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唯物辩证法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原有理论原理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而且也表现在已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了某些具有普遍性的新范畴。尽管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带有探索的性质,但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来说,毕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然而,相形之下,对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一些,有待于深入展开。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得到批评和指教。  相似文献   

2.
人类认识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和积累了许多哲学范畴。哲学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最一般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每一个范畴正象一张网上的纽结那样,标志着人们认识世界之网的一个小阶段。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必将使哲学范畴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深刻的把握世界的本质。 研究哲学范畴的历史回顾 许许多多的哲学范畴应当如何分类?它们的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如何?从古至今,都一直吸引着哲学家们去研究和探索。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哲学范畴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十类范  相似文献   

3.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两个理论模型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有三个人物:甲,某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授;乙,某位自然辩证法教授;丙,某位系统哲学家。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尖锐的讨论。乙:关于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问题的讨论在《哲学研究》上已经进行很久了,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将讨论两极的观点明确地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和辩证法交织在一起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甚至在某些阶段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在科学发展史中包含着科学和伪科学的斗争,在辩证法的发展史上也同样包含着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斗争,这种正反两方面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发生剧烈冲突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尽管如此,但真理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却一直前进着,这盏照亮人类进步道路的指路明灯虽然时暗时亮,但却从来没有熄灭过,也将永远不会熄灭。反省人类的整个科技史,我们知道当科学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甚至是机械唯物主义辩证法相结合时,会…  相似文献   

5.
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唯物辩证法的研究线索,有助于我们认识它在当代中国的取向。一、反思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经验教训 40多年来,唯物辩证法在中国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辩证法被扭曲为论证“阶级斗争为纲”的工具,被肢解为内容贫乏的畸形物。因此,如何吸取历史教训,坚持辩证法研究的正确方向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一问题下,出现了如下几点意见: 1、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把辩证法置于唯物论基础之上,离开唯物论讲辩证法必然导致唯心论、诡辩论。列宁在辩证法16要素首条就讲“观察的客观性”,显然,我们的失误在于没有贯彻列宁的这一重要原则。 2、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由诸规律诸对偶范畴构成的有机整体。我  相似文献   

6.
白雪涛 《学海》2004,(6):175-177
本文从生命科学演进、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突出变化,阐明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分子水平,而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进一步支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生命科学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原理、物质统一性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生物学证明。  相似文献   

7.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唯物辩证法,就必须坚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问题。因此,我们要运用全面的观点去理解、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之间的辩证关系;要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保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刊于1984年第12期发表了孙凯飞同志的《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一文,提出当代新科技革命“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辩证法的规律”,“把唯物辩证法规律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之后,我们收到了一些讨论文章,并在1985年第4期发表了张华夏同志《论唯物辩证法与一般系统论的关系》一文,作者认为系统论中有五条规律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将唯物辩证法推向一个新阶段”。为了促进这一讨论,本刊设了“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关系问题讨论”专栏,还于同年第9期发表了《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关系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综述》,简介了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看法。 从哲学界和科技界对系统论与辩证法关系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看,意见还很不一致,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例如,什么样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现代系统论等横断学科提出的带普遍性的规律是否就是这样的规律?论述系统规律是辩证法规律的同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系统规律是普遍规律,它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之中。那么是否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规律都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等。这说明,关于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还有必要深入展开讨论,以使各种不同看法的同志进一步交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哲学界在对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进行广泛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针对我们目前的一些教材和专著对于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阐述方面的缺点,提出了要专门而系统地研究唯物辩证法的体系问题。但对唯物辩证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安排,存有较大的分歧。现将几种主要观点综述如下。关于构成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原则问题参加讨论的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比较一致,都认为构成唯物辩证法体系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1)逻辑和历史的一致;(2)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李达同志的三本哲学著作《<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唯物辩证法大纲》,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理论战线上的一件喜事。前两本书是再版,后一本书是初版。关于前两本书,伟大领袖  相似文献   

11.
系统论与哲学的关系,特别是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意见还没有充分发表,争论还没有充分展开。我们发表这份材料,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注意,以便使讨论能更深入地开展起来,并通过讨论,取得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内容和方法论职能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产生,并围绕着许多新的方面而展开争论。一言以蔽之,这个问题仍然是认真讨论的对象。在苏联哲学家争论的问题当中,关于“整个世界”的问题也是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一些苏联哲学家坚持这样看法:不能把被理解为“世界现象的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认作哲学的特有对象。他们提出如下论点作为其主要论据,即:整个世界这个概念的内容也应当包括人及其意识,但是这样一来,也就把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关于意识和世界的关系问题撇在一边了,因为关于整个  相似文献   

13.
(一) 领导干部为什么要下去蹲点? 蹲点的目的,在于:深入个别,解剖“麻雀”,取得具有普遍性的实践经验,以充实、丰富和检验一般号召,指导全盘。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待蹲点。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地运用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名曰“蹲点”,实际上并未深入下去,姑且不论。就是蹲点真正深入了,也还可能有两种观点、两种态度: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以什么为其逻辑的起点或开端呢?我认为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发展和完善一个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所必须的。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哲学界的有些同志认为,还是应该维持过去的传统提法,即应该以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六十周年,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和法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1977年9月在阿拉木图召开了“唯物辩证法是现代科学认识的逻辑学和方法论”的第二次全苏讨论会。全国许多城市的哲学家和学者,苏联科学院、加盟共和国科学院、苏联哲学协会和全苏《知识》协会的代表,以及《共产党人》、《哲学问题》、《哲学科学》等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等共3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丰富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知识,概括起来有三条途径:第一、对从共产主义建设实践和国际阶级斗争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和新经验(这些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哲学的研究;第二、对各个新的部门科学知识,首先是自然、社会和认识中发展联系方面的新知识,进行哲学研究;第三、对哲学内部出现的问题的研究。只有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联合发起的全国唯物辩证法讨论会,1980年12月5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九十多位从事唯物辩证法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作指导,为了做好学生工作,可以灵活运用以下一些工作方法:(1)“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务虚和务实首先是把学生工作要完成的任务分成虚实两个部分,着重于分析认识虚实两部分的不同性质,特点及其要求.其次,务虚和务实结合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2)批评与表扬相结合.批评和表扬是建立在对事物一分为二的基础上的.批评和表扬结合的方法把正确与错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区别开来,以十分鲜明的态度支持进步,有利于学生开展思想上的斗争,促进矛盾的特化,推动事物的前进.(3)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要做好学生工作,首先,学生工作者既要依靠领导,也要依靠群众;其次,作为工作对象的学生,其中也有学生干部和学生群众之分,也应当把领导和群众两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事实上,有许多工作,依靠和发动学生干部去做,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1988年8月22—25日,中日两国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中日唯物辩证法研讨会。到会的有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早稻田大学、札幌大学、一桥大学、埼玉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代表近40人。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岩崎允胤教授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发展,着重介绍了70年以来日本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概况,就  相似文献   

20.
唯物辩证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统一的社会社会祥和、稳定、协调、宽容、理解固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但这些并不意味着社会矛盾的消失。认识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使社会各种利益主体和各种思想意识处于和而不同的社会,就是我们所要建设的具体的和现实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作为社会进步的理想状态,在矛盾运动上的表现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性。但是,同一性不是脱离斗争性而孤立存在的东西。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跨越的进程中,因此,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