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重阳创立的以"全真而仙"为核心的修道论,远承老庄之学,融贯儒佛思想,分别从"全真"、"修心"、"真行"等不同层面,把老庄道家的"见素抱朴""法贵天真"思想,自然超脱的养心论和老子"不善者吾亦善之"的慈善济世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对老庄思想的复归与超越,增强了道教的普世性,提升了道教的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陆文荣:携手拓展道教的公益慈善事业道教界应该扬长避短,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公益慈善活动中真正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方面,阐扬道教蕴藉深厚的公益慈善的信仰和教义,真正发挥宗教公益慈善组织的精神优势,同时在理论层面厘清道教公益慈善组织宗教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另一方面,发现和培养道教公益慈善事业的专业人才,规范道教公益慈善制度,开发符合道教自身特色的公益慈善产品,在不放松慈善救急的同时,在环境保护、养生事业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来。为此,我们应当以中华文化主体的精  相似文献   

3.
<正>要充分发展道教的慈善事业,必须进一步挖掘道教教义教理中的相关内容,弘扬优秀的慈善思想,同时还需积极寻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慈善方法和途经。近些年来,中国五大宗教的慈善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其中道教的慈善事业也有了长足进步。这当中,既有国家强盛后道教界本身的经济基础有了很大改善的原因,更与道教界不断加固信仰,深入理解经典,自觉践行道家精神密切相关。要充分发展道教的慈善事  相似文献   

4.
位于湖北武汉的长春观,是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千年古观。近年来,长春观以济世利人为宗旨,积极拓宽公益慈善渠道,营造关心慈善、支持慈善的良好氛围。长春观吴诚真方丈说:“我们以自己的能力行善,范围非常有限。长春观要成为慈善的平台,把信众团结起来,带动大家一起行善,提升社会道德和每一个人的良知。”长春观不断引导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养慈悲心”,将之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公益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20,(4):95-95
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举办。本届论坛着眼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躬行践履道教的教义思想,充分发挥道教的时代正能量,以"崇道尚德·与世偕行"为主题,旨在深化前四届论坛的成果,继续深入挖掘道教在健康生活、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道德教化、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思想智慧,更好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举办。本届论坛着眼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躬行践履道教的教义思想,充分发挥道教的时代正能量,以"崇道尚德·与世偕行"为主题,旨在深化前四届论坛的成果,继续深入挖掘道教在健康生活、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道德教化、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思想智慧,更好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任何宗教或社会团体,只有着眼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事业,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得到大众的认可。"齐同慈爱,异骨成亲"是道教慈爱思想的旗帜和宣言,积德行善是道教徒实现长生成仙终极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因此,济世利人一直是道教的优良传统。开展公益慈善和社会服务活动,既是道教徒践行教义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道教体现自身社会价值、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对于道教事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正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举办。本届论坛着眼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躬行践履道教的教义思想,充分发挥道教的时代正能量,以"崇道尚德·与世偕行"为主题,旨在深化前四届论坛的成果,继续深入挖掘道教在健康生活、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道德教化、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思想智慧,更好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下一步,长春观将通过规范相关制度,健全公益慈善组织机构,进一步探索道教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方法与途径,打造武汉道教慈善品牌,为把武汉市宗教界慈善公益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太平经》“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后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从民本思想出发,批判了社会上贫富不均、以强凌弱、以智诈愚等现象,怀着对民众的关爱和对弱者的同情,提出了"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要求社会上层的统治者和富人们慈善布施,广散余财,以保障社会下层的贫民百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过上安稳的生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9日,香港国际道教慈善访问团为中国道教协会上善慈善基金捐款仪式在京举行。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副会长黄信阳道长、孟至岭道长、袁志鸿道长共同出席仪式并为捐款代表颁发证书。仪式由黄信阳道长主持。此次来京的"香港国际道教慈善访问团"由香港国际道教文化协会牵头组织,以香港省善真堂永远馆长黄汉瀚为团长,香港国际道教文化协会创会会长王有德为副团长,成员共20人。此次捐款金额达40余万元,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20,(2):81-81
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将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举办。本届论坛着眼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躬行践履道教的教义思想,充分发挥道教的时代正能量,以"崇道尚德·与世偕行"为主题,旨在深化前四届论坛的成果,继续深入挖挖掘道教在健康生活、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道德教化、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思想智慧,更好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展现中国当代道教徒信仰自由状况和道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正>济世利人、劝人向善是道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既是道教世代相承的优良传统,也是道教服务当今社会的重要途径。太上道祖垂训"三宝",第一曰"慈",主张"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度人经》提倡"齐同慈爱,异骨成亲",《抱朴子》倡导"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历代祖师还将积德行善作为得道成仙的阶梯,指出"长生之本,惟善为基",强调"天道承负"、"功德成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12,(10):50-51
作为一座拥有六百年历史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上始终秉持道教"齐同慈爱"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2010年11月15日下午2点半,位于上海市中心胶州路的一座居民楼突发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3个多小时,58人不幸遇难,70多人受伤,500多户居民的财产瞬间化为灰烬……面对这一突发的大灾难,上海城隍庙第一时间启动公益慈善机制,以慈爱功德会名义伸出援手,捐款100万元,并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发放救助善款。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动情地说:"这不仅是一笔钱,也是道教界的大爱之心,我代表受灾居民感谢你们!"此后,城隍庙又举行了  相似文献   

15.
黄海德 《中国道教》2003,4(5):23-27
香港是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地区的宗教信仰相当普遍,在全区600多万人口中,有大约六成以上的人信仰中国传统宗教———佛道儒教。道教在古代传入香港以后,逐渐成为香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今香港六大宗教组织之一。香港道教团体众多,影响广泛,现有大小宫观一百多处,信众数十万之多,不仅为广大民众提供心灵和精神的寄托,并且在教育、文化、医疗、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贡献颇多,在香港本地的居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道教界加强了同内地道教的联系与交往,香港最大的道教联合组织“香港道教联合会”经常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12,(10):18-19
公益慈善事业以扶助危弱、救济贫困为宗旨,以增进社会福祉、提升公共利益为依归,是人性向善的生动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宗教乃慈善之母,济世利人、劝人行善是各宗教信仰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自他同体",佛教主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强调"慈悲为怀,拔苦与乐,普度众生";因"齐同慈爱",道教倡导"求道悟道,济世度人",号召"愍人之苦,赈人之急,救人之穷";伊斯兰教追求"敬主爱人,两世吉庆",提倡"和睦亲戚,怜恤孤儿,赈济贫  相似文献   

17.
地处四川新津县境内的老君山属于早期道教的圣地,而且至今仍是颇有名气的道教名山。从清末到民国,山上的道观与一个被通称为"刘门"或"刘门教"的团体密切相关。刘门源于儒家学者刘沅(1768—1856)的思想体系与修炼方法,后逐渐发展为带有宗教色彩、提倡教育并开展慈善活动的民间团体。在刘门的倡导和支持下,老子曾隐居此山的古老传说便成为老君山在宗教地理中享有崇高地位之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济世利物、劝人向善是道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既是道教世代相承的优良传统,也是道教服务当今社会的重要途径。太上道祖垂训"三宝",首曰慈,主张"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度人经》提倡"齐同慈爱,异骨成亲"。《抱朴子》倡导"悯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历代祖师还将积德行善作为得道成仙的阶梯,指出"长生之本,惟善为基",强调"天道承负""功德成神"。当今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鼓励宗教  相似文献   

19.
<正>要立足道教自身优势,突出道教慈善特色,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专业化水平,学好、用好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促进道教公益慈善事业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前进。今年6月,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大批中青年骨干充实到慈善公益委员会,整个团队气象一新。道教向来有敬天爱民、济世利人的传统,近些年来,道教界在抗震救灾、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生态环保等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树立了道教界的良好形象,受到社会关注和广泛好评。我们高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举办了杭州市首届"宗教慈善周"活动,市属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团体及杭州基督教青年会、杭州基督教女青年会等共七个团体参加活动,募得善款近200万元,捐助了12个公益慈善项目,受益群众近5000人。整个"慈善周"活动规模宏大、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