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2006年8月1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海军航空兵副政委、民族英雄马本斋之子马国超少将深入长治市城区部分清真寺看望回族同胞,受到穆斯林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清真中寺,马国超少将参观和了解了长治抗日回民义勇队历史,对国难当头时,长治广大回族同胞的民族气节、英雄气概表示由衷称赞。他希望在和平年代,广大回族同胞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弘扬马本斋精神,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在清真北寺,马将军参观了北寺的设施,了解了该寺的历史。在调研中他了解到“长治市回族教育基金会”是在中港房地产公司经理程反清,广泰大药房经理王建林等回族…  相似文献   

2.
马本斋烈士陵园落成仪式于1985年11月1日在马本斋烈士的第二故乡——山东省莘县张鲁回族镇举行。有关领导、烈士生前战友及烈士之子马国超等参加并分别讲了话。在这个仪式上,还命名张鲁中学为“本斋中学”,烈士家属向本斋中学及本斋小学(1944年命名的)赠送了纪念品。仪式结束后,客人们看望了还乡在张鲁镇的原回民支队老战  相似文献   

3.
新建“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落成献县民宗局4月5日,晴空万里,阳光明媚,“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仪式在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故乡——献县本斋乡隆重举行。陵园始建于1984年,十几年来,由于受风雨侵蚀,损坏较重。为缅怀先烈,永昭后人,县委、县政府决定重修...  相似文献   

4.
2004年泊头的春天,冬天的寒意未退,凛冽的北风吹的呼呼作响。清真寺前广场上,人声鼎沸,彩旗飘飘。一行刚劲有力、挺拔洒脱的横联映入人们的眼帘:“纪念毛泽东主席为民族英雄马本斋题词六十周年赵文岭摄影展”。红布黄字,格外醒目。 六十年前,民族英雄马本斋病逝于河南濮阳。同年党中央在延安清真寺为英雄马本斋举行追悼大会。林伯渠主持大会,叶剑英致悼词。毛泽东题词“马本斋同志不死”。叶剑英称“马本斋是回回民族的一面旗帜。” 汽车喇叭响了,几辆黑色的小轿车来到泊头清真寺前,沧市政协武金琢副主席走下了汽车,沧统战部、宗教局…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献县本斋清真寺原名东辛庄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历史上曾几次翻修扩建,规模逐渐扩大,建筑风格新颖,气势雄伟壮观,有“京南八大寺”之一的称谓。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马本斋曾在这座寺里组织回族青年打起抗日旗帜,进行顽强斗争,给了日本侵略者以有力打击,穷凶极恶的日寇为报复英雄马本斋,遂将清真寺和本斋家的房屋一同焚毁。解放  相似文献   

6.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数以十万计的回族穆斯林为抗日战争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先烈,不忘历史,追祭英雄,2015年4月5日,在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内举行了隆重的清明节公祭活动。中央电视台派出了报道团队,央视新闻频道、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也对公祭活动进行了直播。一、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抗战历史回顾民族英雄马本斋(1902-1944),字守清,经名:尤素夫。早年投身奉军当兵,  相似文献   

7.
<正>遥想抗战时期,在华北平原千里冰封的大地上,国破山河碎,马本斋这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带着回民义勇队与敌人殊死搏斗,屡建奇功,在中华抗战史上辉煌的篇章。为消灭日寇冲锋在前那是1901年10月,随着一声啼哭,河北省献县东辛庄迎来一个男婴的到来,你高高的鼻梁,深深的眼窝,大大的眼睛。你的父亲马永长和母亲白文冠非常开心,父亲请阿訇给你取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献县东辛庄(现已改称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是河北省较大的一个回民聚居的村庄,有五百六十户人家。除东头和村东南角有二、三十户汉民外,全是回民。抗日英雄、回民支队长马本斋的家,就住在这村。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民族胜利,《民族英雄马本斋》20集电视连续剧即将封镜,作为献礼片在全国上映。而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的随军阿訇蔡永清,是我们党历史上所领导的军队中唯一的一位教职人员,他爱国爱教的光荣一生,是很值得纪念的。蔡永清阿訇是回民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山东莘县张鲁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很小就进清真寺学经当海里凡,先后就读于鲁西、冀南、南京、北京等地的经学,后在北京东直门外清真寺挂幛,回到山东临清、阳谷等县当阿訇。他博学多闻,对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波斯文都有很深造诣…  相似文献   

10.
马本斋逸事     
值此《中国穆斯林》创刊五十周年之际,笔者将马本斋烈士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整理出来,谨以此文作为对“中国穆斯林”的献礼。  相似文献   

11.
90年来,我国各族穆斯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和追随者,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各项伟大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马骏烈士、抗日英雄马本斋是中国穆斯林的骄傲。我们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日起就依据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伊尔·布拉格——美国史上首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这个普利策奖,十分了得,可比为新闻界的奥斯卡奖。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一位黑人记者能获此殊荣,殊属不易。 但在童年时代,伊尔·布拉格曾是很自卑的,因为他是穷水手的儿子,他总认为象他这样出身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造就的。但他的水手父亲很有见地,领着伊尔·布拉格参观了两个名人故居,树立了他的信心和抱负。其一是大画家凡高的故居。在那里,他惊讶地看到了凡高的小木床和裂口的旧皮鞋,于是问父亲:“这个大画家不是一个百万富翁吗?”父亲答道:“不,凡高一生潦…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1月,沧州地区召开伊斯兰教协会一届三次会议。会议期间,与会的全体委员瞻仰了白文冠烈士的墓地。白文冠烈士是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母亲。抗战时期,日寇对回民支队闻风丧胆,他们千方百计地想瓦解这支抗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怀念敬爱的父亲──马松亭大阿訇马国基今年是我父亲马松亭大阿訇诞辰100周年。今天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这里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代表我母亲和我们全体兄弟姐妹,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一个世纪前,我父亲生于北京牛街一个穷困的穆斯林家庭,少年时就失去了双亲,生活...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IIUM)是马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建于1983年5月。建校最初动议是由马哈蒂尔总理提出的,随后得到伊斯兰会议组织和其他若干伊斯兰国家的赞同。因此,马哈蒂尔被尊为IIUM“真正的父亲”和创建者。 国际伊斯兰大学(以下简称国大)设计用英文作为教学和日常工作的主要语言,而马国  相似文献   

16.
正爱马仕(Hermès)集团的创建人蒂埃利·爱马仕,生长在法国巴黎郊区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父亲仍咬牙举债供他上学。1837年大学毕业后,爱马仕没有去找工作,却整天钻在自家马圈鼓捣着什么。当父亲后来知道,儿子是对着家里几匹马在琢磨如何制造马项圈时,责问他:"一个马项圈能卖多少钱,难道这就是你的理想吗?"爱马仕坚定地对父亲说:"我会用事实证明给你  相似文献   

17.
他出身于佃农家庭,家里非常贫穷,世代务农,帮父母下地干活,是常有的事。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他和父亲下地劳动,不多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全身酸痛难忍,他回头一看,一上午和父亲辛苦的劳作,就只割掉了一小块的稻谷,他无奈地望着那一望无垠的稻田,问旁边的父亲,这么一大片,什么时候才做得完呢?父亲淡定地回答他,怎么会做不完呢?我每年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做完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父子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一个儿子酷像他的父亲,做父亲的就要得意了。世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的复制品,时时对着欣赏,如镜中的花水中的月,这无疑比仅仅是个儿子自豪得多。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一个朋友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忽一日早上又见着了他,忍不住就叫了他的名字,当然知道这是他的儿子,但能不由此而企羡起这一种生生不灭、永存于世的境界吗?  相似文献   

19.
1燕赵古国地,慷慨复悲歌。抗日烽火起,回族儿女多。2河间马本斋,谁人不晓得?敌寇闻丧胆,国民伸双擘。3儿贤母大义,捐躯为国格。英烈身背后,百姓臂膀托。5卫国千古事,流传万代说。墓前老榆树,子孙凭吊多。4人人不惜命,老少争报国。浴血何足惧,精英岂苟活?读马贵宝《姥姥墓前的榆树》有感@陈敏正  相似文献   

20.
什么时候,能看到中国版的《释迦牟尼佛传》马来西亚一群华裔青年,在新、马两国轮番上演一出大型歌舞剧《释迦牟尼佛传》!全部用华语!导演是从美国专业学成归来的年轻马国华裔姑娘,主角呢,主角是马国华人社会最著名的流行歌手,参演的既有专业演员,又有业余演员——所有的人,全部是义工,全部不拿报酬(不等于全部是佛教徒)。  不必描绘舞台的庄严华丽,不必叙述编导那稍嫌稚嫩、但是绝对属于年轻人的一气呵成的才气激情,您只要稍稍用点心,用点神,就会感受到舞台上那一份无处不在的认真!诚恳!全神贯注!所有的人都在全身心地演绎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