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中美400名13-15岁青少年问卷调查,比较了中美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及其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和单个创造性人格变量相比,创造性人格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自我因素和创造性之间的相关均达到中等程度,且均非常显著,中国青少年创造性人格三个因素能解释创造性变异的11%,美国青少年创造性人格三个因素能解释创造性变异的15%.(2)在创造性上,美国青少年在所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青少年,但在创造性人格上,只有在自我因素上,中国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得分高于美国青少年,其他因素不存在差异,这说明创造性人格不是造成中美青少年创造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王云强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11,34(6):1436-1440
结合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采用问卷法,以803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性别差异显著,大学女生的总分和与人为善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男生,而大学男生的不道德性因素分数和刚正无私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女生。(2)大学生道德人格总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而在具体因素上差异显著:大三学生的与人为善分数明显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3)大学生道德人格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极为显著,大学生道德人格是道德行为的有效预测源。  相似文献   

3.
崔红  王登峰 《心理学报》2006,38(3):414-421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西方外向性人格维度的内涵。1500多名被试完成了QZPS(中国人人格量表)和NEO PI-R的Extroversion量表(中文版),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西方的外向性(Extroversion)维度由6个因素构成,其中3个因素与中国人的外向性维度内容相似,其它的3个因素则与中国人的外向性无关,而分别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善良、才干、行事风格和处世态度等维度有关。文中还讨论了中西方外向性人格维度差异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220名男性罪犯人格障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邦惠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5,28(4):958-960
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在押的220名男性罪犯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罪犯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与普通人群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罪犯人格障碍与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内外向三个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其中,情绪稳定性因素与12种类型人格障碍及总分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因素与除强迫型以外的11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及总分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因素与表演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及自恋型人格障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分裂样人格障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绪稳定性因素可能是各型罪犯人格障碍的基本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5.
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一、前言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社会学研究以及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人格评估、人才选拔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工具,其中问卷式测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相似文献   

6.
鉴于员工创造力日常变化对于组织的绩效及环境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采用经验取样方法,对116名员工进行持续5个工作日追踪,探讨了员工日常睡眠质量与创造力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多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日常睡眠质量正向预测创造力;(2)员工尽职人格对睡眠质量与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具有跨层次正向调节作用,即同尽职人格低水平员工相比,尽职人格高水平员工的日常睡眠质量与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更强;(3)员工尽职人格与工作不确定共同对日常睡眠质量对创造力的预测作用具有跨层次负向调节作用,即相对其他条件,尽职人格高水平和工作不确定低水平(或高水平时),日常睡眠质量更能预测创造力。组织提高员工创造力需要以自我控制消耗理论为指导,积极关注睡眠质量,也需关注员工尽职人格及工作不确定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般人格因素(General Factor of Personality, GFP)是人格层次结构中处于最高阶的单一因素。该因素被认为是最一般的非认知人格因素,且一般人格因素分数高的人在进化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自2007年Musek 提出该概念之后,一般人格因素研究已成为人格研究领域的重大热点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一般人格因素概念的历史源流,全面地介绍了一般人格因素的统计测量学证据、行为遗传学证据和一般人格因素与其它心理学变量的相关证据,并对现有的质疑与回应进行了概述。目前的研究表明从不同理论框架设计的人格问卷都能够提取一般人格因素,来自行为遗传学的多数证据支持一般人格因素的存在,一般人格因素被证明与社会适应性指标相关。最后,提出了一般人格因素未来研究的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8.
1引言现实生活中,从演奏乐器到操作机械,从织毛衣到表演杂技等实践活动,都要依靠人的双手灵活的协调动作。人们发现,双手协调的迅速性和准确性,不仅与作业本身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有关,而且与操作者的人格特征也很有关系。因此,探讨影响双手协调能力的人格因素,对职业选择和人员选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格特质论的代表人物卡特尔(R.B.Cattell)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获得了16种根源特质,他认为16种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基本元素,是个体行为特点的最终根源。卡特尔据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用来测定个体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个体-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瑶  甘怡群 《应用心理学》2008,14(2):118-128
本研究的目的:考察主动性人格在中国企业内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性及个体-组织匹配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研究以三家中国本土企业的253名员工为被试,使用修订过的主动性人格量表。结果:(1)除了大五人格和社会赞许性之外,主动性人格还可以解释工作绩效8.5%的方差变异;(2)整体分析时只有团队导向因素显著,单独分析时高新独资企业中注重细节因素、团队导向因素和结果导向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民营企业中尊重员工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国有企业中革新性因素和团队导向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主动性人格可以有效地预测工作绩效,个体-组织匹配则根据不同的企业组织,不同的因素在主动性人格和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关于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都有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问卷法考查了上海及浙江衢州四所中学共136名高二成绩优劣学生16项人格特征(为了便于统计说明,本研究中把学习成绩总分所属年级前20名称为优秀生,学习成绩总分所属年级后20名称为后进生,下同),并进一步用访谈法分析个案的人格特征影响因素。结果说明:(1)高优秀、后进学生在乐群、兴奋、稳定、恃强、敢为、敏感、紧张性等人格特征上有显差异。(2)普通高中优秀生与重点高中后进生在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及忧虚紧张性上差异显。(3)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及人际关系是影响高中生人格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关于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的一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祚山  孔克勤 《心理科学》1997,20(6):509-513
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和内田-克雷佩林心理测验对213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测查,揭示了听觉障碍儿童人格发展的一些基本状况,以及影响他们人格发展的一些因素,研究表明,听力损失程度、父母是否听觉障碍、以及家庭(城乡)环境等因素对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俊梅 《心理科学》2005,28(1):217-219
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分析比较了青年罪犯与青年学生的人格特质、次元人格因素、应用人格因素。结果表明:青年罪犯与青年学生在8种人格特质(C、F、G、H、L、Q1、Q2、q)、1种次元人格因素(X2)、1种应用人格因素(Y4)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青年罪犯确有异于同龄人的人格特征,这对青年犯罪的预防与矫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元记忆监测与人格特征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RJR标准程序,考察了元记忆监测与两种人格维度(内外向以及情绪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元记忆监测水平受到了人格自身优势倾向性及其行为定向性的影响,人格的内外向特点和情绪稳定性特点直接制约着元记忆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据此认为元记忆能力的度量和开发,应充分考虑人格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D型人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D型人格(又称忧伤人格)是指经历消极情感与社会压抑的混合倾向。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这种心理危险因素与其生活质量下降、梗死复发甚至死亡等有着密切联系。作者总结了D型人格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阐述了D型人格对于识别早期高危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了神经内分泌学、免疫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机制,并评价了对D型人格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的信度与效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登峰  崔红 《心理科学》2005,28(4):944-946
本研究的目的是依据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编制一份能够迅速测查人格七个维度的短式七因素量表(QZPS—SF)。根据6000余名被试对QZPS的215个项目的评定分数,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七个因素、与QZPS的七个因素对应构成了QZPS—SF。通过被试的自我评定以及他人评定和特殊群体被试(精神分裂症病人、吸毒者以及罪犯)的人格特点比较,显示了QZPS—SF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文中还对QZPS—SF的应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登峰  崔红 《心理学报》2008,40(7):828-838
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人格特点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测量的人格的七个维度及其18个次级因素均与工作绩效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处世态度、人际关系和外向性与任务绩效绩效相关最高,处世态度、情绪性和行事风格与个人品质绩效绩效相关最高,而情绪性与他人评定绩效相关最高。人格因素可以解释自我评定绩效31. 7% ~ 49. 9%的变异,可以解释他人评定绩效6. 3% ~ 12. 8%的变异。而采用NEO PI-R测量人格时,所解释的工作绩效的变异只有QZPS的1/3左右。文中还讨论了工作绩效和人格结构的文化意义以及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华人工作相关人格量表”的编制、意义与效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介绍了“华人工作相关人格量表”及其意义、结构、效度的一系列研究。CPW选取与人工作相关人格特点有关的题目,在传统人格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了取向(CSO)和管理才能(OMR)这两个针对工作民表境的人格维度。信度分析表明了15个量表都具可接受内部一致性信度,15个CPW量表分数与一个形容词检测表的相关分析结果支持了CPW的内容效度,CPW的相关矩阵和因素结构初步确证了CPW的结构效度,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人格结构探索——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人格特质背后潜在的结构一直是人格心理学家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存在着人格结构因素(维度)之争;而论证某一人格特质结构的文化普适性(etic)或者文化特殊性(emic),则成为当今人格特质研究者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因而存在着彼一人格结构与此一人格结构能否相容之争。文章回顾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M),并通过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样本在“六因素”结构中的“人际关系性(IR)”和“开放性(O)”因素上的显性/隐性表现,指出人格因素数量及其理论定性之争很可能仅具有方法学意义,对于真正了解人格的本质并非关键。真正找到人类共有的和某一人群特有的人格特质结构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心理学家超越各自理论、彼此平等接纳、从文化的、乃至遗传的角度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嫉妒与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钧 《心理学报》2002,34(2):66-73
旨在考察嫉妒与人格维度及人格因素的关系 ,通过对 2 31名被试者施测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 ,Hup ka爱情嫉妒量表 ,White习惯及关系嫉妒量表 ,Buunk嫉妒量表和大 5人格量表 (NEO -PI-R) ,对施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发现在大 5人格量表中所包含的神经质 ,外向性 ,开放性 ,顺同性和严谨性 5种人格维度中 ,只有神经质维度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 ;外向性维度与嫉妒的一致性关系尚不明确 ;开放性维度、顺同性维度和严谨性维度与嫉妒关系并不密切。在 30种人格因素中 ,除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 4种人格因素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外 ,其他人格因素与嫉妒的关系不明显甚至无关。研究结果表明 :在 5种人格维度中 ,神经质人格维度在嫉妒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要影响作用 ;在 30种人格因素中 ,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 4种人格因素是影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人格因素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Betz和Taylor(1983)编制的择业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的水平较高,但个体差异较大;择业效能感与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中的内外倾、神经质两个因素有显的相关,男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易受人格因素的影响,而女生则较少受人格因素的影响;择业效能感的高低与人格因素有密切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