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马天主教与圣公会是基督教会两大主要教派.信徒遍布世界,在西方国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圣公会自16世纪宗教改革时代脱离罗马天主教自成一体,并且作为英国国教在英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与罗马天主教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由对立冲突到接触对话的转变.本文通过对两个教派交往历史的回顾,进而对其两者关系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2.
包兆会 《天风》2017,(10):54-55
他与清代海上画派的开创者任伯年交往密切,在土山湾画馆存世百余年中,他是其中在位主持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他是天主教修士,是画馆内部培养出来的著名画家,是中国早期油画和水彩画的最重要开拓者之一。他就是刘德斋(1843-1912)。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世纪20-30年代绥远教区天主教的发展为背景,概述了天主教传教士通过医疗活动与绥远社会各阶层从交往到交融的过程,进而论证了这种交融的结果对天主教的传教事业和绥远社会发展产生的双重作用和深远影响。传教士与绥远社会交融的结果,一方面促进了天主教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使天主教这种外来宗教本土化程度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对绥远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和作用。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天主教会与绥远省政府关系融洽,营造出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二条本会为中国天主教神长教友组成的爱国爱教的群众团体。其宗旨为:团结全国神长教友,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拥护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政策法令,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协同教务委员会,办好教务,开展与国际天主教人士的友好交往,为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第三条本会最高机构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代表会议,其职权为制定和修改本会章  相似文献   

5.
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国际理事会议于1986年6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怀柔县龙山宾馆举行。出席会议的是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教徒。其中有17位来自9个国家的天主教友包括印度德里总主教费尔南德斯、加拿大维多利亚主教德路和美国萨克拉门托主教奎因。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秘书长刘柏年教友、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副院长王子澄副主教、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教区石玉琨神父、上海市天主教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探讨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睡眠问题之间的双向关系。通过越轨同伴交往问卷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广东省某地区887名青少年(43.90%男生; M = 15.55)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结果发现:(1)学年初始的睡眠问题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学年末的越轨同伴交往(b2 = 0.12, SE = .05, p < .05),即青少年在学年初始睡眠问题越多,学年末则表现出更多的越轨同伴交往;(2)研究并未发现学年初始的青少年越轨同伴交往可以显著预测其学年末的睡眠问题(b1 = –0.07, SE = .06, p > .05)。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睡眠问题对青少年越轨同伴交往的单向预测作用,即睡眠问题可能是增加青少年越轨同伴交往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探讨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双向关系。通过越轨同伴交往、问题性网络使用诊断工具对广东省某地区886名青少年(44.0%男生; M = 15.55)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性别后发现:(1)学年初始的越轨同伴交往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学年末的问题性网络使用(b1 = .05, SE = .03, p < .05),即青少年在学年初始越轨同伴交往越多,学年末则表现出更多的问题性网络使用;(2)学年初始的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学年末的越轨同伴交往(b2 = .08, SE = .03, p < .05)。(3)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双向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探讨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双向关系。通过越轨同伴交往、问题性网络使用诊断工具对广东省某地区886名青少年(44.0%男生; M = 15.55)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性别后发现:(1)学年初始的越轨同伴交往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学年末的问题性网络使用(b1 = .05, SE = .03, p < .05),即青少年在学年初始越轨同伴交往越多,学年末则表现出更多的问题性网络使用;(2)学年初始的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学年末的越轨同伴交往(b2 = .08, SE = .03, p < .05)。(3)越轨同伴交往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双向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作者简介     
《第欧根尼》2011,(2):161-163
姜永安(YoungAhnKANG)在韩国和欧洲[鲁汶天主教大学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完成了关于康德的博士论文)]研读神学、荷兰语和哲学。重点关注17世纪以来欧洲哲学和亚洲哲学之间的关系。著有《他者的面孔——伊曼纽尔·列维纳斯的哲学》(2005年)、《康德论形而上学和表象思想》(2009年)。目前任韩国研究国家基金会的历史、哲学和宗教部主任。电子邮箱地址:yakang@sogang.ac.kr。  相似文献   

10.
本次代表大会会标 以“天主圣言,生命之源”为主题的天主教圣经协会第五届全球代表大会于7月2日至12日在香港科技大学演讲厅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天主教圣经专家、学者及神长、教友与会。中国天主教应邀派三名代表,全国修院的马玉田神父、上海余山修院的蓝晓鹏神父、北京教区的刘元龙教友首次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性交往”的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vid   M.   Buss 《心理学报》2007,39(3):502-512
性交往是人类繁衍出现差异的进化“引擎”。现代人继承了祖先成功繁衍后代的性交往策略。这些策略涵盖长期守诺的性交往(如婚姻)、短期性交往(如短暂的外遇)、婚姻外的性交往(如不忠)、私通他人配偶(引诱别人的配偶)以及配偶维持(与单一配偶性交往)等。两性在性交往过程中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性交往问题的进化机制存在极大的性别差异。配偶偏好不同、短期性交往的愿望不同以及性嫉妒的诱因不同等都是性交往具有性别差异的表现。很多实证研究都证实了性交往策略的存在,人类性交往研究是进化心理学研究中较为成熟的一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分析了明末清初罗马天主教对祭祖从宽容到禁止的过程;阐述了1939年罗马教廷取消禁令的复杂原因和政治背景,说明禁令之取消与日本军事政治压力密切相关;最后扼要说明今天中国天主教徒祭祖礼仪的变化是教会礼仪本地化的要素之一,有利于天主教在文化传统层面上与中国传统习俗的融合,有利于中国教徒与其他信仰的人们的交往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1995,(1):33-33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暨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宗怀德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系中国天主教界的爱国爱教的群众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天主教界广大神长、教友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主权与尊严出发,在天主教内发起反帝爱国运动,毅然走上了...  相似文献   

14.
在96岁末之际,香港天主教宝血修女会代表团于12月27日到达北京,在中国天主教海外联谊会、联络部副主任刘国芳教友的陪同下,访问了北京、西安两座古城。代表团成员有:阮惠云(总会长)、胡秀英幅u总会长)、李秀艺幅修议员)、区统曼(总参议员)、何美言(培灵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15.
(一)五四运动:1919年我国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全国。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广大天主教友和天主教学校中的青年,纷纷投入到反帝爱国的运动中去,与人民一道,同帝同主义展开了斗争。 天津的爱国天主教友,6月10日在天津全市  相似文献   

16.
韩松 《中国宗教》1997,(1):11-12
中国天主教的修院教育———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教团主席,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院长宗怀德主教访谈录□本刊记者韩松□宗怀德主教(韩松摄)●近年来,中国天主教的修院教育发展很快,新一代德才兼备的年轻神职人员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天主教界青黄不接的状...  相似文献   

17.
天主教在墨西哥社会的变迁显示其与现代性的自反性关系。这一自反性关系表现为墨西哥社会的发展是在天主教驱动下对包括天主教在内的既有社会结构反叛的过程。天主教与现代性的自反性关系分为两个阶段。作为殖民体系构成的天主教的传播促成了人道主义、平等等进步理念在墨西哥的普及,在推动墨西哥国家独立运动同时亦掀起了对作为殖民体系构成的天主教的反叛。独立后的墨西哥建立了以梅斯蒂索人为核心的统治秩序,天主教成为统治秩序和族群利益的象征。随着新自由主义的改革导致印第安人持久困境的出现,在解放神学思想鼓舞下的印第安人掀起了对作为统治秩序组成的天主教的反叛运动。墨西哥天主教与现代性的自反性关系呈现了宗教与现代性之间多元关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16世纪以来,天主教在包括南锥体国家在内的拉丁美洲处于霸权地位。20世纪后,南锥体国家的福音派新教徒,与新纪元运动、东方宗教相关的灵性信仰信徒和无信仰人士开始增多,天主教的霸权地位受到动摇。天主教霸权地位的破裂、多元宗教共生是当代南锥体国家的宗教格局。在此影响下,当代南锥体国家的宗教发展呈现出脱离宗教的人数增多、宗教的去制度化与去组织化和宗教流动加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介绍了天主教在湖北利川传播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分析了天主教在土家族山区得以传播的原因,阐述了天主教传播现代变迁的特点,认为天主教在当代土家族地区的传播强度逐步削弱,信徒对天主教的信仰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20.
17、1 8世纪在欧洲的天主教文化和儒家学派的交往中 ,围绕着“礼仪之争”的问题 ,欧洲的文化视野逐渐形成了三个孔子形象 ,即天主教圣徒孔子、苏格拉底孔子和斯宾诺莎孔子。三个不同的孔子形象是欧洲文化在“以己度人”的视角下 ,在不同的时间段中形成。它们可以反映 1 7、1 8世纪欧洲思想从天主教神性走向启蒙理性的脉路。我们从中能感受到不同文化交流中的一些较深层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