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方广锠先生的“印度佛教讲座”已经在本刊连载了一年多。到上一期为止,方先生着眼于纵向地表述了印度佛教得以产生的文化土壤、历史背景、社会根源,至此,本讲座已经转到了佛教的思想内容上来。方先生的本期来稿,跳出了历史叙述的路子,他想向我们介绍佛教的世界观和宇宙论。当然,这是现代人对于佛教理论的一种解读。要以佛教自己的话说,她只是导人除生死惑的学问,戒定慧三学才是她的组织结构。但我们既然生当此世,透过一种西学的方法论眼镜来看待理性层面的佛教,也还是必要的吧。  相似文献   

2.
佛教新闻     
《法音》1993,(6)
5月1日至5月2日,本刊主编、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在他主持兴建的赵州柏林禅寺举办“吴立民先生佛学讲座”,受到来自北京、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广东等省市400多名信众的欢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老居士去年就发愿,从浅略释、秘密释、深秘释、秘中秘释四个层次宣讲《药师经》。这次就是在去年浅略释的基础上,从秘密释讲《药师经》的。他着重从色、息、心与生死的基本原理,从显密结合上讲如何了脱生死。人类最根本的是生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1,(11)
人民网北京2011年10月20日讯(记者吴迎春报道)全国政协常委、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今天上午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作专场学术讲座,讲座的题目为《中国佛教教育概观》。在演讲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原拟在2004年第六期的"印度佛教讲座"栏目发表,由于 编辑部方面的原因,拖延至今,终得同读者见面,虽有遗憾,仍复为喜,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5.
从2001年9月底,到2002年1月中,我应台湾佛光大学校长龚鹏程和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林谷芳之邀,在台湾做了一个学期的客座教授。除了为该所的研究生们开了三门课之外,也应邀到台湾其他一些大学和单位作了一些讲座。在此之前,我虽曾三次赴台讲学、演出、宣读论文,但都是来去匆匆,马上看花。而这次,时间稍长,可以算是立马  相似文献   

6.
毛民 《法音》1994,(12)
鹭岛的初夏,和畅的风吹绿了放生池满塘荷叶,迎来了厦门佛学界一大盛事──首届佛教文化周,在南普陀寺的禅堂隆重开幕了。这次活动是由“青年禅学社”举办的,从1994年6月6日至6月12日,为期七天。佛教文化周的内容包括:慈悲方便的方丈开示,内涵丰富的法师讲座,别具一格的佛典录相,身口意密的行香坐禅,畅所欲言的普茶欢聚,还有闽南风味的素斋,以及融登山、赏景、求道于一身的寺院巡礼等。厦大师生为主的青年知识分子百余人参加了活动,盛况空前,因缘殊胜。那么青年洋学社,作为一个立足于厦大师生,隶属佛教文化协会的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7.
释宗仰(1865-1921),江苏常熟人。俗姓黄,原名浩舜,法名用仁,后改名中央,别号楞伽小隐,自署乌目山僧,晚称印楞禅师。16岁在家乡常熟三峰清凉寺剃度,20岁到镇江金山寺受戒。1899年应犹太富商哈同夫人罗迦陵之邀到上海主持佛经讲座。从参加张园拒俄集会,到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1,(8)
笔者从1985年以来,在复旦大学先后承担宗教学概论、佛学哲学史、佛学原著选读和禅学讲座等课程,曾主持三期宗教干部专修科或专业证书班。与十来所佛教院校保持着联系,1990年受上海佛教协会委托主持复旦大学佛学研究班,同时兼任安徽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为发起“佛教文化丛书”,  相似文献   

9.
苗月 《佛教文化》1994,(6):47-47
日本已进入高龄化社会,对于“老后的生活设计”人们非常关心。特别是退休后的职员如何度过第二人生,更是个大问题。在日本,面向市民的有关佛教方面的讲座、法话会、赞歌会、坐禅会为数不少,但既可学习,又可实践的机会不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设立了东京国际佛教塾。它的设立,解决了市民的这一烦恼。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2,(7):63-64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刘舒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7日晚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园做题为"中国佛教与文化自信"的讲座。学诚法师围绕中国佛教与文化自信,从五个方面来阐释:中国佛教的兴衰与展望;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中国文化的内容和自信;中国佛教在近现代的意义和自信;中国佛教推进现代中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世界佛教青年会是一个不拘形式的佛学座谈会。1982年7月15日,由何国梁及加州吴季汉二位居士发起,假世界佛教居士林场座成立。同年10月,因世界佛教居士林场地费用昂贵,无法支持,遂由赵守仁居士接办,迁往纽约皇后区森林小丘赵居士住宅。五年来,由大觉寺沈家桢居士及美国佛教会行愿基金组多方赞助,尤以佛学书籍流通供应,使教材源源不断。这个佛学讲座的特色是以问题讨论方式进行的。已讨论研究经典计有:龙树《中观论颂》、《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除每周四座谈外,还恭请仁俊法师、净空法师等宣讲开示。周四座谈时间为下午7时到8时半,会后静坐共修约30分  相似文献   

12.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上海佛教居士林积极组织教理学习上海佛教居士林举办的教理学习讲座由教理研究组、青年学佛组和法相学习组三个部门负责;活动时间分别为每星期二、三、五、六、日晚上及星期日上午,主要为了满足在职工作的佛教徒学佛的需要。从1987年到现在举办...  相似文献   

13.
“佛学讲堂”栏目94年1期主持寄语期望很高:“刊登培训讯息,学员心得基础讲座”,“是我们共同的长期事业,让我们一起办好它”。遗憾的是出了4次后就“休学”1年多,直到今年2期才开课,有名不副实之疑。所以本人建议主编不要忽略每年递增的新读者群,他(她)们大多初次接触佛学,急需引导和沟通、交流。发挥现有专栏作用,有选择刊登初机佛学内容,特邀专家撰文解说,其主旨不是仅仅单纯传授佛教知识,而是重在引导读者领会如何“读佛教书,做明白人”。另外,调查表疏忽了对主编卷首语“民意测验”。这是我很喜欢的“头版头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著名佛教学者贾题韬居士,应佛协福建分会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妙湛大和尚的邀请抵厦讲学,自6月3日(星期日)起在南普陀寺普照楼会场举办七次(每星期日上午9~11时举行)佛学讲座.贾老佛学造诣高深,著有《佛学与气功》、《论开悟》等佛学专著.他虽年已八十二岁高龄,但仍十分健谈,讲解技巧熟练,内容丰富多采,有条不乱,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如数家珍,使听众深受启发和教益.参加听讲的有南普陀寺僧众和闽南佛学院师生200多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台湾佛教华严学会与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共同签署了2006年度学术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合作推展的学术活动主要包括:研究生学术论文奖助,学术专著出版奖助,设立"佛教华严论坛",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有关学术专著的出版工作,尤其要仰赖在国内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故对学术专著的出版奖助办法说明如下。1.奖助对象:除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之外,还包括:受邀前来进行短期研究、授课或开设学术讲座等相关学者。2.奖助范围:从事佛教华严学之相关学术研究专著(不含教科书、翻译著作及论文集)。…  相似文献   

16.
佛教哲学是佛教独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佛教徒进行修持以期解脱的理论依据,也是佛教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深入研究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的有机联系,必将促进哲学研究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佛教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与佛教医学密切相关的有“四谛”、“缘起性空”“四大增损”、“五大归纳法”等内容。“四谛”是佛教的基本内容:四谛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以及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谛的意义是真理。四谛所依据的哲学理论是“缘起性空”“缘起”,亦名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也即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汉地 ,最迟在汉代 ,佛教雕塑艺术已经在我国一些地区流传。近几十年来发现的多处汉代佛教雕塑 ,著名的如四川省乐山麻浩享堂横梁上所刻的一尊手施无畏印的佛像 ,彭山出土的佛像陶器座 ,什邡出土的佛塔画像砖 ,在江苏连云港孔望山发现的汉代摩崖石刻立佛像等 ,足以证明。据《三国志·吴志·刘繇传》中载 ,丹阳人笮融于献帝初平四年任下邳相 ,督三郡漕运 ,“乃大起浮屠祠 ,以铜为人 ,黄金涂身 ,衣以锦采 ,垂铜盘九重 ,下为重楼阁道 ,可容三千余人 ,悉课读佛经。”这是正史上第一次出现供奉金铜佛像的记载。三国时期 ,佛教在各…  相似文献   

18.
佛教美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激  郑草风  肖永明 《法音》2005,(1):21-26
在东方美术范围内,佛教美术实占主要之地位。故欲鉴赏东方美术者,必须对佛教美术先有相当之理解。今就其起源、流变、传播、特质及价值,作一简要之阐述,以备参考。佛教美术之起源佛教于二千五百余年前发生于印度,当时印度思想界百家竞起,但有一共同目标,即趋向于“人生的究竟”之寻究。因印度地处亚热带,万物发育至速,生灭无常,触处可感,故易有解脱——即超越现世的思想之发生。此类思想不外两种归趣:一、乐观者主纵欲,二、悲观者主苦行,但均违背人性。时有释迦族悉达多(一切义成之意)主张不偏著苦乐之中道,其后悟道,称为佛陀(觉者),亦曰释…  相似文献   

19.
佛教节日     
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一些宗教仪式与传统的民间风俗相结合,逐渐形成名目繁多的宗教节日。每逢这些节日,寺院和民间通常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这些民族化的佛教节日,主要有佛诞节、盂兰盆节、佛成道节等。  相似文献   

20.
佛教新闻     
《法音》2004,(9):54-57
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佛协领导慰问中国佛学院教师本刊讯在第2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10日下午,国家宗教事务局齐晓飞副局长一行11人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亲切慰问了中国佛学院的法师和教师,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祝贺。圣辉法师受一诚会长的委托,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中国佛学院的教师、法师及地方院校的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在与老师们的座谈会上说:佛学院的老师们与全国同行一样,身负神圣的使命,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献。中国佛学院恢复至今走过的24年中,由于赵朴初、周叔迦、法尊、正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