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孙佳楠  张淑梅  辛涛  包钰 《心理学报》2011,43(9):1095-1102
规则空间方法(RSM)和属性层级方法(AHM)是两种重要的认知诊断方法, 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在属性层级方法和丁树良等人(2009, 2010)改进的Q矩阵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定义观察反应模式与理想反应模式之间的广义距离, 给出了一种识别被试知识状态的认知诊断方法, 即广义距离判别法。通过DINA模型生成被试的作答反应矩阵进行模拟研究, 以模式判准率和属性判准率作为衡量被试知识状态分类准确率指标, 将广义距离判别法、RSM和AHM的分类A方法分别与DINA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广义距离判别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2.
认知诊断评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准确进行被试分类和项目属性标定。本文使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和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被试分类和属性标定,重点讨论PNN用于诊断的理论根据。模拟研究表明:PNN方法表现最好,训练速度快且具有很好判准率和标定准确率;PNN与GDD方法在分类上表现相当,在独立结构下PNN更好;线性SVM具有较好判准率和标定准确率。软计算中此类方法可非常方便推广至多级评分测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3.
涂冬波  蔡艳  戴海琦  丁树良 《心理学报》2012,44(11):1547-1553
当前国内外开发的认知诊断模型基本上只能处理单策略的测验情景,并假设所有被试均采用同一种加工策略/解题策略,从而忽视了加工策略的多样性及差异性.本研究根据de la Torre和Douglas (2008)采用多个Q矩阵来表征多个加工策略的思想,并结合使用丁树良等(2009)修正的Q矩阵理论及孙佳楠,张淑梅、辛涛和包珏(2011)的广义距离判别法,开发了一种新的多策略认知诊断方法——MSCD方法.Monte Carlo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策略测验情景下,传统的单策略认知诊断方法与采用MSCD方法的诊断正确率均比较理想,且差异不大;但在多策略测验情景时,传统的单策略认知诊断方法诊断正确率较低,而MSCD方法的诊断正确率却仍较理想;当加工策略增至5种时,MSCD方法仍有较高的边际判准率、模式判准率以及加工策略判准率.研究表明MSCD方法基本合理、可行.这为实现对加工策略的诊断提供了方法学支持,有利于拓展认知诊断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提出了一种简洁的适于混合计分的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曼哈顿距离判别法(MDD),将HDD纳入MDD框架,通过模拟和实证研究考察了MDD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MDD简单易解, 适于混合计分情境,0-1计分时,HDD是MDD的一个特例;(2)MDD的判准率较高,三种判别方法差异极小;(3)MDD具有非参数方法不受知识状态影响、对样本容量无依赖,与属性个数关系不大等特点;(4)MDD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为CDA走向实践、走向课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认知诊断测验组卷方法对提高被试属性掌握模式的判准率至关重要.Henson和Douglas的组卷方法(2005)得到的认知诊断测验判准率不高,没有考虑属性间的层级关系是重要原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层级结构的认知诊断组卷方法:首先根据属性层级结构确定待选项目类集合,其次根据新建构的选题指标确定项目类,然后由属性区分被试的能力确定各项目类中题目的数量,并在测验Q阵中放入可达阵.模拟研究表明:新方法比H&D方法在判准率上有很大的提高;新的选题指标比H&D的指标大大缩短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将PNN和曼哈顿距离、贝叶斯定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相对简洁的可融入额外信息的认知诊断法MB-PNN,通过模拟和实证研究考察了MB-PNN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得到以下结论:(1)M-PNN的判准率高于PNN,表明将PNN中的ED修改为MD是适宜的;(2)MB-PNN的判准率较M-PNN和PNN高,表明基于多种信息的判别较基于单一信息的判别更为精准;(3)MB-PNN保留了PNN原有的非参数优势,基本不受知识状态分布和样本容量影响;(4)MB-PNN最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认知诊断评估实践中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允许修改答案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Reviewable Cognitive Diagnostic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RCD-CAT),有利于更准确诊断被试的知识状态,题目口袋法(Item Pocket,IP)为被试提供了缓存作答并修改的机会,改进的题目口袋法(Modified IP,MIP)对IP内修改的题目重新计分。模拟研究比较了IP、MIP、stocking Ⅰ和stocking Ⅱ在RCD-CAT效果,结果发现:stocking设计的效果最优,其中stocking Ⅱ的效果略优于stocking Ⅰ,IP法和MIP法判准率要低于传统CD-CAT,stocking设计在RCD-CAT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当CD-CAT测验需要同时诊断被试的解题策略、认知状态并评估被试的宏观能力时,就需要在选题过程中兼顾这三个测量目标。用两种不同方式将多策略香农熵(MSSHE)指标与Fisher信息量相结合,提出多策略情境中的DWI指标MSDWI)选题法与“先用MSSHE后用Fisher信息量”的两步选题法。基于多策略RRUM模型(MS-RRUM),将这两种方法与随机选题法在不同属性数量条件下进行模拟比较,结果表明:当属性数量为4个或6个时,两步选题法在策略判准率、认知状态判准率和能力估计三个方面都有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在纵向诊断数据分析中引入计算简单、耗时少的汉明距离判别法(HDD),提出了纵向HDD (Long-HDD)。与HDD相比,Long-HDD额外使用汉明距离刻画个体在相邻时间点上对属性掌握的相依性,以利用前一时间点信息提高当前时间点的分类准确性。三个模拟研究的结果主要表明:在分析纵向诊断数据时,与参数化模型相比,Long-HDD的分类准确性几乎不受样本量影响,在样本量较小时表现更优;且其计算耗时更少,更有利于提供及时性诊断反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Long-HDD可用于分析实践测评数据,且其追踪诊断结果与参数化模型的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在认知诊断中还没有指标能在无作答数据情况下直接评价项目的属性分类准确率或属性判准率。项目水平上的属性分类准确率,与项目属性向量、项目参数、先验分布和作答反应等有关。综合各个影响因素定义了项目水平上的属性期望分类准确率指标,并将其用于组卷。模拟研究显示:新指标可十分准确地评价项目的属性判准率,新指标对于项目筛选十分重要;以模式分类准确率为评价指标,基于新指标的组卷方法与经典的组卷方法表现相当。  相似文献   

11.
摘要:Q矩阵是认知诊断的基础,错误的Q矩阵会影响参数估计和被试诊断正确率,开发一种简单而有效的Q矩阵估计方法有助于Q矩阵的正确界定。相对于参数化的Q矩阵估计方法,本研究将海明距离(Hamming Distance,HD)用于Q矩阵估计,开发出一种简单有效的非参数化的Q矩阵估计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及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基于海明距离的Q矩阵估计法具有较高的估计正确率,并且该方法不受被试样本容量影响。(2)该方法简单易懂,运算时间短,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Q矩阵估计方法。(3)新方法对于Tatsuka(1990)分数减法测验的Q矩阵的估计准确率尚可,说明新方法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前景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化自适应诊断测验中原始题的属性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诊断测验项目开发成本较高, 要标定大量项目的属性相当费时费力, 专家完成这一任务也比较困难。对于在计算机化自适应诊断测验中的项目属性的标定尚未见到报导。在已有的为诊断测验开发的小型题库基础上, 本文在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过程中, 植入原始题, 对项目属性标定的问题进行探讨, 重点研究原始题属性标定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除了MMLE方法和MLE方法外, 还建立了一种新的可用于所有非补偿认知诊断模型的属性标定的方法—— 交差方法。Monte Carlo模拟结果显示, MMLE方法较MLE方法好; 在知识状态估计精度较高时, 自适应植入原始题较随机植入原始题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知识状态估计精度提高和原始题作答次数增加, 交差方法与MLE方法基本相当, 只是在发散型和无结构型表现欠佳, 但是交差方法不需要预先设定项目参数值。  相似文献   

13.
丁树良  毛萌萌  汪文义  罗芬  CUI Ying 《心理学报》2012,44(11):1535-1546
构建正确的认知模型是成功进行认知诊断的关键之一,如果认知诊断测验不能完整准确地代表这个认知模型,这个测验的效度就存在问题.属性及其层级可以表示一个认知模型.在认知模型正确基础上,给出了一个计量公式以衡量认知诊断测验能够多大程度上代表认知模型;对于不止包含一个知识状态的等价类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对Cui等人的属性层级相合性指标(HCI)提出修改建议,以更好地探查数据与专家给出的认知模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李佳  毛秀珍  韦嘉 《心理学报》2022,54(8):996-1008
Q矩阵的正确性是影响题目参数估计和被试分类准确性的重要因素。针对Q矩阵修正问题, 首先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ORDP)。然后, 模拟研究通过改变被试知识状态的分布、样本容量(N)、测验长度(L)、Q矩阵错误率(M)、项目质量(Iq)和属性层级结构, 比较了ORDP与已有方法(R、RMSEA和HD)的表现。研究表明:(1) 当知识状态服从均匀分布时, ORDP方法在所有层级结构下最优; 当知识状态服从多元正态分布时, RMSEA和ORDP表现没有明显差异, 除独立结构外, RMSEA方法均稍优于ORDP方法; (2) 各方法在多元正态分布下的修正效果不及均匀分布时的修正结果; (3) NLMIq和属性层级结构对4种方法的表现均有明显影响; (4) 基于Tatsuoka (1984)分数减法数据的修正结果表明, 采用ORDP方法修正的Q矩阵与数据拟合最优。  相似文献   

15.
GDINA是一个饱和认知诊断模型(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s, CDM),Wald检验被用于在题目水平上检验GDINA是否可以被简化模型(如DINA, DINO, ACDM和RRUM)替代,并为测验的每一个题目选择一个最恰当的CDM(简称混合CDM)。选择合适的CDM是进行诊断评估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Monte Carlo 模拟实验,比较了不同的测验情境下,GDINA、简化CDM和混合CDM在测验整体拟合指标、模式判准率和项目参数估计的返真性等效果,研究发现混合模型的整体表现是最好的,其次是GDINA,最后是简化CDM。  相似文献   

16.
Q矩阵在认知诊断的模型参数估计和诊断分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Liu等人的方法, 设计了同时估计项目参数和Q矩阵的联合估计算法。在DINA模型下, 对项目参数未知时开展模拟研究。研究假设项目为20个, 考察的属性个数分别是3、4和5, 初始Q矩阵中分别存在3、4和5个属性界定错误的项目。结果表明, 联合估计算法能在错误的初始Q矩阵基础上以很高的概率得到正确的Q矩阵。另外, 当专家认定测验的属性个数存在错误时, 该方法推导的Q矩阵和模型参数能提供很好的鉴别Q矩阵错误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K .K.Tatsuoka和她同事开发的规则空间模型(RSM)是一种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认知诊断模型,但是Tatsuoka的RSM中 矩阵理论存在缺陷和错误,这些失误使得RSM中用布尔描述函数(BDF)计算被试理想项目反应模式(IRP)的方法缺乏理论依据。这里揭示了Tatsuoka的 矩阵理论的缺陷和错误并引进既不使用BDF又便于应用的计算IRP的方法;接着还介绍一种由可达阵计算简化 阵的方法,该方法显示了可达阵在构造认知诊断测验的重要性。这些结果对丰富 矩阵理论及正确使用RSM进行认知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Q矩阵是认知诊断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围绕Q矩阵构建的诊断模型对Q矩阵中包含的错误较敏感。贝叶斯网分类模型是基于网络结点之间的关系构建的模型,将朴素贝叶斯网作为诊断模型,与DINA模型进行比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Q矩阵中是否包含可达矩阵和错误界定的项目数量对DINA模型影响较大,对贝叶斯网模型影响较小;项目数量对DINA和贝叶斯网模型影响都较大;样本大小对贝叶斯网模型影响较大,对DINA模型影响较小。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当Q矩阵中不包含可达阵、包含5个以上错误项目或样本数较大时,贝叶斯网分类模型优于DINA模型;而当Q矩阵中包含可达阵和5个(以下)错误项目时,DINA模型优于贝叶斯分类模型。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诊断测验蓝图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常认为由属性和项目关联阵(即Q矩阵)的列对应的项目充任认知诊断测验中行为样本,其实这种做法不能有效防止理想反应模式的误判。如在测验之前便可确定欲测之属性及层级关系,找到可达阵,可证明可达阵的各个列对应的项目类在认知诊断测验中必不可少,否则在理想反应模式下就一定有一些被试会被误判。本文给出充分必要Q矩阵的概念,以区别Tatsuoka(1995,2009) 讨论过的充分Q矩阵概念。充分必要Q矩阵才能有效指导测验的编制。  相似文献   

20.
Q矩阵标定是实施认知诊断评估的前提,已有Q矩阵修正方法并不太适合测验中已知属性向量的题目数较少的情形。根据拓展Q矩阵理论中可达阵R列与简化Q阵列存在布尔“或”关系,在一定认知假设下,率先提出可达阵R与简化Q阵的潜在反应列存在布尔“与”关系,并由此提出基于可达阵的Q矩阵标定方法。研究显示:在已知一个可达阵下,当可达阵项目的猜测或失误参数在.20以下且待标定项目的项目参数约在.30以下时,新方法所得Q矩阵元素返真率基本在.90以上,并且真实Q矩阵与估计Q矩阵下被试分类准确率差异很小;对于含5个属性的独立结构,新方法要求的随机样本的样本量较小;实证研究也印证了模拟研究的结论。新方法只需专家标定少量题目的Q矩阵,即已经标定的Q矩阵对应属性层级结构的可达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