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粒种子     
毛春英 《天风》1997,(9):33-34
耶稣告诉我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今天我们属主的人都是他的子粒,然而在这许多子粒中有一粒他曾领我归于主的名下,那就是我的爸爸。 转眼两年过去了,可在这两年中我无时不想起他。  相似文献   

2.
一粒种子     
耶稣告诉我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今天我们属主的人都是他的子粒,然而在这许多子粒中有一粒他曾领我归于主的名下,那就是我的爸爸。 转眼两年过去了,可在这两年中我无时不想起他,因为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赞歌     
房赢 《天风》2003,(1):46-47
人的一生之中,有许多个“第一次”是令人难忘的,无论是第一次的某种经历,还是第一次的某种感受,都会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听到过许多美妙的诗歌,也都曾被一些诗歌所深深地打动过,在我的生命之中,我也曾听到过许多动听的歌声,也有过一些感动,但直到有一次,当我在一个贫困的山区,看到一群不识  相似文献   

4.
我画佛像     
看过我作品的许多朋友,都曾问过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是信佛的吧?!”“你是不是佛教徒?”“你肯定因为是佛教徒,才画这么多的观音像?!”我觉得,这些年来我画佛、画观音,不是因为“信”或“不信”才去画的,而是一种“随缘”——这也正是我与佛、与观音、与佛教文化自然磨合和缘份的结晶。十多年前,我就已开始在研习画观音、画佛像了。那时,我画得并不在意,无心的,甚至多半都是在描摹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佛像的深入刻划一偷私等怫村寸仆们年她来越近了。同时,我买了许多有关佛教文化及宗教常识方面的书,包括有王志远先生…  相似文献   

5.
张祯 《天风》2006,(21):28-29
我读了2006年3月份《天风》中《揭露“门徒会”的错谬和危害》一文之后,使我感触很深。去年在我病魔缠身的时候,我接受了“门徒会”成员所传的“福音”,但我从他们的谈道和讲论中,我发现他们所信所传的许多都是错谬的东西,由于圣灵的感动,圣经真理对我信仰生命的激励,我走进了教会,教会牧师和长老的教诲更让我明白了许多真正的道理,擦亮了属灵的眼睛。我与“门徒会”成员接触中,感觉到他们所传的歪理邪说,对人的思想危害性很大,对基督教在社会上的声誉负面影响很大,我在这里特向主内弟兄姊妹提示他们的错谬,也给予了那些被“门徒会”蒙骗的人们能够醒悟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明日报”1月8日登载了我底“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后来又提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的中国哲学史问题座谈会上讨论。在讨论会上,有许多同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后来胡(?)同志在他底“关于哲学史研究”那篇文章里(“人民日报”3月29、30日)对于我底论点又作了详细的评论。在我那篇文章里有许多地方讲得不够全面;对于有些问题底提法,也不恰当。关于这个论点底有些方面,我当时实在也没有想得很清楚。几番的讨论,特别是胡(?)同志底文章,关锋同志底一篇尚未发表的  相似文献   

7.
长成大海     
一日,我有幸乘一家公司董事长的车外出。在车上,我们谈起眼下高昂的油价。此前,我跟许多有车的朋友谈过,他们无不对此表示无奈。董事长说:“是呀,价  相似文献   

8.
你是谁?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你很可能会查一下自己的历史,查一下你过去的经历——使人难以挣脱的经历。你用什么词语描述自己呢?这些词语是你十几年积存下的小标签吗?你是不是经常用许多固定的词语来描述自己?也许,这些自我描述词语包括下述自我描述标签:“我胆子太小”、“我挺害羞”、“我很懒”、“我没有音乐细胞”、“我总是笨手笨脚的”、“我记性不好”等许多“我怎么怎么”的词语。  相似文献   

9.
1998年的春节前,结束了《微妙音──曦曦的歌》的录制,就收到了一份让我很开心的邀请,1月23日参加在中央统战部礼堂举办的“在京宗教界人士迎春茶话会”,并为许多长辈“友情客串”两个小节目。刀述仁伯伯听了我专辑的样带,力荐道:“曦曦,就唱磁带里的歌就很好了。”当知道朴老爷爷也参加时,我特意选了一首由朴老爷爷作偈的《吃茶去》:“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那天上午,穿越北京冬末的寒冷,走进温暖明亮装饰着春意的礼堂,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和微笑。远远地我又将目光恭敬地停在了朴老…  相似文献   

10.
宽容与友善     
当营业部经理时,我和一个雇员不和。我不喜欢她的目中无人,并决定找她谈谈。为了避免当众争吵,我打算在家里给她打电话。“我是否要解雇她?”翻着雇员卡,我若有所思。突然,9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闯入我的脑海。 那时,我干着全日制工作,以资助丈夫迈克完成学业。终于,他毕业的日子要到了。我们的父母将从州外赶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而我也为那天做了许多计划。比如,毕业典礼后,去吃冰淇淋,然后去镇里潇洒一回。 我兴高采烈地跑进我工作的那家书店。“我要在感恩节后的那个星期六休假,”我向老板宣布,“迈克毕业了!” “对不起,…  相似文献   

11.
一位画家对自己的作品始终不能满意。有一天他对妻子说:“我要出远门,这样才能找到创作灵感,画出伟大的作品。“画家游历了许多国家,看了许多美好的事情,但他觉得还是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圣凯 《佛教文化》1997,(6):39-39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有许多想不通的事物,对于我们这些出家人,也会有许多的疑惑。出家这么多年,也习惯了那些充满好奇与怀疑的眼光。我是一个凡夫,我有许多烦恼习气,我不想装作圣人,作为人,总有那么一点寂寞。有一点,也是无可怀疑的,寂寞来临,会使人陷入一种不知所措的境地,那种感觉会使平时“呼风唤雨”的你感到英雄气短之时。许多人给我来信,倾诉那种深深的寂寞之痛苦,我也只能告诉他一些世间的办法:看看旧传,翻翻相册,到外面去走走……。其实,万法唯心所现,寂寞也只不过是。C灵上的一种感觉,如果我们能以一种享…  相似文献   

13.
从政治角度的转向——妇女问题的哲学探讨舒可文(一)人文哲学一直在努力澄清各种人际关系。通常的理解结构总是有一个“我”,再有一个与“我”相对的某一方。“我与别人(theoth-er)”只是最一般抽象的关系。这一关系主要用于知识论问题上的思考,只有知识论才讨论这种“无个性的心灵”之间的关系。而人际关系中的生活性质在“我与别人”这一抽象结构中是无法表现出来的。生活具有着存在论的性质,因此,人际关系的生活性质必须由存在论的角度去揭示。列维纳在人际关系中还区分了“我与他”和“我与你”,这确实有助于澄清许多…  相似文献   

14.
从张家港漫谈城市精神文明沙英近十多年来,我在报刊上看了不少关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材料,例如三明市、沙市等城市的成就,感到很兴奋。最近许多新闻媒介纷纷介绍张家港的成就,我看了更感到兴奋,也受到许多启发。张家港过去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城,被称为“江南的苏...  相似文献   

15.
新的一个学年又开始了,新的一批幼儿园小朋友将成为小学生了,看着他们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仿佛我自己也小了许多。在他们的注视中,我们开始了第一节自然课的学习。 我问同学们,“关于自然知识你们都想知道什  相似文献   

16.
无悔的选择     
“上主,你召唤了我,我在这里。” 这句答复,我期盼了四年,如今,终于等到了这 一天,就如歌中唱到的:“我要举起救恩的杯,我要 呼喊上主的名,我愿是祂的仆役,在众百姓前还我的 誓愿……” 回想四年前,自己还是个充满幻想的女孩子,用 理想和青春的思绪编织出许多的梦:有一天,主耶稣 出现在我的梦中,从此,便成了我梦中的主角,从那  相似文献   

17.
紧紧束腰     
当我读到耶利米书1章时,深受感动,得到许多亮光,但仅以耶利米书1章1至7节与弟兄姊妹共勉。 耶利米书1章17节说:“你当束腰,起来将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告诉他们。”这里谈到两件事,一是“你当束腰”,一是“将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  相似文献   

18.
“老师,我能够评上‘区级突出进步生’,这里也应该有您一份功劳,因为,通过与您的这段时期的接触,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是萧萧同学在周记写的一段话,看着她写的周记,不禁让我想起了刚转学来的萧萧。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个很容易急躁的人,婚后,在许多琐事上,我都习惯与林锱铢必较,争吵不休。一天下午,下班回到家。我打电话告诉林,让他在下班的路口捎几个馒头。他回电话说没问题。天渐渐地黑下来,我把粥和菜都已经做好了。可是他还没有回来。我有些担忧,又有些生气。终于听到了门响。他回来了,两手空空。“馒头呢?“我的怒火升腾起来。  相似文献   

20.
做你自己     
孟艳玲 《天风》1994,(12):42-42
刚进神学院学习时,常常羡慕别人的恩赐和才干,祷告时我常常问神:“既然呼召我,为什么不赐给我各方面的恩赐?”有一次与老牧师交通谈到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位老牧师对我说:“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恩赐,也不要想方设法去做别人,神要你做自己,在神要你做的事上尽忠就是了。”这话给了我亮光,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