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到高旻寺     
位于江苏省邗江县三汊河境内的高旻寺,是我国佛教禅宗丛林之一,也是“文革”中被破坏得较为严重的古刹之一。如今,我们可喜地看到,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犹如阵阵和煦的春风,次第吹进山门,吹进僧众的心坎里,使这座沉寂了十多年、濒临废圮的寺院又萌发出新的生机。下面介绍的是高旻寺恢复过程中的几个片断。一九八三年,国务院有关文件把高曼寺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这个消息象长了翅膀,很快便传开了。僧众期待已久的高旻寺恢复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马立华 《中国宗教》2014,(11):70-72
扬州高旻寺是中国四大古禅宗道场之一,长江流域素来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之说。高旻寺"冬禅夏学"、"农禅并重"的修行方式,素来为无数海内外信众所敬仰,每年有许多东南亚和欧洲国家的信众来这里坐禅修行,海内外许多禅宗道场都是以高旻寺为模板和榜样。一说起高旻寺禅宗修行,最具特色的就是"冬季结制禅七活动"。高旻寺是临济宗法脉,至今已历传四十七世,每年越冬打"禅七"是高旻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佛事活动。此制度依佛制而立,秋尽冬至,  相似文献   

3.
正高旻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相传其创建于隋代。据《清朝通志》记载:顺治三年,皇帝加封运河之神为"廷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吴惟华"以时致祭"。顺治八年(1651)吴惟华在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名曰"天中塔"。塔成后,吴惟华又在塔边增建了三进的梵刹,称为"塔庙"。康熙四十三年(1703)康熙帝南巡,曾登临寺内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他从汉王逸赋《九思·哀岁》"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句中撷出高、旻二字,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写下《高旻寺碑记》,高旻寺一名由此得来。高旻寺在中国佛教史,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高旻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相传其创建于隋代。据《清朝通志》记载:顺治三年.皇帝加封运河之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吴惟华“以时致祭”。顺治八年(1651)吴惟华在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名曰“天中塔”。塔成后,吴惟华又在塔边增建了三进的梵刹,称为“塔庙”。  相似文献   

5.
汉地佛教寺院在汉代时主要按汉代的官署布局建造,不少官吏、贵族、富人舍宅为寺,由此沿袭下来,佛寺的格局总体上与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相似。院落重重,层层递进,回廊相绕,引人入胜。唐代以前,汉地佛寺主要有石窟寺、塔庙两种形式。北魏至唐代,相继开凿了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供奉石刻佛像,绘制精美壁画,并在石窟周围建立寺院。“天下名山僧占多”,随着佛教的传播,僧人在封建王朝的扶持下,在风景秀丽的名山建立了众多佛寺。塔庙,也称浮图寺,它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17日,中国法门寺与韩国道诜寺结盟“兄弟寺院”签字仪式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门寺方丈学诚法师,韩国首尔市道诜寺住持弹默慧慈法师出席仪式。同步善域 共趋菩提——法门寺与韩国道诜寺结成“兄弟寺院”  相似文献   

7.
茶与寺院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同时,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净洁,久饮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层神秘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据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遂成风俗。”许多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对僧人遍遍饮茶的风气,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  相似文献   

8.
简讯一束     
《法音》1992,(8)
▲今年佛诞日凌晨,高旻寺举行复建天中宝塔奠基典礼,这是继禅堂、大雄宝殿之后的又一项重点修复工程。此次建造的天中塔,高72米,呈八角形,九层,造型新颖,规模壮观,将为古城扬州增光添采。▲5月16日上午,贵阳黔明寺隆重举行行玉佛开光暨宗满方丈升座典礼。贵州省佛协会长、黔灵山弘福寺慧海大和尚亲临送座,诸山长老,四众信徒和贵宾1500多人参加了这一庆典。▲四川省绵阳市圣水寺新建大雄宝殿落  相似文献   

9.
认识寺院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份材料是我刚出家大概三十三岁时候写的。当时,接受白圣法师的邀请在三藏学院教书。那时候教材都是自己编的,参考资料多半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出来的,编成表解,作为佛学院的教材。《寺院教育商榷》,是我当时对一个寺院要把佛法发扬光大的构想,总共有五讲:第一是认识寺院教育,第二是怎样展开摄化活动,第三是修学的生活,第四是修行的目的与初方便,第五是信众的联谊与互助。就“认识寺院教育”这个主题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说明。一、寺院价值寺院的设施及其存在的意义,这是我们首先要清楚明白的,“寺”这个名称的由来有它的历史渊源。佛教…  相似文献   

10.
寺院三章     
(一)寺之夜 寺之夜,极寂寥。九点过后,我已听不到半点喧嚣的声音。法事都结束了,香客们也疲倦了,客房里没有电视,便都闷头睡去。 我一时睡不着,就振衣去寺里的殿前殿后走走。佛前的灯已熄了,却到处溢着檀香,风轻轻地漾着,有墙里墙外的树叶被拂出声来,忽近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6,(4)
本刊讯浙江省温州市宗教事务局于4月16日至18日,在泰顺县宝林寺召开了佛教界坚持农禅并重、以寺养寺现场会。来自全市各县的佛教界代表及宗教科干部40余人参加了会议。泰顺县佛协悟觉法师在会上介绍了宝林、明山、崇教三寺坚持农禅并重、以寺养寺的经验.宝林、明山、崇教三寺地处泰顺县的中部,现住僧尼54人,有水田28亩,旱地14亩,茶园51亩,毛竹93亩,山林3205亩,机械化茶叶加工场一座.在“文革”期间,这三座寺院受到很大破坏.党的  相似文献   

12.
明远 《法音》2001,(10):36-36
本刊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九华山祗园寺方丈、九华山佛学院院长仁德法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8月23日8时22分在九华山圆寂,终年76岁,戒腊56夏。仁德法师俗名李德海,1926年6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乡。11岁于太尉庵礼松琴法师剃度出家。1948年在南京古林寺受具足戒,后在江苏观音寺、伴孤庵、寿宁寺、高旻寺,陕西终南山茅蓬,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等地参学,曾随来果、虚云两位老和尚习禅。1957年冬驻锡九华后山华严禅寺,过着…  相似文献   

13.
关于日本净土宗在中国净土三祖中被尊为高祖、而中国佛教在莲宗净土五祖中列为第二祖的善导大师(613—681)(以下省略敬称)所居住的寺院,岩井大慧博士曾在《佛教史论考》中《善导传的一考察》一文中,提到四所寺院,即西安的光明寺、悟真寺、实际寺和慈恩寺。同书认为,悟真寺是笼居修观之处,光明寺和慈恩寺是化度行道之处,实际寺是住持往生之处。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5,(4)
青海省一些寺院的喇嘛,积极加植树造林活动,绿化寺院。一九八三年七月,胡耀邦总书记到青海视察工作时,发出“种草种树绿化青海,,的号召,给青海各寺院的宗教人士以极大鼓舞。青海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龙德海说,绿化寺院是绿化祖国的组成部分。记者到距西宁市一百多里的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佑宁寺采访,只见群山环抱,依山势而建的寺院里,一棵棵的松柏青翠欲滴,一行行的杨柳乍吐嫩芽。这里的活佛雕知华对记者说:“我们从一九八二年开始植树,到去年底,已植树三  相似文献   

15.
《佛教文化》2013,(2):38-41
生活在泰国的一群僧人在旧物利用方面可谓独辟蹊径,他们使用了大约150万个旧啤酒瓶搭建起了一座绿色环保低碳寺庙。这座寺院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北60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被当地人命名为“百万酒瓶寺”,已被列入了“东南亚地区环保旅游景点”名单中。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00,(9)
本刊讯按照佛教律仪,僧团在每年的 农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都要结夏安 居。今年西安市罔极寺、净业寺、紫竹林、丰德 寺、亮碑寺、大元寺等寺院即据此认真进行结 夏安居,其具体做法是: 一、当家师重视,对安居作了妥善的安 排。他们把结夏安居作为学习戒律、增强道 心、加强寺庙建设的极好机会,精心安排,制 定了严格的制度。罔极寺当家师常瑞说:结夏 能加功用行、精进办道,是僧人的天职,我们 要坚持这一佛制。紫竹林演文师除了安排好 僧众学修外,还冒着酷暑,下山买粮买菜,安 排寺院的伙食。有位僧人病倒在半路,他立即开车送…  相似文献   

17.
百年重现千秋盛, 一寺中兴两国欢。佛日东西同一照,同名同愿结金兰。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六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葛寅亮所著《金陵梵刹志》讨论晚明南京地区的寺院地理分布、寺院等级状况,以及前述两要素对寺院经济的影响。具体而言,南京地区大寺、次大寺的寺产基本上远离本寺,管理不易。在葛氏的规划下,当时其寺产分配为"公产"与"禅堂"两部分,分别供应学问僧和应付僧。中、小寺院寺产构成的差异主要源于都城和乡村地理位置的差异。此外,各等级寺院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有所发展,下院与别院之关系的出现为低等级寺院解决经济和管理的困境提供了新途径。最后,以葛寅亮清理南京寺产的事件为切入点,讨论在管理寺院这一公共空间过程中,官方力量与地方士绅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释印乐 《法音》2022,(7):38-40
<正>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佛法于恒河两岸传播开来。一千九百多年前,永平求法,白马驮经,第一座汉地官办寺院白马寺创立。“四海重一马,千秋护两坟”(赵朴初会长诗),自此华夏大地,寺塔林立,殿宇庄严。历经近两千年不断中国化的历史变革和文化沉淀,众多寺院不仅仅是僧团生活修行的宗教活动场所,也已成为一座座人文博物馆,为后人留下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普正 《法音》2001,(8):45-49
韩国是一个佛教文化底蕴十分浓厚的国家,在韩国的文物和宝物中,据说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佛教文物,而大部分宝物都保存在寺院里,寺院的建筑更是韩国建筑艺术的精髓。虽然因宗派的不同,各寺院的建筑各具特色,但它们主体上都保持了佛教传统的建筑风格。  如上文所述,韩国天台宗重兴仅有几十年的时间,此前500多年,韩国没有一所天台宗的寺院。但在重兴至今四十余年的时间里,天台宗在韩国建起了两百多所寺院。在韩国佛教圣地中,天台宗寺院以宏大庄严著称。赵朴老1993年访问韩国参观釜山三光寺时,惊叹地说:“看了三光寺,才让人领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