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宗教,包容是伊斯兰教教义精神,是伊斯兰教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伊斯兰教进一步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百花齐放,各美其美。包容是最重要的美德。一种文化的强大,体现为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伊斯兰教是讲求和平的宗教,而讲求和平的前提正是具有包容性。  相似文献   

3.
本土化是历史上宗教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普遍现象,伊斯兰教成为全球性宗教的过程,就是在各个地区本土化的过程。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初期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后,伴随着向全球各个地区的传播,完成了对当地文化的被动接受与主动吸纳,在不改变伊斯兰教基本信仰、宗教经典与核心教义的情况下,形成了具有丰富地方特征的伊斯兰教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4.
越南的伊斯兰教分为伊斯兰教和婆尼教两派,信徒基本上都是占族人.伊斯兰教在10世纪中叶就已经在越南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它是占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来到那片曾被婆罗门教覆盖的占婆土地后,其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婆尼教作为越南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正是伊斯兰教本土化的一个典型,它表现为与当地的原始宗教、婆罗门教以及偶像崇拜、祖先信仰等传统文化相融合,又深受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越南占族婆尼教的宗教观念、神职人员、宗教场所和宗教仪轨的特点进行初步的探究,来展示一个本土化、占族化的伊斯兰教——婆尼教.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具有宗教、法律、伦理三位一体的特点,伊斯兰教法不仅约束着穆斯林的内心世界,也约束这他们的外部行为。伊斯兰教法包括宗教功课、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三方面内容,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了伊斯兰教法律文化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明清时代回族学者汉文译著对这一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依据文献资料研究了汉文译著活动与教法的传布诸问题,试图从一个方面揭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的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宗教和各种文化,既有特性,也有共性;既有同,也有异。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已成为共识。然而,由于历史、社会、人文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人们在谈论伊斯兰教的时候,总是讲其特性,总喜欢罗列其与众不同之处,如伊斯兰教让妇女带头巾,伊斯兰教允许多妻,伊斯兰教实行神权政治,实行严刑峻法,禁止非婚男女幽会,禁止饮酒,禁止吃猪肉……似乎伊斯兰教忌讳太多,清规戒律太多,对人的限制和束缚太多,给人的总印象是有点怪异,有点另类。笔者认为,当下的媒体和各种论著,强调伊斯兰教的特殊性太多,而讲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和文化的共…  相似文献   

7.
清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清真”这一特有宗教概念的出现,使伊斯兰教跨越了一个久远而巨大的历史文化门槛,由“他在”变为“我在”。“清真”标示着一种特殊的宗教语言、民族饮食和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展示着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本质属性。一、“清真”宗教哲学概念的历史文化溯源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大食法”、“大食教度”、“西域教门”、“穆罕默德教”、“回回教门”、“回回教”、“天方教”、“回教”等。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被称为“清真教”,其宗教活动场所的称谓亦开始…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是最年轻的宗教,也是信教群众增加最快的宗教。公元651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融入中国文化并逐步为全国10个少数民族所普遍信仰。虽然它是外来宗教、异质文化,却没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力抵制,相反,随着伊斯兰教的“儒化”,不断被中华文明吸纳从而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充分显示了伊斯兰教的灵活性和它对中国社会的适应性。元明时期的大诗人萨都刺,元大都的设计者伊黑尔丁、明代大思想家李贽等这些名垂青史的中国穆斯林的杰出人物就是这种“适应”的代表。由于伊斯兰教在它创立时吸收了犹太教、…  相似文献   

9.
文摘     
伊斯兰教伦理的传统形式及其现代意义周燮藩在2005年第4期《世界宗教研究》上撰文《伊斯兰教伦理:传统形式及其现代意义》。作者提出,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之一,因具有鲜明的道德色彩而被称为“伦理一神教”。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其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家庭的原因,作者从小信仰伊斯兰教,后来转变为无神论者。他是如何看待伊斯兰教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作者说自已无意挑战伊斯兰和穆斯林,而是娓娓道来,态度诚恳,甚至令人尊敬。该书认为伊斯兰"是让人服从于神的意志的宗教","不论宗教如何宣称,从科学的角度看,人的生命没有意义","因此这无疑说明了不是宗教给我们以意义,而是我们赋予宗教以意义"。亚马逊前500评论者D.Buxman认为:"这是我读到的关于伊斯兰教的最好的一本书"。还有一些读者认为这部书可以促进人们对当今世界伊斯兰教及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性宗教的发展历史和传播过程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各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保持本宗教的核心信仰和教义不变,二是伴随着这些宗教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传播,以其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宗教仪礼和仪轨与所在区域的主流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宗教亚文化。伊斯兰教也是如此。中国伊斯兰教既保持了伊斯兰教的根本信仰与基本生活方式,又发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变化,获得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双重品格。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本文仅就伊斯兰教常见的教职称谓作一简介。这些称谓,已在穆斯林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且一直作为教内人的专门称谓。阿訇“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之一,系波斯语音译,意即“教师”、“学者”等。从明代后期,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伊斯兰教经文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中国化的重要论述为引导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新时代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希望。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伊斯兰教在我国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伊斯兰教自元代传入湖北以来,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不断吸收本土文化,积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新时代,湖北伊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传统内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但作为世界伦理一神教之一,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伦理思考和道德要求。在伊斯兰教内,信仰与善行的一致,也是宗教与道德的结合,这是伊斯兰伦理的实质。其核心是社会正义和扬善惩恶的现世诉求。伊斯兰教伦理的主体体现,是在《古兰经》和圣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教义学、教法学、哲学和苏菲主义中,而基础是教法学。直到当代,伊斯兰教伦理的发展主体仍然显示在这一传统框架内。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伊始,就自觉的向中华传统文化靠拢,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适应或与中华文化交融发展。因此,如今中国的伊斯兰教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6.
在伊斯兰文化中,关于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其独特的宗教含义,这也必然决定了伊斯兰文化中和谐自然观所存在的宗教特质,要科学地认识伊斯兰文化中的和谐自然观,就必须要坚持“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肯定其和谐自然观中的和谐理念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地认识其宗教特质,这也同样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讨论“伊斯兰教中国化”,其前提是需要我们中国社会能对伊斯兰教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公道、正确的评价。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文化体系和文明形态对人类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但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偏见在加剧,这种不利、负面的舆论也在中国社会蔓延,社会对宗教、民族问题上的猜忌、误解、敌视和分化在加剧、恶化,尤其在对伊斯兰教的理解及评价上也受到西方偏见的影响和驱动,令人担心和不安。实际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人口约1600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术界认识到伊斯兰教等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有很多值得肯定的方面,注重了对它们的研究。专题论文,著作译作,资料集  相似文献   

19.
正吴云贵1939年6月出生于辽宁抚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项目国际科学委员会成员等职。吴云贵先生致力于伊斯兰教现状、历史、思想研究,尤为重视当代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法学研究。代表性专著有《伊斯兰教法概略》《当代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义学》《伊斯兰教法》《近代伊斯兰运动》《近当代伊斯兰宗教思想家评传》等;另有多部合著  相似文献   

20.
<正>讨论"伊斯兰教中国化",其前提是需要我们中国社会能对伊斯兰教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公道、正确的评价。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文化体系和文明形态对人类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但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偏见在加剧,这种不利、负面的舆论也在中国社会蔓延,社会对宗教、民族问题上的猜忌、误解、敌视和分化在加剧、恶化,尤其在对伊斯兰教的理解及评价上也受到西方偏见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