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归元禅寺座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归元"之名,缘自《楞严经》中"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之偈。寺院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素有"汉西一境"、湖北首刹之称。在近现代佛学史上,归元禅寺亦有建树——1922年春,太虚大师于寺内召开佛学院筹备会,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26日,武汉归元禅寺隆重举行了隆印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活动。逢此机缘,我们来到坐落在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横街的归元禅寺,参访了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刹。  相似文献   

3.
明清以来,武汉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佛教兴盛,寺院众多。其中归元禅寺、宝通禅寺、莲溪寺、正觉寺规模最大,僧众较多,曾称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至今,除武昌幕府山下的正觉寺未能恢复外,其余三寺均保存完好。近年来,这三处寺院均有计划地进行了重修,已再现昔日庄严。汉阳归元禅寺,在翠微街西端,清顺治初由白光禅师就明代王章甫葵园旧址创建。因迭经战乱,屡兴屡废。现存建筑,系清同  相似文献   

4.
有暇来武汉,千万莫忘去古刹归元禅寺。作为载誉江南的一代名刹,归元禅寺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这里古树红墙,28栋古殿堂楼阁建筑呈袈裟形分布,殿内宝相庄严,蜚声海内的五百罗汉,个个形趣各异,栩栩如生,仍展现着百年不变的风采。晨钟暮鼓,似述说着古老的史诗华章;梵声高歌,涤荡去多少世间尘秽。如织的香客,有缘来此一聚,可曾知为保存这艺术的圣洁净土作出无量功德的人和他的故事,他就是当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暨武汉市佛教协会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海内十大高僧之一。归元禅寺方立昌明大师。那是在革文化命的年月里,…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18日至20日,"首届武汉归元佛教文化论坛"在武汉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武汉市佛教协会、武汉归元禅寺协办。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及来自全国佛教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出席论坛,提交论文70余篇。论坛开幕式由武汉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张学忙主持,武汉市政协主席吴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李培林认为本次论坛切合时代脉搏,对于积极探索佛教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发挥佛教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归元禅寺僧伽培训班于五月十五日举行开学典礼。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培训班书写了匾额。湖北省及武汉市统战、宗教事务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学仪式并讲话,鼓励学员要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佛教知识的爱国爱教的接班人。目前,培训班有青年学僧二十余名,由归元寺住持昌明法师任主任,显光法师任教务长,设有天台学、法相学、佛教历史、文化知识、政治常识等课程。  相似文献   

7.
简讯一束     
《法音》1986,(3)
武汉归元禅寺传戒 1986年1月5日至17日,武汉归元禅寺举行了传戒活动,300多人临坛受戒,昌明法师为戒和尚,道根法师、显光法师分别为羯磨师、教授师。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7,(1)
<正>本刊讯2016年11月27日,湖北武汉归元禅寺举行隆醒法师升座庆典法会。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肖旭明,省民宗委主任柳望春,省政协民宗委主任余立国,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志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帕松列龙庄勐、道慈法师、正慈法师、宗性法师、静波法师,秘书长刘威,副秘书长宏  相似文献   

9.
杨晓华 《法音》2008,(3):21-21
本刊讯武汉地区第一部寺庙志《归元禅寺志》,日前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也是归元寺有史以来第一部志书,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归元寺的历史和现状。其上限为1658年,下限为2003年。编纂人员历时11载,呕心沥血编修。志书有丛林、文物、沿革、人物、诗文、传奇6卷共230余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出版。  相似文献   

10.
信息集萃     
国内方面: 9月13日,武汉市佛教协会和归元禅寺为新落成的罗汉堂举行隆重庆典活动。罗汉堂是归元禅寺的主要建筑之一,始建于道光年间,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堂内五百罗汉像为全国保存最完好的五百罗汉群雕。 9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佛教协会主办,玉佛寺承办的“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佛教协会的主要领导,各地从事佛教研究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9月19日.香港宗教界在中环富丽华酒店举行庆祝国庆茶会,宗教界400多人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11.
正水西是皖南佛教的发源地,是中国佛教传承的缩影。举办这次论坛,就是希望能够继续发掘水西佛教的深厚积淀,让水西佛教在新时代焕发新光。一水西佛教,是指在南北朝时期围绕安徽泾县水西山寺院群而逐渐形成的佛教文化。水西佛教在安徽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是中国最早传入佛教的区域之一,东汉时期的楚王刘英在此传播佛教;东晋时期庐山刘遗民在此开净土信仰之先。在唐代,水西地区成为禅宗重镇,临济宗祖师黄檗希运创宝胜禅寺弘扬禅法,宝胜禅寺因此被尊为临济宗祖师道场,享有禅宗"皖南第一古刹"美誉;迄至明代,这里不仅有高僧季潭宗  相似文献   

12.
深泥田里好相聚,拽耙鞭牛真快活。”这 是《田歌》对江西真如禅寺农禅并重道风的描述,更是真如禅寺寺僧生活的真实写照。真如禅寺坐落在江西永修县西南隅的云居山中,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赐名“真如禅寺”,并相沿至今。真如禅寺是佛教禅宗的重要道场之一,也是佛教“农禅并重”修禅道风的发源地,被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誉为农禅并重的典范与样板,在中国佛教界有着较高的声誉。农禅并重道风是中国佛教的优秀传统之一。所谓“农禅并重”即边务农、边参禅,以农养寺,以禅促农,达到寺…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7,(1)
<正>本刊讯为纪念一代高僧昌明老和尚诞辰一百周年,由武汉市佛教界共同发起,武汉市佛教协会主办,归元禅寺、宝通禅寺协办的"昌明长老诞辰100周年纪念法会"于2016年10月29日在归元禅寺隆重举行。湖北省政协民宗委主任余立国、副主任刘志成,湖北省民宗委副主任邓汉光,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志敏,武汉市  相似文献   

14.
水西佛教,是指在南北朝时期围绕安徽泾县水西山寺院群而逐渐形成的佛教文化。水西佛教在安徽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是中国最早传入佛教的区域之一,东汉时期的楚王刘英在此传播佛教;东晋时期庐山刘遗民在此开净土信仰之先。在唐代,水西地区成为禅宗重镇,临济宗祖师黄檗希运创宝胜禅寺弘扬禅法,宝胜禅寺因此被尊为临济宗祖师道场,享有禅宗“皖南第一古刹”美誉;迄至明代,这里不仅有高僧季潭宗泐弘扬禅净合一,还有阳明后学开办水西书院,举办著名的“水西会讲”,堪称儒释融合的代表性区域。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9,(1)
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派遣的七名禅僧,于1998年11月15日至25日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进行了为期十天的中国禅寺修行体验。在中日两国佛教悠久的传统友好关系中,河北柏林禅寺曾三次接待日僧驻锡:第一次是唐文宗开成五年(84...  相似文献   

16.
二○○五年是当代佛教高僧真禅法师在上海往生十周年。二○○五年十二月一日至三日,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系列追思活动,纪念当代佛教高僧真禅法师。十二月一日在玉佛禅寺大雄宝殿举行了隆重的追思法会。法会包括传供仪、奉荼仪以及上灵  相似文献   

17.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汉阳是近代工业重镇,而汉口则是重要的近代通商口岸之一。近代以来,武汉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十分突出,除辛亥首义以外,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纪念地、名人故居等历史遗产也十分丰富,构成了武汉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是一座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城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信教人数众多。主要有佛教归元寺、道教长春观、伊斯兰教民权路清真寺、天主教上海路天主教堂(汉口圣若瑟堂)、基督教荣光堂等。在这里简要分析民国时期宗教历史建筑,民国时期修建的宗教建筑的宗教流派大致分为天主教和基督教。  相似文献   

18.
2008年3月15日倒16日,由武汉大学、黄石市东方山弘化禅寺和湖北省反邪教协会主办的"2008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工作座淡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湖北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尘影楼召开.  相似文献   

19.
简讯一束     
《法音》2018,(3)
正3月9日上午,南华禅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禅宗文化交流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曹溪讲坛召开。韶关市委统战部部长黄劲东、市委台办主任文火玉,南华禅寺方丈传正法师等参加了会议。(南华禅寺)▲3月10日,时值玄奘法师东归长安驻锡归元古刹1373周年纪念日,归元玄奘文化促进会成立会在西安市沣东新城归元玄奘纪念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及各方信众等数千人参加了成  相似文献   

20.
达亮 《法音》2022,(10):72-75
<正>一、寺志的纂修概况曹溪南华禅寺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在我国佛教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南华禅寺纂修《曹溪通志》(简称《通志》,版本即“新修本”,下同)一书,前后历经十年编成,2021年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特点呈现在三方面:第一,范围明确、记述集中;第二,体例独异、图文并茂;第三,续有所撰,推陈出新。志书纂修经由教内外众多学人努力,达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