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山 《心理科学》1992,(5):58-60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地区开展了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学习能力的跨文化研究。数学推理能力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研究工作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以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二、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蒙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居住本地区的汉族等四个民族的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用随机抽样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智力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合中小学生语文、数学成绩,对524名中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倾向、智力和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1)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从小学到初中都处于发展阶段,高中以后基本趋于稳定,中小学生的智力一直处于发展增长趋势;(2)小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与创造性倾向总分有显著相关,初中生的数学成绩与创造性倾向总分以及四项行为特质都有显著相关,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与智力有显著相关;(3)小学中、低分段语文成绩和低分段数学成绩与其创造性倾向有显著相关,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只有高分段与创造性倾向有显著相关,小学和高中语、数成绩三个分段学生的学业成绩跟智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陈京军  吴鹏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14,37(2):368-372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问卷调查了370名初中学生,以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积极高唤醒情绪外的其它数学学业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除消极高唤醒外的其它情绪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数学成绩通过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接预测四类数学学业情绪。结论是,初中男生数学积极情绪多于女生,女生数学消极情绪多于男生,积极情绪随年级下降,消极情绪随年级上升;初中生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在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业情绪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丹  李丹 《心理科学》2005,28(5):1231-1234
抽取上海市初中三个年级217名学生为被试,通过对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和问卷调查,考察初中阶段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规律,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道德判断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与移情能力之问没有显著相关;移情能力中的个别指标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相关显著;在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水平、以及助人动机、帮助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故事呈现方式不同会对故事与自己相关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调查采用《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对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1340名单生进行言语和数学推理两项学习能力的测试。 结果表明,男女生的言语能力无显著差异。小学男女生的数学推理能力的差异不显著,初中男生的数学推理能力高于女生,并有显著差异。男女生的能力增长都是不等速的,四至六年级,初一至初二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两个加速时期,在两项能力测验中,男生中的高分率比女生高,而且两者差异显著,女生中低分的比率比男生高。  相似文献   

6.
三~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能力及认知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三~六年级昆明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的汉族与傣族儿童所作的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发展的实验研究.结果指出:昆明三、四年级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掌握维度间的双重协调,准确地完成直观加减乘除运算.从五年级开始,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出现了显着变化,儿童运用抽象推理进行维度间精致协调,开始向形式运算转化.其发展的过程是从量的增长逐步地过渡到质的变化.西双版纳地区的两种不同民族儿童数学能力发展未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与昆明同年级儿童相比,都低于昆明儿童.低年级差异尤其明显,高年级差异趋于缩小.说明早期教育对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的发展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数学学习困难初中生与学习优秀初中生的核心认知过程机制差异。方法:采用N-back任务作为测查工作记忆能力的指标,分析初中42名数困生和53名数优生的表现差异。结果:两组学生在0-back任务中无显著差异,在1-back和2-back任务中的差异逐渐增大。回归分析表明2-back和1-back任务对数学成绩有显著影响。结论:1)随着认知负荷增高,数困生和数优生的表现差距增大。数学学习困难的核心认知缺损是工作记忆能力而非简单认知加工过程。2)N-back任务能有效预测数学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学习作为以下基础阶段,包括数学学习、数学应用和进行数学创新,初中数学学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决定在9年义务教育中。尤其在当下新课改制度的引导下,教育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主体早已成为重任在初中教育教学中。于是,对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就显得更加迫切,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是很复杂的一项工程。以下是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测验为实验材料,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构成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计算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枚举筛选能力以及对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推理能力,并对各能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作为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2(语境:高预期性、低预期性)×2(靶词:一致性、不一致性)×3(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大学二年级)的实验设计,每个年级由高、低容量工作记忆各10人组成。用眼动仪探讨在阅读高预期材料时预期推理产生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在阅读过程中,预期推理是延时产生的,结果支持建构主义理论;(2)在阅读过程中,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越高,他们产生预期推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在阅读过程中,预期推理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具体为初中阶段还处于发展的状态,并一直延续到高中阶段,高中阶段之后预期推理能力的发展已经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目的、方法和被试用逻辑推理题对中学生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作数理统计处理,可以对各年级学生、男女学生、文理科学生之间的推理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学生推理能力与不同格的推理形式之间关系,以及与学生的推理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从而探求学生思维发展的某些规律.为此,我们设计并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法。内容是20道直言性质三段论推理(以下简称三段论推理)题.其中包括:1、四个格的推理题,各四题,每格含推论正确和推论错误的试题各两题.如:“所有的物体都是有重量的,所有的气体都是物体,所以,所有的气体都是有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了初中学生学习LOGO 语言与发展认知能力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学习LOGO 语言与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成绩有显著相关。而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作规划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成军  张倩 《心理科学》2006,29(5):1128-1131
针对初中这一个生成长的关键期,本研究探讨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心理素质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侧重于生理机制的神经类型,还是侧重于心理活动效率的一般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具体的能力———推理能力,它们对初中学生的学业成就都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这三种层次素质从总体上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都有很好的预测和区分效果。但是,心理素质水平在与学业成就发生联系的时候又会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级和不同学科等,并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模式或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孙鑫  黎坚  符植煜 《心理学报》2018,50(7):761-770
以360名初中生为被试, 使用推箱子游戏, 结合游戏日志文件(log-file)和机器学习技术预测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成绩。预测变量是从推箱子的过程数据中提取的一系列特征指标, 结果变量是瑞文推理测验成绩和数学成绩, 且均以25%为高低分组的临界值转换为二分变量。结果发现, 训练的模型预测推理能力最高能获得76.11%的查准率、65.72%的精确率、63.10%的查全率以及65.01%的F1得分; 预测数学成绩最高能获得83.07%的查准率、73.70%的精确率、73.33%的查全率以及75.57%的F1得分。研究结果说明, 机器学习建立的区分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利用log-file所记录的游戏过程数据可以对个体的能力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兰英 《心理科学》2000,23(2):227-229
1 前言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中心任务。而且 ,掌握比较完善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国外心理学界对儿童推理的研究是很重视的。英国心理学家福勒 (Fowler)曾通过 50 0名小学儿童以归纳、演绎、归纳和演绎结合三种推理进行实验教学。我国心理学界对小学儿童的推理特点也开展了一些研究 ,但对推理能力的结构成分划分大致仍为归纳、演绎、类比推理能力三种。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虽提出了推理能力的培养要求 ,但至于包括哪几方面的推理能力 ,并未进一步说明。鉴于此 ,本文欲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日益受到教育界、心理学界的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索中学各年级学生数学能力(即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规律,包括各年级总体发展水平,男女学生发展的差异,以及城区与郊区学生发展的差异,进而为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一些心理学的参考意见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蔡丹  李其维  邓赐平 《心理科学》2011,34(2):361-366
为揭示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过程加工特点,筛选上海111名初中生(男生46名,女生68名,平均年龄11.97岁)比较数学困难学生(55名)与数学优秀学生(56名)的中央执行系统的表现差异,通过反应停止任务和Flanker任务考察抑制能力以及注意控制能力。结果发现各种抑制和注意控制条件下,数困组学生的正确率低于数优组;在具有干扰的情况的成绩更能有效预测数学成绩;中央执行系统能力在初中总体具有上升发展趋势,数困生的发展具有波动性。因此,数学学习困难在中央执行系统中的缺损主要是对抗干扰的能力不足,而非简单的加工速度。  相似文献   

18.
自我教育对个体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对其自我教育进行探讨尤为必要。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决定着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促进初中生的自我教育,必须以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发挥自我教育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同时予以适当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意义进行分析,从各方面说明初中数学活动课不仅是新课程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接着从树立正确的数学活动理念、注重初中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数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需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汉、蒙、哈民族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成菊 《心理科学》2007,30(5):1243-1246,1210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甘肃省652名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初中生为样本,考察了民族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结果显示,汉族聚居区的汉族初中生在早期问题行为的6个因子上均值均接近或超过"稍有问题"的临界值,为本研究中的各民族之首。与哈族、蒙族相比,汉族家教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更多、更严重;与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的汉族比,汉族聚居区家长的家教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相关不当家教方式对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的影响效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