪坑的过道上,流转着绵长的老生腔。奶奶牵着我踌躇:"见了外婆,你一定要喊她,记着啊!"我有个坏毛病,爷爷奶奶之外的人,任是谁也不会喊,也许是我在襁褓时就由他俩抚养的缘故。黄漆木门敞开,沙发上坐了个老太,瞪大眼睛听唱片。我不禁傻眼,我从未见过那么大块头的人,那肚子快能给奶奶做一张肉床了。奶奶说她就是外婆,要  相似文献   

8.
奶奶的习惯     
让路奶奶是一个小脚女人,三寸金莲给她的行走带来了极大困难。何况我的家乡属丘陵地带,沟沟壑壑间的羊肠小道原本就让人头疼。因为行走不便,大多数人家的小脚婆娘只是在家里操持,但奶奶没那个福气。由于爷爷常年有病,她不得不用一双小脚承载着里里外外的重担。奶奶的金莲印,因此盖满了小村的山山岭岭。  相似文献   

9.
简单的爱     
那年,奶奶因病住院。在医院时,奶奶对我们说,她常常梦到爷爷找了个新奶奶,不要她了。我们听后大笑不已。当时爷爷也在场,但他只是淡淡地对奶奶说了一句:“在我眼中,谁也没你好!”  相似文献   

10.
两把单人春秋椅,一张小茶几,两位老人,两只苍老的手相互握着——这是我的爷爷和奶奶。从奶奶52岁双目失明那天起,爷爷和奶奶的手就这样紧紧相握,可能比以往几十年中握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奶奶失明的几十年里,不再干什么活儿,她唯一不曾放弃的是家里所有柜子的钥匙。每一个柜子都上着锁,沉沉的钥匙始终挂在奶奶腰间。需要拿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1.
棉被     
正我是盖着奶奶的棉被长大的。奶奶住在农村,我长在城市。奶奶对我的疼爱,絮在暖暖的、厚实的棉被里,包裹了我17年。棉被,就是奶奶嵌入我生命中的爱。奶奶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我爸爸最小,大学毕业后结婚晚,婚后7年才迎来我。我出生那年,奶奶已经78岁了。我是她孙辈中最小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讨饭奶奶     
讨饭奶奶是我的一个远房奶奶,一个人住在一间草屋里。听说她年轻时,很能干,插秧、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她还会剪鞋样,天上飞过什么,就能剪出什么,地上长出什么,  相似文献   

13.
奶奶的七夕     
正七夕按说是年轻人才在意的浪漫情人节,而我年过九旬的奶奶,却年年都要郑重其事地过七夕。爷爷是牛郎,不到30岁就英年早逝。奶奶是织女,她带着一双儿女苦熬日月。即使天人永隔,奶奶依然愿意相信,七月初七,是爷爷和她相会的日子。七夕,天蒙蒙亮,奶奶就早早起床了。她对镜梳妆,换上最得体的衣裳,洒水打扫厅堂,在爷爷的照片前上香、摆好贡品。然后奶奶开始生火做饭,她总要  相似文献   

14.
我不到一岁时到了内蒙古西部边陲小镇巴音,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的祖上世代出大阿訇、满拉,奶奶本人为女阿訇,能将114章的阿拉伯文的《古兰经》全部背诵。按照汉人的讲法,奶奶应是出生书香门第之家的女知识分子。她人长得白净、丰腴,一双黄褐色的大眼睛柔和清亮。即便喝斥人,也不存在柳眉倒立,目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福传慕道中,一些慕道者,甚至一些老教友都会常常向神父提出这样的问题:信仰能给我带来什么?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发问的人是我的一位婶婶。七十年代叔叔娶了不信教的婶婶,奶奶常常劝她信教,劝的次数多了,婶婶终于开了口:"娘!如果你让我念经,念出两斗米来,我就信!"第二次听到这  相似文献   

16.
18岁,对于一个姑娘来说,正是金子般的韶华岁月。然而,她却服下安眠药,永远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离开了她的亲人和一直关心、帮助她的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好心人。“某某班女生严玲玲服药自杀了!”今年3月的一天,如同一声惊雷炸响,震动了这个有2000余名学生的校园。严玲玲,16岁初中毕业考入某中等专业学校。两年多来,她生活俭朴,学习刻苦,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一次获综合素质一等奖。两次在省级以上媒体征文活动中分别获得过一等奖和二等奖。老师们对这位一直被学校引以为荣的好学生突然走上绝路倍感惋惜,同学们也感到茫然不解。她的奶奶和父亲更是痛不欲生……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一个好朋友酷爱运动,不过她可不屑于去什么健身房,专门喜欢到人烟稀少的地方自助旅行、攀越,为了保证自己有足够的体力,她每天晚上不管工作多晚都要跑步三四十分钟。原来她在《北京青年报》当记者,几年干下来,有点厌倦到处乱跑抢新闻的生活,就辞职到了清华同方,当起了部门经理。几年做下来,又厌倦了,正好奶奶病重住院,她索性辞了职,尽心照顾老人,直到奶奶去世。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位报到注册迟到的人第一次ZQ留给我的印象是新生报到的那一天。到下午放学前班上只有一位同学没到,那便是她。设法与她家里取得联系,她奶奶接的电话:"她爸爸在外忙着做生意,没时间送她,要到明天上午才能送来。"当时,我心里就嘀咕起来:"家就在学校附近的镇,一来自己可乘车过来,二来为什么她家人对生意比对她的上学更重视,三来父亲没空,母亲不能陪她来吗?"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年老的妇女领着她的孙子到动物园去玩,她的孙子脸上的雀斑非常的明显。  相似文献   

20.
芸芸听到奶奶生病的消息虽然心里有些着急,但情绪变化不大;她认为,生病是人之常事,老人生病更不足为怪。当听到奶奶住院的消息,焦急心理得到加强,且添了几分担忧,使焦急演化为焦虑。在医院里,她看到奶奶痛苦的病态,焦虑心理激化,增添了几分悲哀;出于对医院的信任寄托,这种悲哀没有流露。当看到奶奶病入膏肓,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冲出病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