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6月15日至16日,吉林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在长春市召开专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省委党校等15个单位的30名代表,就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体系问题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改革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会议首先讨论了历史唯物主义起点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劳动,因为社会是从自然发展来的,历史的起点必然是人和自然的矛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同社会学、尤其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可设想的。近来,我国哲学著作中实质上进行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的讨论。诚然,进行这一讨论时,尤其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并没有使用直接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对象的形式,而是使用交换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意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于1987年11月7日召开了在京的常务干事去议,学习十三大报告,并就历史唯物主义学科如何对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开展研究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下问题可作为近期研究的重要课题:(1) 生产力标准问  相似文献   

4.
由安徽省哲学学会和安徽师大政教系联合举办的全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讨论会,于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九日在芜湖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内容、体系问题,还讨论了当前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如何理解社会发展中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因素的关系?这既是社会主义实践和当前正在进行的全面改革中提出的无法回避的哲学问题,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从最近两年发表的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文章所反映的问题看,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客观  相似文献   

6.
简讯     
北京座谈历史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座谈会于1989年11月4日举行,是由北京市哲学会和北京高教学会哲学教学研究会联合发起,北京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部分哲学教师参加。会议就人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无产阶级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区别、共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要不要讲人道主义等问题开展了讨论。与会同志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不应回避人道主义问题,问题在于不要抽象地谈,而要作阶级的具体分析。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这个口号,有其不同的涵义和实质;即使同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其前期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现实”理论问题讨论会,即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1986年5月6日至12日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工作者168人。会议收到论文86篇。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并选举了新的干事会。会议中心议题有二: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与改革;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与新技术革命。兹将讨论情况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8.
1982年9月27日和29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学习讨论十二大报告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座谈中,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党的十二大确实是我党七大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不但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而且从理论高度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问题作了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从而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为全面开创  相似文献   

9.
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于1986年2月20日至25日在吉林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吉林省哲学学会等九个单位联合发起,并得到了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大力支援。参加会议的有170多名理论工作者。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0多篇。会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集中讨论了三个互相联系的问题:(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对象和体系;(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三)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将会议和论文中有关以上问题的主要观点从两个方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5年10月11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常务理事会,着重讨论了1985年年会的有关事宜。会议确定1985年年会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就“历史唯物主义与体制改革”和“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这两个问题进行理论讨论;一是召开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修改会章,改选理事会,总结研究会成立五年来的工作和确定今后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问题,是近几年来为我国哲学界所广泛注意并作了多方面探讨的一个问题。一些省、市相继召开了座谈会和讨论会,报刊上也不断地发表一些探讨性的论文。对于这个讨论,《国内哲学动态》已经作过一些反映。本文主要对近期讨论中的一些新进展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2.
简讯     
7月23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常务干事会,就1983年年会的筹备工作和今后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和部署。参加会议的有常务干事14人,该研究会顾问邢贲思同志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着重讨论了将于今年11月在福建召开的关于人的问题的讨论会的方针、方法等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人的问题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正在进行讨论并存在较大分歧的一个问题,会议一定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通过认真深入的研究和有理有据的争鸡,使认识逐渐趋向统一。为此,常务干事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实践哲学的形态是否相兼容的问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需要阐明的一个重大问题。深入剖析不难发现,作为一个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既包含一个与理论哲学相对应的理论维度,也包含一个与实践哲学相对应的实践维度。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因为包含这个实践维度,而成为一种缺乏理论反思的经验主义哲学,相反,正是由于它与实践哲学相兼容的理论本色,才在理论上与经验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没有因为包含这个理论维度,而阻断与实践哲学相打通的道路,相反,正是由于它在理论层面对必然性的东西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并取得了科学的认知成果,才将实践层面的思考根本性地推向了纵深。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时候,如何对社会进行科学管理,便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不难看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实需要,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现实的需要,一定会比任何主观的兴趣和意愿都更有力地推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许多重要决策的制定都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关。因此,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走出思想误区、坚持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用阶级斗争观点解释历史不一定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都不是马克思的发现。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社会中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已经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1852年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明确指出:……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  相似文献   

16.
八月十七日至二十日,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山东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省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在济南联合举行了学术讨论会。会议着重学习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第七部分,并以《决议》精神为指导,讨论了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会议一致认为,以六中全会决议精神为指导,讨论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政治和实践意义。与会同志就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表述问题,初步交换了看法,有的认为,可表述为在苏联十月革命之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讨论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1988年5月16日至2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结构问题;三是生产力标准问题;四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等十五个单位联合召开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现实”理论问题讨论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1986年5月6日至13日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区的168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收到论文86篇。会议的主题是:历史唯物主义与改革;历史唯物主义与新技术革命。同志们认为,深入研究、阐明改革的理论基础,对于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改革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对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与会者意见不大一致。有的认为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9.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期间,我国哲学界曾就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的问题开展过讨论。当时,有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哲学体系问题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大家比较一致地肯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条件、时间、方法以及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分歧意见。下面我把几个主要问题的争论情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于1983年1月11日至13日在武昌召开了有四十余名会员代表参加的理论研究座谈会。主要讨论了: 一、关于十二大文件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多数同志认为,十二大报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含义的界说,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